本书作者陈铭道教授2006年12月赴新疆师范大学支教期间,对音乐学本科和研究生开设了西方民族音乐学的课程,本书即是对当时教学内容的整理和系统研究。讨论了民族音乐学的发端、发展和未来的思考,作者的研究都基于第一手资料,考据详实而可信,是一本颇有学术价值的理论著作。全书共分十讲,从民族音乐学的发端谈起,详细论述了在欧洲和美洲的发展,也略述了中国民族音乐学的现状。作者的文笔生动,极富文采,使书稿颇具吸引力。本书即可作为音乐专业院校民族音乐学史教材,亦可作为音乐学通俗读物。
图书 | 西方民族音乐学十讲(历史文献与写作)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陈铭道教授2006年12月赴新疆师范大学支教期间,对音乐学本科和研究生开设了西方民族音乐学的课程,本书即是对当时教学内容的整理和系统研究。讨论了民族音乐学的发端、发展和未来的思考,作者的研究都基于第一手资料,考据详实而可信,是一本颇有学术价值的理论著作。全书共分十讲,从民族音乐学的发端谈起,详细论述了在欧洲和美洲的发展,也略述了中国民族音乐学的现状。作者的文笔生动,极富文采,使书稿颇具吸引力。本书即可作为音乐专业院校民族音乐学史教材,亦可作为音乐学通俗读物。 内容推荐 本书,讲一些中国学生不太熟悉的学科历史,想让年轻的学子们明白,一个学科的建立,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学科的规范,在它自己的时代,囿于整个科学和人文的大环境,是一种必然的存在;本书,对学术活动施以人文关怀,让年轻的学者们明白,研究人类音乐的学者,首先是他们自己时代的一个人,他们的学术史,也就是他们的生命史;本书,实话实说,读者将发现很多会心之处。 目录 前言 人类心灵的童声合唱 ——《西方民族音乐学十讲》代序 第一讲 征帆去棹斜阳里 ——音乐学的拓荒者 第二讲 心随流水到天涯 ——伟大的先驱 第三讲 念去去烟波万里 ——比较音乐学 第四讲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民歌复活与民粹 第五讲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诞生与定义 第六讲 拼却此生,把葫芦依样画 ——研究模式 第七讲 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实地调查 第八讲 似花还似非花 ——音乐民族志 第九讲 一时多少豪杰 ——学科人物 第十讲 明日花更好,知谁与共 ——范式与思潮 英文参考文献与书目 中文参考文献与书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西方民族音乐学十讲(历史文献与写作)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陈铭道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音乐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7515999 |
开本 | 其他 |
页数 | 27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0-08-01 |
首版时间 | 2010-08-01 |
印刷时间 | 2010-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音乐舞蹈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1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607 |
丛书名 | |
印张 | 16.67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39 |
宽 | 169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