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日据时期台湾共产党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青年学术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在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台湾的农民组合、文化协会和工会在台共的领导下和组织下,一度掀起了台湾民族革命运动的高潮,给日本殖民者以沉重的打击,在近代台湾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台共党史本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但由于种种原因(譬如过去台共史料缺乏及政治禁忌太多),以至日据时期台共研究工作,进展得非常缓慢,并留下一些似是而非、模糊不清的问题,亟待我们去拨开它神秘的面纱。宋帮强编写的《日据时期台湾共产党研究》对“台共诞生的历史背景”、“ 台共的成立”、“台共政治纲领焦点问题”、“台共败亡的原因”、“ 台共与日共、中共、共产国际的关系”、“台共对台湾社会运动的影响”等问题,作了深入、缜密的论述。此书适合于各省党校、大专院校、台办、各省党史研究室和各省社科院等相关人士阅读,具有一定的学术和珍藏价值。

内容推荐

宋帮强编写的《日据时期台湾共产党研究》力图以“台湾总督府警务局”编写的《台湾社会运动史》历史档案资料为依托,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采用历史研究方法和文献分析方法,对日据时期的台湾共产党作一研究。《日据时期台湾共产党研究》共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阐述了台湾共产党诞生的历史背景。台湾共产党的诞生与台湾的内部环境、外部环境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以内部环境来说,日本在台湾残酷的殖民统治,台湾日渐发展的民族运动;就外部环境来讲,共产国际的东方战略,日本、中国的共产主义运动相继兴起。

第二部分,探讨台湾共产党成立的来龙去脉。随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展,共产国际对殖民地无产阶级政党组织的建立也给予了重视与支持。1928年4月15日,在共产国际、日本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指导和帮助下,林木顺、谢雪红、翁泽生联络在中国大陆、台湾地区和日本的台籍共产党员,在上海共同创立台湾共产党。

第三部分,论述台湾共产党政治大纲中的“台湾民族”、“台湾独立”等焦点问题。1928年台湾共产党纲领中的“台湾民族论”是日本共产党忽视了台湾的特殊性而生搬硬套列宁的民族殖民地理论的产物。台湾共产党政治纲领中的“台湾独立”的真实内涵是指台湾摆脱日本帝国主义统治的“独立”,并非要从祖国、从中华民族大家庭之中“独立”出去,希望借此先自我解放,然后,待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大陆的革命取得胜利后,再回归祖国。

第四部分,探讨台湾共产党失败的原因。共产国际“第三时期”理论与台湾共产党“左”倾错误、日警的镇压、台湾共产党员自身的不成熟都是导致其失败的重要原因。

第五部分,探讨台湾共产党与日本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共产国际的关系。台湾共产党在成立时,是作为日本共产党的一个民族支部,在组织上属于日本共产党,然而,后来由于日本共产党党组织屡遭日本政府的破坏,台湾共产党和日本共产党的关系中断,所以台湾共产党更多的是在共产国际东方局和中国共产党的指导下开展活动的。

第六部分,探讨台湾共产党对台湾社会运动的影响。台湾的农民组合、文化协会和工会在台湾共产党的领导下和组织下,一度掀起了台湾民族革命运动的高潮,给日本殖民者以沉重的打击,在近代台湾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

目录

绪论

一 选题缘由与选题意义

二 学术史回顾

三 研究资料、方法与思路

四 研究目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台湾共产党诞生前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日本在台湾残酷的殖民统治

一 残暴苛酷的政治控制与压迫

二 敲骨吸髓的经济掠夺

三 赤裸裸的民族差别教育

 第二节 台湾民族运动的兴起与分化

一 武装抗日的失败及教训

二 台湾民族运动的兴起

三 台湾民族运动的分化

 第三节 台湾共产党诞生前的共产国际、日本共产党、中国共产党

一 共产国际的成立及其东方战略

二 台湾共产党诞生前的日本共产党

三 台湾共产党诞生前的中国共产党

第二章 台湾共产党的成立

 第一节 台湾岛内外共产主义活动为台湾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条件和干部力量

一 台湾先进知识青年在日本的共产主义活动

二 台湾先进知识青年在中国大陆的共产主义活动

三 台湾先进知识青年在台湾岛内的共产主义活动

 第二节 台湾岛内的农工运动为台湾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一 农民运动

二 工人运动

 第三节 台湾共产党成立的经过

一 共产国际酝酿并指导台湾共产党的成立

二 台湾共产党成立前夕的准备工作

三 台湾共产党成立大会

 附录

关于台湾共产党活动的报告(1930年10月20日)

翁泽生关于台共人数、群众组织人数的报告(1931年2月7日)

第三章 台湾共产党政治纲领焦点问题评析

 第一节 “台湾民族论”不能成立

一 台湾共产党政治纲领中的“台湾民族论”不能成立

二 台湾共产党政治纲领中的“台湾民族论”是日本共产党照搬列宁的民族殖民地理论的产物

 第二节 “台湾独立”的真实内涵

一 台湾共产党提出“台湾独立”主张的历史背景

二 台湾共产党政治纲领中“台湾独立”主张的真实内涵·

三 台湾共产党党员用行动再次证明了“台湾独立”主张的真实内涵

 附录

1928年台湾共产党政治大纲

1931年台湾共产党政治纲领

第四章 台湾共产党失败原因探析

 第一节 共产国际“第三时期”理论与台湾共产党“左”倾错误

一 台湾共产党“左”倾错误的根源:共产国际“第三时期”理论

二 台湾共产党领导人谢雪红对共产国际“左”倾指示的抵制

三 在共产国际“左”倾指示下,台湾共产党出现严重的“左”倾错误

四 台湾共产党的“左”倾错误酿成了台湾共产党的失败

 第二节 日本警察的镇压

一 上海读书会事件

二 台湾共产党东京特别支部的破坏

三 台湾赤色救援会事件

 第三节 台湾共产党党员自身的不成熟

一 大多数党员“只唯上”、“不唯实”是导致台湾共产党失败的主观原因

二 台湾共产党党员缺乏斗争经验

三 少数台湾共产党党员的革命意志薄弱

 附录

瞿秋白与翁泽生、潘钦信及陈德兴的谈话记录(1930年10月)

远东局女工作人员与翁泽生、潘钦信的谈话记录(1930年11月26日)

谢雪红致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的信(1931年4月25日)

因台湾共产主义者遭到逮捕而发出的呼吁(1931年夏天或秋天)

第五章 台湾共产党与日本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共产国际的关系

 第一节 台湾共产党与日本共产党的关系

一 在日警的镇压下,日本共产党对台湾共产党指导的不充分(1927年11月至1929年4月)

二 日本共产党对台湾共产党仅有的一次指导(1929年4月至1932年4月)

 第二节 台湾共产党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

一 台湾共产党的建立与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作用

二 中国共产党对台湾共产党革命斗争的支持和指导

三 旧台湾共产党人员的演变——回归中国共产党及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的建立

 第三节 台湾共产党与共产国际的关系

一 共产国际对台湾共产党的帮助及正面影响

二 共产国际对台湾共产党的负面影响

 附录

1928年台湾共产党组织大纲

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远东局致台湾共产主义者的信(1930年、1931年交替之际的冬季)

共产国际致台湾共产主义者的第二封信的草案(1932年9月)

第六章 台湾共产党对台湾社会运动的影响

 第一节 台湾共产党对文化协会活动的影响

一 台湾共产党对文化协会的渗透

二 台湾共产党逐渐取得文化协会的领导权

三 组织大众党和新文协解散问题

四 文协成为台湾共产党的外围组织

 第二节 台湾共产党对农民运动的影响

一 台湾共产党对农民组合的渗透

二 台湾共产党影响下的农民组合第二次全岛代表大会

三 “二·一二”事件

四 农民组合的再建运动

五 台湾共产党外围团体的台湾农民组合

六 在台湾共产党的领导下,农民组合准备武装斗争

 第三节 台湾共产党对工人运动的影响

一 台湾共产党对工人运动的指导方针

二 红色总工会组织运动

三 台湾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人运动

结语

附录一 林木顺留学苏联学校考

附录二 台湾共产党大事年表

附录三 台湾共产党相关图片

参考文献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日据时期台湾共产党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青年学术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宋帮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106181
开本 16开
页数 27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10
出版时间 2012-03-01
首版时间 2012-03-01
印刷时间 2012-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党政读物
图书小类
重量 0.43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235.58
丛书名
印张 18.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5
168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6:2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