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无常
内容
试读章节

从那一天起,林原跟胡云形影不离了,他开始跟着胡云练剑,笨拙地从最基本的一招一式做起,这个文弱的书生每天沉潜于剑术的晦暗之中。他的内心慢慢积蓄着力量,他竭力想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

对于胡云来说,林原的到来了结了他多年的心愿。他太孤独了。他没有朋友,也没有对手。如果说前一种情况让他觉得寂寞的话,那么,没有对手的状况,让他彻底地陷入了孤独。也因此,胡云一直有一种独立寒秋的感觉,仿佛头顶飞雁掠过,零星落下的,是苍凉的啼鸣。胡云一直想证明什么,但是,他拿什么来证明呢?又要证明什么呢?

胡云经常带着林原四处浪迹,荒草湮投的路径向他们敞开着,他们夜宿在山林里,在溪流边,有时则像一对乞丐一样流浪于街头。只要一有空闲,胡云教林原的,不是剑术,而是聆听。他叫林原仔细地分辨自然的每一种声音,站在桥头看夏季某一天的阴影在周围退缩和消失,听晨光中自喉雀和布谷鸟的歌唱,观察一只松鼠如何在很高的树梢上摘取枫树的翅果。胡云与林原经常徜徉在乡村的道路上,有无垠的干草田,八哥在搜索蟋蟀和蝙蝠,在检查干草搭成的洞穴。风吹落叶的声音,与吹拂蒹葭的声音是不一样的;在草丛中,蜥蜴在泥路上犹豫着伸伸缩缩的声音,与螳螂在草叶上跳跃的声音,往往夹杂在一起。阳光也是声音的推手,一棵松树,在正午的阳光下,松针会齐刷刷地站立起来,它们也是有着欢喜的尖叫的。傍晚时分静止下来的空气,弥漫着一种潮湿土壤的香味。在它们周围,野百灵鸟吹哨一般的声音,知更鸟和暮雀在白天里唱的最后一首歌曲,在静寂中传得很远。

林原从自然中学到了很多很多东西,也一天天地消除着我执的影子,一天天地让自己融人周围的自然。他能辨别出剑尖刺向不同部位发出的不同声音,确切地说。那不是剑的声音,而是风的呼啸声,有时像金丝一样坚韧,有时像丝绸一样细滑。不仅如此,他还发现了诸多击剑姿势的本质,发现了剑花闪烁那一瞬间的美丽和芬芳,还有剑锋封喉时的果敢与畅快,以及致命处渗出的红的花瓣。总而言之,这时候林原已成为一个完完全全的剑客了。他沉醉于一种创造,执著于一种创造,同时也明白,毁灭也是一种创造。当然,直到这个时候,林原还不知道自己练剑的目的何在,他慢慢变得渴望对手了,也渴望成为英雄。也希望有一次寻找对手的旅行。他的眼神开始变得坚韧了,也充满着欲望。他有时候焚香端坐,吟诗作赋;有时候身如侠客,疾步行走。他开始注意人们的姿势和行动,观察人们的动作和神情,判断人们是否具有某种攻击性。他甚至渴望被人杀死,用自己的颅骨为令人尊敬的对手做出精美的酒器。

总而言之,林原终于成为一个完完全全的剑客了,他的剑术炉火纯青;他的内心,也完全变成了一个剑客的内心,安之若素,无欲而刚。在剑术中,林原得到了自己的乐趣,也找到了自己在风雨飘摇中的影子。虽然他从不知道自己练就剑术是为了何用,但他显然是从剑术之美中忘却了功利。自己的击剑到底是为了什么呢?功名?功名永远离剑术很远。报仇?自己根本无仇可报。在很多时候,他像一个贪玩的孩子一样,沉湎于自己与剑之间的游戏,就像沉湎于两个人之间的私密和情爱一样。

当林原沉湎于自己的剑术之时,年老的胡云总是神态庄重地站在一边。他很少看林原的所作所为,林原所做的,无非就是当年自己所做的罢了。他也懒得再去回味和品尝了。胡云这时候所做的事,就是注视遥远的天际,让自己灰白的长须在晚风中飘摇。他内心一直有一个想法。他确信在未来的某一时间里,一定能跟自己的愿望相遇。相遇的结果,是那个人的鲜血从喉尖中,如细雨一样飘扬。

P2-4

后记

那年秋天。

我因为陷入一个误区而显得异常烦躁,并且失落。在办公室里,我无所事事,除了应付一些正常工作之外,一有闲暇,我便对着一本赵孟颊的《金刚经》字帖随意乱写,我的字日益精进,但我的思想却丝毫不见宁静。这样的情形过了很长时间,后来我就觉得应该写点什么,便在很嘈杂的办公室里胡思乱想。不久我突然找到了感觉,我觉得我应该写一组关于人类的故事,来说明这个世界上的永恒追求。于是,我便开始断断续续写这个“无常”的故事。

那段时间是我心理和行动上有着巨大阴影的一段时间,人生的困惑正好如烟雨一样袭击了我,纠缠着我,让我欲罢不能。这部小说在某种程度上正好是我心理反弹的一个通道。

这部书稿就这样陆陆续续地写着,然后,一直存放于我的电脑里。在我看来,这样的题材高不成低不就,它算不上一个完整的故事,也不如世俗本身那样引人人胜。这部小说真正说的是什么,我一时也说不清楚,算是这个世界中各种各样的人在找寻自己的路吧。一些人的菩闷,一些人的寻找,一些人的超越。小说的时间跨度有数千年,两个古代故事,两个现代故事。两个现代故事当中,一个发生在三四十年代,一个发生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小说中的那些人物,比如说胡云、骆一奇、王明、吴言以及春子、秋子等等,都可以说是有困惑,同时对精神有着追求的人。在很大程度上,他们都算是对人生有一定的领悟力。但在很多时候,欲望和尘世攫住了他们,享乐、贪婪、好胜、恋色、无所事事,以及对美的追求,等等。他们不由自主地被最愚蠢的人间之恶——占有欲左右,欲罢不能,不能自已。在他们的身边,所有的一切都带有恶心和死意,虽然看起来如此生机勃勃……小说在时空上之所以跨越这么长的时间,是因为我有着自己的理解。在我看来,数千年以来,虽然物质变化一日千里,但在精神层次上,其实人类的变化并不太大,并没有实质性的进步。在近万年的时光里,人类从没有真正解脱,有时候甚至是“南辕北辙”。

写这部书稿的同时,我算是系统地研究了传统文化,因此小说中那些人物的身上,不可避免地带有佛与道的影子。宗教,算是人的终极路径吧,一个人对待生命的态度,最能说明一个人的本质。它意在说明一点人生的感悟,或者,在指引一条自以为是的路。按照冯友兰先生的哲学思想,人的精神境界有四等: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很明显,小说当中的很多人,都是有着很高的境界的。他们再往上进一步,就接近于“大智慧”了。但这一步很难,所以他们经历了很多的身心裂变,有的开始“顿悟”,有的开始“毁灭”。人类无奈的是,有许多智者高人,经过深入学习和思考,看起来似乎已接近于道了,快要触摸到真谛了——但电光一闪,岁月无敌,时间的戛然而止决定了他们只享有“临终之眼”的美丽,也享有人生的遗憾。一切的努力看起来都是白搭,一切又得从头开始,新一轮的智者不得不踏着他们的尸骨继续向上攀援。人类的悲剧就是这样具有西绪弗斯的意义,也难怪数千年来无数高人智士引颈长啸了——天下高人,同声一叹!

写这一部小说给我的另一个启发就是,所有的艺术、哲学和人生,从最高准则来说,都是半成品,而不是完美的成品,因为人们所有关于这个世界的认识和存在都只是雾里看花。佛学、道学、文学、武术、音乐、围棋、绘画……如果溯本求源往上看的话,它们都是由同一种东西维系着,是所谓“道”了。什么是道,我说不清楚,即使是老子、黑格尔这样的人精,也都说不清楚。但人学问深厚了,浩然之气养成了,心静了,理通了,就能感觉到它的存在,它的无微不至,它在人的头顶上放射着温暖而炫目的光芒。《老子》所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从上至下而言的;如果从下至上地攀援追寻,只要你的“脚力”大(丰子恺语),你即可以从每一件事情而深入,追寻至道。当然,寻道从人世角度而言没有任何功利色彩,有的只是智慧和一种大心境。

值得一提的是,在写作这部小说的过程中,我的心情由阴郁开始变得明朗,我从小说的写作中,也悟出了很多。到了后来,我的心境也变得异常清明,仿佛甚至羽化起来。这一段时间。也是我人生中的一个关键时期。所有的艺术形式都是一条渡船,思想也是,我们好像乘上了它,但实际上我们是在不由自主地涉水过河。我们能越来越清楚地看到彼岸的萋萋青草和灿烂阳光。思想和艺术,会让我们生出翅膀,虽然它让我们飞得不够高,也不够远。

也许,这一部小说的意义就在于此——相较于其他艺术形式,文字在探寻世界和人性的幽微之处时,的确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我觉得我的读者应该在这样的小说中,觉察到一点什么东西。一个不过分沉湎于这个世界,保持一种觉醒的洞察力。在我看来,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人都像一片片落叶,在空中飘浮、翻滚、挣扎、颤抖,最终无奈地委顿于地,只有少数人恰如沿着既定轨道运行的星辰,可以躲避无常的风的吹指,内心有着执着的目标。只有他们才值得我们尊重,值得后来人缅怀。

是为后记。

目录

第一季 春之侠

第二季 夏之缘

第三季 秋之禅

第四季 冬之真

尾声

后记

内容推荐

《无常》内容提要:

这是四个发生的黄山的故事。

故事之一,一个似是而非的武侠复仇故事,阐述剑道与人,玄妙而哲理;

故事之二,讲述商品经济冲击下的人性扭曲,纷纭世界背后的色与空,好看而有意味;

故事之三,一则佛学公案,叙述一个女子禅定与悟道的过程,空灵而静谧;

故事之四,描述美与生命、现实与幻想、生命与死亡,飘忽而不确定。

四个故事,各自成章,似乎又有某种不确定的轮回相联系,组合在一起,模糊时空的概念,提示人生的意义和疑问。

《无常》作者赵焰。

编辑推荐

这个世界中各种各样的人在找寻自己的路。一些人的苦闷,一些人的寻找,一些人的超越。赵焰的《无常》这本小说的时间跨度有数千年,两个古代故事,两个现代故事。四则故事,四个境界,四种态度。理一分殊,杂花生树,五色纷繁。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无常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赵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9511204
开本 32开
页数 23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0
出版时间 2012-05-01
首版时间 2012-05-01
印刷时间 2012-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7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7.5
印次 1
出版地 广西
210
14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7: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