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随时随地秀微博
内容
编辑推荐

王甲佳、崔强、吕顺雷编著的《随时随地秀微博》第一章重点介绍如何通过微博去获取我们所需要的资源。第二章介绍如何通过微博去分享,去表达自己,持续扩大自己的人际圈子和活动范围,有效地提升自己的综合产出能力。第三章则是在成百上千的第三方应用中挑选几款做介绍,目的是为大家选取应用做参考。第四章说的是对于微群价值的开发,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分享资讯、取长补短,更是拥有极大的商业应用价值。第五章以大佬和草根两类人的身份详细介绍了使用微博的过程。第六章介绍当下利用微博进行商业传播的情况,清楚这些机制有利于我们了解正在微博上崛起的“江湖”。第七章是企业微博运营的案例与分析。第八章让我们了解微博生态圈里面另外一种非自然力量是如何操作的,如何弄虚作假甚至是欺诈,我们有效地规避乃至构建一个“防火墙”对净化微博空间发挥微博积极因素有莫大意义。第九章试图通过社交媒体演化的过程。

内容推荐

《随时随地秀微博》几位作者王甲佳、崔强、吕顺雷是多年的网络社区管理员或者活跃分子,非常清楚在这类环境下的定位与选择对于人们善用资源的好处。本书共9章,主要内容包括:如何通过微博去获取所需要的资源;通过微博去分享和表达;第三方应用案例;微群价值的开发。第五章以大佬和草根两类人的身份详细介绍了使用微博的过程;第六章介绍利用微博进行商业传播;第七章介绍企业微博运营的案例与分析;第八章基于警示之目的,了解微博生态圈里面另外一种非自然力量的操作;最后一章也就是第九章试图通过社交媒体演化的过程,对未来社会的一个假设。《随时随地秀微博》面向热衷于网络应用和微博的所有微博粉丝。

目录

第一章 微博首先是你的“动媒体”

 第一节 开始微博之旅——飞一般的感觉

 第二节 发现和创造直指人心的话题

 第三节 个人和网络社交

 第四节 好的标签会说话

 第五节 让你的微博动起来吧

 第六节 衍生阅读微博改变了世界的入口

第二章 秀我自己

 第一节 随时随地发微博

 第二节 多少人为认证折腰

 第三节 如何进行评论?

 第四节 如何转发别人的微博内容

 第五节 带v微博用户的社会责任

 第六节 收藏出你的未来

第三章 基于微博的扩展应用

 第一节 微博大屏幕

 第二节 移动终端微博应用

 第三节 第三方应用

 第四节 个人的典型应用推荐

 第五节 企业官网中的嵌入式微博应用

第四章 微群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第一节 微群就是一个开放又方便的市场

 第二节 认识微群

 第三节 如何利用新浪微群做推广

 第四节 企业玩转微群案例分析

第五章 他们怎么用微博?

 第一节 李开复的微博之路

 第二节 从微博菜鸟到拥有百万粉丝

 第三节 开复先生的微博故事

 第四节 剩女的微博之路

 第五节 我的微博开始赚钱了

 第六节 斩获万元大奖

 第七节 微博被封

 第八节 微博达人的微博模式

第六章 如何利用微博营销平台赚钱?

 第一节 国内的几大微博推广平台

 第二节 如何承接微博营销平台的任务

 第三节 如何利用微博赚钱

第七章 企业微博运营案例

 第一节 首都航空的“微航班”预约

 第二节 神州租车的全局微博传播

 第三节 建立微博平台,融通产业“微关系”

 第四节 快书包私信卖书

 第五节 电商企业利用微客服逆转用户体验

 第六节 嘀嗒团:微博连接,团购网站影响力升级

第八章 从粉丝作假开始的灰色产业链

 第一节 僵尸粉

 第二节 加v

 第三节 刷粉

 第四节 调查——走近“虚假粉丝产业链”

 第五节 假粉丝的围剿与反围剿

 第六节 粉丝买卖的深层原因

 第七节 如何解决僵尸粉问题

第九章 微博与人类的新世代迁徙

 第一节 冰箱的微博

 第二节 诸地址的融合与“微地址”的诞生

 第三节 微地址对人类社会的重构

 第四节 sns时代电子商务模式的迭代

 第五节 管理软件公司和互联网公司的战争

后记

参考文献

微辞典

试读章节

第六节 衍生阅读微博改变了世界的入口

微博的出现正在改变着人们阅读的习惯,从纸制的阅读模式到互联网,互联网加速了人们阅读方式的变化。从传统的1.0网站的阅读方式,也就是门户的阅读方式到搜索引擎的阅读方式;再到SNS的获取方式,微博让我们的阅读延伸到了移动端。改变正在进入,你感受到了吗?

互联网第一波浪潮之初,那里还没有搜索引擎,各家门户争抢着用户资源,那时人们并不了解互联网能带来什么样的改变,只是懵懵懂懂。那时只记得铺天盖地的广告,新浪、搜狐、网易、263……,互联网就是个烧钱的地方。慢慢才知道有电子邮件,设立个电子邮件刚开始都是为了个新鲜、时髦,后来才渐渐用上;有资讯网站,每天有时间可以去看看新闻、消息,那时的新闻渠道并没有现在这么发达、及时,往往看到的新闻在报纸上同步也可以看到;有留言板和聊天室,那时很新奇,觉得在网上还可以与这么多不认识的人聊天,大家在聊天室里骚首弄姿、打情骂俏,聊的那个热闹,那时上网的人还相对单纯,并没有太多的坏心眼。不良的东西,那都是后来慢慢才有的,有时会疑惑互联网这东西是好还是坏,把大家的信任感都搞没了。

门户时代的阅读模式是单向的,大家只是为了浏览,并没有其他的动因,看过了也就结束了,没有也不会进入更深一步的沟通,探讨和思考更多地会留在线下进行。

搜索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模式,google的进入和百度的兴起,带给了人们不同的惊喜。慢慢发现,互联网原来是可以这样看的、玩的。这里不仅是阅读方式的改变,或许可以说是最先改变了阅读方式,通过这样的改变,衍生了一个宠大的产业链,直到现在也发展得很好。

由于门户时代使第一批网民形成了浏览习惯,他们每天都会定时去看门户网站的新闻和信息。搜索引擎的进入改变了他们寻找和浏览信息的习惯,因为入口改变了。原来的路径是输入或者通过收藏夹打开门户网站,进入相应的频道进行逐条浏览,或者用站内提供的搜索进入搜索浏览,但这要费好长的时间。

搜索引擎改变了入口,你只需要记住或者收藏一个网址,那就是百度或者google,输入你想要的关键字,互联网上海量的内容就会出现在眼前。你可以组合浏览,可以分析哪条新闻哪家网站更快,报道得更专业,搜索引擎让你更挑剔,让你有时间去获取到更好、更优质的内容。笔者在做记者时,经常会用搜索引擎的关键词定制功能,每天检索新闻,通过海量信息的整理,来为自己的专题进行服务。这些事在门户时代也可完成,但要付出大量的时间。

Web 2.0时代的到来,再一次改变了阅读模式。此时的互联网世界里,要求每个用户都是内容的创造者,不管是一条新闻、一篇博客、一张图片……都需要网友去上传,网站仅仅提供了一个信息收集和整合的平台,编辑所做的事就是把优质的,精彩的内容在第一时间推送到用户的界面和邮箱里。用户也可以对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定制,一切都显得格外人性,每个操作都是自主的,网站提供者不需要给网友太多干扰,就可以让他们快速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就这么简单。这里入口同样改变了,你只需要进行定制喜欢的内容,网站就会自动推送给你,你只需要一次定制,不断地优化自己定制的标签,不需要再每一次都像在搜索引擎里输入关键字那样繁琐。这时入口变成了你的个人界面,而不是搜索引擎的界面。

微博的快速崛起,延伸了用户的阅读。有人说微博的成功得益于3G的普及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有一定的原因,但不是主因。首先我们看微博的形式,140个字短小精干,大大降低了人们创造内容和参与的时间成本;其次是他植入于不同的终端平台,可以随时随地发布微博;第三,粉丝的运营策略,让所有人欲罢不能。

微博和上述所说的Web 2.0时代的阅读模式并没有太大的改变,只是他更互动,更具传播性,不再只是一个内容平台,而变成了新闻平台、传播平台。

不管是纸质阅读、门户时代的阅读、搜索引擎时代还是Web 2.0时代的阅读模式,不管如何改变,细细想来你会发现,阅读的两个要素是入口和时间成本。入口是一定的,如果花费的时间成本越小,这种方式就会越容易受到人们的追捧。

在开始的时候我们也说过,微博世界就是一个现实世界的缩影,在阅读的时候你需要自己辨别。你可以参考网友们的建议,但也会容易被水军影响。所以实名认证的模式会增加人们信任度,“流言止于智者”一定对的!

P31-35

序言

一个草根微博控的微体验——读《随时随地秀微博》

(用友集团网络营销总监 贾琼)

《随时随地秀微博》的作者甲佳、崔强是我的良师益友,因此我有幸成为本书的首批读者。微博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把这个时代打上了“微”标签,我们不知不觉地融入微时代,成为微用户,感知着微世界的万千气象,微力量颠覆了太多东西,这使我敬畏,更使我好奇本书的作者如何能够把这个在互联网历史中有着跨越式意义的“微”,明明白白地讲给大家。看过书稿,真的很佩服作者的功底,看似“随”意的笔端,精彩地秀出了“微”领域的“博”大!

工作关系,我总会成为互联网的尝鲜者,同样原因,我成为了微博最早的用户之一。今天,我在这里跟大家分享微体验,不是因为我的工作,更多因为我正是“随时随地秀微博”的草根微博控。我和这一角色中的众多微粒,在表达和有选择的转、评中,塑造了网络社会中真实的自己,而众多这样的角色和他们的产出组成了完整的微社会,所以,微博被称为了社会化媒体。“社会化媒体”的重点不是“媒体”,而是“社会化”,它是社会的网络化,有社会的各种基本形态,有真实社会的人群关系网络,也有社会的信息传播特点:微博上的人群关系,以熟人为起点和核心,按兴趣、关注再有不同围度的聚合;而微博上的信息依赖口碑,有选择地被传递。

微博控不得不时刻把能上网的终端放在身边,几乎所有的等待时间都被微博占用,甚至晚上睡前的最后一件事一定是看一下微博,早上睁开眼睛的第一件事也一定是看一下微博……显然,这个虚拟社会把很多人变成了“瘾君子”,为什么会这样呢?微博到底哪里吸引了我们?

第一点是快。微博的开放与集成性使得人们可以通过手机、IM软件、微桌面、外部各种API接口等多种途径“随时随地秀微博”,充分降低了使用门槛,使最广泛的受众群成为了信息生产者和传递者,这就是微博的信息传递速度惊人的原因。自从微博诞生,很多新闻事件的首发不再来源于传统媒体,总是来源于微博。这使得占比最高的信息快餐者,没有理由不把阅读阵地从传统媒体转移到微博。近一年来,大家发现网络媒体比平面媒体受到微博的冲击更大,也是这个原因。此前,网络媒体的报道深度不及平面媒体,但它有速度的优势,而现在,网媒快不过微博,又深不过平媒,所以不转型即衰落。

第二点是微。微博140字的限制,降低了文字表达的门槛,网上看到一句话:“微博将平民和莎士比亚拉到了同一水平线上”,描述很贴切。微博似乎向世人宣告,提供无限舞台,而且不需选拔、不需排练、不需化妆就可以上台表演,于是世人疯狂了。与名人、媒体平等的公共话语权和“当家作主人”的诱惑实在太大,这一点导致微博大量原创内容爆发性地生产,在微博上形成了事件的多角色、多角度的立体化报道,这也是微博吸引阅读者青睐的另一个原因。

第三点是动。微博上的人和信息完全公开,可以直接被搜索到;微博主的每条发布信息直接出现在关注者的首页,无须主动访问;微博的评论、转发简单方便,一键完成。这些特点使微博的互动性极强、参与度极高。微博的参与者,在互动中可以有选择地传播和接收信息,这种主动式传播,不但使信息在传递中的衰减最少、记忆最深,从而更有影响力,而且,微博参与者在传播过程中也大有做主角的兴奋感,从而不遗余力,甚至不能自拔。

微博使人们更快速地获取多角度的立体信息,在主动地取舍中对信息去伪存真,并方便地参与其中,甚至成为了传播中的主角——确实是奇妙的体验。

“微博是我的工作,也是我的生活”,一年前我说这话时,有人说微博运营商应该请我去做代言,呵呵。作为一个草根微博控,微博是我的阅读、学习平台,是我的社会关系维护平台,是我在这个虚拟社会中真实自我的展示平台;而作为用友集团的网络营销负责人,微博也是我的工作平台。

我可以聚焦我关注领域中的专家和微媒体,实时阅读领会最新观点,近距离地学习、请教、探讨问题,指点和反馈迅速有效,实操性强。这种学习高效,还绿色——非常实惠,嘿嘿。

我的朋友圈子也因为微博在不断扩大,而且黏性逐渐增强。不论身在何处,只要互相关注了微博,就知道彼此今天的所思、所想、所为,一次转发、一条评论、一个私信,一分钟的时间又完成了一次交流,真的感觉天涯咫尺,时空穿越。

没有微博的互联网岁月中,我是因自卑而沉默的羔羊。没个好文笔,没有大段的时间,怎么可能长期经营自己的博客、沉淀知识、分享观点?微博让我没有了负担,一句话的分享,咱还是会写的,而智能终端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也解决了时间占用问题,以前发呆的细碎时间,都可以用来读、写微博了。每个人都有表达的欲望,分享是愉悦的。

博客时代,某些专业博客和名人博客其实是有很大水分存在的,被人代劳的名博比比皆是。而现在,被代劳的名人微博却少之又少,顶多是被“辅助”。一方面,对于名人来说,经营微博的压力不算太大;另一方面,“随时随地秀”的特点,使微博上的“代劳”太容易穿帮。所以,微博上更容易找到真实的目标受众,并与他们产生关联和互动。而且,微博充分体现着“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圈子特点。每一个微博的周围都聚集着属性相关的人群,这对于营销来说,精准度是非常高的。以前我们的传播和营销只能借助外部媒体和供职公司的自媒体,而现在,有影响力的个人媒体的传播价值非常值得关注。 微博不但可以做营销、传播,还可以与业务相结合,为目标受众提供服务,进行客户关系维护,再进一步,可以实现微博的电子商务。微博本身在个人用户和企业用户的需求探索中在改进成长,而企业也在新媒体时代思考、创新营销的体现。

因为微博,我一个普通人的电脑丢失事件,几小时吸引几百转发和评论,安慰、帮助、出谋划策,让我惊诧感动得说不出话。因为微博,我认识了旅居德国十几年的一位知心姐姐,姐姐专程飞回中国,就为见见每天互动的微博网友们,她说:“因为你们,中国更可爱”。因为微博,我这个泡在互联网里十几年的“默客”开始说话,并成为了经常被受邀分享观点专业人士。因为微博,我改变了自己的阅读习惯、学习习惯、交流习惯,甚至思维习惯……微博改变了如我一般的草根的生活,创造了一个时代!

微博不是中国人的创新,但中国人创新了微博。互联网的神奇是要靠体验来真实感知的,其实所有的理论都是浮云,如果你读了、听了、想了,以为自己就明白了,那就大错而特错了。所以,想了解微博,那就上场去随时随地秀一秀吧。

2011年12月9日

后记

深夜,在宁杭高速的高架之一侧,紫金山在两三小时后将迎来它新的曙光,一如微博世界已经带给我们清露般的清新,以及即将如喷薄之日泻照于我们的惊喜、期待与生机。

微博,我们对于微博的思量是复杂的,多维度的,我们三人作为喜爱互联网,并让它为我们提供资源和动力的人,最初并没有感到微博的独特价值,因为互联网上风潮是一个接一个,好像从来就没有停息下来,“你刚唱罢我登场”,也没啥新鲜的。以至于我们一直懈怠它,各位看官从我们的字里行间一定可以看到这一点。但是当我们看到它对社会的巨大影响力的时候,很是惊讶。这本书可以说是一个惊讶过程的记录。

刚刚,完成了书稿的第三轮修订,恐还有不周。

在写这些的时候,执笔人颇是大言不惭。因为他实际上一直愧对着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夏兆彦老师,这书是他的敏锐选题视角才得以诞生。第一次见他是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和用友集团合作在北京为雷万云博士的新书《云计算》举行首发式兼读书会上,之后我们保持联系,不想约下了这个选题,时间是2011年3月份,那时候我们已经很喜欢玩微博了。雷博士的读书会上,大家就发了许多条微博,其乐融融。我一应承,原计划5月份交稿,却整整耽搁了半年。夏老师一直鼓励并耐心的等待,在此,非常非常地感谢他。

我们三人初步分工后,真切地感知到对微博世界的惊讶,我们所写的,都是写实于自身的体验、实践、学习与思考,本来计划写成一个类似科普读物又有一些思考力的,写作过程中,我们认为必须向大家报告我们所看到的一切,囿于我们的认知,有些可能并不那么重要,或者没有什么特别价值。然而正如微博对整个社会的影响一样,我们清楚当下我们所在的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生态系统,它有显性的简单的一面,也有隐性的我们所不知晓的一面,我们有必要尽量多的将它们呈现出来。所以,最后,就成了大家看到的这个样子。

上面提到,我们三人都是和互联网有渊源的人,@王甲佳经常给别人说自己是“上个世纪就上网的人”,其实这样的人多得去了,不过在1997年用每小时24元的拨号上网费做冲浪练习,这个本钱不算小,那要感谢当时服务的企业董事长陆安杰先生,他要让企业从一般有外贸业务的制造型企业成为一个可以不依赖广交会一样能很精彩的公司。@崔强,原支点网创始人之一,原至顶网CIO频道和管理软件频道主编,原《IT经理世界》e行网运营总监C10原创视频《小崔下午茶》策划与主持人。现任火花社区(CIO实名问答社区)创始人。崔强和王甲佳的认识要追溯到2004年前后,那时候他是本土企业信息化最大社区——支点网支点论坛的总坛主,王甲佳是一个版主,那时候常常写成斑竹。@剩女V5,一看这名字就是近年活跃的网上人士,她在微博世界里不菲的战绩让我们了解到很多不熟悉的东西,让我们看到广阔的草原上不仅有羊在欢快的奔跑,也有苍鹰在盘旋,小蛇在活跃。认识她因为我是她的几万粉丝中的一个,每每在等车、午餐的时候会去看她发的很活泼的博文,很是满足。

本书共九章,王甲佳负责第三、五、九章及代序和后记,剩女V5负责第四、五、六、八章,崔强负责第一、二章。

本书引用了大量的微博主的内容和图片,特此感谢!  我们引用了许多业内朋友的观点与素材,特此感谢!

感谢用友集团市场部网络营销总监帮助协调,使我们可以从新浪企业微博那里拿到鲜活的六家企业的微博应用案例。

由于我们的局限,只对新浪微博比较熟悉,所以关于有关微博功能的介绍、微博生态情境的介绍,基本都以新浪微博为蓝本展开的,实际上包括腾讯微博、搜狐微博及网易微博等都有很多优秀的东西值得推荐与介绍,这点请读者朋友们注意。

我们不用以写得匆忙为借口掩盖书中存在的不足,坦诚地说,一定有不足与遗憾,比如不同类型的人如何打理自己的微博,利用好微博还有哪些模式化的总结,等等。好在微博是大家写的,长期泡的过程中一定会找到感觉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家可以将《随时随地秀微博》看成微博大洋里面的一截浮标,可以参照,自然也会帮助大家参悟出一些东西来。

好在微博也是活的,我们还可以一直联系交流。末尾附的是我们三人的微博,欢迎随时@和私信,我们将最大可能与大家交流使用微博中的心得、体会,我们也渴望能以某种方式来更新这本书,包括分章节的在线更新,包括设立官方微博,包括邀请更多的朋友进行系列的集体创作,这些只有在微博世界里面完成才有真的意义。

你,乐意和我们一起吗?遨游到更广阔的微博大洋,翱翔到更美丽的微博世界。

吕小婕:http://Weibo.com/sinoreadlng

崔强:http://Weibo.com/Cuiqiang

王甲佳:http://welbo.com/seca

《随时随地秀微博》读者互动微群:

新浪微博http://q.weibo.com/424825

腾讯微博http://qun.t.qq.com/61344994

王甲佳执笔于金陵紫金山麓

2011年11月24日

书评(媒体评论)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如果还是按传统方式(书本)获取知识,你的所得至少80%都是过时的,要获取新知来微博吧。知识源于分享,分享100人你会得到100倍的回报;知识的价值也在于分享,分享100人就产生100倍价值。

——邓洪鉴 埃森哲大中华区副总裁

微博正飞速成为人们阅读和获取信息的主要入口,也让分享和获取知识变得动感十足。一个人微小,一群人博大。

——王璞 北大纵横创始人著名管理专家、团中央第九届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

微博像一把兵器,学会使用很简单,但能玩的给力,需要悟性,大智慧。企业需要从广告思维走向为社交网络提供服务,真诚地帮助用户,构建基于兴趣或产品的圈子(社群),获得用户的信任。《随时随地秀微博》值得读一读。

——唐兴通 社会化媒体营销专家

我对微博又爱又恨,爱的是微博放大了我的个人影响力,帮我认识了很多新朋友;恨的是微博让我的博客看的人越来越少,刷微博时间越来越多。我也一直在想,微博好还是不好呢?刷还是不刷呢?也许该思考思考随时随地秀微博背后的事情了。

——畅销书《说服力—让你的PPT会说话》系列作者 @秋叶语录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随时随地秀微博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甲佳//崔强//吕顺雷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2282280
开本 32开
页数 25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2-06-01
首版时间 2012-06-01
印刷时间 2012-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计算机-操作系统
图书小类
重量 0.3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206.2
丛书名
印张 8.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3
139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3:0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