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黎明前后
内容
试读章节

1924年6月,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于广州黄埔长洲岛创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这个学校有一个更著名的名字——黄埔军校。

从1924年到1949年底,黄埔军校在大陆开办了23期,包括各分校、训练班在内,培养出了23万多名毕业生。其中,不少毕业生成为国共的骨干将领——胡宗南、林彪、刘志丹、罗瑞卿、杜聿明、黄维、郑洞国、戴安澜、胡琏、徐向前、陈赓、赵一曼……没有他们,整个中国现代史或将黯然失色。

胡宗南是浙江镇海人,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深得蒋介石的宠爱和器重,指挥40余万精锐部队,人称“西北王”。一生戎马30年,经历了黄埔建军、东征、北伐、第一次国共内战、抗日战争、第二次国共内战、台海对峙等中国现代史上几乎所有的重大事件。

但是,当年胡宗南参加黄埔军校入学考试,因为个子比别人矮,身体又较瘦弱,差点在体检时被淘汰出局。幸好他及时施展“哭”功。硬是“哭”进了黄埔军校。

1924年,黄埔军校在上海秘密招生,进行初试,合格后再到广州复试。上海初试的主考官是毛泽东,胡宗南顺利通过,可接下来在广州举行的复试就没有这样简单了。

体检复试,考官让考生站成一排检查身高。胡宗南身高不足1 6米,一下子就被拎了出来。考官不客气地说,“你根本就不是当兵的材料。”这就意味着,还没进入文化考试环节,胡宗南就被“咔嚓”了。

这个结果是胡宗南无论如何没有想到的。他怔了怔,突然蹲在地上号啕大哭起来。在举目无亲的地方,这个29岁的男人第一次体会到了“绝境”两个字的含义。

哭了一阵后,胡宗南醒悟过来。他猛然站起来,大声责问把他拎出来的考官,“为什么不让我参加国民革命?革命是每个年轻人的义务,个子矮怎么了,拿破仑的个子也不高,总理孙中山先生的个子也只有1.68米,廖仲恺先生更矮嘛,国民革命怎能以相貌取人呢。”  这时候,在旁边一间屋的黄埔军校党代表廖仲恺被惊动了,他出来后对胡宗南说,“这位同学,我批准你参加考试”。当即写了一张纸条交给胡,上书“国民革命,急需大批人才。只要成绩好,身体健康,个子矮一点也是应该录取的”。

凭着廖仲恺的纸条,胡宗南参加了文化考试,成为黄埔军校一期的一员。当然,那时候的廖仲恺没有想到,这个差点被淘汰的小个子,日后会成为国民党最著名的战将之一,更没想到日后他会把毛泽东“逼”出延安——当然,最终结果是胡宗南被逼退台湾……

“既生瑜,何生亮?”这是三国东吴大将周瑜的一句名言。对此,胡宗南有很深体会。他这辈子与无数对手过招,最难忘的一位可能就是陈赓了——这位老同学与他从黄埔军校就开始争斗,直到解放战争还没停息。

两人都是黄埔军校一期生。陈赓是青年军人联合会成员,而胡宗南则加人了孙文主义学会。两派经常因为思想和立场的不同而发生冲突,打架斗殴是家常便饭。有一回,在一次集会上,两派又起争斗,闹成一团。陈赓开始和李仙洲对阵,胡宗南跑过去帮李仙洲的忙;陈赓一时火起,操起一只板凳追赶胡宗南,把后者赶得狼狈逃窜,帽子都跑丢了。

陈赓成名很早,被称为“黄埔三杰”(另两人为蒋先云和贺衷寒)之一。当时还有一首打油诗说:“蒋先云的笔,贺衷寒的嘴,灵不过陈赓的腿。”说的是陈赓在第二次东征中救蒋介石一命的事情。

1925年秋,国民革命军进行第二次东征。东征军总指挥蒋介石在华阳镇一役中遇险,陈赓背着蒋介石,靠着两条长腿健步如飞,最终在枪林弹雨中让蒋过河脱险。

1933年春天,因为叛徒告密,陈赓在上海被国民党当局抓获。后来送到南昌。蒋介石召见陈赓时心疼地说:“陈赓,你瘦了。”陈赓回答:“瘦吾貌而肥天下。”陈赓说:“校长也瘦了。”蒋介石说,“国家如此,生灵涂炭,寝食不安哪!”陈赓说,“身为一党一国领袖,校长瘦而天下更瘦,这是为何?”蒋介石无言以对。  陈赓性格非常豪爽,行事不拘小节。1943年的一天,陈赓等军政干部在听毛泽东作报告。听了一阵,陈赓突然站起来,直接往主席台而去。毛泽东愣了,问:“陈赓同志,有何急事?”陈赓也不回答,取过毛泽东的杯子,喝了一大通后才报告:“天太热,借主席一口水。现在没事了!”在场的干部哄堂大笑,毛泽东也不禁微笑起来。

令人痛心的是,1961年,年仅58岁的陈赓病逝于上海,共产党痛失良将。当年考试时与陈赓并排而坐,后来一同进入黄埔军校的宋希濂,经常想起老同学:“陈赓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解放后的几次会面.他没有一点以胜利者自居的神气,令我心折和怀念。”

1948年,淮海战役快要结束时,毛泽东曾以人民解放军中原和华东两司令部的名义,写了一篇800余字的广播稿《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让时任东北“剿总”副总司令的杜聿明家喻户晓。杜聿明也是黄埔一期出身。P1-3

目录

黄埔军校走出了哪些国共名将

唐纳:神秘的身份之谜

唐纳的真实身份

“谍战玫瑰”沈安娜

“红与黑”:革命历史上的真假叛徒

叫一声“革命”太沉重:叛徒龚楚其人

杨登瀛:“双面间谍”?红色特工?

绝密:李克农与西安事变

“乱世蛇神”:大叛徒、大特务谷正文之谜

1950,叛徒蔡孝乾与台湾地下党

何畏变节之后

英雄抑或叛徒?——“满族第一抗日将领”赵侗死亡之谜

“两个”蒋经国

“平型关战斗”与“平型关战役”

“伍豪之剑”:周恩来率领的中央特科

1930:“富田事变”的前前后后

1949,“中国第一舰”起义揭秘

历史岂能变“戏法”

蒋氏父子在溪口的最后日子

四次血案幕后:蒋介石的智与不智

反贪:蒋介石的严刑与空言

张灵甫死因之谜及其他

从“国军伙夫”到志愿军英雄

从“拍苍蝇”到“杀老虎”——战后反腐第一案姜公美案

“明月依然在,何时彩云归”——毛、周、蒋酝酿的“第三次国共合作”

首任统战部长李维汉

“铁军主帅”李济深

何香凝:坚毅刚正奇女子

关于中国:罗斯福与斯诺的三次密谈

陪都重庆:一些曾被忽略的侧面

李茂堂:潜伏“中统”十五年

莫雄:国民党少将的“潜伏”人生

红色特工张克侠

潜伏:“红色卧底”郭汝瑰

打入蒋介石侍从室的段氏兄弟

潜伏:“隐形将军”韩练成

青年蒋经国为何加入苏共

内容推荐

这本《黎明前后》收录了《“红与黑”:革命历史上的真假叛徒》;《叫一声“革命”太沉重:叛徒龚楚其人》;《杨登瀛:“双面间谍”?红色特工?》;《绝密:李克农与西安事变》;《何畏变节之后》;《英雄抑或叛徒?——“满族第一抗日将领”赵侗死亡之谜》;《“两个”蒋经国》;《红色特工张克侠》;《潜伏:“红色卧底”郭汝瑰》;《打入蒋介石侍从室的段氏兄弟》;《潜伏:“隐形将军”韩练成》;《青年蒋经国为何加入苏共》等作品。

《黎明前后》的作者是王家声、应春山、孙宏光、郭芙秀。

编辑推荐

《同舟共进》是由政协广东省委员会主管主办的时政文化月刊。近年来团结和汇聚一批高端作者,在读者中享有很高声誉。2009年获“首届中国新锐媒体评论大奖”之“年度媒体奖”。颁奖词说:《同舟共进》“在中国知识分子心中树立起了不可动摇的言论旗帜。《同舟共进》坚持理想,特立独行,对中国转型期的诸多重大问题,进行了持续的论说,特点最为鲜明,立场最为清晰”。

这本《黎明前后》(作者王家声、应春山、孙宏光、郭芙秀)收录了该月刊中《“乱世蛇神”:大叛徒、大特务谷正文之谜》;《1950,叛徒蔡孝乾与台湾地下党》等作品。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黎明前后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家声//应春山//孙宏光//郭芙秀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世界知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1245901
开本 16开
页数 41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70
出版时间 2014-01-01
首版时间 2014-01-01
印刷时间 2014-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556
CIP核字 2013306239
中图分类号 K270.9
丛书名
印张 2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5
156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21: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