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个普遍规律,任何一个有重要影响的古代文明最后都形成了统一的帝国,亚历山大帝国正是古希腊文明孕育的结果。随着帝国版图的扩大,亚历山大帝国成为继波斯帝国之后的又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但是这个帝国却非常短命,只存在了13年。13年中迅速崛起又迅速崩塌,这其中又存在着怎样的奥秘?《亚历山大帝国(世界帝国史话)》在为您详尽阐述亚历山大帝国兴衰之谜的同时,也向您展示了亚历山大个人传奇的一生。本书由夏遇南著。
图书 | 亚历山大帝国/世界帝国史话 |
内容 | 编辑推荐 根据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个普遍规律,任何一个有重要影响的古代文明最后都形成了统一的帝国,亚历山大帝国正是古希腊文明孕育的结果。随着帝国版图的扩大,亚历山大帝国成为继波斯帝国之后的又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但是这个帝国却非常短命,只存在了13年。13年中迅速崛起又迅速崩塌,这其中又存在着怎样的奥秘?《亚历山大帝国(世界帝国史话)》在为您详尽阐述亚历山大帝国兴衰之谜的同时,也向您展示了亚历山大个人传奇的一生。本书由夏遇南著。 内容推荐 亚历山大是个传奇人物,他的许多传奇故事流传很广,深入人心。有不少地区的人尊他为自己的祖先,甚至一些地区的良马都被说成是亚历山大的坐骑布斯法鲁斯传下来的纯种。在《古兰经》中他是双角王,在埃塞俄比亚他是基督的圣徒,在中世纪的法国他是骑士。到处都流传着他的神奇故事。这反映了他的影响的巨大和人民对他的热爱。《亚历山大帝国(世界帝国史话)》是本历史书,书中叙述的一切都尽力做到有根有据,真实地再现亚历山大和他的帝国的原貌。《亚历山大帝国(世界帝国史话)》也向您展示了亚历山大个人传奇的一生。本书由夏遇南著。 目录 第一章 希腊城邦:亚历山大帝国的前因 一、人类奇迹:希腊城邦的诞生 1.地理是历史之母:希腊的地理位置 2.早期文明:克里特和迈锡尼 3.希腊人:爱琴文明的破坏者 4.小国寡民:希腊城邦的诞生 5.斯巴达:城邦的特例 6.雅典:民主的典范 7.雅典的革命:梭伦改革 8.僭主政治:庇西特拉图政变 9.民主之父:克里斯提尼 10.非常态政体:希腊城邦制度的形成 二、希波战争:两种制度的较量 1.波斯帝国:希腊的强大对手 2.小概率事件:波斯的两次失败进攻 3.建立海军:雅典势在必得 4.精诚合作:雅典与斯巴达共同御敌 5.民主对专制:希波战争的意义 三、争霸泥潭:两极格局的形成 1.雅典的阵营:提洛同盟 2.伯利克里时代:雅典民主全盛期 3.斯巴达的阵营:伯罗奔尼撒同盟 4.相煎何太急:两大同盟开战 5.城邦局限:雅典人的致命错误 四、希腊何处去:内战后的反思 1.三足鼎立:战后新秩序 2.联合无望:希腊城邦的症结 3.何去何从:希腊的出路之争 第二章 马其顿:亚历山大帝国的根基 一、腓力二世:最伟大的君主 1.蛮族小邦:马其顿的兴起 2.宫廷政变:不孝子挑起的动乱 3.人质生活:腓力因祸得福 4.招兵买马:身份就是旗号 5.初次交锋:双方打成平手 6.亲情陷阱:腓力痛失生母 7.联合行动:准岳父的加盟 8.激烈的一战:重镇爱昂入手 9.攻取培拉:落魄王子成功逆袭 二、马其顿帝国:父亲留下的基业 1.野心勃勃:专制君主的能量 2.吐故纳新:大刀阔斧的改革 3.征伐与联姻:大后方的巩固 4.可乘之机:一盘散沙的希腊 5.软硬兼施:马其顿的希腊策略 6.亲疏有别:希腊对马其顿的两种态度 7.得偿所愿:希腊的新霸主 第三章 亚历山大:帝国的缔造者 一、真正的王者:一代天骄初长成 1.神的儿子:奇幻的出世传说 2.童年生活:良好的启蒙教育 3.名师高徒:大贤哲的亲传亲授 4.独当一面:“实习期”的出色表现 二、血腥上位:亚历山大登基 1.父子不和:亲人如仇敌 2.腓力之死:婚礼变丧礼 3.不解之谜:谣言与揣测 4.继承王位:梦想成现实 三、雄威初展:东征的准备工作 1.年幼不可欺:雷厉风行平叛乱 2.出击色雷斯:用兵如神威名扬 3.血洗底比斯:杀一儆百不留情 4.稳定大本营:恩威并施固后方 四、鸿鹄之志:亚历山大的雄心 1.好奇心:无止境的求索精神 2.孝心:父亲的未竟之业 3.野心:诱人的领土与财富 五、万事俱备:亚历山大的筹码 1.军队:配合完美的各色兵种 2.阵法:所向无敌的马其顿方阵 3.谋士:济济一堂的良将与智囊 4.规划:精确周密的全面计划 5.武器:先进精良的攻城器械 6.统帅:智勇双全的天才指挥 第四章 征服者的脚步(一):向波斯进军 一、出师告捷:登上亚洲土地 1.意外之举:先正名再出征 2.河边激战:由失利变胜利 3.灵活统治:开门户稳立足 4.别出心裁:在陆上打海军 5.认蛮作母:换身份就合法 6.以神之名:巧斩结振军心 二、伊苏斯会战:双雄的巅峰对决 1.追寻大流士:决战前的准备 2.以少胜多:狭路相逢勇者胜 3.优待俘虏:超人的政治智慧 4.如愿以偿:这只是第一步 5.拒绝和谈:冲向亚洲霸主 三、争夺制海权:控制东地中海 1.南下计划:制敌海军的秘诀 2.最惨烈的一战:推罗攻坚战 3.逆我者亡:加沙的人间悲剧 第五章 征服者的脚步(二):万王之王 一、进军非洲:短暂的埃及之行 1.不战而降:受欢迎的王者之师 2.璀璨明珠:亚历山大城的建立 3.死亡之旅:拜埃及的神 4.阿蒙之子:治埃及的人 二、回师亚洲:追击大流士 1.精心部署:后顾无忧去战斗 2.高加米拉战役:两大帝国终极之战 三、万王之王:波斯帝国的覆灭 1.入主巴比伦:文明古城的救世主 2.苏萨献城:波斯帝都的归顺 3.火焚波斯王宫:令人费解的罪行 4.大流士之死:新时代的开始 第六章 内忧外患:征途中的“绊脚石” 一、部下不满:挑战无上权威 二、异族叛乱: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三、亡命之君:比修斯的抵抗 四、游击泥潭:前所未有的挑衅 1.粟特人:最难对付的敌人 2.西徐亚人:马背上的强大民族 3.全军覆没:出征以来的首次失败 4.穷追猛打:不灭粟特誓不罢休 5.战地婚礼:泥潭难题迎刃而解 五、内部“灾难”:两种观念的较量 1.酒宴上的流血事件:克雷图斯被杀 2.跪拜礼的争论:卡利西尼斯被捕 3.内部冲突的根源:世界帝国的建立 第七章 征服者的脚步(三):神秘的印度 一、势如破竹:驰骋印度河 1.兵分两路:边征服边探险 2.大开杀戒:反抗者的下场 3.超神之战:攻占阿尔诺斯山 4.酒神之城:奈萨的好运 二、最后一战:希达斯皮斯河会战 1.异国风情:一个陌生的世界 2.战象来袭:一次特殊的战斗 三、军心不稳:东征的终结 1.继续东进:统帅的无尽欲望 2.公然抗命:士兵的集体爆发 四、班师回朝:可怕的归程 1.新的征讨:选择水路的原因 2.以身犯险:激发战士的手段 3.婆罗门:无计可施的精神对手 4.惊涛骇浪:艰难的“南极”之旅 5.九死一生:恐怖的返航之路: 第八章 日落西山:亚历山大帝国的崩溃 一、特立独行:奇怪的帝国统治 1.中央:流动不稳 2.地方:各自为政 3.军队:维持统治的重要一环 4.亚历山大城:对人类的巨大贡献 5.重新洗牌:归国后的大清洗 6.集体婚礼:空前绝后的种族大联姻 7.涣然冰释:一场意义重大的骚乱 二、英雄陨落:亚历山大之死 1.一语成谶:印度智者的预言 2.未完的梦:完不成的扩张计划 3.英年早逝:盖棺难定论 三、内部混战:帝国的崩塌 1.王位之争:亚历山大留下的权力真空 2.将领内讧:争夺最高统治权的持续混战 四、希腊化时代:帝国的后继者 1.埃及:托勒密王朝 2.亚洲:塞琉古王国 3.希腊:马其顿王国 4.希腊化时代:对人类的最大贡献 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希波战争中,雅典的作用和贡献最大,所受的影响也最大。雅典人被战争所激起的爱国热情和胜利后的自豪感,是任何其他希腊人所无法比拟的。斯巴达一直是希腊最强大的国家,希波战争中也一直是希腊联盟的领袖,联军的统帅,但由于斯巴达所固有的传统保守的特点,由于它是个纯粹的自给自足的农业国家,在希腊本土解放后,它对解放小亚细亚的希腊城邦毫无兴趣,不愿意出兵亚洲,因而自动放弃了对希腊联军的领导权。这样,反波斯、解放亚洲希腊城邦的责任就落在雅典身上。 雅典在希波战争中赢得了巨大的威信,拥有了强大的海军,俨然成了可以和斯巴达并列的领袖。因此,为了完成新的任务,为了向海外扩张,公元前478年,雅典组织了一个新的同盟。由于同盟国家开会、集合的地点设在爱琴海上的提洛岛,故称提洛同盟。 参加同盟的有爱琴海上的所有岛屿和赫勒斯滂海峡以及亚洲的所有希腊城邦。同盟的成员国最多时有将近300个大大小小的城邦。同盟继续对波斯作战,有联合海军,有共同的金库,金库设在提洛岛上的阿波罗神庙中。 在形式上,这是一个平等自由的同盟,所有成员国的地位都是平等的,在同盟的会议上有同等的发言权。参加同盟的城邦按国力的大小为同盟提供一定数额的船只和人员,如果愿意也可用同等价值的金钱来替代。但实际上,这个同盟是雅典的同盟,雅典在其中占有突出的地位。雅典拥有由300艘船组成的舰队,这个舰队超过同盟中所有盟邦舰队的总和。雅典的威信和作用是其他城邦无法比拟的。因此,有的史学家认为,同盟一开始就有雅典帝国的倾向,这是很有见地的。这种帝国倾向不是指雅典在同盟中的突出地位和重要作用,而是指:一是盟约是以雅典为一方,而以雅典以外的一切盟国为另一方订立起来的;二是盟邦的义务是由雅典决定的。也就是说,盟邦为联军提供船只和人员的多少,或为免除这项义务所要交纳金钱的多少,全由雅典决定,而所交的金钱实际上成了向雅典缴纳的贡赋。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波斯威胁的解除,有的城邦要求退盟,这就出现了盟邦有没有退盟权的问题。这本不是问题,参加自愿,退出也应自愿。第一个要求退盟的是纳克索斯岛。这是个繁荣富裕的城邦。雅典认为纳克索斯的要求是反叛行为,遂出兵镇压,强迫它交出舰队,并交纳一笔贡赋。此后,凡要退盟的,一律以同样的方式处理。同时,没有加入同盟的爱琴海城邦也被强迫加入,理由是它们得到了同盟的保护。这样一来,同盟已是徒有虚名了,实际上已是实实在在的雅典帝国了。 为了强化同盟的帝国性,雅典还做了两件事:一是把同盟的金库从提洛岛转移到雅典,理由是很冠冕堂皇的,什么金库在雅典“管理更方便、安全”等,而实际上,这样做的唯一理由就是利于雅典掌握,使同盟的金库成为雅典的金库。随着金库转移到雅典,金库司库也成了雅典国家的官职。二是盟国之间的争执纠纷交雅典法庭审理。同盟不见了,只有雅典帝国了。这个帝国极盛时,有大小不等的城邦近300个,人口总数达1000万至1500万。 但是,我们不能把这个帝国看成是如同中国秦帝国那样的帝国。秦帝国有一个集权于皇帝一身的中央政府,下面是完全受中央政府控制的郡县地方政府。雅典帝国其实是一个以雅典为中心的城邦集团,雅典仍是一个城邦,加盟的各个盟邦也仍是自给自足的城邦,它们仍有各自的可以独立处理内部事务的政府和法律。这些城邦与过去不同的是,它们的对外政策已不能自行决定,而必须听命于雅典,它们要为同盟(其实就是为雅典)的舰队提供船只、人员或交纳钱款,它们的政体要和雅典一样,实行民主制,而不能实行其他政体,否则就会遭到雅典的干涉。 当然,雅典虽然仍是个城邦,却也和过去有很大的不同。它现在是帝国的中心,因此,它除了有本城邦的事务外,还有许多帝国范围内的行政事务与司法事务要由它处理,帝国的这些事务也就成了雅典的事务,这样它就需要更多的公职人员,其中不少成为有报酬的。它还有一支主要由雅典公民组成的庞大的帝国武装部队,雅典公民服兵役这时是领薪饷的,大量雅典公民成了领薪饷的战士,雅典城邦成了“战士共和国”。虽然公共开支增大了,雅典的国库仍很丰裕。因为希波战争后,雅典的工业和农业有很大的发展,商业发展更快,雅典跃升为世界首要的商业中心,关税和其他税收数额巨大,加上盟邦为使它们的公民不服兵役而每年交纳的贡款,雅典不缺钱。雅典之所以成为帝国的中心,不仅有政治上和军事上的原因,也因为它是工商业中心。P24-26 序言 亚历山大帝国是后人给取的名称,因为这个帝国的兴衰和亚历山大个人的人生历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亚历山大的辉煌,就是帝国的辉煌,亚历山大生命的终结,也就是帝国的终结。这样的一个帝国,一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庞大帝国,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历史上只有一个拿破仑帝国与它有点类似。不过,拿破仑帝国的灭亡却不是由于拿破仑的死亡,而是由于他军事上的失败。拿破仑是被人赶下皇帝宝座的,而亚历山大在他的那个时代,似乎是位战神。他在战场上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除了公元前326年在希法西斯河畔由于士兵的抗命,他放弃了向恒河地区进军的计划外,亚历山大在建立他庞大帝国的过程中,没有他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他征服不了的地区,更没有他打不赢的仗。他征服世界计划的中断,不是由于在军事上或政治、经济上的失败,而是由于他的生命突然终止了。如果他不是英年早逝,他的帝国会发展成什么样子?这是一个令人感兴趣的,也是令人产生无尽的遐想的问题,当然,这也是个无法找到答案的历史之谜。 不过,亚历山大帝国虽和亚历山大连在一起,我们仍然力图把本书写成帝国的兴亡史,而不是亚历山大个人的传记。对于亚历山大帝国兴起的历史背景我们作了较为纵深的叙述。我们没有把亚历山大帝国仅仅看成是亚历山大或马其顿人军事征服的结果,而是把它作为希腊史的一个阶段,正像马克思所说的,亚历山大时代是希腊外部极盛时期。世界上的古代文明,如果不是被外来力量毁灭,都会发展成帝国。埃及、两河流域、印度和中国无不如此。伟大的希腊文明如果没有孕育出一个亚历山大帝国,那它可能就无法和其他伟大的古文明并列,它的影响也可能不会像它后来那么大。亚历山大和他父亲腓力都深受希腊文化的影响,腓力曾受教于希腊最伟大的军事天才伊巴密浓达,而亚历山大则是希腊最伟大的学者亚里士多德的学生。他们父子俩都是在希腊文明的哺育下成长起来的。可以说,没有希腊文明,就没有亚历山大。尽管许多希腊人仍把马其顿人看成是野蛮人,近代西方有些历史学家也认为马其顿只有一些希腊的皮毛,基本上还是野蛮人,然而野蛮的马其顿却是希腊的希望。许多希腊人也把在希腊建立和平和秩序的希望寄托在马其顿的国王身上。落后的接受了先进的文明,就会产生超越老师的巨大活力。马其顿就是这样的,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秦也是如此。 其实,亚历山大帝国的兴起不仅是希腊文明发展的结果,也是和埃及、两河流域文明的影响分不开的。在某种程度上,亚历山大帝国是步波斯帝国的后尘,波斯帝国的创立者居鲁士就是亚历山大所力图模仿者之一,当然,亚历山大不只是追随他,而是要超越他。亚历山大就是要占领整个波斯帝国。希腊文明和希腊的衰落造就了亚历山大和亚历山大帝国,也可以说,波斯文明和波斯帝国的衰落为亚历山大帝国的兴起创造了条件。就像没有希腊就不会有亚历山大帝国一样,没有波斯帝国,可能也没有亚历山大帝国,腓力和亚历山大统一了希腊,使希腊产生新的活力,使希腊文明得到更广泛的传播;亚历山大征服了波斯,使东西方文明进一步交汇融合,从而使历史进入一个新时代——希腊化时代。亚历山大的征服灭亡了波斯帝国,却并没有摧毁波斯政治制度,没有摧毁波斯的经济文化,亚历山大帝国在一定程度上是波斯的继承者,在埃及、在原波斯帝国的亚洲地区,由于亚历山大的征服和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经济文化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甚至亚历山大帝国崩溃后,由亚历山大的部将托勒密和塞琉古建立的托勒密王朝和塞琉古王朝都曾繁荣昌盛一时。这些政权与其说是马其顿的或希腊的,还不如说是埃及的或波斯的。他们其实是亚历山大所倡导的东西融合的继续。 当然,一本讲述亚历山大帝国的书主要还是要讲述亚历山大,而一提到亚历山大首先想到的就是他的无与伦比的军事天才和无比辉煌的军事成就。他在这方面是举世公认的。拿破仑赞誉他为“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天才。”恩格斯也说“亚历山大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军事家、杰出的天才将领。”本书将通过一系列的具体而生动的战斗场面的叙述来展现亚历山大作为伟大统帅的真实形象。对于亚历山大的军事成就也有人持否定态度,认为亚历山大杀戮太重、他所进行的战争是侵略战争。其实古人对战争的看法是和今人不同的,在战争中夺取敌人的一切,包括人和物,是理所当然的。没有一个帝国不是通过一系列的兼并、扩张战争形成的,没有侵略,就没有帝国,中国的秦帝国也是通过灭亡东方的六国形成的。亚历山大正是在他的扩张战争中,显示了他无比的军事才能和军事成就,正是通过他的扩张战争,才使希腊文明和波斯境内的古文明在衰落中又出现了一个文化、经济都达到更高水平的希腊化时代。 有人认为亚历山大的天才仅是军事策略和组织能力方面的,其实亚历山大的才能是多方面的,拿破仑就曾表示他特别羡慕亚历山大的地方,不是那些战役,而是亚历山大的政治意识,他认为亚历山大具有一种赢得人民好感的艺术。他既是个战争艺术大师,也是一位聪颖智慧、具有非凡勇气和魅力的人,他精力旺盛,抱负不凡,他征战一生,是要建立一个统一和谐的世界帝国。他对人类历史的贡献既是巨大的,也是多方面的。 亚历山大是个传奇人物,他的许多传奇故事流传很广,深入人心。有不少地区的人尊他为自己的祖先,甚至一些地区的良马都被说成是亚历山大的坐骑布斯法鲁斯传下来的纯种。在《古兰经》中他是双角王,在埃塞俄比亚他是基督的圣徒,在中世纪的法国他是骑士。到处都流传着他的神奇故事。这反映了他的影响的巨大和人民对他的热爱。本书是本历史书,书中叙述的一切都尽力做到有根有据,真实地再现亚历山大和他的帝国的原貌。 书评(媒体评论) 把世界当做自己的故乡。 ——亚历山大 如果我不能继续在亚洲称王了,我祈求您(宙斯)千万别把这个主权交给别人,只交给亚历山大。因为他的行为高尚无比,对敌人也不例外。 ——亚历山大最大的对手、波斯帝国国王 大流士三世 我对亚历山大特别感到羡慕的地方,不是他的那些战役,而是他的政治意识,他具有一种能够赢得人民好感的艺术。 ——拿破仑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亚历山大帝国/世界帝国史话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夏遇南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783634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8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30 |
出版时间 | 2014-01-01 |
首版时间 | 2014-01-01 |
印刷时间 | 2014-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48 |
CIP核字 | 2013281041 |
中图分类号 | K134 |
丛书名 | |
印张 | 19.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57 |
宽 | 184 |
高 | 1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