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我在会泽听花开
内容
编辑推荐

段绍任新著《我在会泽听花开》是一本被当下的“文学时尚”较多裹挟了的书,它稍嫌被遮蔽的“文学性”需要读者耐心和细致的发现。这书里那个在“路”上的叙述者形象以及他内心世界的丰富性便对读者构成了奇异的吸引,读者所关注的也因此而变成了作者对“这条路的基本形态”的把握和描述,以及这条“路”本身如何影响了作者的“言说”。

内容推荐

会泽,是一片用胸怀盛满了红土的高原。在这块火焰一样燃烧的高原上,段绍任的文学品质获得了一种充满泥土味的“土地根性”,他笔下的《我在会泽听花开》文字仿佛是从脚下的土地里长出的庄稼一样,繁华尽除,质朴厚重。“先是一条红泥外翻的土路,接着出现了一些挺拔的白杨树,树下,几户人家,红土的墙。墙的周围,桃花红、李花白。再往远处,是灰白的山。……院子里的狗沾着红土。石头沾着红土。火沾着红土。水沾着红土。酒沾着红土。出生沾着红土。死去沾着红土。人的身上、影子、灵魂沾着红土……到处散落的村子,和红土浑然天成。人们温暖亲切,情意充沛。”

目录

去会泽的路(前言)

大桥:和黑颈鹤不渝的相约

娜姑·白雾

雨碌:逃过缓慢而飞速流逝的时光

大海:花瓣落向人间

活着的古城

城堡传说以及风水术

民居格局里的文化理念

通向皇朝帝都的山间古道

帝国“银贵钱贱”的无奈选择

明朝的大火与会泽斑铜

众神之域会馆之都

唐继尧故居

云南第一位留洋女博士施莉侠

关于几条街道的记忆

叙述比牛栏江缓慢

大乌蒙

在古人的梦境里做个旧人

时空里的群山

尘土有多轻

岁月静好

怀旧是一种芬芳的气味(后记)

会泽民间传统文化简介(附录一)

会泽旅游攻略(附录二)

试读章节

春天似乎来得迟些,五、六月份,会泽金钟坝子已经红消香残,牯牛寨的万亩杜鹃却刚刚迎来了每年生命里一期一会的灿烂时光。花开得倾尽心力,毫无保留,像心绪热烈偏执的女子,全然不顾世间俗眼失魂落魄。

牯牛寨,大海梁子的最高峰,海拔4017米,山势险峻,连绵磅礴。乾隆《东川府志》记云:“危峰矗立,常有云气覆之。每当晴日,苍翠欲滴,滇中四五百里皆见之。”

牯牛寨山巅有一水池,传说是神仙沐浴的天池。史料称:“山上有池,池中有异鸟,有共命者,一头而二身着。”两个身体共用一头,神奇的共命鸟,颇有山海经的意思。

明代杨慎(号升庵)《乌蒙山》诗中提到的天池名“惠嫋湖”,“上有惠嫋清且漪,天地常来沐浴此。双头孔雀有千年,白鹿尘尘独角长。”清澈的惠嫋湖泛着涟漪,天地间的神仙经常来这里沐浴,千年的双头孔雀(双头孔雀或双身共一头的共命鸟或为民间以讹传讹的不同版本)、不老的独角白鹿在湖边的林间出没,恍若人间仙境。清代李文翰的诗称惠嫋湖“暝蒙一片乌龙巅”,说明了惠嫋湖的位置,在乌蒙山的最高峰。清代杨泽先的《惠湖积雪》:“玉山万仞晃波光,嫋嫋仙湖天际藏,积素经年寒白日,凝华七月冷清霜。蚕丛北望低邛首,滇桂东标并点苍,自是汉唐云雾窟,漫劳蒙氏僭封章。”不但对天池做了详尽的描摹,而且提到南诏封禅的史实。

唐朝贞元初,南诏国王异牟寻仿效中原帝王对山川河流举行封禅,封“五岳四渎”,即中岳点苍山,西岳高黎贡山,南岳蒙乐山,北岳玉龙雪山,大海梁子所属的绛云露山脉(乌蒙山脉旧称)被封为“东岳”。“四渎”分别为怒江、澜沧江、黑惠江和金沙江。

云南境内的乌蒙山,今天分属会泽、东川、禄劝等县辖区,山间多湖,民间均称“天池”。杨升庵和杨泽先所诗天池“惠嫋湖”,是否为牯牛寨天池,尚需考证。我要说的是,乌蒙山所有的天池一样美丽,充满神奇。

它们像蓝色的魔幻水晶,镶嵌在云雾里。

一片树叶落在水面,很快会让飞鸟衔走。

一个心灵至诚干净的人,看见自己水里的影子,却是前世的装束。

一个心怀不轨的人,往湖中扔石头,旋即天空落下密集的冰雹。

石板房为当地的特色建筑民居。以木头作构架,石头砌墙,屋顶铺盖薄片的石块,层层叠叠。石板沟的人告诉我,大海梁子风大,使用瓦片会让风刮走。而且以石材为主,有防火的作用。高寒山区,气候冷凉多变,甚至五月飘雪,七月飞霜,主产洋芋、燕麦、荞子。人居住在高山上,石板房里,日子清贫。

大海草山是我关于山的所有经验和记忆以外的存在。

一泓清泉,淌着洁净的云。一群山羊,眼里明澈着阳光。一个牧羊人靠着石头打瞌睡。而冬天来临,他把羊赶进厩,把雪放入锅里,煮成水。我极力抑制着流泪的冲动,背对着我的披毡的牧羊人,他的背影和骨缝,长满了青草。

海拔4000多米,见不到一棵树,却并不感到荒芜,有这连天的草就足够了。最普通、最卑微、最柔弱的生命,在这里铺展得光焰灿烂。坚硬的高山,因此而柔波起伏,曲线妙曼,几乎成为心头的软。

不同的季节去过草山,最喜欢的是七、八月份。此时,野花的秘密聚会已经演变成热烈的狂欢。整个大海草山开始是缓慢的舞动,然后节奏越来越快,猛烈地放荡形骸。以致在最后,它轻易地越过了风,越过了白云,草色和野花像波浪一样,奔涌在蓝得伤心的天空。

P24-29

序言

在我的言说里,这条路的基本形态,导引着我的精神心理指向。

从二环路上的金星立交桥,上昆曲路,至嵩明的小街岔口下,上嵩明到待补的高速路。经过昆明的嵩明县、寻甸县、东川区,过了黄泥井3号隧洞,就进入了会泽的驾车乡。半小时,会泽的待补镇,再半小时,会泽县城。

出了小街收费站,道路两旁的田园风光貌似平淡无奇。季节的分工却是如此精细,田畴以色块自恋,美丽悦目。我只举一个例子,比如8月,大片的向日葵。我差点要说它们是黄金的转盘了,而世界在它们缓慢的转速中阳光灿烂。

开始出现一些明亮的水塘。水塘的草坝子,有牛、褐色或白色的马。你已经进入寻甸。关于寻甸你可能会想到那个丹桂飘香的村庄。在这里你是看不到的。我想你的心境发生了变化。水塘里飘过云朵,牛马像发黄的旧时光一样笃定悠闲,蝴蝶翅膀下的花纹,沾满了空气中痒痒的草香。

看到那些略显苍凉的高山,你应该到东川了。坡改梯,梯田,飘于风中的梯子,形象的名词。红色的山地,也许正开满紫色的洋芋花。我说的是那些坡度稍缓的地方。如果陡峭的地方,只剩下坚硬。坚硬的高山在奔跑。这在云南不是意外。

土地到东川后开始渗出血液似的殷红,到驾车气温至少降低1至3度,大小9个隧道,不计其数的山。野花、庄稼、雨水、大雾、冷杉上的冰凌,山顶和山坳的积雪……像指路牌一样明确无误地昭示仿佛静默的季节。

云杉和冷杉我分辨得不是很清楚。好像云杉的枝条始终挺拔向上,向往云的高度。冷杉的枝条却有些松散垂挂,像倒披的风。还有落叶松、华山松。都是树形好看的那种。出现这些树木的时候你到驾车乡了。耳膜有轻微的挤压感,海拔升高,温度下降。

我个人非常偏爱树林博大的繁盛、细微的衰荣和它们与大地深远的根源。雨天经常有雾。雾从峡谷里爬上来,漫上公路,漫上山。摇下车窗,让雾如丝样飘进来,飘到你的发梢、脸庞。你微闭眼睛,感受冷的清洌,感受柔软的朦胧。你听到几乎看不见的树林里的“沙沙”声,那不是雨,而是雾。它们在叶片上、在林间空地,在无孔不入。你当然也嗅到了树叶的味道、松油的味道、腐殖土的味道、蘑菇的味道……假如你没有漠视自然和心境的相应妥帖,我以为,雾从来就不曾遮蔽什么。

说到雾,你看我的眼光开始飘忽游离起来。离会泽越来越近了。

从心灵抵达会泽的路,这时才刚刚显现。

后记

2007年7月,第一次踏上去会泽的路,高速路尚未通车,车子在群山的睡眠里如一个缓慢的梦。我不知道我将要去的地方。我在梦里被群山挟持,在群山的睡眠中虚无的深陷。

四年过后,当我转身重新梳理那些曾经掠过或未曾掠过、真实或未曾真实、遗忘或未曾遗忘的时光的时候,我竟然发现,这是一条当足以在黄昏来临时,重新获得记忆慰藉的路。

“黄昏”是一个让人神伤的意象,它预示着无可奈何的衰老,不仅是人,宇宙间万事万物都必将经历。从“清晨”到“黄昏”,十分容易就熬老了时间。所谓的永恒,只是一种假象叠加在另一种假象上,像一层沙盖过另一层沙。

回想会泽的时候,我找不到一个比“黄昏”更为妥帖的词来虚构我手中的沙子。它们正在从我的指缝间迅疾滑落。我握的越紧,它们溜得越快。我知道自己最终将两手空空,但仍然喜悦。我愿意凭着情感和直觉,以假设在人生黄昏来临时,我的会泽时光获得了心灵回归性的首肯和确认为前提,说一句:会泽,我来了,我去了,我没有缺憾。

由此,会泽才能引发我的无限赞美。

会泽,西汉称“堂琅”,唐朝称“东川”,亦有学者依据水城汉墓出土的文物,推论其为夜郎国的属地或中心区域。

会泽境内金沙江、小江、牛栏江、以礼河以及众多知名不知名的河流星罗棋布,纵横交错,始见于清朝雍正年间“会泽”一名,本意大概是地理意义上的“纳江会河”之地,至于“泽润子孙”、“泽润千载”等等,当属美好的衍生寓意了。云南大学(前身为东陆大学,会泽人唐继尧创办)所倡导秉承的“会泽百家,至公天下”的精神,除尊重历史和兼重文化底蕴外,也与时俱进的体现了某种价值取向,讲的是胸襟和气度。

我在会泽的工作,换谁都能做好,因为有众多好人在支持会泽、关心会泽,相信他们都将得到福报。我力所能及做的一些小事情,于会泽给予我的而言,微不足道。江西会馆里有副对联,上联:天地无私贵贱皆为角色。下联:人生如戏往来只换衣冠。

我更喜欢上联。人生总要有些积极的担当,尽力即可,经过就好。

如今我是一个耽于怀旧的过客了,一束明亮的光照进我已经变得柔软的记忆,我清晰地看见毛家村水库像明亮的玉镜高悬于群山之上。接着,我看见了以礼河,清水泛起温暖的阳光。村庄错落,树木繁荫,气息芳香。今天我能够准确地叫出在路上看到的这个地方:小乌龙。以礼河流过的第一个村庄。一个在秋天苹果满园的村庄。

如今我的手里捧着这样一个苹果,它的气味是山川河流的气味,芬芳的幻觉让我迷醉。

如今我满怀感恩把这精神的果实放回会泽的河流,让明亮的河流更明亮,让芬芳的灵魂更芬芳。而让我自此成为一滴水吧,让我在河流里干净融入并且永远滚烫。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我在会泽听花开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段绍任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2082229
开本 16开
页数 13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0
出版时间 2011-08-01
首版时间 2011-08-01
印刷时间 2011-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9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8.875
印次 1
出版地 云南
230
180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8:0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