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世纪大迁徙(决定中国命运的大城市化)
内容
编辑推荐

童大焕编著的《世纪大迁徙(决定中国命运的大城市化)》深入到城市内部,去探索、发现城市活力的源泉,城市的公平、效率与灵魂。面对这个巨变的时代,就让我们一起,紧紧围绕城市化这个时代之核,进行一次充满忧患又充满新奇与惊喜的探险之旅。相信不仅会给你带来阅读的快感,而且会给你带来崭新的财富发现和人生定位,在大历史的潮流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内容推荐

21世纪的前30年(从今往前溯10年往后推20年),堪称中国历史上变化最剧烈的30年。中外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中国城市化运动,于无声处听惊雷,给中国、世界以及每个人的个人生活都将带来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童大焕编著的《世纪大迁徙(决定中国命运的大城市化)》以“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胆略与见识,挑战刻板成见,深刻揭示了中国城市化的歧路与正途,清晰地勾勒出城市、乡村的兴衰规律与趋势,让你清醒地看到中国的未来与希望所在,以及自己在这个巨变时代所处的位置和即将面临的命运沉浮。

中国从哪里来,将到哪里去?我从哪里来,将到哪里去?从《世纪大迁徙(决定中国命运的大城市化)》出发,也许你将找到答案。

目录

引 言

上 篇 规律如刀斧,如劈如削斫

 第1章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城市这一边

乡村那一边

中 篇 城市之痒:坚硬的规律与曲折的弯路

 第2章 神州处处空城计

短命的中国建筑

白纸上画最新最美最浪费的画图

每个“父母官”都有一个隐约的世界中心

为什么市场也唱空城计

基础建设大跃进之殇

 第3章 控制中国城市化的神秘左右手

左手:自然地理线——不可逾越的胡焕庸线

附录3.1 灾后安置与重建需要“以空间换空间”

附录3.2 分散式异地重建优势极其明显

附录3.3 汶川重建是科学问题,更是民主问题

西南大旱考问中国的城市化战略

右手:人文社会线——神秘的百万人口线

附录3.4 中国人怎样告别“窝里斗”

附录3.5 第六次人口普查揭示的城市化规律

 第4章 市镇已经过时,大城市化才是世界潮流

市镇渐行渐远,大都市越来越近

“大城市病”并非不可避免

 第5章 大城市群战略才是解决人与环境矛盾的终极办法

并不现实的“以水定都”理想

中国环境问题的特殊性

户籍管制和“水荒”都挡不住大城市化步伐

“城市人口承载力”是当代中国最大的理论和决策失误

顺天道,应人道,得正道

 第6章 前方是城市,是看不见的天花板

别错过高密度大城市化的千载良机

没有根的孩子将带着城市漂向何方

歧视比贫富差距更危险:法国骚乱启示录

户籍壁垒将降低城市素质

户籍冲突深刻改变中国社会

 第7章 后方是乡村,是没有根据的根据地

城市户口凭什么要用财产换

户籍改革要扩前院,也要保后院

农民工为何长期愿意接受低工资

民建官拆应该有历史性的终结

“有些拆迁工作是有愧于百姓的”

未来谁来养活中国

遍地粮食也未必能保“粮食安全”

土地制度使中国品牌失去竞争力

让土地改革再次见证中国财富奇迹

 第8章 中国的财富版图正随城市兴衰剧烈变迁

城市化过程中财富逻辑发生了巨变

传统贫富差距叠加城市化效应

房地产已经成为两极分化新媒介

地区均衡发展从来都是乌托邦

城市富可敌省是经济规律,不是洪水猛兽

居民收入倍增计划浮出水面

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势在必行

公共财政是二次分配公正的前提

打破垄断是居民收入倍增的攻坚战

“扩中”只是“调高”和“提低”的副产品

城市化和计划生育共同改变财富流向

没有什么力量比城市化更能缩小贫富差距

低收入群体不是城市的不稳定因素

如何追赶时代的脚步

人口是负担的观念亟待转变

货币像流水才能更好地造福社会

下 篇 决胜未来:城市与个人共崛起

 第9章 中国城市化的时间维度

未来中国城市人口年均增长超总人口的1%

未来30年山乡巨变

二三十年间,改革时间窗口关闭

 第10章 中国城市化的空间维度

相同的是时间,不同的是空间

兴衰命运谁掌控

城市变迁中的房屋价值分析

通胀经济的本质及应对

未来20年中国城镇住房是否会拆一半

 第11章 奔向大都市

大城市释放人类自由、尊严与智慧

中国的崛起必须始于个人的崛起

“不行贿”是道德,更是智慧

一个人是另一个人的陷阱

奔向大都市

后 记

试读章节

大城市化是资源集约化和可持续化发展,以及个人获得独立、自由、尊严的内在需要。这样的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规律是大势所趋,不可抗拒,任何人、任何机构都无法对抗而只能顺应。然而屈指算来,从大力发展小城镇和乡镇企业至今,我们至少已经走过十多年的城市化弯路了。

人口越来越向大城市集中的问题,全世界都一样。25万人口以下的城市缺乏效率。在中国,由于资源的权力垄断性控制、人际关系复杂和内耗重重,1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才有独立、自由和尊严的喘息空间,否则你将长久陷入“关系社会”的羁绊而无法自拔。要知道,自由和尊严有时甚至比空气和水都更重要。墨西哥1/4的人集中在首都,印度人多挤向孟买、新德里。俄罗斯的人口在不断减少,但是还在往莫斯科等大城市集中。一百多年前,恩格斯说过,250万人集中于伦敦,使每个人的力量增加了一百倍,指的就是城市的规模效应。劝年轻人离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号召“均衡资源”发展小城镇,就像当年号召年轻人“上山下乡”一样不着边际。

《中国发展报告20lO》指出,以后优先开发三个特大城市群即环渤海地区(包括京津冀、辽中南和胶东半岛)、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重点发展八个大城市群。今天我们重新承认并确立大城市化的发展思路和方向,不啻为对以往不尊重社会规律本身的城市化道路的拨乱反正。

城市化必然意味着人口、资源、财富高度向少数地区、少数城市集中。但在“小城镇化”的传统观念和“地区均衡发展”的乌托邦指引下,中国城市化呈现出两大怪异的“风景”:一是以年轻人尤其是城市白领为主力的“城市积怨”。每年有600多万大学毕业生(占大学毕业生总数的90%以上)和数百万农民工涌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大城市,他们过早地为高房价焦虑不已,于是对城市高房价的抱怨成为持续经年的强大舆论压力。若问他们故乡的房价很低,为什么不回去?他们的回答是,政府资源的不均衡分配导致了地区之间的不均衡发展。他们恰恰很少反过来思考这样一个更为本质的问题:包括他们自身在内的人口高度聚集,才是城市尤其是一线大城市房价、地价、拆迁价格快速飙升的主因。他们忘了一个放诸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人,只有人才是财富聚集和创造的主力!失去了人这个万物的尺度,再多的物质投入,最后都将归于零!不信,看看那些地方政府巨额投资下的“空城”、“鬼城”、“烂尾城”,相信“小城镇建设”和“均衡发展”的人们应该在现实面前幡然醒悟。

我的“千年未有之变局——中国城市化三部曲”之一《买房的革命》问世后,一位名叫任宇雷的杭州读者通过手机短信对我说:“我在义乌时经常碰见出租车司机抱怨,堵车赚不到钱。我问他们为什么不在老家开出租车呢,肯定不堵车。他们都不再抱怨,因为不堵车的地方没有生意。所以城市化其实是为每个人提供了赚钱和寻找高品质生活的机会,但是也给每个参与者带来了竞争,房价则是这种竞争的最高表现。”

“重点发展小城镇”的传统城市发展方针和“地区均衡发展”的乌托邦理念,派生出的另一大城市化怪异景观,是以地方政府为主力、不顾市场实际需求城市化遍地开花和大兴土木。“重点发展小城镇”战略和“地区均衡发展”、“城市高房价积怨”为各地方政府不顾市场需求的过度征地过度拆迁提供了制度上、舆论上和民意上的多重支持。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于是乎,在全国遍地开花式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中,我们往往只能看见土地和房屋的城市化,看不见人的城市化。不仅给环境脆弱地区带来了极大的生态环境压力,而且在激化征地、拆迁矛盾的同时,也在制造着巨大的“城市化浪费”。比如各地层出不穷的“空城”、“鬼城”、“烂尾城”,就是人的城市化幻想超越、凌驾于市场需求之上的极端性恶果。甚至在一些不适合人居住的环境脆弱地区也大搞小城市化,结果带来了巨大的环境灾难和生态隐患。

P16-17

序言

人类无时无刻不在荒谬的深渊里,或不能自知,或无法自拔。生命和社会的质量,往往取决于对待荒谬的态度和方式。我不能左右别人和世界,但我自己,至少不能对荒谬无动于衷。

公元2010年8月,是个“水深火热”的日子。神州大地,西部的山巅水涯,暴雨、泥石流疯狂如注,民生凋零。《全国地质灾害通报》指出,全国2010年上半年共发生地质灾害19552起,地质灾害发生的数量竟是2009年同期的10倍。仅仅2010年7月份,全国就发生地质灾害6457起。国家减灾委原总工程师李京对此概括为一句话:“高风险的城市,不设防的农村,尤其西部。”

而东部城市又是另一番景象:烈日如火。在北京8月酷热的“炼丹炉”里,我在炼一颗丹,一颗关于中国城市化、关于中国未来发展的思想的丹。这颗丹,微苦、带甘,像夏日里清新败火的一枚苦瓜。从2010年5月4日写下第一段文字,然后中间停顿了几个月,在北京酷热的8月里挥汗如雨,夜以继日,8月29日完成初稿,几乎是一气呵成。十几年的观察与思考,如火山般喷发,不可遏止。

这颗丹,就是奉献在你面前的、我自认为对得起时代的这本书——“千年未有之变局——中国城市化三部曲”之二《世纪大迁徙:决定中国命运的大城市化》。在这本书里,有很多堪称惊世骇俗、颠覆传统的新思维、新观念、新方法。打开这本书之前,请净手洗心,做好头脑风暴和心跳加速的心理准备。如果你对维新的东西天生过敏,请自动回避。我则做好了“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思想准备。

“千年未有之变局”?是的,它不是夸张之辞,而是一个准确的事实表述。在过去200年里,全球人口的增长速度是年均1%(1820年前,平均年增长为0.08%),带来了科技、财富、人文精神的巨大飞跃。而未来二三十年间,人类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中国城市化运动,给中国东部城市带来空前绝后的人口增速:平均增速超过l%,特大城市和城市群的中心城市更是有可能超过3%!它给我们这个传统社会造成的冲击和考验,你怎么想象都不过分。而早在2000年,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Stiglitse)就断言:影响2l世纪人类社会进程的两件最深刻的事情,第一件是以美国为首的新技术革命(我们已经看到了互联网的巨大威力),第二件是中国的城市化。我们都是时代的亲历者。

这是千年未有之变局,也是千年未有之晕眩。或许,你脚下的土地,正在以千年未有的速度迅速衰落,而你浑然不知;或许,你脚下的土地。正在以千年未有的速度迅速崛起,而你依旧浑然不知。于个人而言。这也许是千年未有之良机。也许是千年未有之噩梦。一切,往往在一闪念之间。天地动。人动不动?

普列汉诺夫说:“一个人要想对社会有所贡献,必须使他的才能比别人更适合时代的需要。”但我们首先应该知道,时代到底正在发生或者即将发生着什么?

时代是一辆高速列车。人与时代的关系有四种:一种超前时代半步,成为时代的引领者和弄潮儿;一种紧跟时代,亦步亦趋;一种被时代拖着走,甚至被时代的车轮碾在脚下;还有一种,不自量力,螳臂当车,试图人为改变时代发展的逻辑与规律。我们这个社会该如何面对这个时代?我们个人要做哪一种人呢?你的知识储备,你的态度,你的人生观、方法论,决定你会成为哪一种人?

后记

感恩大地,感恩友人,感恩亲人。

感恩在风雨兼程的道路上,始终有你们相依相随,给我信任,给我帮助,给我力量。你们始终在此处,和我一起完成书稿的思考和写作。让我把你们的名字写在这里:兰文娟、兰天华、刘福生、李小金、高明勇、陈旭文、唐样样、刘明生、王佳、陈颖。

一路上,有你们相伴,思想再寂寞,也不会孤单!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世纪大迁徙(决定中国命运的大城市化)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童大焕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发展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347021
开本 16开
页数 26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0
出版时间 2011-10-01
首版时间 2011-10-01
印刷时间 2011-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1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299.21
丛书名
印张 1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70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1:5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