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换性技术基础”是高等工科院校机械类及近机械类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本课程重点阐述标准化领域有关几何量精度设计部分的内容,也涉及到机械设计、机械制造、质量控制、生产组织管理等多领域的知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
由王金东等编著的《互换性技术基础》共分8章,包括绪论、尺寸精度设计、几何精度设计、表面粗糙度设计、滚动轴承与孔和轴结合的精度设计、键和花键结合的精度设计、圆柱齿轮精度设计、综合应用举例等内容,对最新修订的国家标准进行了诠释。书中各章附有相关习题,以配合教学的需要,也便于读者自学。
由王金东等编著的《互换性技术基础》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
《互换性技术基础》阐述了机器或机械零、部件互换性的基本知识,介绍了几种典型机械零件公差与配合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国家标准在设计中的应用。全书共分8章,前4章阐述孔、轴结合的尺寸精度设计、几何精度设计、表而粗糙度设计等基础知识;第5~7章阐述滚动轴承与孔、轴结合的精度设计,键和花键结合的精度设计以及圆柱齿轮精度设计;最后一章是综合应用举例。书中各章附有相关习题,以配合教学的需要,也便于读者自学。
《互换性技术基础》按照新颁布的国家标准编写,可作为高等工科院校机械类和近机械类各专业的本科教材,也可供从事机械设计、制造、标准化、计量测试等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