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马对时尚和媒体两个行业都有多年的经验,这本书可以作为时尚编辑的入门指南。书里还且些深入细致的观察分析,以及杂志的制作流程和细节,媒体人员可以拿来当作工作方法参考,专业技能方面也能有所借鉴。
《时尚行业生存手册》既是时尚编辑的入门指南,也有一些深入细致的分析,也是专业媒体人的参考书籍。
图书 | 时尚行业生存手册 |
内容 | 编辑推荐 瘦马对时尚和媒体两个行业都有多年的经验,这本书可以作为时尚编辑的入门指南。书里还且些深入细致的观察分析,以及杂志的制作流程和细节,媒体人员可以拿来当作工作方法参考,专业技能方面也能有所借鉴。 《时尚行业生存手册》既是时尚编辑的入门指南,也有一些深入细致的分析,也是专业媒体人的参考书籍。 内容推荐 《时尚行业生存手册》继《时尚,幕后的策动》出版5年之后,瘦马以宏观以及专业媒体人的视角,再次为我们解决时尚行业的缘起、现状与发展趁势。瘦马浸淫时尚与传媒行业二十多年,亲身经历了时尚行业的发展历程,拥有丰富的经验和见地。《时尚行业生存手册》既是时尚编辑的入门指南,也有一些深入细致的分析,也是专业媒体人的参考书籍。 目录 第1章 名利的江湖 第2章 一个行业的快感 第3章 入错行嫁错郎 第4章 创刊中的X道谜题 第5章 你有什么资格当主编 第6章 三种人不可小觑 第7章 什么决定了杂志的气质 第8章 封面争夺战 第9章 视觉体系的确立 第10章 发行量:宝剑不能出鞘 第11章 回到产品:杂志 第12章 什么都可以卖掉杂志莫不如此 第13章 卖广告还是卖品牌 第14章 男性杂志的价值观 第15章 网络时代的杂志生存 试读章节 人们按圈子所设定的趣味、标签、收入水平去寻找自己的伙伴——人仍然是群体的动物,同类的存在给他们安全感。近几年突然火起来的新浪博客最突出的两大贡献是给大众以平等发言的权利的同时,还提供博主们不同的活动圈——文艺圈、金融圈、地产圈、教育圈等。过去,人们彼此习惯以所出生的城市作为划分身份的核心依据,现在逐渐被职业圈子所替代:从事银行业的人容易与从事投资、金融、证券等职业的人进行沟通,而他们作为上海人、成都人、北京人之间所产生的差异则无关紧要。你的圈子是由谁决定的呢?这个问题听起来不那么舒服,自己的圈子自己还做不了主?不过事实可能比这更严重。 自从你申请了Hotmail账户之后,你的信箱里不时就会收到你通讯录上朋友的交友请求。刚开始我以为自己是个香饽饽,不断有朋友争着邀请我入盟。后来有人在MSN上问我:“瘦马,你现在怎么也热衷于交友啊?”我恍然醒悟,原来通讯软件强奸了我的意愿,不打招呼在外面扮演我的社会角色——自动给你征友去了。我对交友软件的懵懂一如青春期的糊涂,而且固执地认为,每个人的社交圈子并不是由技术所决定的。借助Google搜索“交友软件”的关键词,跳出5,370,000项的查询结果,待我这本书出版时相信这个数字早被刷新了。这一发现客观上表明,中国人开始理解社会身份作为标签的意义了。不过,信息上的热度并不真正表明社交经济的胜利,事实上,它严重滞后于其他行为经济(例如汽车经济、网络经济)。计划经济时代,人们的圈子基本由同事、家庭成员(海外亲戚不在此列)构成,那时社交仅仅作为政治家权力交换的平台,普通人根本无法领略社交的纯粹性。 到了商品经济时代,随着舞厅、部分海外旅游地、电影的开放,人们似乎在一夜之间发现陌生感其实一直在戕杀他们生命中的激情。甚至有些人借助性的开放而扩大了自己的交际圈。方刚在《中国多性伙伴个案考察》一书中谈及社会控制与多性伙伴行为之间关系时说:“转型社会中,个人的自由迁移、都市的现代化、观念开放的小环境,都促成了社会控制与个人交换的丧失及解体。” 按邓巴的说法,人类生来就适合与大约150人保持密切的人际关系。群居灵长目动物的基本守则也要求人类应该多多培养有益的朋友,不过,中国的社会文化中家庭的意义从来就重于其他关系,这也使得中国式的社交具有先天性的营养不足。资源匮乏、社会分工升级、技术进步等等导致了就业机会出现明显的金字塔结构。社交圈子中原来占据绝对份额的家庭文化遭到同事文化的强烈挑衅,传统家庭的居住模式被打破,同在一座城市中两代人分居的局面不再新鲜,下班不急着回家而奔向夜店的同事都在为塑造强有力的同事关系(包括上下级关系)而努力着。“八分钟约会”的兴起源于同事文化在社交资源上日渐枯竭的现实以及网络所展示的新型社交模式的丰富性与无限可能性。 当微软推出了社会性网络服务Wallop时,社交圈子成为可以通过手指运动而制造出来的社会关系。不过,说实在的,WalloD界面再清新,我仍然无法获得线下社交中的眼神与语言交流的愉悦。再说,网络上的陌生人远比一个派对中的陌生人更不可靠。 那么,谁又在决定我们线下的交际圈子呢?显然不是你有趣的网名,也并非你已经拥有的“朋友”的数量,而是你的社会身份、你掌握的资源、你的住宅、你的那些显赫的朋友、你给慈善委员会的捐款、你是否购买了私人游艇,在你不再为财富而忧心忡忡的前提下,你交友的态度则在根本上决定你的社交圈子。2007年某个晚上,我应朋友之邀去参加京城俱乐部的会员活动。按通常的规则,非会员不得参加。那真是一个令我尴尬的夜晚,我端着酒杯转了三圈只碰到了两个朋友,而他们也并非会员,从他们充满惊恐与兴奋的眼神中,我读懂了圈子的意义:“限制”,“不轻易分享”。在蒙特卡罗赌场里的一间巨大的VIP房子里,我匆匆瞥到了四个手夹雪茄的绅士在悄然无声地玩着流行美国的得州扑克。相信他们从不关心微软是否还在为优化Wallop的功能而扩大投资。交友软件在他们看来是十足的扯淡。至多,那不过是送给穷人的乌托邦。绝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六度空间”理论为何物,但他们深谙“伪社交文化”(本质上不能成为“社交文化”)的核心——关系。2006年我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担任访问学者期间,曾有段时间经常去听MBA的课程。记得上“投资中国”课的第一天,一位教授丢给所有学生的提问就是:“如果你是位投资者,第一次去中国你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答案自然五花八门:“看当地的经济环境”、“了解银行政策”云云,只有一个学生回答对了,就是“找关系”。易中天作为历史系教授是称职的,起码他深入骨髓地理解中国的关系学,他说,中国人很注重吃,不熟悉的朋友一吃饭就可能称兄道弟了,而在中国的家庭关系中,兄弟姐妹是有血缘关系的,陌生人通过在一个锅里吃饭获得了近似兄弟的关系,这样也就获得了血缘上的亲近。 而如何能在一起吃上饭,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陌生的朋友为什么不愿意一起吃饭,除了彼此对将来谁未买单心里犯嘀咕外,更主要的是不愿意轻易付出。所以,AA制的星巴克始终生意兴隆,而付账制度与餐厅类似的茶楼就远不如星巴克火暴。 或许是为了推广自己的生意,全球社交网站老大、MySpace原中国公司CEO罗川曾一度热衷于向大众推销“六度空间”理论:“当时讲‘六度空间’理论时,好像人们都有特别的利益驱动,这也是我认为一个没有文化的表现……你上了这个网络可以和布什聊一下天,可以和布兰妮聊天,类似这样的驱动没有意义,因为上了之后没有办法和布什和布兰妮聊天。”他的意思是你需要通过一些转换,MySpace或许就可以提供某种转换? “六度空间”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在数学领域里存在一个猜想,名为Six Deg rees of Sepa ration,中文意译为“六度空间”理论。该理论认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这就是六度空间理论,也叫小世界理论。 “六度空间”如果要成功,恐怕还得回到线下,而现实中的交际圈最活跃的正是本书试图进入的所谓名利圈。从西方蔓延过来的锐舞派对刺激了社交方式单一的现代中国人,原来派对还可以看到除了人的面孔和服装以外的东西——人的体能、表现力以及个性。锐舞派对之后出现的是脱离单纯展示跳舞技术的其他形形色笆的派对,如红酒派对、艺术派对、时装派对等等。前面的定语越来越炫目斑斓,而组织者和参与者的热情不谋而合:结识有用的人。 派对文化是彻底的舶来品,中国的汉语里不存在“派对”一词,它是英文Party的汉化。在美国,有千奇百怪的派对,如生日派对、毕业派对、惊喜派对、圣诞派对、结婚派对、钻石婚派对、离婚派对、假日派对等等。派对通常是社会中的人们聚在一起打算主要用于庆祝和休闲的一种方式。从这个层面出发,非要钩沉点历史的话,中国古代的求雨仪式或许隐含着点派对的意思——聚众、相对的公开、一定的目的、有个主持人。画家陈丹青在其《退步集》中对此有精彩的表述,不妨摘录两段:“Party是外来的,中国是堂会,结社,同人族聚在一起,说说话,喝喝茶,很斯文,也很洋气,比Party有意思……Party是考验语言,风度,教养,性情的场所,你得会说话,会倾听,很紧凑,很放松,很在意,很不在意。现在一些豪华的Party,有衣帽间,有侍者,有音乐,有美酒,全都对了,只是来Party的人还是不太对,还是不太知道怎么办——要么太拘谨,要么太随便。”P8-11 书评(媒体评论)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瘦马的地方就有时尚。中国男性的生活时尚推手。 ——著名演员伊能静 一直以为:时尚不仅仅是穿衣戴帽,也是所思所想。需要品位更需要能力——影响别人的能力。瘦马先生的“时尚江湖”是高手秘笈,但同时也可以成为初学者的游戏指南。是的,对“活着而言,时尚不过是一场游戏。 ——著名主持人柯蓝 所谓是时尚其实就是一种积极的不断进取和学习的生活态度,也可以变成生活方式。瘦马兄的个人做作业经历很好地诠释了这样一个过程和态度。每次跟他聊天,都会感觉到这个时尚达人发自内心的热忱和活力。相信他的这本书,也会给读者同样的感受和启发。 ——节目主持人、办杂志的后进黄健翔 瘦马对时尚和媒体两个行业都有多年的经验,这本书可以作为时尚编辑的入门指南。书里还且些深入细致的观察分析,以及杂志的制作流程和细节,媒体人员可以拿来当作工作方法参考,专业技能方面也能有所借鉴。 ——网易首席执行官丁磊 多年以来,瘦马一直行走在时尚的前沿。深入时尚的本质,其实是一种乐观、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正是这种严谨的态度,汇聚成为影响这个时代的力量,并改变着这个时代。“时尚江湖”正是这股力量的源泉。 ——航美传媒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郭曼 时尚是只凤凰,时尚是头乌龟,时尚是游戏,时尚也是修炼。读读本书,想想本人。 ——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袁岳 时尚的大门是敞开的,如同时尚人的激情与自豪感一样,是尚的创造分享理念充满诱惑。现在,瘦马将其多年所得和盘托出,但愿他的思考,他的实践,他的博采与精研,他的事例与分析,他认知的阶梯以及前瞻的判断,能够迅速找到时尚的知音。 ——时尚传媒集团总裁刘江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时尚行业生存手册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瘦马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862775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4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50 |
出版时间 | 2011-09-01 |
首版时间 | 2011-09-01 |
印刷时间 | 2011-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计算机-操作系统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1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237.5-62 |
丛书名 | |
印张 | 15.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5 |
宽 | 185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