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给力娜(2011李娜大满贯赛冠军珍藏纪念画传)
内容
试读章节

网球是罗兰·加洛斯钟爱的运动之一。1998年,法国网协决定,以“罗兰·加洛斯网球公开赛”的名称取代原先的“法国公开赛”,作为这项红土大满贯赛事的正式名称。人们以此向英雄致敬,罗兰·加洛斯的英灵,将永远飞翔在法兰西的天空。厚重_的历史总是能令现实变得更为绚烂,而阳光下的红土也为法网增添了独一无二的魅力。

在这片西方体育的圣殿,曾有个黄皮肤的身影留下了一段传奇。1989年夏天,刚年满17岁的美籍华人张德培先后击败桑普拉斯、伦德尔和埃德伯格获得了冠军。他和世界第一伦德尔的比赛更被认为是罗兰·加洛斯的永恒经典:张德培打到第4盘时腿部抽筋,然而顽强的他在之后凭借着吃香蕉和喝水来支撑体力。在张德培完美的挑高球下,伦德尔最终丧失了对比赛的专注,从而将胜利拱手相让。之后的决赛,埃德伯格在长达3小时41分钟的比赛里不停地来到网前施压,然而张德培利用自己良好的接发球最终取胜。凭借此役,张德培以17岁又3个月的年龄至今仍保持着最年轻的大满贯冠军得主纪录,他也是第一个获得大满贯单打冠军的亚裔选手。

在罗兰·加洛斯公园,张德培证明了华人在职业网坛的价值,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华人尽管与西方运动员相比身材矮小,又缺乏打网球的传统,但依然可以凭借敏捷的步伐,聪明的头脑和勤奋的传统来获得成功。所以张德培的崛起粉碎了西方所谓华人不能打网球的断言。不仅如此,张德培让中国这块曾经的网球的荒漠,变成了职业网坛都垂涎的巨大市场,正是由于他在90年代初以来不断地前来参赛,为中国制造了成千上万的网球球迷。由于他在北京和上海网球比赛中的亮相,彻底改变了中国人对网球的概念,而先前,无论是网球界的管理者还是运动员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这一切看起来如此眼熟?接下来,你将会在本书中看到,在22年后,又一个黄皮肤黑头发的炎黄子孙将在这块球场创造奇迹。

也许,古老而浪漫的罗兰·加洛斯公园从来就是中国人的福地。

红土绿荫,碧天白鸽,粉红色的心情,罗兰·加洛斯的周日,别样的拥挤。

2011法网女单冠军最大热门——比利时妈妈克里斯特尔斯,法网女单高位种子最早出局头号热门——李娜。这是5月20日法网签表“出炉”后,包括网坛名宿小麦肯罗、吉尔伯特在内的9位网球专家、名宿给出的大胆预测。每届大满贯前夕,诸位网坛名宿、专家都会对当届比赛作出预测。虽然比利时妈妈克里斯特尔斯久疏战阵,但在威廉姆斯姐妹缺阵的情况下,她还是被认定为夺冠热门。而且,在澳网决赛,克妈就是战胜李娜,捧得金杯的。对李娜“最早出局”的预测,很大胆,也很突兀,毕竟娜姐刚刚在法网前的两站WrA顶级红土巡回赛中打进4强。

不过娜姐确实签运不佳,尽管她以6号种子亮相,再度刷新了中国球员在大满贯上位列的最高排位,但却和新生代夺冠呼声最高的阿扎伦卡同区,并且还有前法网冠军伊万诺维奇、库兹涅佐娃、沃兹尼亚奇这样的红土高手,要想成功突围,需要不小的努力。

值得一提的是,人们发现李娜的团队都穿上了一件标有“造就自己”和著名的埃菲尔铁塔的亮黄色T恤。这不禁让人联想起在法国及邻近国家举行的另外一项大赛环法自行车赛上,黄衫正是“领头羊”的专属战衣。“那件T恤全球限量30件,就是为这个比赛、为我专门定做的,穿上看着感觉还挺不错的。”李娜解释说。

李娜首轮的对手是捷克选手斯特里科娃。在年初的澳网第3轮争夺中,李娜就曾遭遇过斯特里科娃。实力的悬殊决定了比赛胜负,强势的李娜一度打得对手濒临崩溃。比赛中,只要是丢分时,大都能看到斯特里科娃喋喋不休,全是对自己的埋怨。一次李娜在网前逮到截击机会,将球打到斯特里科娃场地的空当得分。实际上,这样的球接不到属于正常,接到只能算是运气。尽管如此,斯特里科娃丢掉这一分后,却高声咆哮起来,让观众有些莫名其妙。赛后,李娜说:“我觉得这个女孩对我没有造成太大的威胁,她不是说有一点或是两点可以克制住我,她的发球、击球都在我可以控制的范围之内。”

而在短短3个多月后,斯特里科娃突然状态惊人。当晚李娜首度亮相罗兰·加洛斯就打得异常艰苦,在2小时26分钟的鏖战过程中她一共出现了59次非受迫性失误,可谓状态不佳。整场比赛也打得一波三折,第2盘浪费2个发球胜赛局,整场浪费3个赛点。当李娜第2盘以5比2领先的时候,很多人都以为比赛很快就要结束了,但站在悬崖边的斯特里科娃却不这样认为,她用极其顽强的神经提醒了隔网相对的新科澳网亚军,只要比赛没有结束,就不应该有丝毫的放松。斯特里科娃连续追分,而李娜却状态全无,失误连连。

观众快要心脏病发作,李娜的丈夫姜山同样紧张得受不了,第2盘抢7前,一直在李娜的团队中现场观战的姜山突然起身离场。李娜虽然拿下该局,但接下来的抢7局在手握2个赛点的情况下被对手连得4分逆转,不得不继续又一盘奋战。姜山的举动甚至引来外国记者的关注,这个一向老实沉稳,总是在场边关注着妻子的汉子有什么事情要转身离开呢?“他就是紧张呗,”最终以6比3拿下决胜盘的李娜解释道,“你知道,看球的人和打球的人感觉不一样。你在场上会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但他们并不知道你怎么想的。”幸亏已经不是李娜教练的姜山用不着指导妻子,他可以随时离开赛场,去透透风,李娜也不用拿老公当出气筒,被人说“河东狮吼”。其实,此前姜山一直在国内,这次法网“大考”,姜山才专程飞到法国陪伴妻子。P3-9

目录

娜1章 征服 

娜2章 荣耀  

娜3章 吸金 

娜4章 姜山  

娜5章 单飞  

娜6章 汗水  

娜7章 超越  

娜8章 热爱  

娜9章 明天  

娜10章 经典 

附录

 四大满贯赛历届冠军资料 

 李娜给力年表

 微博评李娜经典全搜索 

 李娜语录

序言

滚滚红尘。

罗兰·加洛斯就是一个童话,一个只属于网球的童话。

李娜水袖般舞动的手臂,在匆匆流动的空气中画着罗兰·加洛斯轻盈的名字。这个以法国空中英雄的姓名命名的球场,见证了世界上最早的战斗机飞行员终究属于天空的宿命,而在2011年6月4日,“LI·NA”的名字同样被镌刻在这里的晴空。

一切都在梦里。

在决赛前的22个小时,李娜和斯齐亚沃尼与冠军奖杯苏珊·朗格伦杯进行了紧密接触,“第一次接触四大满贯冠军奖杯,感觉很沉重……”23小时48分钟后,李娜羞赧地捧起它,在所有为之奋斗的中国金花和球迷心里,重如江山。“我要祝我的朋友生日快乐……今天是她的生日。”就连赛后的轻描淡写,都如精心安排过。

很显然,这一天,也是中国女网又一个特别的生日。

滚滚红尘。

李娜摘得法网冠军,实现了自己、国家和几代网球人的梦想,更为孩子们留下了梦想的空间。胜利的背后,是李娜的天赋和勇气,是中国更开放的姿态,是一个29岁的女子的命理,是一个关于单飞的经典故事。更重要的是,李娜的成功,是中国体育既有体制松动后的一次意外之财。

关于李娜的讨论已经深入中国人的市井生活。这种近似上天入地的讨论在所有领域全面交火,体制、技术,甚至是籍贯,几乎触及了体育和生活所能牵扯的每一根链条。一夜之间,加入到李娜粉丝团的人“就像海里的盐一样多”。

李娜在法网的胜利带动的不只是热潮,更是思潮。

我们将她定义为“英雄”,虽然她背后没有口号,没有强大的所谓推手,替之以“娜姐威武”无非是形容词欠缺的敷衍称谓。但她的确更替了中国体育和中国体育话语权的一个时代,东方色彩里也许容不下“个人英雄主义”,但这一切都无法阻挡她刷新了中国为英雄欢呼的纪录。一条无比给力的微博这么描述:“突然之间,整个宿舍都在为李娜踩脚,人们都在摇晃,好像又来地震了。”这一切场景都有点似曾相识,比如人们会突然为了炼钢纪录而涌上街头,矿工在地底里被深埋两个月终究获救之类——李娜的意义不一样,她不是被解放、被拯救、被推出,而是一个孤身行走的智慧僧,一朵自由开放的流浪花。

这是一个民族的绽放。

红尘滚滚。

体制在她的身后退却之时,英雄的黎明却随之冉冉升起。

李娜在法网所创造的冠军光芒,犹如推进一场中国网球的全民卡拉Ok运动,在硬地、草场之外,在她所不擅长的红土地,放声高唱。

菲利普·夏蒂埃中央球场。欧洲人骨子里的距离感,被李娜的比赛抛在了脑后,当决赛对手斯齐亚沃尼质疑主裁对落点的判罚时,现场甚至响起了刺耳的嘘声。这同样是在高唱,响彻云霄。

犹如<功夫熊猫2>中的新版阿宝,真正静下心来的李娜用一场酣畅淋漓、悬念四起,甚至是柔情似水的胜利令无数在家观看比赛、但对比赛知之甚少的中国人感到无比兴奋。

这是中国传统的胜利方式:太极一般、四两拨千斤、淡定、心如止水……作为一个职业网球选手,她丝毫不掩饰自己对大满贯奖金的垂涎:老公姜山的鼾声、可以透支的信用卡、赛前晚宴上的勃艮第黑皮诺红酒……这是个美妙的品酒之夜,烫舌,烧口,从籍籍无名到大满贯冠军,那最最遥远的路程,李娜却用最最深情而幽默的方式越过,实在是中国金花充满儒家意味的奇妙创意。

李娜只以她亳不动摇的网球准则和个人尊严来行事,这正是这个时代最具有英雄情结的触动。体型俊美,技艺非凡,又有决定性的节点性胜利,李娜给了西方世界一个更加深层次的东方型格:幽默应对失败,宽容就是宠爱。

红尘滚滚。

崇拜注定会伴随着不理性,但这恰好能唤醒这个失衡的世界。

从历史的眼光看,这是继1986年法网纳芙拉蒂洛娃(30岁)和艾弗特(32岁)之后,对阵双方年龄最大的法网女单对决,两个成熟女人会师的决赛,往往比男人之间的决斗更加精彩,罕见的年龄之争无疑是充满历史厚重感的本色演出。

年龄是真相的一把拆信刀,是人生的一张电影票,是回忆的一个惊叹号。当李娜单飞,跟着地球旋转,当季节调转,她就带着自己的姜山候鸟般逃跑,原来,她想和季节一样年轻。从现实的角度鸟瞰,在造富和造人的天平之上,李娜为后者加上了一个小小的砝码,她让很多人明白,优美而勇敢的人是多么的重要,尤其是对我们这个缺筋少骨的时代来说。一个体育明星往往能比一个政治家更有能力让一个普通的日子成为节日。

既是节日,就该陶醉。

电影美学上最有影响力的意大利著名导演安东尼奥尼曾说过:所谓的红色沙漠就是指一片鲜血淋漓的沙漠,有血1生、有故事的人才配得上勇敢。尽管困难多如牛毛,但李娜做到了——坚强起来,才不会丢掉温柔——这朵中国金花,她的无奈与希望、放弃与挣扎、寂寞与自由,都在绽放。在色彩上,一点也不抢戏或夺人眼球,在性情上,最本质最细微的状态事物与最诚恳的美好都在红土上浮现和萃取。

在罗兰·加洛斯的红土地上,她短暂地做了一个精彩的停留。她喝着岁月酒,一路高歌不歇。这样的歌声,在我们的后代耳里,又该唤起什么样的情感?李娜——能与你处在同一年代,亲耳听到你在红土上的大声歌唱,真是我们的荣幸。

内容推荐

她是四大满贯赛首位亚洲冠军,她是中国体坛现象级公众偶像,她是2011年中国形象代言人,她被认为是姚明退役后,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体坛名人,她,就是李娜!

2011年,李娜法网夺冠,在她征服红土的过程中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李娜直言不讳自己打球是为了钱,娜姐的赚钱计划有哪些?她目前的身价又有多高呢?

法网夺冠后全世界对李娜赞誉不断,但有谁真正了解,李娜从出生到现在,都有哪些奋斗故事?李娜是单飞的奇迹,也是在体制外的胜利,她的成功又给中国体育制度造成了怎样的动荡?对于她未来的发展,专家们会给出怎样的判断和预测?

李娜背后的男人都很强大,尤其是她的老公姜山。李娜与姜山有着怎样的爱情故事?李娜缘何心甘情愿在退役后选择做家庭主妇?

《给力娜(2011李娜大满贯赛冠军珍藏纪念画传)》(作者李晶、胡敏娟)是第一本原创型李娜传记,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示了一个真实的李娜,附录微博评李娜经典全搜索更让我们了解了大众眼里的李娜,的确,2011是李娜年,李娜热潮“高烧不退”,李娜热到底有多热,《给力娜(2011李娜大满贯赛冠军珍藏纪念画传)》将全方位告诉您!

编辑推荐

  四大满贯赛首位亚洲冠军!

中国体坛现象级公众偶像!

2011年中国骄傲形象代言!

2011,墨尔本-巴黎-伦敦-武汉资深网球记者贴身跟随李娜转战最权威记录!

50余幅李娜从未曝光照片首度公开200余幅极品写真照片永久珍藏!

  《给力娜(2011李娜大满贯赛冠军珍藏纪念画传)》(作者李晶、胡敏娟)是第一本原创型李娜传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给力娜(2011李娜大满贯赛冠军珍藏纪念画传)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晶//胡敏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安徽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638058
开本 16开
页数 29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8
出版时间 2011-09-01
首版时间 2011-09-01
印刷时间 2011-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51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47=76
丛书名
印张 19.75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31
17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21:1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