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暮鼓晨钟(少年康熙明亡清兴三部曲)
内容
编辑推荐

《暮鼓晨钟——少年康熙》由凌力著。本书是作者代表作之一,故事情节和人物命运承续《少年天子》发展。七岁即位的少年康熙在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中逐渐成长起来,一代雄才大略的英主登上了历史舞台,“康乾盛世”揭开了序幕。

内容推荐

《暮鼓晨钟——少年康熙》由凌力著,是一部描绘清朝入关后第二代皇帝康熙夺回皇权、登上清初政治舞台的长篇历史小说。

七岁登基的康熙面临复杂严峻的政治局面。四大辅臣把持朝政,借口恢复祖制而几乎全部推翻了顺治皇帝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措施。特别是鳌拜擅权跋扈、结党营私、诛杀异己、觊觎皇位,造成政局混乱、民怨沸腾。康熙在祖母太皇太后的抚育教诲下勤学不辍,政治抱负远大。他逐渐不满于辅臣的倒行逆施和自己的傀儡处境,采取各种方式,同鳌拜展开了尖锐的斗争。在康熙亲政第三年,鳌拜弑君阴谋暴露。年仅十六七岁的康熙一举擒获了他,完全夺回了皇权。

《暮鼓晨钟——少年康熙》适合清史小说爱好者阅读。

试读章节

康熙二年。

春到得早,正月就河开雪化柳吐芽。京师的路面像翻了粥锅,处处泥泞。不料暖过几天,又下雪了,扯棉飘絮也似的,漫天飞舞,密密麻麻,把天地间的一切都包笼进那张巨大的白幔之中。拱卫着紫禁金阙的八旗内城,一时人踪稀疏,九衢寂然。

从黎明到正午,蓬松的积雪将近半尺厚。大雪天不得不出门的行人可就遭了殃。

鼓楼东街,一辆五马高车和一辆二马轿车,相撞后一起陷入泥潭!这一撞很凶猛,不但双双不能动弹,连车身都撞得变了形,车门车窗打不开,车中人成了笼中囚徒!

车中人竟都是女子!二马轿车内哭声高一阵低一阵,一直没有停止;五马高车内却传出骄横的脆生生的斥骂:

“该死的奴才!你们倒使劲儿给我推呀!……再推不出来,拿你们一个个都杖死!……”

这南来北往的通衢要道堵塞一个时辰了,前前后后被阻的车马排成长龙,都在叫骂催促。管事模样的大汉,头上腾腾地冒着热气,一边使皮帽子抹汗,一边声嘶力竭地吼叫着十几名跟班:

“再推再推!这可是大路,不能闹着玩儿!快!赶马!都上手推!一,二,三!”

十几个人拼命呼喝着号子,鞭梢甩得“噼啪”响,二十只马蹄一气乱蹬,那车只是不动。管事急得跳脚乱骂,众人累得倚着大车喘气。

“镗镗镗镗!……”飞雪织成的幔幕那边,传来沉重的喝道锣。众人细细一数,竟是十三棒锣,来了一位柄政辅国极品老大人!管事变色,众人惊慌,忙不迭地退到路边回避。

喝道锣越来越响,两匹高头大马载着击锣的骑尉从茫茫雪帘中钻出来。后面,一对对手执旗枪、金黄棍的仪仗骑尉络绎不绝。横在路中的这两辆马车把仪仗卫队挤缩道侧,使后队的中心——一柄杏黄伞停住了。

伞下,大人骑着黑马,铁塔一般威严,貂帽低低地压着浓眉,一领风雪大氅更衬出他英姿挺拔。他抬手拿马鞭一指马车,鹰眼略略闪动,问道:

“嗯?”

只这一声,护卫们如老鹰抓小鸡,把管事拎到大人马前。管事一头跪在雪水泥泞中,禀告时倒不失几分大家气派:实在不是有意挡路,惊老大人的驾。

“哪一旗的?”听管事一口地道的满洲话,大人开口问。

“回老大人,孔公主府下。”

“哦?……那边一辆呢?”

二马轿车的车夫赶紧跪下:“回老大人,正白旗八答牛录下……”哆哆嗦嗦,后半截已说不真切了。

大人催马向前,对马车打量一眼,竞翻身下马,随从们只得跟着离鞍。

大人皱着浓眉,点手招来仪仗旗卫,从他们手中取来八根金黄棍,每四根合在一起,试了试软硬,头也不回地问:

“车上有人?”

“回老大人,公主现在车中!”

“回老大人,车里是家主爷的小格格玛尔赛……”

“呼”的一阵劲风,大人脱去大氅,紧紧袖口,浑身一舒展,骨骼关节“喀啦喀啦”山响,使他惬意地眯了眯眼睛。众人被这气势镇住,大气也不敢出了。

看准车底两后轮间的车轴,他把金黄棍分两组深深插进两车轴下的泥水中,不容反对地喝道:

“听我号令,车夫赶马,其余人走开!”  车夫诚惶诚恐,赶忙勒紧缰绳,举鞭静候。

众人远远站在大雪中,怀着说不清的敬畏,仿佛望着一尊天神。

“赶马!”一声令下,车夫的呵叱与鞭声齐响,所有套绳尽都拉得又直又紧,七匹马扬鬃刨蹄,打着响鼻喘着粗气,奋力向前挣。大人双肩各扛着四根金黄棍,撬那深陷泥中的后轮。

棍子向着地面弯过去,弯过去,弯成新月,弯成满弓,弯成半圆,令人担心它们即刻就要折断……

只见大人猛一挺身,大喝:“起!”恰似半空雷震,那看不见的浓缩的力,以举鼎拔山之势骤然爆发,八根胳膊粗细的金黄棍“喀吧”一声齐齐折断,同一瞬间,两辆马车的后部一下子从泥里掀出来,“轰隆隆”一片巨响,七匹马向前猛冲,眨眼间箭一般飞出十几丈,泥水四溅纷飞,“劈里啪啦”乱响!

旁观的人们,连大人的护卫在内,都忘了礼仪、忘了敬畏,不顾身份地哄然喝彩!

管事抢上来叩头道谢。

大人面不改色,口不喘息,大手一挥,制止管事絮叨,对他正眼也不瞧,只管松了袖口,弹弹身上的泥点子,听任随从为他披上风雪大氅,便要返身上马。

五马高车的门“哗啦”打开,身裹绫缎貂裘披风、满头珠翠、华贵耀眼的公主跳下车,气急败坏地冲到二马轿车跟前,一脚踢开车门,揪出车中女子,“啪啪”扇了两个耳光,嘴里骂着:

“贱婢!该死的奴才!赔我的如意!”

女孩儿不过十六七岁,又惊又怕又怒:“你!你怎么动手打人?”

公主府的从人赶忙拥过去,管事力图转移视线,息事宁人:“禀公主,多亏这位大人解咱的危难!”

公主转脸,看到一部浓密的络腮胡子装点修饰的刚劲突出的长方下巴、有棱有角轮廓鲜明的面庞和一双威严沉着光闪闪的鹰眼,略怔了怔,微微点头道:

“哦,是鳌拜大臣!”

“鳌拜请公主安。”他浅浅打了一千,“不知她怎的冒犯了公主?”

“我选的一枝上好如意,要进宫进献皇额娘,被这贱婢的车一撞,摔碎了!”

女孩儿不服地扬起头:“是公主你撞了我!我们车走得好好的,公主的车从后面赶上来硬要超过,直把我们撞进泥坑,你那车才……”

公主双眉高高一挑:“大胆,竟敢回嘴!……”

女孩儿扭开脸,低声嘟囔:“又不是正经主子,明明的蛮子根儿,神气个啥……”P1-3

后记

《暮鼓晨钟——少年康熙》的书稿终于完成了,我不由松了口气。

八年前,《少年天子》初稿完成的时候,原分两卷,上卷《高处不胜寒》,下卷《青山遮不住》。上卷写顺治皇帝,下卷写康熙皇帝初政,父子两代少年天子。遵从出版社意见,先着力修改《高处不胜寒》,《青山遮不住》就放下了。

1986年,上卷在《长篇小说》期刊上发表,出版社召开了作品讨论会,会上评论界的朋友提出:《高处不胜寒》本身已经是一个相当完整的作品,建议独立成书,就以《少年天子》作书名,少年康熙的事,以后再说。我觉得很有道理,就接受了。这样,长篇历史小说《少年天子》就先问世了。

作为姊妹篇的《暮鼓晨钟——少年康熙》,却迟到了六年。

因为我有了新的想法。

当初,完成《星星草》的创作后,我作为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很自然地把目光投向波澜激荡的清代历史。于是,写康熙皇帝成了我的心愿。随着不断地收集、整理、阅读、研究史料,我越来越感到这题材的强大吸引力,也越来越意识到没有宏大的规模就不足以表现它。我甚至担心,倾我一生之力,是否能够完成。

因为,要表现的虽然是康熙皇帝这个人,实际上要写的却是整整一个时代。

是明末清初的那个时代。

是有清一代。

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的第三个黄金时代。

是中国延续了三千年的封建君主制时代。

大题目,难题目。任重而道远。

不管是不是“不自量力”,既然着手,就干下去,不复顾及后果了。因为我实在很喜欢写历史小说、很想写康熙。

所以,在完成《少年天子》以后,没有立刻接下去写少年康熙,而是转向了在历史时序上比《少年天子》早二十多年的、反映明末清初社会动荡的《倾城倾国》,并有意识地从《少年天子》向前作了延伸,使《倾城倾国》的时间和人物与《少年天子》有了某些衔接。

现在,《暮鼓晨钟——少年康熙》出书,就可以同以上两部并称为长篇系列历史小说的前三部。

按历史时序,它们是:《倾城倾国》《少年天子》《暮鼓晨钟——少年康熙》。

长篇系列的总题目,曾想用《康熙皇帝》《康熙大帝》等等。但这书名已经很多,小说、回忆录、电视剧都采用过,再说,它也容易限制作品的发挥。斟酌再三,我选择了一个较有亮色的书名——《百年辉煌》。

“百年”,从《倾城倾国》的大明崇祯年,到大清康熙末年,整整一个世纪。

“辉煌”的意义,可以有不同的理解。

固然,康熙皇帝玄烨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有作为的皇帝之一,是位成功的政治家、伟大的君主,他的一生用“辉煌”来形容,也许并不过分。

接触了大量的史料之后,才懂得“苦难深重的中华民族”这句话的含义。除了春秋战国、三国、五胡十六国、五代十国这些显而易见的数十年、数百年的大战乱,除了秦、汉、唐、宋、元、明、清等大一统时改朝换代之际的动乱,就是各朝各代自身的内战、边患也是数不胜数的。但凡战火燃起,首先跌入水深火热中的,就是平头百姓、芸芸众生。残暴是那种时代的特征。

就以明末清初的那场大动乱来说,清军、明军、农民军都公开地肆行暴虐、杀戮抢劫,在他们争夺天下的战争中,多少小民家破人亡。尤其是他们杀过来杀过去的那些拉锯战区,情况就更惨。

广东新会被围之初,城门将闭,乡下求人城避难者数百人,县令不许,守城军头目说:“这是围城紧急时的十日粮啊!”便开门纳之。城围八个月,粮草尽后,将士果然杀人以食,所食近万人。有一家数El被食者,事定后遇守者于道,遽跪拜不已,守者怪而诘之,答日:“我父母妻子俱葬公腹中,家无坟墓,清明节近矣,得不望公一拜乎?”

一旦城破,胜利者的大屠杀就更加残暴,《扬州十日记》真实地记载了八十万扬州平民死于屠城的令人触目惊心的经历。幸存者每每感叹“小民不如草”、祈愿“宁作太平犬,不为乱世人”,实在是很可以理解、很应该同情的了。

由此可以推想历代的战乱,绝不在这以下。曹孟德《蒿里行》里所描述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的情景,着实“念之断人肠”!

而康熙,加上雍正、乾隆,他们祖孙三代皇帝,以“敬天法祖、勤政爱民”为座右铭,医治战争浩劫遗留下来的创伤,努力实现中国传统文化长期提倡和颂扬的仁政,给中国平民百姓带来了近一个半世纪的和平与繁荣。这可算得一件“辉煌”吧?

下面,我想引用柏杨先生在《中国人史纲》中的一段话:

站在当时的民族感情上,由汉人组成的明王朝的覆亡,使人悲痛。但站在中国历史的高峰回顾鸟瞰,我们庆幸它的覆亡。明王朝本世纪(十七)的疆域已萎缩到三百余万方公里,而仍继续不断萎缩,内政的改革根本无望,只有越变越坏。如果拖下去,拖到十九世纪,跟东侵的西洋列强相遇,我们可以肯定地说,中国会被瓜分,中国人会成为另一个丧失国土的犹太民族,而且因为没有犹太人那种强烈的宗教感情作为向心力的缘故,将永远不能复国。至少,汪意一点,二十世纪清王朝一再割地之后(总共割掉了一百五十余万方公里),中国仍有一千一百四十万方公里,比明王朝要大三倍,使中国具有翻身的凭借。

我认为,这是康熙的另一件“辉煜”。

当然,完成这辉煌事业的不只是康熙一个人。他继承了其父顺治皇帝乃至其祖父皇太极、其曾祖父努尔哈赤的雄心壮志和创业精神,又为其子雍正、其孙乾隆奠定了国基,铺平了道路。何况,完成这大一统富国强兵事业的不只是皇帝,也不只是王公大臣官吏将士,即便是站在对立面的三藩、台湾郑氏、准噶尔蒙古噶尔丹等等,也是参与者,他们共同创造了历史,创造了辉煌。

但,谁能否认在那个封建君主时代,康熙作为大清皇帝所具有的决定性的作用呢?

有人定义英雄是人类社会中活动的天才,而军事政治的天才,则透过外表之身体之动作、意志之感召力与鼓舞力,使得“凤不及栖,龙不暇伏,谷无幽兰,岭无停菊,风行草偃,当者披靡”,以显其生命的光彩与风姿。他们是“天地灵气自然之流露,恒可遇而不可求”。

我以为,康熙同样具有慑人的光彩和豁达大度的机敏。

但由于封建社会的禁锢,很难从史料里看到至高无上的皇帝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的真实面目,很难了解他们的音容笑貌,性格爱好。因此,还原并进一步挖掘这样一个皇帝的性情、心理、道德观念、性格魅力等等,就成为一件极具吸引力的事情。于是,我也就陷了进去,难以自拔了。

清代发展到乾隆初年,到达黄金时代的顶峰,最为强大和繁荣。那确是一种辉煌。那是在前辈苦心经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辉煌。比较之下,我更赞叹无中生有、从艰难困苦中开创新局面的辉煌。也就是说,奋斗的成果固然令人赞美,而奋斗本身则更为辉煌。把系列的总标题名为《百年辉煌》,用意在此。

康熙一生的事业,如果罗列起来,又是一大篇,就不必赘述了。但我将沿着康熙走过的路,继续写下去:平定三藩、治河南巡、三次亲征,直至他的晚年。我不能确定还要写多少,只要还能写,我会很努力的。

说了这么许多,也不知有没有把意思说清楚。虽为后记,其实又是序言,我自己找来的紧箍帽,从此就戴定了。

命也如此,又何憾焉!

凌力

1992年11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暮鼓晨钟(少年康熙明亡清兴三部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凌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0211861
开本 16开
页数 620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626
出版时间 2012-02-01
首版时间 2012-02-01
印刷时间 2012-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82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39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3
167
2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20:2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