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古代名女人/大家史说
内容
试读章节

唐人骆宾王所作的《讨武望檄》中,有这样几句话:

燕啄皇孙,知汉祚之将尽;

龙□帝后,识夏庭之遽衰。

这两联对偶的文句分别代表两个典故:前一个典故指汉成帝因宠爱赵飞燕而致子嗣零落,后一个典故指周幽王因宠爱褒姒而致失国。周幽王的故事与本文无涉,可以不论。至于汉成帝宠爱赵飞燕,何致就是“燕啄皇孙”?则可以看《汉书·外戚传》中的记载:

先是,有童谣日:“燕燕尾涎涎,张公子,时相见。木门仓琅根,燕飞来,啄皇孙。皇孙死,燕啄矢。”成帝每微行出,常与张放俱,而称富平侯家,故日张公子。仓琅根,宫门铜锾也。

童谣出现于汉成帝出宫微行之时。此时汉成帝尚未与赵飞燕相遇,童谣中就预言她要啄尽汉家之皇孙,足证赵飞燕果真是“上应图谶”之人。赵飞燕是否真的上应图谶,注定要由她来断送汉家的江山?这种说法显然太迷信附会。事实上,如果不是汉成帝性好渔色而屡屡微行私出,汉朝的江山又何致断送于赵飞燕之手?所以,这个问题的关键还是在汉成帝身上,赵飞燕只是故事中的次要人物而已。

赵飞燕的事迹,见于《汉书·外戚传》。但汉书文字殊为简单,寥寥数百字之中,略述赵飞燕和她的妹妹合德如何得成帝专房之宠,以及如何残害后宫妃嫔所产皇子的情形,只略见梗概而已。《飞燕外传》所述虽详,但却多涉夸诞不可信。在文献缺略的情况之下,只能就史料所及的范围内作尽可能的研究探讨,借以明其大概。

首先所需要了解的,是汉成帝究竟是怎样一个皇帝?

西汉的皇帝,比较为人所熟悉的是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与汉宣帝。汉高祖是流氓气息极重的草莽英雄人物,因为他是汉朝的开国皇帝,所以大家对他都有深刻的认识。汉文帝节俭爱民,汉景帝谨守祖父基业,文景之治,卓然可观。汉武帝雄才大略,开疆拓土,振大汉天威于绝域之外,只这一份不平凡的英主气概,就足以在历史上名垂不朽。汉宣帝英明干练,政柄独操,是振衰起敝的有为之君。除此之外,则汉惠帝只是庸黯无识之愚人,汉哀帝性好龙阳,而汉元帝汉成帝父子则是最沉溺于女色的登徒子,虽然都没有贤声可称,其生平行事,却也别具一格。西汉的国运从汉宣帝以后开始走下坡,就是因为元、成、哀、平这一连串中下之才成为国家领袖之故。至此,我们对于汉成帝究竟是怎样一个皇帝的问题,多少可以有了大致的观念。

西汉在宣帝之后,何以会接连出现元帝和成帝这两个沉溺女色的荒唐皇帝?这显然与当时的政治环境有关。

汉武帝在位凡五十四年,死时年七十一岁,继位的昭帝弗陵,乃武帝之幼子,年只八岁。由于嗣皇帝的年纪太小,武帝在生前预作安排,以侍中奉车都尉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受遗诏辅立幼主。昭帝在位十三年而崩,无子,昌邑王贺继立,淫乱无道,霍光奏请皇太后废之,另立武帝曾孙病己为帝,是为宣帝。宣帝初立,霍光仍以大将军身份辅政,直到五年后霍光病死,宣帝方才亲政。其后元帝继立,仿照霍光辅政的故事,以生母许皇后之堂弟许嘉为大司马车骑将军辅政,委以朝政大权,而皇帝自己晏然享乐。这种政治惯例一经建立之后,大司马大将军或大司马车骑将军变成了代行皇帝职权的总管家,相沿而到成帝之世,仍依然不改。由于国家大事有大司马代为操劳,皇帝可以省去无数的时间与精力来做他自己喜欢做的事,于是乃有元、成二帝之荒唐逸乐,其放纵舒适,远胜于宣帝以前的任何一个皇帝。《西京杂记》说:“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形,按图召幸之。诸宫人皆赂画工,多者十万,少者亦不减五万。独王嫱不肯,遂不得见。”这就是历史上最著名的王昭君与毛延寿的故事由来,其发生原因就是因为元帝的后宫美女太多,无法一一召幸,只好画为图形,凭画像听见的妍媸决定取舍,结果乃因毛延寿之作弊而失掉了最美丽的王昭君。汉元帝如此风流好色,根据有其父必有其子的道理,汉成帝必然会因为长时间耳濡目染之故,而变得较其父更为加甚。由其后的事实看来,可以证明此说不错。P11-13

目录

一 万里和亲王昭君

二 燕啄皇孙汉祚衰——赵飞燕的故事

三 谤累千年甄夫人

四 孝女木兰振古奇

五 两朝太后李三娘

六 花蕊夫人徐妃

七 被“狸猫换太子”故事骂苦了的刘皇后

八 旷代女词人李清照

九 张太后自贻伊戚

十一 文采风流柳如是

十二 桃花遗恨李香君

十三 红颜祸水陈圆圆

十四 太后下嫁故事中的顺治生母孝庄太后

十五 垂帘听政四十年——慈禧太后的一生

十六 井底胭脂说珍妃

十七 孽海奇葩赛金花

十八 “绣圣”沈寿

序言

中国素来被称为是世界上文献资料最丰富的文明古国,自古以来流传至今的各种正、杂、野史及小说稗官之类有关历史记载的资料,汗牛充栋,浩如烟海。但因古代中国人素来怀有重男轻女的性别歧视之故,总觉得既是女人,就应该老实待在家里尽她的贤妻良母本分,如果也要像男人一样地舞文弄墨,招权揽柄,未免是牝鸡司晨,非家庭之福。基于这种“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不平等思想,自古以来,正不知有多少富于才华的女性活生生被剥夺了读书求知的权利,当然也丧失了她们发明与创作的机会;即使其中偶然有少数女性得以稍露头角,也决无广大空间可以容其充分发挥。所以,一部二十四史的卷帙虽繁,有关古代女性的记录,却不过只有几百篇贤母,节妇、烈女的传记,所谓闺藻、闺才、与闺奇,只在《古今图书集成》的“闺媛典”中留着一些有限的资料,如果希望进一步从这些有限资料中为其中人物撰写较为具体的传记文字,往往因文献无征之故,而有无从人手之苦。人类文明的创建并非只是男性的贡献;然而,古代女性对于国家与社会的贡献虽多,却因古人对女性的蓄意歧视而遭不合理之排斥,显非事理之平。为此之故,自清帝退位以后,也已曾有不少表扬女性同胞具体贡献的著作出现,如《中国妇女文学史》、《中国女性的文学生活》、《女性词话》等等,颇能使现代读者了解到,古代中国女性在文学创造方面已有何等样的不平凡成绩。但因这些著作大多只着重于文学方面,对于古代女性在政治、军事、艺术等等方面的成就如何,殊少涉及,则亦未免有偏枯之憾。所以笔者很希望在涉猎史书之余,在这些方面能够作一些补充,以为发扬古代中国女性的潜德幽光,略尽个人之绵薄。

1982年前后,朱慧夫先生主持《畅流》杂志的编政。朱先生邀我为《畅流》写稿,我即以“中国历史上的名女人”为总名,在该刊撰写了二十位左右的中国古代女性的传记,辑录在一起,就成了这本小书。中国古代女性中的有名人物当然不止我所撰写的这几位,但一则因资料搜集有困难,并不是每一个有名人物的事迹都足够写成一篇内容充实的传记;二则若干赫赫有名的人物早已有人写过专传,如果笔者别无新创,则为了避免剽袭雷同之嫌起见,亦不宜冒昧从事。因此,当时所写成的就只有这些。其后,《畅流》杂志社的内部人事有更迭,我亦停止撰写。以致整个编撰工作未能照原定目标充分实现,说来殊堪惋惜。

当年在《畅流》杂志上撰写古代中国名女人的传记时,虽然写作成绩不甚理想,但所投注下去的时间与精力却甚为可观,而且自觉也颇有若干新意。谬承《国文天地》杂志社林社长庆彰先生之厚爱,特地将此书列入“国文天地丛书”之内,深感荣幸,谨在此申致诚挚之谢意。此外,对于朱慧夫先生当年约我写稿的一段文字因缘,亦应永志不忘,一并于此表示对朱先生的感谢。

庄练 一九九〇年 圣诞节写于南港寓庐

内容推荐

《古代名女人》是20世纪90年代著名作家苏同炳先生的著作。

该书共收录有18位女性,所收文章涉及著名女性的出身、性格、才华、生活经历、是非功过,等等。现列举如下:万里和亲王昭君、燕啄皇孙赵飞燕、谤累千年甄夫人、替父从军花木兰、两姓太后李三娘、花蕊夫人徐妃、女词人李清照、巾帼英雌秦良玉、文采风流柳如是、桃花遗恨李香君、红颜祸水陈圆圆、孝庄太后、慈禧太后、珍妃、赛金花、绣圣沈寿,等等。

《古代名女人》通过朴实无华的语言,短小精悍的篇幅,向读者详细展示了中国古代著名女性的生活遭际及精神面貌,有利于向读者普及历史文物知识,纠正以前的历史谬误。

编辑推荐

《古代名女人》是20世纪90年代著名作家苏同炳先生的著作。该书由庄练先生作序,以中国古代著名的女性故事为依托,包罗著名女性的出身、性格、才能、生活经历的各方面,从而生动地展示了中国古代著名女性的生活遭际及精神面貌。本书是一本针对大众的历史读物,对于有志于了解中国古代著名女性的读者,可谓是不可不读之作。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古代名女人/大家史说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苏同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故宫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3402330
开本 32开
页数 32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11-12-01
首版时间 2011-12-01
印刷时间 2011-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7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8.5=2
丛书名
印张 10.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1
146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4: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