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最爱听小蔡的笑声/中国新实力作家精选
内容
编辑推荐

在我见过的留学生中,小蔡最爱笑,笑声朗朗,好像天天碰上喜事。其实他最近就遇到了非常倒霉的一件事,但倒霉归倒霉,仍然挡不住他的笑声。

《最爱听小蔡的笑声》是“中国新实力作家精选”系列中的一册,收录了孟久成创作的《在中美两国任教的思考》、《会计师事务所里的中国人》、《听冯旭讲留学的故事》等作品。

内容推荐

国人对留学生,特别是对赴美留学生有一种神秘感:毕业于国内名校,赴美留学的门槛最高,获取全额奖学金的几率犹如中彩票……作为一名留学生家长,作者孟久成对十几名留美学生做了详尽采访,描述了他们在国内一路打拼成长的过程,以及在美国的学习、工作与生活,对他们的婚恋生活更有专章详述。《最爱听小蔡的笑声》可贵之处在于真实地反映了他们在美国的生存状态,展示了一个“立体形象”。同时涉及国内关注的一些热点问题:如留美过程,子女教育,如何择业,成功标志,人才评判,美国大学的学制。《最爱听小蔡的笑声》的另一个题材是有关美国家庭领养中国孤儿的故事,从宏观上讲述了美国家庭领养中国孤儿的由来,领养过程,抚养经历,讲述了发生在这种跨国家庭里动人、细微且国人闻所未闻的故事,有强烈的震撼力。

目录

第一辑 美国人,中国人

黄孩子,白妈妈

告别浪漫

第二辑 初识“终身教授”

科学的诱惑

教授正年轻

在中美两国任教的思考

第三辑 求学路

风筝,渐飞渐远

最爱听小蔡的笑声

忘不了那幢蓝房子

小广东的执着

大师兄王坚

第四辑 校园内外

学生会主席徐俭

占领制高点

会计师事务所里的中国人

听冯旭讲留学的故事

试读章节

2004年10月,我们驱车赶往辛辛那提市附近的一个农场。

辛辛那提的秋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这个地处美国东部偏中的城市与北京纬度相当,气候也很相似,秋高气爽,本来就清澈透明的天空更加湛兰而高远。虽届中秋,仍然草青树绿,只有枫叶逐渐转红,透露出秋的信息。

驶过辛辛那提的“当趟”(市中心),滚滚滔滔的俄亥俄河就呈现在眼前,这条河无论从宽度还是气势上看,很像流经哈尔滨的松花江。过了古老的悬索式大桥,已经脱离了俄亥俄州地界儿,进入了肯塔基的领地。

为什么去农场?因为在这里举行一个美国领养中国孤儿欢度中秋佳节的晚会,洋人也过中国节?挺新鲜!但参加这次活动并非兴之所致,此前我听儿子说起他就读的学校有位美国教授领养了中国孤儿,像对亲生孩子一样,发生在这个家庭的故事委婉动人,而且非常新奇,很想写一篇跨国领养孤儿的文章,但苦于没有线索和机会。

这次活动可谓天赐良机。

在农场,我看到了一个又一个家庭,一般为三口,一个孩子,两个大人,也有的家庭是两个孩子。这些家庭非常特殊,在其他场合很难见到这种人群的组合:孩子是我熟悉的面孔,与我们同种同宗,但父母全部是白人,这是特点之一;第二个特点就是孩子多数为女孩,很少见到男孩的身影。当时人声嘈杂,活动频繁,匆匆忙忙,其中原委,我来不及深思多想。

我随着人流参观了农场,参加了美国式的聚餐,最后的节目是本次活动的主题,最令人心动:祭祖。每个孩子从主持人手里接过一炷香,点燃,再插进一个花盆之中,一招一式,挺像那么回事儿。国人如此看重中秋节的已经不多,传统节日越来越淡化,没想到在异国他乡的特殊人群中,这种节日得到了强化。

晚会结束时,我们找到了活动的组织者艾琳女士,这是个30多岁的年轻人,身材纤巧,相貌也很清秀,我向她说明了来意:准备写一篇反映美国家庭领养中国孤儿的文章,很想找几个家庭谈一谈。艾琳很感兴趣,欣然答应。略加思索后,,艾琳说了几个人的名字,让我稍等片刻,然后匆匆离去。不一会儿,几个美国人已经站在了我的面前。布鲁斯先生一见面就说:“我的汉语说得不好,请多包涵。”说的竟是流利的汉语。我大吃一惊,真想不到这种场合竞有如此高人,我不禁赞叹:“你汉语说得挺地道,很好。”他说:“以前说得更好,时间长了,已经忘了不少。”这句话就是英语了,我听不懂,是儿子翻译出来的。当时见面的还有玛丽等两家。他们在一起说说笑笑,看来彼此塾识,交往密切。艾琳说,我有意找了几个不同背景的家庭,一共是四家,包括我在内,这样有些代表性,可以吗?我连声感谢她想得周到,也从心里佩服艾琳的能力,组织一场大型活动很不容易。

其实我对本次采访的成功与否心里并不托底,不知美国人什么规矩,什么思维方式。何况这次采访又是民间性的,私人化的。我考虑过几种结果:她可能会拒绝,理由并不难找;即使同意,.做些必要的询问,甚至是盘问也不过分。但她并不问我来自何方,职业如何,意图所在,更没有向我索要盖有公章的介绍信之类。唯一能够证明我身份的只有护照,况且也没有带在身边。在美国,很容易取得别人的信任,人显得很天真,很单纯,大概他们很少有被欺骗的经历。相信别人和被别人相信真好,活着不累,快活,有尊严。

二、中国孤儿国际收养的由来和现状

在国人的观念中,亲生的孩子被别人领养,是难以启齿的事情,不到穷得揭不开锅,连孩子都养不活的程度,哪个父母也不会如此狠心。中国儿童被外国人领养,更不是什么光彩体面之事,非常屈辱,乃至丧失国格。然而,在我与众多领养中国孤儿的美国家庭接触,特别是采访了几个家庭——我平生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普通的美国人之后,对国际领养中国孤儿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随着他们的讲述,我的心灵受到了巨大震动,我了解了领养孤儿的由来、抚养过程,以及在其中遇到的难以想象的困难和应对方法,特别是美国人的行事原则与思维方式,让我见到了另一种文明,一种与我们很不相同的文明,从一个侧面了解了这个国家,这个国家的人民,从而修正了我的一些观念,有些观念甚至是颠覆性的。

1.善举,毁誉参半

领养的起因还是由于弃婴的存在,弃婴是世界性问题,别的国家有,中国也有,平时有,非常时期更多。比如战争年代和特大自然灾害之后,弃婴与孤儿就会大幅度增加。

各国有各国的国情,就我国而言,由于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独生子女的政策,还有私生子、出生残疾,以及贫困等,使中国每年新增许多弃婴和孤儿,其中绝大多数为女婴。据统计,中国福利院所收养的孩子至少有10万之多。每年吃穿用、医疗、教育的花费要支出5亿元人民币,这是一笔很大的开销。目前中国已同十几个国家建立了跨国收养合作关系,截至目前,被美国家庭领养的中国孩子大约有3万个,现在每年都有5000至8000名中国孤儿被美国人领养。

被良好的家庭领养,能让这些不幸的孩子感受人生最不可缺少的亲情,也能为中国减轻不小的负担。在我国,负责领养工作的机构称为“中国收养中心”,隶属民政部。我曾经浏览过这家网站,主页面几个大字赫然醒目:“一切为了孩子”,这是收养中心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有关领养的规章制度严密、细致、规范,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这是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改进的结果。

跨国领养孤儿活动在国际上已经有40年的历史,而中国则从上个世纪90年代才刚刚开始,中国政府能够迈出这一步,不能不承认是改革开放,观念更新的结果。

然而对这种善举,来自国内与国际的反应一直是毁誉参半。P3-5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最爱听小蔡的笑声/中国新实力作家精选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孟久成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知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1563135
开本 16开
页数 22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11-11-01
首版时间 2011-11-01
印刷时间 2011-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0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66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1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