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崔其升传
内容
编辑推荐

崔其升,中学高级教师,1962年11月生,1981年中师毕业参加教育工作,1997年4月任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杜郎口中学校长至今。

十多年来崔其升依靠党支部和校委团结学校一班人,从稳定教学秩序入手,凝聚人心,奋发图强,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实验。

赵国忠编写的《崔其升传》介绍了其教育生涯。

内容推荐

赵国忠编写的《崔其升传》介绍了中学高级教师崔其升的教育生涯。

《崔其升传》共分为受命于危难之际;崔其升校长坚持课堂改革的背后;杜郎口教学基本要素重组和运行的评价;自主的学生理想的课堂;值得去品味的“杜郎口教学模式”;农村教改一奇葩等内容。

目录

第一章 临危受命:困难重重

 第一节 受命于危难之际

 第二节 治乱建制

第二章 教学改革:成功摆脱困境

 第一节 教改背景

 第二节 教学理念的转轨

 第三节 进行教学改革

拓展链接

 崔其升校长坚持课堂改革的背后

崔其升谈课改

杜郎口教师谈课改

 之一:杜郎口语文学科常规课型简介

 之二:谈数学课堂“三模块”

 之三:“+”模式下的英语新课堂

 之四:“三三六”教学模式下的化学课堂教学

 之五:杜郎口教学基本要素重组和运行的评价

记者反思

 农村课改之路在哪里

智慧访谈

 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

外人眼中的杜郎口教改

 之一: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

 之二:值得去品味的“杜郎口教学模式”

 之三:自主的学生理想的课堂

 之四:震撼心灵的教育

 之五:读杜郎口课堂学杜郎口精神

 之六: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之七:课堂因互动而精彩学生因自主而发展

 之八:农村教改一奇葩

 之九:学杜郎口课改模式——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之十:站在杜郎口的肩膀上摘星星.

专家视点

 之一:杜郎口中学的经验回答了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哪些问题?

 之二:杜郎口中学究竟解决了哪些“重大问题”?

 之三:杜郎口中学——充满着民族性、时代性、阳光的农村教改的好榜样

第三章 管理措施:与教学改革相辅相成

 第一节 具有实效性的教学管理

 第二节 具有特色的教师管理

 第三节 具有自主性的学生管理

 第四节 非制度化的校园管理

 第五节 彰显个性的校园文化

 崔其升校长谈管理

 杜郎口中学的管理

第四章 崔其升其人其事

人物档案

 崔其升校长的一天

 崔其升校长的学生观

 崔其升校长的教师观

 崔其升校长的课堂教学观

 崔其升校长的教学原则观

 智慧访谈

 之一:访中国最忙碌的中学校长崔其升

 之二:决胜课堂之外

外人眼中的崔其升

 之一:崔其升:为生命“煲汤”的人

 之二:一个追求尽善尽美的人

 之三:校长,我就想叫你一声爸

 之四:教育改革的实干家——崔其升校长

 之五:我比崔校长差什么?

 之六:走近崔其升"

 之七:一位好校长Y

 之八:感悟崔其升

 之九:人格的魅力

 之十:生命的乐章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1997年前的杜郎口中学可以说是“满目疮痍”。教师是能调走就调走,两年换一半,三年换一茬,不能调走的则老和尚撞钟——过一天算一天。某些教师对学校的课程安排讨价还价,最后只能抓阄决定;对安排好的科目,有的教师觉得不合口味,也敢不上;学校开例会,几个喝酒的老师不去开会,照喝不误,任你主任、校长来请;有一位教师为要荣誉,竟然把校长办公室砸个稀巴烂。有一次,省市县三级领导冒雨检查指导工作,到了学校,淋在雨中的十几个人,还要到处去找校长。

学生则是纷纷转校,舍近求远,到其他中学上学,或者干脆辍学,初一招生六个班,到初三往往只剩两个班了。在校的则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逃学是常事,偷盗、打架斗殴也成了一些学生的家常便饭,被抓到派出所审案的每年少说也有三四起。可想而知,在这种状况下,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怎能保证?学生考试成绩差,连续十年全县垫底,每年升学人数不超过十个,其中有三年应届生升学人数为零,而且学生家长怨声载道,有关领导几次下决心要撤并这所濒临绝境的学校。学校已到了岌岌可危的程度。

这时,一向有着出色表现的崔其升被列为杜郎口中学校长候选人。当时,崔其升是杜郎口镇一所联合学校的副校长,业务管理能力突出。在他出任副校长不足一年的时间里,成功扭转了所属学校一直以来成绩很差的局面,使之一跃成为全县第二名。于是,在乡领导的大力举荐下,崔其升被任命为杜郎口中学校长。

崔其升接到任命通知后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坚决不去,因为谁进了杜郎口中学就意味着要与麻烦打交道了。为此,乡领导找崔其升做思想工作,鼓励他去试一试,并保证如果他在杜郎口中学干不下去,还让他回联合学校当副校长。临了,乡领导丢下一句话:“你就当救救这群孩子吧。”就因为这句话,崔其升再也找不到拒绝的理由了,他向乡领导立下了军令状,如果不带领杜郎口中学闯出个名堂,自己宁愿在那儿当一名普通老师。

听说崔其升要接这块“烫手的山芋”,最了解学校情况、一直在学校担任政治教师的妻子高俊英,一改过去温和恭顺的脾气,火苗子腾地蹿了起来,斩钉截铁,坚决不答应丈夫接手这件事。她知道,这个烂摊子不好收拾,丈夫又是个直性子,火爆脾气,看到不顺眼的歪歪事就好爆发,容易得罪人,万一栽了跟头,怎么收场?

为此,师范学校同班同学恋爱结婚的两口子,头一回红脸吵架,闹得不可开交,还摔了盆子砸了碗。

但是,土生土长的崔其升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他苦口婆心地劝妻子说:“咱们都是教师,又都在自己的家门口工作,教不好孩子,咱不唱对不起党、对不起国家的高调,就连生养自己的父老乡亲也对不住,良心上有愧啊!过去,没有机会干校长,咱还能装聋作哑,现在,领导信任咱,同志们也热切期待,咱自己再打退堂鼓,就是愧对良心,愧对亲情。地误一茬,人误一代。这样的时候,咱有力不出,能做不做,就是对乡亲、对孩子、对社会的犯罪!”一席人情人理的话语,说得妻子哑口无言。

第二节治乱建制

1997年4月28日。一大早。

风,带着淡淡的甘洌,从油绿的田野里轻轻地漫进来,整个校园流溢着春天的诗意。校园外通往田间的小路上,是早起伺田的农人,他们赶着牲口,咿呀吆喝着,在春天里挥扬着田园的恬淡。而崔其升却怀着一种难以言表的复杂心情走进了春天里。

杜郎口中学会因为他的到来,而迎来春天吗?

这天下午,他召开了上任之后的第一次全体教职工会议。

推开会议室所有的窗子,满屋显得亮堂堂的。没有什么俗套的寒暄,没有什么客气的表白,而是单刀直人,他是个实实在在想干事的人。那心底的话,一打开闸门,就带着赤诚,汩汩流淌:  “上级领导安排我由联合校到这里来工作,与其说是让我到中学来当校长,倒不如说到这里来当个‘废头’。我们学校的现实情况大家都心知肚明,不用我多说。”

“我也是我们杜郎口土生土长的,我就看不惯这些年来我们杜郎口的孩子连家门口都走不出去,一个个被荒废。我就是想改变这个现状。老百姓把自己的希望交付在我们手上,我们就应该担负起这个责任,否则,我们就对不起老少爷们,也愧对自己的良心!”

“我在工作中,可能要批评人也会处罚人,也许走到校门外,就有可能会被人砸死!果真如此,那也是命中注定!”

“我也已经嘱咐好家人,一旦出现这样的事情,家属不要埋怨任何人。我做校长,如果犯了罪由公安局来逮捕我,但是,工作人员如果出现问题,在我没有完蛋之前,先要按照规章制度制裁处理……”

针对学校教学秩序混乱的现状,崔其升校长很快点起了上任的第一把火,制定了“’四看”的管理方案,即学生看老师,老师看班主任,班主任看领导班子,领导班子看校长,要求学校的每个人都要严于律己,领导班子成员更要以身作则、爱岗敬业。

可是就在上任第三天,就有人在他的家门口用砖头压上了恐吓信:“就你逞能!如果妄动,后果自负!”P1-3

序言

自人类有教育以来,教育一直在寻求着最基本、最有效的形态。由此,“班级授课制”之学校应运而生,并历经400多年演化、发展,日臻完备成今日之学校。

今日之中国,教育正经历着一次伟大的变革。那么,在这伟大变革之中,如何办好学校?如何让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这是今天的每一个校长必须认真思索的问题。

众所周知,校长是学校之灵魂,是学校发展之关键,“有怎样的校长,就有怎样的学校”,正如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强调:“一个好校长也就意味着一所好学校。”

于是,我们把目光定格于中国优秀的校长,他们的管理思想、他们的管理智慧以及他们所创造的一个个管理奇迹,深深震撼和激励着我们的心灵。他们深厚的理论积淀,敢为人先的管理实践,独到的智慧闪现,又无不让我们折服、感叹。

蔡林森,坚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教育理念,在只有“三流的硬件”、“三流的师资”、“三流的学生”的薄弱学校,缔造了“洋思奇迹”。

胡建军,以其“常规+细节+过程”的管理智慧,将一所名不见经传、鲜为人知的农村中学变成中国名校,创造出“后六奇迹”,引起全国教育界的关注。全国二十多个省.、市的校长、教师慕名前来参观学习,《中国教师报》连续两次头版头条探讨“后六现象”的深刻意义。

刘京海,面对被称为“差生集中营”、“垃圾学校”的闸北八中,深入开展“成功教育”,帮助教师发现自己、发展自己,获得成功;帮助学生改变自己、尝试成功,逐步达到学生自主成功。开创了闸北八中新景象,堪称奇迹。

崔其升,以“以人为本,关注生命,快乐学习”为办学信念,坚持课堂教学改革八年,使一所几乎被撤销的双差校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山东省的教改典型,成为中国农村教育改革的引领者,其“杜郎口旋风”被新华社《内参选编》、《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山东教育》、《现代教育导报》等媒体纷纷长篇报道。

陈康金,以其全部身心和智慧引领东庐中学师生,以“讲学稿”为载体,教学合一,探索出一条教育观念新、教学方法活、学生负担轻、教学质量高的新路子。东庐中学因此而声名鹊起,充满神奇。

用心品读的过程,亦是心灵对话的过程。走近这些优秀校长,我们发现他们成功的方式不尽相同,但成功的根由却都一样。我深深地体会他们作为名校长的特质——面对教育这份事业,他们是思想者、行动者、研究者!他们追求智慧的、有效的、卓越的管理!

他们用智慧统率师生行为,用精神引领师生行为,用毅力激励师生行为,用细节和汗水创造着奇迹。他们是中国校长的奇迹,他们创造了并继续创造着一所所中国学校的奇迹,创造着中国教育的奇迹。

由此,我们萌生研究中国优秀校长个案之念,并将他们最为经典、最值得学习之管理思想、管理智慧和独特的管理经验进行精心梳理、深人分析,力求真实再现每一位优秀校长创造奇迹的管理历程,真实展现他们无穷的领导魅力。

值得欣慰的是,历经两年的时间,凝聚我们研究者诸多汗水的《一个校长的奇迹·蔡林森传》、《一个校长的奇迹·胡建军传》、《一个校长的奇迹·陈康金传》、《一个校长的奇迹·王俊传》《一个校长的奇迹·崔其升传》……一批中国最优秀的校长评传相继完稿,并付梓出版。

再一次回味中国优秀校长们的教育思想、管理智慧,研读他们所创造的教育经典、管理奇迹,我们认为是值得的、非常有意义的,我们会不断努力。我们希冀:伴随一个个中国优秀校长传记的出版,启迪、激发更多的中国优秀校长创造学校的神奇、创造中国教育的奇迹。我们期待着!  我们始终坚信: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我们也始终坚信:中国的教育有着更美好的前景!

限于水平,加之时间仓促,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专家和读者不吝斧正。是为序。

周成平

2010年10月31日于南京

龙江小区蓝天园

书评(媒体评论)

我干了一辈子教育,到过全国200多个县市,去过国内1500多所学校,听了不下2000节课,也考察了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教育。就我的眼界来讲,杜郎口的课堂是全新的。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滕纯

听杜郎口中学的课,你的第一感觉会是震惊。因为你没有见过,也不会想到,课,竟然可以这样上。然后,你又会感到振奋,因为你看到的是一个农村初中学校的学生,他们竟然有这样的学习能力和探索精神;竟然是这样快乐积极,充满自信,他们的个性竟然可以这样张扬。这完全是一种“另类”的课堂,但是你不能不承认,这种“另类”的课堂教学确实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益,取得了理想的教育效果。

——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原国家副总督学郭振有

杜郎口中学的教改经验是原生性的土生土长的经验。它的基本做法和经验与新课改的要求如出一辙,不谋而合。要很好地研究杜郎口中学教改经验的精神实质,把握好人家经验的神韵。要紧密联系自己的实际,做好与本地本校实际相结合的文章,推行新课改的本土化。

——中国教育报苏婷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崔其升传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赵国忠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5085000
开本 16开
页数 26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4
出版时间 2011-08-01
首版时间 2011-08-01
印刷时间 2011-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8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46
丛书名
印张 17.37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40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8:5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