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人之子的绝叫--野草与鲁迅意识特征研究 |
内容 | 作者简介 李玉明,1961年生,山东牟平人。文学硕士,现为青岛大学文学院教授。主持国家、省级课题3项,多项成果获省级以上奖励,出版个人学术专著《拷问灵魂》、《嬤变与建构》两种。迄今较为集中完成的研究专题有二:一为创造社文本与美学思想研究,一为鲁迅及其《野草》研究。其他方面的专业学术论文也有二十余篇。近年学术兴趣转移至中国现代思想文化与文学研究。 目录 鲁迅《陀思妥夫斯基的事》(代题辞) 沉积岩(自序) 上篇?思想的触角——《野草》重释 ?《题辞》:辉煌的生命 ?《秋夜》:沉沦与挑战 ?《影的告别》:黑暗体验 ?《求乞者}:先觉者的“罪感” ?《我的失恋}:或一种讽喻的美? ?《复仇》:刺向先觉者的双刃剑 ?《复仇(其二)》:悲悯。放逐感.爱 ?《希望》:反抗绝望 ?《雪》:鲁迅的人生小传 ?《风筝》:精神的栖居 ?《好的故事}:心灵上的“回乡” ?《过客):人生重要的是“过程” ?《死火》:向死而生 ?《狗的驳诘》:哪里逃? ?《失掉的好地狱》:反狱的绝叫 ?《墓碉文》:通往心灵世界的门扉 ?《颓败线的颤动):被离弃的“人之子” ?《立论》:先觉者的失语症 ?《死后》:生之幻形 ?《这样的战士》:战士身或自画像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傻子一鲁迅也是“奴才” ?《腊叶》:为爱我者而唱的歌 ?《淡淡的血痕中》:叛逆的猛士出于人间 ?《一觉》:梦醒之后 下篇?鲁迅的意识特征及其思想“完型”——《野草》综论 ?论鲁迅《野草》的精神一心理结构 ?论鲁迅《野草》的原罪意识 ?论鲁迅《野草》的死亡意识——从自我否定中走向新生 ?论鲁迅《野草》的历史意识 ?论鲁迅《野草》的现实性 ?论鲁迅《野草》的怀疑精神 ?《野草》与鲁迅思想的“完型”——兼及鲁迅思想的分期和后期“转变”问题 ?《野草》文本的特殊性——与鲁迅小说和杂文的比较研究 ??附录?关于鲁迅杂文的当代意义 ?《野草》的成因 后记 内容推荐 ??《野草》不仅是鲁迅著作中、也是中外文学史上最为殊异的文本。本书《“人之子”的绝叫:<野草>与鲁迅意识特征研究》与鲁迅意识特征研究》以文本细读切入鲁迅藉由《野草》所构筑的一个梦境阴森、意象晦暗,神秘而荒诞的艺术世界,并由此走向鲁迅自身,力图把握并呈现鲁迅心灵世界和精神结构的基本趋向:一个创痛酷烈,负载着民族今天和未来的强韧灵魂。这同时是一个伟大灵魂所经验的“炼狱”,它源自于自我及其内心世界的巨大矛盾和冲突,是展开在其内心深处的某种人生较量,犹如一场心灵上的暴风雨,这也是一个痛苦的“蜕皮”过程,某些只有鲁迅体味到的生命的东西经过滤沥而沉淀下来,同时某种人生哲学也在这一过程中被昭示了出来。 ??《“人之子”的绝叫:<野草>与鲁迅意识特征研究》由李玉明编著。 编辑推荐 ??李玉明编著的《“人之子”的绝叫:<野草>与鲁迅意识特征研究》以对鲁迅散文诗集《野草》的解读为基础,结合心理分析和比较文化学的方法,透视其重新审视现实及自我的思想历程,力图真实而深刻地把握鲁迅的意识和心灵——一个沉厚精深、负载着民族历史的灵魂,一个从“抉心自食”的自身体验中滤沥着真正人生价值的“人之子”。论述中结合文本,注重对于鲁迅思想矛盾、人生哲学的阐发,不乏新见,对鲁迅研究有所推进。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人之子的绝叫--野草与鲁迅意识特征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玉明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120059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9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55 |
出版时间 | 2012-03-01 |
首版时间 | 2012-03-01 |
印刷时间 | 2012-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1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10.975 |
丛书名 | |
印张 | 25.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8 |
宽 | 165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