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旗峰莞水大岐黄--聚焦东莞市中医院(精)/医疗系列/岭南中医药文库
内容
目录

引言

回眸篇: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一、百年莞医,魅力永存——东莞中医的历史沿革

(一)清末民初,群英荟萃

(二)民国受制,凋零一时

(三)尊医重教,焕发新春

(四)积蓄人才,全面开花

 二、原掬仁心布仁术,懒为良相作良医——东莞市中医院的历史变迁

(一)一个转机,一家医院

(二)白手起家,众志成城

(三)一枕三指,阻隔麻疹

(四)风波骤起,坚定重生

崛起篇:若虹昭揭显毅力,再登高峰无惧心

 一、应时而动:要响体制改革三乐章

(一)与东莞经济腾飞的列车~起呼啸

(二)第一乐章: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完善基础设施配备

(三)第二乐章:争当弘医先锋,积极培养人才

(四)第三乐章:实行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

 二、以人为本:服务理念Et新月异

(一)方便交流,成立首家民间学术团体

(二)提升水平,“走出去,请进来”

(三)理念超前,老年病研究上马

(四)技术合作,肾结石治疗带来理念突破

(五)肛肠专科,不断创新成拳头

 三、改革见效:综合水平更上层楼

 四、继往开来:新世纪再攀高峰

战略篇:为东莞打造一个响当当的中医医院品牌

 一、将品牌战略进行到底

 二、名医战略:让团队“从优秀走向卓越”

 三、特色专科战略:紧握“拳头”才更有力量

 四、中西医结合战略:中医立院。中西互参

 五、人才梯队战略:“金字塔”与“百年老店”

品牌篇:为优势资源装一颗永动的心

 一、省医专家缘何来此“取经”?——骨科侧记

(一)谭氏正骨饮誉莞邑

(二)突发事件彰显团队力量

(三)抬着进来,走着出去

(四)分专划细,四拳并进

(五)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二、他们瞄准的是世界难题——脾胃病科侧记

(一)独特的人才梯队

(二)四招绝活铸就闪亮品牌

(三)科研奠定临床发展基石

(四)瞄准的永远是疑难杂症

 三、打造中医脑科的优秀品牌——中风科侧记

(一)专科专治,打造科室品牌

(二)中医为本,中西贯通

 四、十年磨一剑——糖尿病专科侧记

(一)一个人开始的专科

(二)中西医结合治“未病”

(三)因地制宜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

(四)科教兴科造人才

 五、用科技促进发展——东莞市中医院科研之路

(一)科研有传统,创新成果丰

(二)授病人以鱼,授医生以渔

(三)中医有优势,创新促科研

 六、让学习成为制度——东莞市中医院教学侧记

(一)联手高校,为医界提供新鲜血液

(二)名师带徒,延续传统中医风采

(三)开坛授课,助力中医水平登新高

(四)跟古人学习,活用处方医案

医魂篇:大医精诚,普济苍生

 一、医乃仁术,医德为先

(一)重庆病孩千里求援,莞邑中医伸出援手

(二)满满爱心拯救病危弃婴

(三)“不抛弃,不放弃”

(四)用心的话,办法总比问题多

(五)“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二、白衣长城阻非典,医者仁心闪光辉

(一)“这场战争,我们只能赢,不能输!”

(二)“我是党员,必须坚持到底!”

 三、汶川记忆——他们在行动

(一)全院总动员,拯救灾区伤员

(二)“帐篷医院”里的白衣天使

(三)一场特别的蜜月旅行

文化篇:在变化中沉淀文化

 一、行走在变化中的不变信念

(一)“有我这个干劲,中医消灭不了”

(二)中医医师的手术刀:慢郎中的跑鞋

(三)人是传承和发展中医药文化的“第一要素”

(四)弄懂了什么是文化,才更清楚我们要什么样的文化

 二、医院“三挤”:看得见的人心。跳跃着的精神

(一)一挤:用我们的真心换患者的真心

(二)二挤:“让病人健健康康、开开心心地回家去”

(三)三挤: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让医院朝气蓬勃

 三、普及中医药知识是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探索之路

 四、制度文化是医院文化最直观的体现

 五、让中医药文化的风采闪耀党性的光芒

人物篇:与时俱进的莞医人

 一、当代大家医林楷模——记何炎棠

 二、一个执着的中医人——记郑志文

 三、从医生到管理者的跨越——记蔡立民

 四、谦逊如他。淡若清水——记张柱权

 五、独辟中风、肾病治疗之道——记孙康泰

 六、一个种骨头的人——记叶伟洪

 七、独占鏊头“第一人”——记莫刘基

 八、医院改革的先行者——记李镜波

 九、三死三生耀医术——记何世东

 十、尽开便宜药的中医师——记刘石坚

 十一、难解中医缘——记马凤彬

 十二、胆识过人“李大剂”——追记李翼农

 十三、岳美中也用其方——追记谢其彦

展望篇:把握市场的脉搏,延续中医的辉煌

 一、突破发展“瓶颈”。旧貌将换新颜

 二、打造一家以骨科为“龙头”的高档次中医院

 三、开辟传统中医药文化推广的新基地

附录

(一)东莞市中医院大事记

(二)论文发表与科研成果情况一览表

(三)东莞市中医院历届领导一览表

(四)东莞市中医院机构设置一览表

(五)主要设备一览表

内容推荐

东莞市中医院创建于1965年12月1日,40多年来,医院的发展走过一条艰苦创业和崎岖曲折的道路。在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历任院领导和全体中医院人的努力奋斗,医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特别在开放改革30年来发展迅猛。1995年被评定为“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广东省示范中医院”,后又被评定为“广东省高等医药院校教学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附设有“东莞市中医药研究所”、“东莞市老年病防治研究所”、“东莞地区中草药剂型改革中心”。目前东莞市中医院已建设成为一所突出中医特色,中西医结合,医教研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中医医院。

本书为《岭南中医药文库》医疗系列中的一册。全书通过回眸篇、崛起篇、战略篇、品牌篇、医魂篇、文化篇、人物篇、展望篇八大章节,全面记述了在绵长中医药应用历史背景下,东莞市中医院一路向上的发展历程、不断提高的医疗水平、应时而动的管理方略、口碑相传的医德医风、风采奕奕的名医群像、感人至深的大事要闻,并辅以大量照片图表,文图并茂,内容显明,重点突出,既有助于大众对东莞市中医院的深入了解,又能为广东省乃至全国中医院的管理建设提供借鉴性极强的宝贵资料。

编辑推荐

本书稿记述了东莞市中医院自1965年12月1日建院以来的发展历程。全书共分回眸篇、崛起篇、战略篇、品牌篇、医魂篇、文化篇、人物篇、展望篇八大章节,对东莞市中医院医疗水平发展历程、教学的发展历程、科研的发展历程、医院管理的发展战略、医院历年的重大事件、医院的名医名家等做了详细的记录,并附以大量图表照片以使内容更加显明。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旗峰莞水大岐黄--聚焦东莞市中医院(精)/医疗系列/岭南中医药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郑志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东科技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953551
开本 32开
页数 327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30
出版时间 2010-08-01
首版时间 2010-08-01
印刷时间 2010-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56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R197.4
丛书名 医疗系列
印张 11.2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18
148
2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6:4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