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编著的《回眸共青团岁月:转业后的思考》中所总结的共青团干部的十大特质以及共青团干部的成长规律,恰是源于近百位转业老团干的追忆,因而他们的分析和结论,尽管不是没有仍须精确和深化之处,但都拥有很高的可信度和很强的感染力。现任的各级团干部可以从中获取健康成长收益,年轻干部的培养和选拔可以从中吸取成功的经验。
图书 | 回眸共青团岁月--转业后的思考/转业团干访谈系列研究 |
内容 | 编辑推荐 李伟编著的《回眸共青团岁月:转业后的思考》中所总结的共青团干部的十大特质以及共青团干部的成长规律,恰是源于近百位转业老团干的追忆,因而他们的分析和结论,尽管不是没有仍须精确和深化之处,但都拥有很高的可信度和很强的感染力。现任的各级团干部可以从中获取健康成长收益,年轻干部的培养和选拔可以从中吸取成功的经验。 内容推荐 李伟编著的《回眸共青团岁月:转业后的思考》主要内容简介:一个人成长的历史虽不能复制和改写,但可以回顾和总结。每一个人都有动人的故事、刻骨铭心的经历,从故事和经历中个人常常会生发出关于人生和成长的感悟。将这些感悟与人分享是件非常愉悦的事,如果还能从中提炼出有价值的内核、规律进而对后来者的成长有所帮助,那更是一件很美妙的事。 《回眸共青团岁月:转业后的思考》讲述:人生中有两次机会从事共青团工作对我来说即是一次巧合也是一种自然。冥冥之中也许后半生与共青团工作难以割舍,这是一种“团”缘、“团”情,更是一种与自己生命相系的事业。 目录 序 前言 一 总论篇 新中国60年与青年干部成长规律之我见 青年干部成长规律研究——《转业团干部回头看》课题第一阶段研究报告 转业团干部对共青团岗位特质的基本描述 转业团干部对团干部素质储备不足方面的描述 转业视角下的团干部胜任力研究 论共青团干部的发展性胜任力——基于转业团干部访谈的初步研究 二 专题篇 共青团干部成长研究——转业团干看共青团干部作风建设课题研究报告 从基层县处级党政领导核心特征看团干部作风构成 基层青年女领导胜任力实证研究——转业团干视角 共青团岗位特质与团干部核心素质 简析共青团干部成长三段论——兼谈历届团代会上党对共青团干部普遍性的要求 三 地域篇 “转业团干回头看”西藏地区调研报告 少数民族地区团干部队伍选拔与转岗的思考与建议 四 层级篇 不同层级团干部综合素质储备与成长建议总报告 五 领域篇 论新时期企业团组织的工作定位 企业领域团干部优势与不足 学校领域团干部优势与不足 机关领域团干部优势与不足 后记 附录一:2010年关于青年干部成长研究文献综述 附录二:转业团干语录 附录三:岗位特质与共青团干部成长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回眸共青团岁月--转业后的思考/转业团干访谈系列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伟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171123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6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00 |
出版时间 | 2011-10-01 |
首版时间 | 2011-10-01 |
印刷时间 | 2011-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党政读物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1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297 |
丛书名 | |
印张 | 23.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59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