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立体打击军用直升飞机/军事大视野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赵渊主编的《立体打击军用直升飞机》选取了成为真正军事爱好者所需的内容。从本书中,你可以接触到现代军事史、军事训练、军事指挥、兵器装备、尖端军事科技、特殊军事团队、军事人物、军事谋略、军事布局等方方面面的具体知识,这些知识并不是你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轻易找到的。

对于热爱军事的读者来说,本书正是成为真正军事爱好者的捷径。

内容推荐

军事爱好者可能对于军用飞机大家族的一个重要成员——军用直升机知之甚少,但实际上,“阿帕奇”、“黑鹰”、“支努干”等名字已经开始越来越多地引起了军事爱好者的注意。赵渊主编的《立体打击军用直升飞机》即是为军事迷了解军用直升机而作,《立体打击军用直升飞机》中详细介绍了各国军用直升机的研发历史与战绩,并且对每种直升机的性能特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大量精美的插图,更可以加深读者对军用直升机的感性认识。

目录

第一章 直升机简史

 第一节 直升机的构想

 第二节 直升机的诞生

 第三节 直升机的发展

 第四节 直升机的类型

 第五节 直升机的操纵系统

 第六节 直升机的用途

 第七节 直升机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 中国的直升机

 第一节 中国第一种多用途军用直升机——直-5直升机

  1.简介

  2.设计特点

 第二节 中国海航直-8直升机

  1.研制历史

  2.直-8直升机型号

 第三节 中国陆军直-9直升机

  1.简介

  2.研制背景

  3.主要型号

  4.结构特点

 第四节 中国军民通用型直-11直升机

第三章 美国陆军直升机

 第一节 “美国老爹”——美国陆军UH-1“休伊”直升机

  1.简介

  2.技术特点

  3.结构特点

  4.参战历史

  5.装备情况和型号发展

 第二节 “支努干”——美国陆军CH-47中型运输直升机

  1.简介

  2.发展过程

  3.主要改型

  4.性能特点

  5.识别特征

  6.美国陆军“支努干”直升机升级计划

  7.型号简介

  8.服役情况

  9.实战表现

  10.装备

 第三节 “塔赫”——美国陆军CH-54直升机

  1.简介

  2.型号

  3.制造历史

  4.结构特点

  5.作战使用

 第四节 “黑鹰”——美国陆军UH-60直升机

  1.简介

  2.结构特点

  3.武器控制与电子系统

  4.技术特点分析与述评

  5.装备情况及型号演变

  6.作战使用与实战表现

 第五节 “休伊眼镜蛇”——美国陆军贝尔AH-1直升机

  1.简介

  2.武器装备

  3.使用情况

  4.衍生型

  5.使用的国家和地区

  6.美国军方的装备

 第六节 “祖鲁眼镜蛇”——美国陆军AH-1Z直升机

  1.简介

  2. AH-1Z的改进过程

  3.技术特点

  4.“顶级猫头鹰”头盔

  5.“长弓”雷达

  6.先进精确杀伤武器系统和联合通用导弹

 第七节 “乌鸦”——美国陆军UH-12直升机

 第八节 “小马”——美国陆军OH-6直升机

  1.简介

  2.改进型号

  3.技术特点

  4.结构特点

  5.装备情况及型号演变

 第九节 “食蚜蝇”——美国陆军R-4直升机

 第十节 “阿帕奇”——美国陆军AH-64武装直升机

  1.简介

  2.研发背景

  3.技术特点

  4.型号

 第十一节 “科曼奇”——美国陆军RAH-66直升机

  1.简介

  2.研发背景

  3.技术特点

 第十二节 “双倍”——美国陆军X2直升机

  1.简介

  2.技术特点

  3.近况

第四章 美国海军直升机

 第一节 “海妖”——美国海军SH-2直升机

  1.简介

  2.型号

  3.技术特点

 第二节 “海王”——美国海军SH-3直升机

  1.简介

  2.设计构造

  3.服役情况

  4.衍生型号

 第三节 “海骑士”——美国海军CH-46直升机

  1.简介

  2.任务

  3.设计特点

 第四节 “海上种马”——美国海军 CH-53直升机

  1.简介

  2.研发过程

  3.机型现状

  4.设计特点

  5.气动布局

 第五节 “基奥瓦”——美国海军OH-58D直升机

  1.简介

  2.结构特点

  3.武器控制与电子系统

  4.技术特点分析与述评

  5.型号演变

  6.作战使用

  7.实战表现

 第六节 “喷气游骑兵”——美国海军贝尔206直升机

  1.简介

  2.主要型号

 第七节 “回收者”——美国海军HUP/H-25直升机

 第八节 “肖尼人”——美国海军H-21直升机

 第九节 美国海军HO5S直升机

 第十节 “旋风”——美国海军S-55直升机

 第十一节 “威塞克斯”——美国海军S-58直升机

  1.简介

  2.主要型号

 第十二节 “海上卫士”——美国海军S-62直升机

  1.简介

  2.主要型号

第五章 美国海、陆、空、民用直升机

 第一节 “鱼鹰”——美国海陆空V-22直升机

  1.简介

  2.研制过程

  3.倾转旋翼的特性

  4.性能

  5.改进型号

  6.装备情况

  7.频发事故

 第二节 “摩杰吾”——美国海、陆军CH-37直升机

  1.简介

  2.主要型号

  3.设计特点

 第三节 “苏族人”——美国军民两用贝尔-47直升机

  1.简介

  2.型号

 第四节 “哈斯基”——美国海、空军K-600(H-43)直升机

  1.简介

  2.主要型号

  3.技术特点

 第五节 “蜻蜓”——美国陆、海军S-51/韦斯特兰直升机

第六章 俄罗斯(前苏联)米里设计局设计军用直升机

 第一节 俄罗斯(前苏联)军用米-4直升机

  1.简介

  2.性能

  3.型号

 第二节 “吊钩”——俄罗斯(前苏联)军用米-6直升机

  1.简介

  2.型号

  3.性能

  4.生产装备情况

  5.技术特点

 第三节 “河马”——俄罗斯(前苏联)军用米-8直升机

  1.简介

  2.研制背景

  3.技术特点

  4.发展历史

  5.后续改进和生产、服役、出口情况

 第四节 “哈克”——俄罗斯(前苏联)军用米-10直升机

  1.简介

  2.结构

  3.设备

 第五节 “信鸽”——俄罗斯(前苏联)军用米-12直升机

  1.简介

  2.设计特点

 第六节 “烟雾”——俄罗斯(前苏联)军用米-14直升机

  1.简介

  2.改型

  3.配置

 第七节 “河马”——俄罗斯(前苏联)军用米-17直升机

  1.简介

  2.功能特点

  3.型号

  4.服役情况及配置

  5.引进中国

  6.米-17“本地化”

 第八节 “母鹿”——俄罗斯(前苏联)军用米-24直升机

  1.简介

  2.设计特点

  3.战术运用

  4.作战历史

  5.发展型号

 第九节 “光环”——俄罗斯(前苏联)军用米-26直升机

  1.简介

  2.发展历史

  3.技术特点

  4.主要型号

  5.分布

  6.驾驶

  7.坠毁事故

  8.重大事件

 第十节 “浩劫”——俄罗斯(前苏联)军用米-28直升机

  1.简介

  2.技术特点

  3.武器系统

  4.改进机型“米-28N”

  5.米-28A与AH-64的竞争

  6.俄空军装备首批米-28N“夜空猎手”直升机

 第十一节 俄罗斯军用米-46直升机

  1.简介

  2.研制背景

  3.基本资料

  4.机型性能

 第十二节 俄罗斯军用米-171直升机

  1.简介

  2.性能

  3.市场

  4.主要型号

  5.中国组装

第七章 俄罗斯(前苏联)卡莫夫设计局设计军用直升机

 第一节 “蜗牛”——俄罗斯(前苏联)军用卡-27/28直升机

  1.简介

  2.主要型号

  3.系统构成

  4.作战性能

 第二节 俄罗斯海军专用卡-31直升机

  1.简介

  2.各国的卡-31

 第三节 俄罗斯大型舰载直升机卡-32

  1.简介

  2.型号

  3.总体布局

  4.应用

 第四节 “黑鲨”——俄罗斯军用卡-50直升机

  1.简介

  2.技术特点

  3.研制背景

  4.主要型号

  5.服役情况

 第五节 “短吻鳄”——俄罗斯军用卡-52直升机

  1.简介

  2.结构特点

  3.卡-50和卡-52直升机

 第六节 “逆戟鲸”——俄罗斯军用卡-60直升机

第八章 法国军用直升机

 第一节 法国军用“云雀”Ⅲ直升机

  1.简介

  2.型号

 第二节 “超黄蜂”——法国军用SA-321直升机

  1.简介

  2.型号

  3.设计特点

 第三节 “美洲豹”——法国军用SA-330直升机

  1.简介

  2.改进型号

  3.销售

  4.军用型

 第四节 “小羚羊”——法国军用SA-341/342型直升机

  1.简介

  2.技术特点

  3.识别特征

  4.型号

 第五节 法国军用“海豚”攻击直升机

第九章 意大利军用直升机

 第一节 “猫鼬”——意大利A-129直升机

  1.简介

  2.设计背景

  3.结构设计

  4.发动机

  5.作战能力

  6.先进的综合多任务系统

  7.观瞄系统

  8.“陶”式导弹和无控火箭的选择

  9.项目发展

  10. A-129国际型

  11.改进升级

 第二节 意大利军用A-109直升机

  1.简介

  2.性能特点

  3.改良型号

第十章 国际合作制造的军用直升机

 第一节 欧洲军用“虎”式直升机

  1.简介

  2.研制计划

  3.原型机

  4.主要优势

  5.研究历程

 第二节 英法军用“山猫”直升机

  1.简介

  2.结构布局

  3.特点

  4.型号

  5.作战运用

  6.识别特征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4.发动机

发动机采用2台罗尔斯·罗伊斯公司GEM 2 Mk 1004D涡轴发动机,每台额定功率772千瓦,生产型的发动机由意大利毕亚交公司自行仿制。两台发动机工作时的传动功率为969千瓦(1317轴马力),一台发动机工作时为704千瓦(957轴马力),应急时为759千瓦(1032轴马力)。发动机以27000转/分的速度把功率输入传动机构。发动机系统的所有传动轴、部件和接头都能承受12.7毫米子弹的打击。

为了提高生存力,发动机间隔较大。两套燃油系统相互独立,能交叉供油。有可互换的自密封抗坠毁油箱,以及自密封的输油管路和数控燃油调节系统。为防火,在单点压力加油口式油箱内充填泡沫材料。每台发动机有独立的润滑油冷却系统。发动机的排气装置采用了红外辐射抑制装置。

发动机噪声比较低。主传系统有完全独立的滑油冷却系统。中间和尾减速器均用润滑脂润滑。在无滑油情况下,至少能安全工作30分钟,试验证明能安全工作45分钟。在主传动系统前方有附件齿轮箱。在正常工作状态下,附件由主齿轮系驱动。

在地面时,驾驶员可通过控制离合器将附件与1号发动机连接起来,并与旋翼脱开。当两台发动机在地面慢车运转时,旋翼刹车装置可迅速停止旋翼转动,由一台发动机驱动附件。此外在舱内的翼下位置上可携带副油箱。

☆5.作战能力

全铰接式的4片桨叶组成了A-129的旋翼系统,尾部则为2片桨叶的半刚性三角铰接式尾桨。旋翼和尾桨都采用弹性轴承和低噪声桨尖,桨叶由碳纤维和凯芙拉(Kevlar)制造的大梁、Nomex蜂窝芯制造的前缘和后缘、不锈钢制造的前缘抗磨包条、易更换桨尖和复合材料蒙皮制成。这种旋翼桨叶振动水平低,能经受住12.7毫米子弹的射击,估计能经受住23毫米炮弹的射击(这要比AH-64的生存能力差)。

旋翼桨毂用复合材料制成,包括玻璃纤维板和4个不需要润滑的弹性轴承,结构简单,重量仅86~87公斤。桨毂也有与桨叶相同的抗弹击能力。所有机械连杆和活动件都装在旋翼主轴内部,以防外来物损伤、结冰,并可减弱雷达信号。尾桨桨叶也由复合材料和不锈钢前缘制成,能经受12.7毫米子弹的射击。

A-129有着完善的全昼夜作战能力,这来源于由2台计算机控制的综合多功能火控系统。它控制/监控着飞机各项性能、自动驾驶仪、预警/报警系统、通讯、发动机状态飞行指引仪、电传操纵、导航、电子战、武器点火控制系统,以及电子、燃料和液压系统的状态。机上装有霍尼韦尔公司生产的前视红外探测系统,使得飞行员可在夜间贴地飞行。头盔显示瞄准系统使驾驶员和武器操作手均可迅速的发起攻击。为了夜间执行反坦克任务,前视红外探测系统可以增强“陶”式导弹的目标截获和制导能力。这种探测系统也可在白天使用。A-129在4个外挂点上可携带1200公斤外挂物,通常携带8枚“陶”式反坦克导弹、两挺机枪或81mm火箭发射舱。主要反装甲武器是装在短翼上的“陶”式导弹,瞄准具安装在机头,但还可安装旋翼主轴瞄准具。另外A-129也有携带“毒刺”空空导弹的能力。

主动和被动自卫系统是A-129的标准设备。被动电子战系统包括雷达告警接收机、激光告警接收机。积极对抗手段包括雷达干扰机或红外干扰机或干扰箔条布撒机。

此外,A-129的全综合化的多路传输系统能极大地增强飞行员完成复杂任务的能力。该系统可控制导航、飞行指引仪、火控系统、自动驾驶仪、传动和发动机工作状况监测器、燃油管路、液压系统和电气系统监测器及告警系统,使得上述系统组成一个完善的整体。该系统由两台哈里斯中心计算机操纵,单台计算机也能单独控制整个系统。全系统兼容MIL-STD-1553B型数据总线,两台交联计算机负责综合管理直升机的电子设备和飞行控制系统。输出设备为下视多功能显示器,分别向驾驶员和副驾驶员/炮手提供显示。显示器上可用标准多功能键盘输入或查询信息,包括地区导航、武器状态和选择、无线电调节和工作方式选择、注意事项和告警及性能提示。计算机可以储存多达100个航点,100个预置的高频、甚高频和超高频的无线电管理。通过该系统和多普勒雷达交联的导航计算机以及一个雷达高度表控制导航。航点、目标区和危险区的人工地图可在驾驶员或副驾驶员的多功能显示器上显示。  ☆6.先进的综合多任务系统

“猫鼬”是第一种采用军标1553B军用总线的武装直升机。计算机的大量使用以及先进座舱的采用大大减小了飞行员的负担,即便在现在的武装直升机中,这种座舱也是非常先进的。飞机的机载系统的核心是一套IMS系统(综合多任务系统),该系统由阿古斯塔公司同美国哈里斯公司联合研发。阿古斯塔负责IMS系统的硬件并编写了程序,。该程序为汇编语言编写。IMS是一种二余度系统,采用了两套计算机单元。通过该系统,每个乘员都能监视并控制导航、通信、显示(前视红外系统、头盔式综合显示系统、直升机红外导航系统)和武器系统以及所有的飞行参数(油量、电子系统、液压传动系统等)。在座舱内,每个乘员拥有一个单色下视显示器,在左侧控制面板上有控制键。系统能够使用标准的希腊字母键盘操作编程,飞行计划信息能够从外部数据存储系统上传。区域导航系统最多能够编入100个节点,而且最多能够存储100个预先设置的高频/甚高频/超高频频率点。

IMS系统通过1553B数据总线同多普勒雷达高度表、火控系统、飞行导航系统链接,其中包括利顿意大利公司的LISA-4000(姿态航向参照系统)平台,马可尼意大利公司的ANV351多普勒速度传感器,EF100-1雷达高度表,马可尼意大利公司的ARG80ADF GT1703垂直陀螺仪和GEC航空电子公司的IS-03-004大气数据系统。数字化的AFCS(自动飞行控制系统)能够让飞机以地形跟踪模式(NOE)或用于瞄准、发射武器的稳定模式自动飞行。在原型机中,自动驾驶仪模式选择是由控制方向舵的脚蹬来控制的,而现在则重新安装在专门的转换装置上。目前在役的A-129安装了埃默尔公司的SRTl70/EB4高频无线电收发机,双模的埃默尔SRT651多频段电台和意大利SIT421T/1553敌我识别器。“猫鼬”还拥有先进而完善的电子自卫系统,该系统也是同1553B数据总线链接,包括一部ELT156-05雷达报警接收机,马可尼意大利公司的RALM,一部激光报警接收机,一部ELT554雷达干扰机和一部AN/ALQ-144V1红外干扰机。

☆7.观瞄系统

原计划装备A-129的MMS(桅杆式观瞄系统)由于成本原因而被暂时放弃,因此在机鼻安装了前视红外/光学系统用于攻击和领航。最初交付意大利陆航的“批次1型”飞机仅仅装备了具有昼间作战能力的萨伯HeliTOW系统,并没有为飞行员安装前视红外装置。原型机则在机鼻下方的转塔内安装了性能稍差一些的休斯M65“陶”式瞄准系统。1987年两种系统开始竞争,最终还是由瑞典升级的HeliTOW系统获胜。HeliTOW是一种高分辨率,具备3倍和12倍放大倍率的全天候昼夜观瞄系统。它综合了第二代前视红外系统(使用8~12微米波长)和钕钇铝石榴石固体激光发生器。前视红外系统拥有同光学系统相同的放大倍率。改进型HeliTOw能够在方位角240度和高低角50度范围内进行转动。光学系统和激光测距仪通过数据总线将数据传送到IMS系统,位于前舱的武控官能够精确获得目标的坐标和距离信息。在机鼻上部的一个转塔内装有第二部前视红外系统,该系统主要供后座飞行员使用。被称为HIRNS(直升机红外导航系统),其将一个热成像红外仪装在一个随动的平台上。HIRNS的方位和高低视角分别为正负130度和+20度、-60度。

HeliTOW和HIRNS的转塔都能回转180度,以保护光学系统在飞行时免受伤害。由HIRNS系统传输的红外影像可同时供飞行员和武器控制/领航员使用,他们佩戴了霍尼维尔公司的综合头盔显示装置。由He1iTOW的热成像仪获取的图像通过武控官的观瞄系统显示在综合头盔显示装置上。此种装置首次应用是在AH-64,包括一个装于座舱内的头盔跟踪系统,它可以让武器控制官或者飞行员仅仅简单转头盯住目标就可对目标进行跟踪和瞄准。本来该系统可显著地提高操纵火炮的效率,虽然意大利陆航的A-129(初期)并没有装备火炮。但因为可以显示瞄准点所以其也可以用来发射无控火箭。

P176-179

序言

当今军事世界正在发生着根本的改变。

最先进的攻击性武器已经强大到让我们匪夷所思的地步,一些军队已经能够做到依靠从太空中发射的一束强光就完全摧毁一幢大楼;我们被军事网络包围着,我们生活的空间——从太空到深海——正在被一层层管制起来;现代军事的谋略让人叹为观止,即使是过去的天才将军们复活也要赞叹连连;军事科技的进展一日千里,今天一个间谍借助计算机可以窃取你的任何秘密,这一点连最有经验的心理学家也不容易做到。世界军事早已进入到“超限战”的时代,心理战、间谍战、狙击战、网络战等战争形式早已在各处上演,核子战、次声战、生化战的疑云从未散去……而且,在你从未注意的角落,或是沙漠中心,或是外表平平无奇的实验室一角,甚至是在人迹罕至的雨林深处,正有越来越多的新武器、新战法被开发出来。所以,没有硝烟的地方未必不是战场。

如果你对军事感兴趣,就不能不想办法了解这些变化的方方面面。这套丛书名为“军事大视野丛书”,正是为了使你全面了解当今军事世界的基本状况而设。它与同类图书是大不相同的。首先,它选配了精彩的图片,可以使你直观地领略军事天地的神奇。其次,它整合了大量必要的数据,在对密密麻麻的阿拉伯数字与小数点的阅读中,你不知不觉地正在变成一个准专家。再次,它的文字力求生动有趣,这里没有教科书式的死板,宏伟的军事历史画卷与跌宕起伏的战争故事都在引人入胜的文字下收入你的眼底。

衡量一个人是否称得上军事爱好者的第一标准是他是否有对军事的“爱”,这不是一时的狂热,而是发自内心的喜好与向往。唯有如此,他才能真正领略到军事天地那难以言传的魅力。本着这一标准,本套丛书选取了成为真正军事爱好者所需的各方面内容。从本套丛书中,你可以接触到现代军事史、军事训练、军事指挥、兵器装备、尖端军事科技、特殊军事团队、军事人物、军事谋略、军事布局等方方面面的具体知识,这些知识并不是你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轻易找到的。对于热爱军事的读者来说,本套丛书正是成为真正军事爱好者的捷径。

王秀清、王崇文、王琳琳、支静、刘朝晖、刘淼、刘慧芳、吴超、霍红霞、李卉、李瀚洋、张永萍、冯灵芝、王国义、周海全、肖长博、余磊、张玉磊、徐江、郑治伟、郭晓雷、章晴雨等共同参与了本丛书的编写,他们在写作中克服了种种困难,在此谨向他们表示感谢!

主编:赵渊

2011年8月于天雪湖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立体打击军用直升飞机/军事大视野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赵渊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22126405
开本 16开
页数 19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0
出版时间 2012-02-01
首版时间 2012-02-01
印刷时间 2012-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1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E926.396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0:5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