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轶编著的《现代都市与日常生活的再发现--1942年-1945年上海新市民小说研究》内容提要:从现代大都市的发展、现代市民文化的崛起与新市民小说的关系入手,结合“海派文学”和“沦陷区文学”两种研究范式提供的经验,对1942年至1945年的上海新市民小说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
图书 | 现代都市与日常生活的再发现--1942年-1945年上海新市民小说研究 |
内容 | 编辑推荐 刘轶编著的《现代都市与日常生活的再发现--1942年-1945年上海新市民小说研究》内容提要:从现代大都市的发展、现代市民文化的崛起与新市民小说的关系入手,结合“海派文学”和“沦陷区文学”两种研究范式提供的经验,对1942年至1945年的上海新市民小说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 内容推荐 刘轶编著的《现代都市与日常生活的再发现--1942年-1945年上海新市民小说研究》内容提要:从现代大都市的发展、现代市民文化的崛起与新市民小说的关系入手,结合“海派文学”和“沦陷区文学”两种研究范式提供的经验,对1942年至1945年的上海新市民小说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 《现代都市与日常生活的再发现--1942年-1945年上海新市民小说研究》上篇为“总论”,对新市民小说产生的现实基础、历史渊源、文化背景以及它的内在思想和美学旨趣等进行了分析,重点论述了现代大都会与市民群体的勃兴、现代市民文化的崛起与都市精神的新建构、新市民小说的艺术特征和审美意趣、新市民小说创作的内在思想与生命体验等内容。下篇为“作家作品论”,主要从具体作家作品的研读来考察新市民小说的种种特性,重点论述了苏青、潘柳黛、予且、周天籁、丁谛、周楞伽、谭惟翰及“东吴系”女作家群等人的创作情况和艺术风格。 目录 引 言 上篇 新市民小说总论:历史渊源、艺术旨趣与内在思想 第一章现代大都会与市民群体的勃兴——新市民小说诞生的现实根基 第一节上海:大都会的诞生 一、“城”与“市”的冲突和融合 二、现代上海:崭新的城市进程 第二节上海现代市民群体的兴起 一、“中/西”市民概念的差异 二、中国市民群体的自我发展道路 三、对“小市民”的一点思考 四、现代上海市民群体的性格特征 第二章现代市民文化的崛起与都市精神的新建构 ——对新市民小说文化背景的分析 第一节近现代以来市民文化的转变:实利、民主与科学 一、西方民主思潮的冲击 二、科学理性的逐步导入 三、近现代经济伦理的发展和建立 第二节上海现代市民文化的重要特征 一、浓郁的商业气质 二、褒贬不一的求新精神 三、表现自身日常生活和审美趣味的世俗心态 四、两难境地中的中西交融 第三章从“宋话本”到“白话青楼小说”——对新市民小说历史渊源的追问 第一节对“市民小说”的一种溯源 一、市民小说的开端 二、古代市民小说的繁荣 第二节时代交叉口的变革:晚清白话青楼小说 第四章新旧融合与跨越雅俗——新市民小说的艺术特征和审美意趣 第一节新市民小说艺术风格的发展轨迹和最终奠基 一、“旧文艺”朝“新文学”的靠拢 二、“新文学”对“旧文艺”的借鉴 第二节 “雅/俗”、“新/旧”意趣的出色交融 一、张爱玲的“雅/俗”融通与“新/旧”结合:新市民小说的艺术典范 二、新市民小说代表作家的创作成就和理论建设 第五章 日常生活与生命意义的再认识——新市民小说创作的内在思想与生命体验 第一节新市民小说创作生命体验形成的特定机缘 一、沦陷:上海作家的流失和写作领域的空出 二、生存:写作的现实顾忌与市场诱因 第二节 日常生活的首肯和张扬 一、“旨在自我维护的活动”的日常生活及其审美方式 二、以日常生活逻辑消解宏大叙事 第三节新市民小说家对世俗人生的再认识 一、乱世中“人”的生存体验 二、低调的写作姿态和世俗化的题材领域 下篇 新市民小说代表作家论 第六章都市女性的快意言说:苏青与潘柳黛 第一节乱世中的平凡女性——苏青 一、市民本位主义《天地》杂志人生悲剧 二、率真的言说方式 第二节女性隐秘世界的大胆揭示——潘柳黛 第七章 日常生活意识的现实认同:予且、周天籁 第一节市民生活的拥戴者——予且 一、热烈的市民情趣 二、亦新亦旧的小说 第二节欲望都市中的一抹同情——周天籁 一、欲望下的日常人生 二、沪语写作的灿烂余晖 第八章现代商业社会认知的二重性:丁谛、周楞伽 第一节商业社会的认同与批判——丁谛 第二节市民的激愤和豪迈——周楞伽 第九章爱与青春年少的世界:谭惟翰及“东吴系”女作家 第一节 “爱”的情怀——谭惟翰 第二节如花绽放的青春——“东吴系”女作家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现代都市与日常生活的再发现--1942年-1945年上海新市民小说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刘轶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云南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8204404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8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32 |
出版时间 | 2011-05-01 |
首版时间 | 2011-05-01 |
印刷时间 | 2011-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0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07.42 |
丛书名 | |
印张 | 9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云南 |
长 | 201 |
宽 | 140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