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自己看得太重,要知道比你优秀的人有很多,过分看重自己,只会让自己迷失方向,然后从高处跌落。养成谦虚谨慎的品格,用低调的言行对人处事,才能赢得大家的尊重。当然任何时候都不要看轻自己,在关键时刻,你敢说:“你很重要吗?”试着说出来,你的人生也许会由此揭开新的一页。一种积极主动、朝气蓬勃的心态是最佳的自我保护。一定要养成一种坚信自己最终将会获胜,将会取得成功的良好习惯。一定要坚强地、坚定地树立起这种信念。这样,很快你就会惊异地发现,你极其渴望和你努力为之奋斗的目标是能够实现的。
林玲编著的《别把自己看得太重也别把自己看得太轻》不单单是一本励志书!因为它在给你“勇气”和“观念”的同时,也让你得到了真正的改变。作者运用最典型的案例和最具洞察力的心理分析,从两个角度传递自己的想法,不只在你的心里“杀毒”,还让你的大脑和灵魂“重装系统”。
《别把自己看得太重也别把自己看得太轻》由林玲编著。
《别把自己看得太重也别把自己看得太轻》简介:
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没有人能打倒你,能打倒你的只有你自己,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形成看重或看轻自己的惯性思维。别把自己看得太重,也别把自己看得太轻,是一种做人的智慧,是一种优雅的风度,是一种成熟的心态,是一种高尚的境界。用这种心态做人,可以让自己更强大、更健康;用这种心态做事,可以让生活更踏实、更轻松。
前言/5
PART l给自己一个新的求索
【探究/Explore】探究一下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003
【认识/Cognition】不要自我感觉良好,还有很多人比你强/008
【比较/Comparison】界定适合自己的标准/012
【缺点/Defectl在表现自己优点的同时不要忘记你的缺点/017
【平常心/Common heartt】用一种平静的心态看待事物/021
【紧迫感/Sense ofurgency】要有紧迫感,毕竞你还不是最强者/026
PART 2你很强大,同时你也很渺小
【低调/LOw—key】在高调的社会中沉淀自我/033
【反思/consider】你思量过自己的能力到底够吗?/039
【适度/Moderate】过度自信就奕成自负/044
【认同/Identification】能力不在自己嘴上,而在别人眼中/049
【放下/Put down】放下架子才更具向心力/053
【内敛/Introvert】内敛而不张扬,才能最好地展现能力/057
PART 3自我管理,将自我价值最大化
【时间管理/Timel时间管理是自我管理的起点/063
【情绪管理/Mood】控制你的火爆脾气/071
【人际管理/Interpersonal】我们不是活在真空地带/077
【未来管理/future】让你的未来不是梦/081
【自我认识/awareness】看懂自己脑子里的这本书/085
【自我领导/Leadership】领导得了自己,才能领导别人/092
PART 4让思维双自行驶
【双赢/Win-vin】用双向思维达到双赢的效果/099
I平衡/Balance】用平衡的杠杆去衡量自我/104
【合作/Cooperation】合作比单打独斗更省力气/108
【借力/Leveraging】聪明人善于借助一切可以借助的力量/113
【整合/Integrationl整合能整合的力量去做事,成功会更近/117
PART 5无处不在的长处就潜伏在你的身上
【优势/Advauge】发现自己身上隐藏的宝藏/125
【弱点/Weakness】弱点难道就不能利用了吗?/130
【忍耐/Exercise padencel用忍耐的妥协来韬光养晦/134
【决策/dedsioni别靠直觉判断问题,脑子是用来想的/138
【信服力/Compelling force】信服力胜过千言万语/145
PART 6你很渺小,同时你也很强大
【高调/High proftle】高调不是爱表现,而是积极主动/151
【公平/Fair】正确面对人生中的公平/155
【依赖/Rely on】过度依赖不是你该做的事/159
【寂寞/Lonely】耐得住寂寞才能铸就大业/163
【价值观/Values】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170
【自我重塑/Selfremodeling】重新雕刻自己的性格,突破自我/175
PART 7让头脑风暴喷涌面出
【目标/Target】你要去哪儿比你去过哪儿重要/181
【激情/Passion】让激情成为生命的动力/185
【思维/Thinking】你的思维可以主宰一切,只要你想/189
【内心/The hem】外表的强悍永远都不能代替内心的强大/193
【伪装/Disguise】难得糊涂是最为高深的处事之道/198
【刚柔兼备/Goju both】重新整理自己,做到“刚柔兼备”/202
PART 8我的敌人只是自己面已
【恐惧/Fear】克制内心的恐惧,比拥有任何的资本都重要/209
【细节/Details】小地方里隐藏大学问/213
【压力/Pressure】把对压力的发泄变为动力/217
【意念/Idea】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总是原地踏步/221
【挫折/Fruation】失败不是问题,还好你有应激能力/225
【行动/action】不做抱怨祥林嫂,做行动派/229
【探究/Explore】探究一下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s,女,2002年就读于中央财经大学财务管理专业。从入校的那天起,s就立下了到美国留学的志向,并且非名校不可。大学四年,在大多数人浑浑噩噩成日不知所以然的环境中,s拼命苦读,成绩始终保持系内前三,平均成绩很高,各项英语考试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地进行。在专业领域学习的空当,她积极参加各种学生会活动、义务活动、拜访知名教授,打好关系,为日后的推荐信作准备。
大四毕业的时候,s顺利收到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的录取通知书,并且为她提供四分之三的奖学金。(哥伦比亚大学是出了名的难得给奖学金的世界名校)。五年的硕博连读,在同期毕业生已经在职场打滚五年之后,她毕业了。她顺利地在上海落户工作,年薪是多数人很难达到的标准。工作尘埃落定之后,她开始谈婚论嫁了。她嫁给了同样在哥伦比亚留学的上海男人。在哥伦比亚大学这几年,她在全世界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在非洲、南美洲进行公费考察。她是我为数不多的定期关注的博客博主。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她的目标挺俗气的,但一个俗气的目标,只要是自己想要的,为之奋斗并最终达成,无疑就是一件美好的事。
L,女,家庭条件优渥,长相漂亮,毕业于某211高校国际商务专业。该学校的该专业,在国内也是数一数二的。毕业之后,她被中石油选中,分配到中石油云南分公司做财务工作。薪资虽然不及一线城市,但是在昆明,也属上乘了,并且是在中石油这样的国企。工作没有半年,她就辞职了,因为“太累了,没有前途”。辞职之后的整整一年时间,她没有工作赋闲在家。询问她原因,她说昆明没有好工作。但因为家在这里,她不愿意离开家,怕自己在外面太辛苦,所以就这么一直闲下去了。反正家里养得起。她不清楚自己是怎么想的,只记得自己曾经迷茫地对朋友说过:我真的不知道我到底想要什么。
【你到底想要什么?】
从小学开始,我们就被老师和家长逼迫树立自己的理想。写作文的时候,我们会敷衍性地写出“医生”、“律师”、“科学家”之类的空头名号。在不清楚职业内容的情况下,何谈“想要什么”。高中毕业,选择专业,进人大学就读,顺利毕业,找到工作。大多数人的生活轨迹都是这样平平稳稳,无惊无喜的。恍然有一天,疑惑自己到底在做什么,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头痛难忍,想不清楚,然后用“反正几乎所有的人也都是这样活着,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找不到生活的方向,我还不是照样活着”的话来安慰自己。如果问他们“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他们或许会反问“我为什么一定要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
有些人宁愿平凡度日,更多人是不愿思考,不愿为之做出努力。对于新闻中经常出现的成功人士,我想提出一个问题:“是什么帮助了他们丰富了自己的人生?”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我们不断地在不同的演讲场合、励志书籍中看到、听到“做你真正想做的事”,听得耳朵都出茧子,但是,真正能做到的有几人?事业,家庭,爱情,有时候并非是障碍让我们无法随心所欲,而是我们根本不清楚自己想做什么。太多的人不敢问,因为害怕失望而不敢提出疑问,心存侥幸得过且过。
【如何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史蒂夫·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中,谈到我们曾经听过无数遍的忠告:你必须找到你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在工作上是这样,在爱人上也是这样。工作会占据你生命的一半,真正满足自己的唯一方法就是做你认为值得的工作,而能让你觉得自己的工作伟大的唯一方法,就是喜欢你正在做的事。
那么,问题自然地出来了,我们如何才能尽早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让我们沮丧的是,我们总是听到别人告诫自己一定要做自己喜欢的事,但是从未一步一步教会我们如何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
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在寻找自己喜欢做什么的时候遇到困难呢?因为他们从来未曾真正审视自己。在生活和工作节奏这么快的现代社会,花时间和自己在一起,似乎成了无所事事的标记。人们总是通过持续地做某件事情,不管是玩游戏、和朋友一起聚会、还是参加各种职业培训班等等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做这些事本身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却让人怀疑大多数人都有着“我每分钟都要做一件事情,因为我不能跟自己独处”的心态。人们想尽办法充实自己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但现实却恰恰相反,人们越生活越不知道自己要什么。P3-5
著名表演艺术家英若诚讲过这么一个故事。
他出生于一个大家庭中,每次吃饭都是好几十个人坐在大餐厅里。有一次他突发奇想,想要跟大家开个玩笑。在吃饭的时候,将自己藏在餐厅中一个少被人注意的柜子中,想让大家在找不到他的时候再蹦出来。让英若诚很尴尬的是,大家没有注意到他的缺席。等大家酒足饭饱离开之后,英若诚才沮丧地走出来吃剩饭。
从那儿之后,他就告诫自己,永远不要将自己看得太重,否则有可能会大失所望。
一块石头对于巍峨的高山来说,是微不足道的:一滴水对于浩瀚的大海来说,是微不足道的。同样的,一个人对于整个世界来说,也是微不足道的。不论你是否愿意承认,你在这个世界是十分渺小的存在。看重自身的价值,重视自我的价值,愿意发挥自己的价值,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但不要将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价值看得过重,也不要只关注自己而对旁人全然不顾。
有些人将自己看得太重,把自己的位置摆得过高,在社会中很容易受到挫折;有些人因为自小娇惯,养成自我为中心的习惯;有些人仗着自己有几分才华而恃才傲物,不将别人放在眼里,认为自己高人一等。不论是何种形式的看重自我,都会给你的人生带来负面影响。
不将自己看得太重,是否就意味着要将自己看轻?
有一个年轻人在事业上遭到挫折,穷困潦倒,身无分文,产生了轻生的念头。当他走向大海准备结束自己生命的时候,一位在沙滩上散步的老人叫住了他:“你等等再死可以吗?我没有想劝你放弃自杀,不过我想和你做个交易。”一位将死之人还有什么交易能做?年轻人停下了自己的脚步。
“你既然已经决定结束自己的生命,那你一会儿也就没有呼吸了。但你身上的器官都是好的,这多可惜啊。这样吧,我花10万买你的一只眼睛。”老人摆出一副做生意的姿态。“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这个多少钱也不能卖。”“那我20万元买你一只胳膊吧。”“不卖。”“30万元买你一颗。肾吧。”“不卖。”……
年轻人忽然明白:即便自己身无分文,但自身还有很大的价值。穷困潦倒,生命却还在,没必要这么看轻自己。他谢过老人,毅然地掉头离去,重新开始生活。
如果您早晨醒来的时候还算健康,那么恭喜您,因为世界上有15万人将活不过今天:如果您的家里有衣服穿、有食物吃,那么恭喜您,您比世界上75%的人还富有:如果您在银行里有存款,在钱包里有钞票,那么恭喜您,您是全世界8%的有钱人中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都是世界上唯一的存在,尽管渺小,却没有一个人与你完全相同。你的人生轨迹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记载书写着自己的人生故事。
或许你出身贫寒,或许你貌不惊人,或许你才智一般,这些虽然很重要,但多与先天因素有关。我们无法选择出生,但我们可以选择心态。在这个世界上,别人可以看轻你,但你不能看轻自己。我们无法改变世界,但可以改变自己。
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没有人可以打倒你,能打倒你的只有自己。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形成看轻自己的惯性思维。别把自己看得太轻,也别把自己看得太重,是一种做人的智慧,是一种为人的修养,是一种优雅的风度,一种达观的处世姿态,一种成熟的心态,一种高尚的境界。用这种心态做人,可以让自己更大度,更健康;用这种心态做事,可以让生活更踏实,更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