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欧美经典荒诞小说精选
内容
试读章节

我现在要写的是我自己的亲身经历,但我并不指望或强求你们相信。不过。这无疑是个最离奇古怪但又看似寻常的故事。我还真希望是我疯了,希望这些经历全都出自我的幻想。但我的感官知觉都在提醒我,我——没——疯,而且我也不是在做梦。明天,我就死到临头了,所以今天,在这最后的一刻,我一定得说出这一切。我想用一种简单明了、尽量不带个人主观意见的叙述方式,把发生在我家的事告诉大家。这些家务事演变到后来,不仅吓坏了我,甚至完完全全毁了我。请允许我稍后再详述。我现在想说的是,对我而言,这些事情确实使我感到害怕;或许,对许多人而言,这种事没那么可怕,只不过有点诡异而已。因此,我不禁想,日后如果有比我更冷静镇定、更思考理智的聪明人读到这个故事,或许根本不觉得它有什么奇特之处,说不定还会认为我太大惊小怪了。因为说到底,这不过是个天理昭彰、冥冥中自有因果报应的故事罢了。

打从孩提时代开始,我就被人看成一个性格温和、悲天悯人的孩子;但正因为我的心肠很软,每每我就成了同伴们取笑作弄的对象。我特别喜欢小动物,幸好父母亲也愿意让我饲养各种宠物,我当然也就花很多时间和小动物相处;最让我感到快乐的时刻,莫过于喂小动物们吃东西,抚摸、拥抱它们。从小到大,我一直很喜爱小动物,即便是到我长大成人后,和小动物相处仍是我生活中最快乐的事。狗是很忠心而且聪明机灵的一种动物,相信只要是真正爱狗的人,一定不难理解我喜爱小动物的心情。只要是喜欢小动物的人,一定能打从心底里感觉到,动物对主人总是怀有无私与自我牺牲的情感,而在这一点上,我们却很难从人与人之间的薄弱情谊中感受到此种忠诚、不问回报的相互对待。

我很早结婚,而且找到了一位和我个性契合的伴侣。妻子知道我特别喜欢小动物,一有机会便会把这些惹人疼惜的小可爱带回家来,也因此,我们家养了各种各样的小动物,有几只鸟、一条金鱼、一只狗、几只兔子、一只小猴子,还有一只猫。

这只猫很特别,它体型硕大,体态优美,毛发全黑,十分聪颖。由于这只猫实在很聪明灵巧,就连我那一点也不迷信的妻子,也时常把“黑猫其实是巫婆的化身”这则古老传说挂在嘴边,打趣地说这只猫很可能是巫婆变的,才会这么有灵性。她当然不是刻意唠叨这个,只是我现在说到这件事的时候,突然想起来的。

这只黑猫名叫普路托,它是我最喜爱的宠物和玩伴。我总是亲自喂它吃东西,不管我走到屋子的哪个角落,它总会跟着我;甚至连有事外出,我也得费上好大的劲,才能使它不跟着我出门。P2-3

后记

本书有些篇目选用现存译文,有些译者一时无法找到,故未商谈著作权事宜,甚为抱歉。望译者见此书后与我们联系,以便及时奉上样书与薄酬。

目录

前言

黑猫

鼻子

变形记

饥饿艺术家

隧道

梦游症患者

局外人

被逐者

镇静剂

气球

迷失在开心馆中

灵魂出窍

序言

所谓“荒诞小说”,是一种特殊的讽喻小说,即用极度夸张、乃至怪异的手法嘲讽世道人心、圣灵神明。这种小说,虽说在欧美古已有之,但由于在20世纪特别盛行,而且成就卓著、夺人耳目,似乎自成一类,所以,人们通常把它从讽喻小说中分离出来,称为“荒诞小说”。

顾名思义,荒诞小说的特点就是荒诞。不过,这里的荒诞有两个意思:可能是指小说采用的表现手法,也可能是指小说所要表现的主题。也就是说,这里有两个概念:荒诞手法和荒诞主题(何为“荒诞主题”,下文将会解释)。采用荒诞手法的小说不一定表现荒诞主题,表现荒诞主题的小说不一定采用荒诞手法,但只要二者居一,就可称为“荒诞小说”。至于地地道道的荒诞小说,那就是:既采用荒诞手法,又表现荒诞主题。

和荒诞手法相对的手法,最常见的是现实手法,也称“写实手法”;和荒诞主题相对的主题,最常见的是现实主题,即:直接具有现实意义的主题。如果这么说无大错的话,那么可以说,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末,欧美荒诞小说共有三种不同类型,即:荒诞手法+现实主题、现实手法+荒诞主题、荒诞手法+荒诞主题。这三类荒诞小说可以说是先后产生的:最初是“荒诞手法+现实主题”,其后是“现实手法+荒诞主题”,最后是“荒诞手法+荒诞主题”。当然,说“先后产生”是大体上的,因为文学现象从来不会整齐划一,总会有交叉和重叠。

大体说来,19世纪传统荒诞小说,以及20世纪上半叶的现代派荒诞小说。都属第一类,即“荒诞手法+现实主题”的荒诞小说。就这类作品而言。荒诞只是作为一种手法。也就是说,小说的情节或人物是荒诞的,而小说所要表现的主题,则和其他讽喻小说没有什么两样,也是对世道人心的讽喻——不是道德讽喻,就是社会讽喻——具有明显的现实针对性。

实际上,19世纪的欧美小说家极少使用荒诞手法,原因很简单:当时盛行现实主义,或者说,写实主义——既然要“写实”,当然也就不能“荒诞”了。不过,至少有两位19世纪小说家,即爱伦·坡和果戈理,是经常使用荒诞手法的。这两位小说家可说是19世纪歇美小说界的另类:在绝大多数小说家都用逼真描摹的手法“反映现实”的潮流中,他们却常常用怪异离奇的手法(即荒诞手法)“影射现实”。反过来说,他们就是欧美荒诞小说的先驱。

爱伦·坡的小说大多被称为“惊悚小说”(或“恐怖小说”)。这是从效果上说的。若从手法上说,就是荒诞小说,其惊悚效果是通过荒诞离奇的情节获得的,如:死尸(往往是年轻女人的死尸)从灵床上坐起来(《丽姬娅》),或者从棺材里爬出来(《厄榭府邸的倒塌》)——只是,有不少读者似乎真的相信(或者,愿意相信)这种事,所以这样的情节在他们看来似乎并不怎么荒诞。不过,本书所选妊黑猫》,谁看了都只能说是一篇荒诞小说,因为在这篇小说中,爱伦·坡让行为荒诞的主人公自述荒诞经历,其意图不是令人惊悚,而是要表达这样一个古老而现实的道德主题:可恶之人,必有恶报。

果戈理的小说大多是讽喻小说。作为讽喻作家,果戈理善于讲述滑稽可笑的故事、塑造滑稽可笑的人物,其特点是夸张而不失真实,就如漫画家画漫画——这和其他讽喻作家没什么不同。有所不同的是,果戈理的小说不仅是夸张的,常常还是怪异的,时而会突然出现超常情节;譬如,其名作《外套》的结尾,就是一例。实际上,果戈理小说中的怪异手法,就是我们所说的荒诞手法:不合情理,却发人深省。不过,果戈理集中使用这一手法的作品,无疑是本书所选的《鼻子》。在这篇小说中,果戈理从头到尾使用这一手法,讲述了一个既荒诞不经又富有深意的故事:主人公丢失了鼻子,后来几经波折,才将其找回。故事固然荒诞,主题仍是果戈理式的现实主题:可怜之人,必有可笑之处。

20世纪上半叶,现代派文学成为欧美文学主流,而现代派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荒诞小说。现代派尽管形形色色,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反传统,而在20世纪初,所谓“传统”,就是指19世纪的现实主义传统。换句话说,现代派的共同特点就是反现实主义(也反浪漫主义,主要在诗歌领域)。不过,现代派的反现实主义(准确地说应该是“非现实主义”),只是抛弃现实主义的“写法”,并没有、也不可能抛弃文学的基本“宗旨”,即文学固有的功能,其中就包括对世道人心的讽喻。这就是说,现代派荒诞小说仍是一种讽喻小说,一种以荒诞手法为主、非现实主义的讽喻小说。

毫无疑问,在现代派荒诞小说中,最经典的是卡夫卡的作品,而在卡夫卡的作品中,最为经典的就是中篇小说《变形记》和短篇小说《饥饿艺术家》。这是两篇典型的卡夫卡式的荒诞小说,采用的是典型的卡夫卡式的荒诞手法——佯谬。也就是“似非而是”的手法,乍看荒唐可笑,细想意蕴深刻。

《变形记》讲述了这样一个显然荒诞的故事:主人公一天早上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大甲虫,于是他不能去上班,只能待在家里。家里人起先待他很好,但很快就厌烦了,因为他们觉得他妨碍了他们的生活+最后,这只甲虫在痛苦中死去,家里的生活也恢复了正常。但是,其象征性主题却具有深刻的现实含义——至少,小说使人联想到现代人所面牯的两个重大问题:一是“异化”问题,即:由于现代社会的标准化、规范化倾向,致使现代个人生活变得机械而丧失个性;二是“孤独”问题,即:由于现代社会人人有追求个人幸福的权利,致使家庭中的亲情也难以持久-也就是说,人人必须承受与生俱来的孤独。

同样,《饥饿艺术家》也讲述了一个荒诞故事:饥饿艺术家在笼子里表演“饥饿艺术”(就是长时间不吃不喝)。起初,人们对他的表演非常欣赏,但后来,他们渐渐看腻了他的表演,谁也不来看了,他只好孤寂地死在笼子里。同样,这个故事也具有深刻的现实含义——而且,既是象征的,又是嘲讽的。不过,只要指明一点,其余就不难理解了:这里的“饥饿艺术家”,是喻指严肃文学家,而卡夫卡自己也从事严肃文学写作,所以这篇小说既是自嘲的,又是自怜的,也就是说,小说在嘲讽当代严肃文学太个人化的同时,也嘲讽了当代读者的粗鄙不堪—一一他们不喜欢“饥饿艺术”而宁愿欣赏动物表演。这里的动物表演,暗喻各种各样的大众文艺。

当然,除了卡夫卡的作品,用荒诞手法创作的现代派讽喻小说还有许多,本书所选两篇,即迪伦马特的《隧道》和莫拉维亚的《梦游症患者》,就是其中的名篇。

《隧道》写一列高速运行的火车发了疯,擅自驶入了一条不知通往何处的隧道。司机和列车员吓得纷纷跳车,而车上的乘客却浑然不知……这样的荒诞情节有何含义?从象征的角度看,发了疯的火车是当今世界的象征。所以,这篇不到一万字的小说有一个宏大的警世主题:这个世界已经失控,未来如何,只有天知道。

《梦游症患者》写一个女律师因怀疑丈夫出轨而想借梦游杀死丈夫;但是,当她自以为自己在梦游中开枪打死了丈夫时,她却发现那不过是她做的一个梦——她是在梦中梦见自己在梦游,于是,她晕了,仿佛觉得自己仍然在做梦——梦见自己梦醒了……小说的情节是荒诞的,以此来表现主人公的狂想,而小说的主题就蕴涵在主人公的狂想中:病态的嫉妒,使人变得既疯狂,又可笑。

……

内容推荐

弗朗兹·卡夫卡编著的《欧美经典荒诞小说精选》内容介绍:顾名思义,荒诞小说的特点就是荒诞。不过,这里的荒诞有两个意思:可能是指小说采用的表现手法,也可能是指小说所要表现的主题。也就是说,这里有两个概念:荒诞手法和荒诞主题(何为“荒诞主题”,下文将会解释)。采用荒诞手法的小说不一定表现荒诞主题,表现荒诞主题的小说不一定采用荒诞手法,但只要二者居一,就可称为“荒诞小说”。至于地地道道的荒诞小说,那就是:既采用荒诞手法,又表现荒诞主题。一起来翻阅《欧美经典荒诞小说精选》吧!

编辑推荐

弗朗兹·卡夫卡编著的《欧美经典荒诞小说精选》内容介绍:所谓“荒诞小说”,是一种特殊的讽喻小说,即用极度夸张、乃至怪异的手法嘲讽世道人心、圣灵神明。这种小说,虽说在欧美古已有之,但由于在20世纪特别盛行,而且成就卓著、夺人耳目,似乎自成一类,所以,人们通常把它从讽喻小说中分离出来,称为“荒诞小说”。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欧美经典荒诞小说精选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奥地利)弗朗兹·卡夫卡//(法)阿尔贝·加缪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9607181
开本 32开
页数 33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0
出版时间 2013-01-01
首版时间 2013-01-01
印刷时间 2013-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小说-外国小说
图书小类
重量 0.39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14
丛书名
印张 11.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0
148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3:2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