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孤独的大多数(21世纪初叶文化观察)
内容
编辑推荐

孤独,是为了保持精神的独立。《孤独的大多数》为著名文化学者朱大可先生关于当下中国文化反思的结集,话题兼及文化、文学、电影、建筑、历史、地理等诸多方面。朱先生以公共知识分子的社会良心,倾情讲述了在时代变动下个体与时代的精神孤独:信仰与信义沦丧的“世态孤独”,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话语孤独”,浮华盛世下寻找灵魂皈依的“文化孤独”……他在行文间不时流露出对整个人类文化的关切之情,并由此创造了文化的孤独意象:孤独,也是向文明攀登的一道阶梯。

内容推荐

《孤独的大多数》为著名文化学者朱大可先生关于当下中国文化反思的结集,在知识分子丧失话语权的当下中国,公共知识分子代表朱大可始终守望着文化的最后领地,保持自己独立的声音,为中国文化的修复而呐喊。在《孤独的大多数》字里行间,处处彰显朱先生的社会关怀本色,他的四十余篇文字,批判当下文化痼疾,切中时弊要害,读之畅快淋漓。

目录

向不可捉摸的“什年代”致敬(代序)

Part 1 世态镜像录

教养指数和文明的疾病

慈母与荡妇:女性偶像的黄昏

洗脚、下跪、磕头和道德演出

无比艰难的道歉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乐

Part 2 栅栏后的声音

中国文化的危机与复苏

我们需要另一次新文化运动

黑色意志的胜利

忧郁的批评:关于文学批评的精神分析

独立电影批评的历史性缺席

个人记忆和民族反思

故乡在哪里?

葵与日的精神分析

童年记忆,像狗一样追着我的灵魂

2009年,中国社会的诚信问题

Part 3 大俗与大雅

转型中国的三大文化隐喻

文化复苏当从汉字起步

汉字革命和文化断裂

秽语爆炸和文化英雄

文物鉴定权的京城博弈

文化毒奶和脑结石现象

“洪宝书”及其数字修辞学的终结

汉字和汉词的变乱

“文化大师”是如何炼成的

Part 4 文艺进行时

1978-2008年:中国文学蜡像馆巡礼

意见空间的文学丑角

文学的终结和蝶化

马尔克斯同志的噩梦

张爱玲的华袍及其虱子

向索尔仁尼琴的背影致敬

破坏仪式的诗歌

郑念,比古瓷更美更硬的灵魂

村史、城史,国史:一部田野调查报告的诞生

民族国家的镜子和工艺

强光的暴行

沙飞及其影像界的精神分裂

中国书法的哲学对抗

木刻的黑白使命

Part 5 时代风尚志

篡位者朱棣的六大形象工程

唐人街:郑和的文化遗产

茅台酒的文化象征

茶、瓷、丝的三位一体

上海与世博的隐秘情史

世界需要一张轻柔的皮

试读章节

人类母亲偶像通常有三种使命:生命的赋予者、对生命的呵护(母爱),以及对人间苦难的拯救。观世音菩萨就是如此,她对华夏民族的意义已经超越了佛陀,如同圣母玛利亚超越了耶稣。这位东亚母亲是拯救苦难和鼓励生殖的首席救星,她响应着男权社会发出的最热烈古怪的呼声。有许多证据表明,正是东传的耶稣故事成为远东地区观音形象的母本。这位仁慈的拯救者最初是个身穿白袍的男性,而后才逐渐变性,转型为华夏社会的伟大母亲。

与此相对的妈祖则是海洋社会的偶像,在她的命名里,包含着“所有妈妈的祖先”或“第一个妈妈”的语义。她居住在自己的庙宇里(有时也在佛寺和道观中安身),并在华语地区受到广泛祭祀。妈祖拥有色彩艳丽的偶像,却拒绝提供独立的僧侣、仪典、经文和教义。这完全符合民间母亲宗教的基本特征:停留在情感和经验的层面,保持着单纯天真的容貌,并且拒绝向过于思辨的神学升华。

对妈祖大规模崇拜的香火,是由明朝太监郑和所点燃的,而其精神动力则来自他的孤苦童年。郑和早年丧失双亲,为此,他毕生都在寻找母亲的代码,并执意要为其打造最富丽堂皇的神殿。据福建沿海的民间传说称,郑和在建造妈祖庙时曾见到一位乞丐老妪,容貌酷似他的母亲。他为此收养了她,并专门建造了一幢云南风格的木楼“母亲楼”供其居住。该楼直到上世纪三十年代才轰然倒塌,被历史的尘土所吞没。这是妈祖的另一个人间影像,她佐证了母亲偶像的非凡意义:只有她才能慰藉受难者的孤寂灵魂。

观音和妈祖就这样平分了大陆和海洋的地理空间。她们是高贵的呵护者,是所有中国男人的母亲和民间关爱的最高代表。这是传统社会给我们留下的精神遗产。在那些苦难迭起的岁月里,她们坐在香火缭绕的大殿,永恒守望着中国人的芸芸众生。

但在她们身后,近现代中国并未产生新的母亲偶像。观音和妈祖闭合了新母亲偶像的创造机制。中华民国制造过“总统夫人”的偶像,她在美国国会的演讲一度成为传奇。此后,红色意识形态系统又推出了“国母”和“大姐”等新阶级贵妇群像,指望她们能够成为道德楷模。与此同时,救火女英雄向秀丽、女英雄刘胡兰以及劳动模范郝建秀等等,从更为平凡的角度,汇入了女性偶像的炽热队伍。“文革”之后,在抹除了造反女英雄的记忆之后,新的知识偶像开始涌现,我们可以看到史良、林巧稚和谢希德等人的身影。在一个知识救国的时代,这些“居里夫人的中国姊妹”,为饱受惊吓的民众提供了走向现代化的希望。

但是,官方宣传谱系并不能把这些文化精英有效地升格为大众母亲偶像。她们的影像稍纵即逝,无法抗拒时间的瓦解力量。只有那些以“祖国”“人民”“故乡”和“黄河”等命名的抽象事物,热烈响应着中国人的恋母情结。但这同样不是真正的母亲偶像,它们只是一些母亲的概念代码,散落在崇拜者的四周,装点着人们的幸福生活。

P6-7

序言

2010年打烊,意味着二十一世纪首个“零年代”的终结。越过前十年的奇诡道路,我们已经洞见下一个“什年代”的汹涌风云。

在零年代的已逝十年,新事物大量涌现,犹如一场文化大爆炸,制造着上世纪九十年代所无法企及的“奇迹”。大规模灾难、雷人官员、群体事件、山寨器物、娱乐偶像、电视/网络红人、文化丑角、匿名哄客、恶搞语词,各种古怪的事物风起云涌,前赴后继。仅仅耗费十年光阴,我们便拥有过去需要一百年才能遍览的风景。

正是如此,加速引发了强烈的时间焦虑。这焦虑被岁月的流逝所触发,而指向变化莫测的未来。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向何处去?这是一种历史久远的探查,重新横亘在边向2011年的道路上,向我们发出如下追问:谁来主宰我们的命运?谁来接管我们的未来?谁来续写我们的精神族谱?

在传统宗教大幅度衰退的二十一世纪,各种谣传和谶言此起彼伏,包围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与此同时,灵媒、先知和占星家也大规模涌现,试图说出关于人类灭亡或复兴的预言,并对剧烈的全球变局做出回应。这是一个预言家辈出的时代,他们企图阐释正在发生剧变的现实,以及一个变化无常的未来,判处它永生、死亡或涅槃。

早在1999年,关于“千年虫”的咒语就已在流传。诺查丹玛斯的末日预言,更是成为激动人心的恫吓,击打全球民众的日常神经。十年之后,这种危机感卷土重来。UFO(不明飞行物)在世界各地频繁出没,并加强在中国的活动,仿佛在宣布一种嚣张的信息,但没有任何人能解读这种映射在天空上的密码。

与此同时,那个被玛雅人的神明所诅咒的2012年,犹如达摩克利斯之剑,持续地高悬在人类头上,寒光四射,凛然不可正视。电影《2012》提供了一个地理先兆,那就是位于美国黄石国家公园的火山。而这个预兆竟然已在现实中呈现——一些欧美地质专家发出警告,黄石公园地底热能发生异常,意味着这座足以毁灭人类的“超级火山”即将苏醒。7月23日以来,黄石公园低调关闭了园内部分区域。此举被视为对火山危机作出的初级反应。

在所有的2010年度预言里,“黄石征兆”只是其中最寻常的一种。它的警示意义被电影的虚构性所遮蔽,令人产生坚实的安全感。胶片是用来涂写现代神话的莎草纸,它的功能就是让人在走出影院的瞬间,点燃从灾难幻象中解放的喜悦。

撇开那些神秘的谶言,仅仅依照内在的直觉,我们也不难看出,在下一个十年,中国将面临波澜壮阔的巨变。更为重要的是,许多人的生活方式,都会发生戏剧般的转折。

 在下一个十年里,我们这代人(出生于1950—1960年间)将面对职业性退休,即将放弃接管了二十多年的权柄,为后辈留出广阔的上升空间。

是的,从2011年开始,“五○后”将依次、逐步、满含遗憾地退出这个时代,也就是退出被撕裂的历史,退出争斗与抒情,退出声色犬马的名利场,转而成为缅怀往事的回忆录作家,靠着对似水年华的追忆而度过余生。只有极少数人能够超越这种体质人类学的限定。

在下一个十年,我会看见我本人的历史性衰退,我将义无反顾地从汉语书写的前线撤离,转而成为一个神色超然的旁观者:退休,在世界各地旅游,读更多的书,写更多的絮语,于阳光下沉静地缅怀往事,眼望隆隆巨变的中国。而在更久远的岁月之后,逐渐进入失语和缄默的状态。在关于未来的镜像里,我看见了我长满白发的灵魂。

如果世界发生位移、塌陷和崩裂,那么我将祈求一个能够容纳呼吸的图书小室,让我在阅读中平静地死去;如果这世界有幸变得更加喧闹,那么就让我停栖在阑珊的微光里吧。我要从一个无人眷顾的边缘,去窥视那个被钱和物欲吹涨的现世,并向它的抵抗者表达敬意。

朱大可

2010年12月于上海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孤独的大多数(21世纪初叶文化观察)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朱大可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书籍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827140
开本 16开
页数 20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5
出版时间 2012-04-01
首版时间 2012-04-01
印刷时间 2012-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5
166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5:4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