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徐铸成新闻评论集/徐铸成作品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参加《大公报》和《文汇报》的编辑工作,是徐铸成一生中最重要的工作。特别是在两报主持笔政期间,撰写的大量社论和社评,既是作者自身思想观点的表达,又是两报政治立场的表现,也是“文人论政”的重要实践。《大公报》、《文汇报》时期的新闻评论分为“社论”和“社评”两种。“社论”每日一篇,文字基本1000字以上,论述重大问题。社评一日多篇,文字二三百即可,是对当天新闻的简短点评。这些评论文章主要见于1938年至1946年《大公报》天津版、香港版、桂林版、重庆版、上海版和《大公晚报》(重庆),1938年至1957年上海《文汇报》和香港《文汇报》。本次重版《徐铸成新闻评论集》,补充了“反右”期间成为作者“罪状”的三篇社评:《祝蒋主席寿》、《杜鲁门连任总统是美国人民的胜利》、《什么叫国际化》。作者饱蘸感情的评论,不仅见解精辟,持论严谨,且文笔豪放,技巧娴熟。反映出作者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热切关心与赤诚期盼。

内容推荐

《徐铸成新闻评论集》原名《徐铸成新闻评论选》,由作者学生贺越明编选,于1985年在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收入的文字是作者1949年前在《大公报》和《文汇报》的六个不同时期担任主笔时写的社论、社评,共计192篇。社论是《大公报》、《文汇报》最重要的栏目,需要在千字的范围内,论述重大问题;社评则一日多篇,用二三百字的容量简短点评当日新闻。两种体裁,都对新闻从业人员有较高的素质要求,而作者主持两报“笔政”期间,在以这两种体裁为主的新闻评论中,就体现出“经验丰富、技巧纯熟、见解精辟”的写作特点。而其“饱蘸感情”的“笔锋”,反映的既是作者“文笔豪放,持论谨严,见称于时”的缘由,也是作者对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热切关心与赤诚期盼。因此《徐铸成新闻评论集》不但对今天新闻专业的学生能起到示范作用,还对1938-1949年间的国内外历史有相当程度的还原。

目录

前言

第一辑(1938年2月~1939年4月)

 上海并非孤岛

 日本之门户开放政策

 告若干上海人

 教科书问题

 敬告上海青年

 难民工作问题

 周凤岐之死

 中山先生逝世纪念

 西北大战之展望

 历史的重演

 一唱两和

 近卫之言

 以牙还牙

 无题

 可怜的孩子们

 胜利不会动摇

 何来和平空气

 “五九”杂感

 良心的麻醉

 勿逃避责任

 票友尤菊荪

 喝彩与帮忙

 做“人”的代价

 教育者的责任

 小丑口吻

 孤军绝食

 献金与做人

 吊日本灾民

 寻找自己的岗位

 张伯伦在深渊旁

 火与过火

 平沼之当头棒

 汪与吴佩孚

 失足恨

 多此一问

 喜神方?

 新艳秋不朽!

 勉沦陷区民众

 英法又一失着

 出卖民族的汪兆铭

第二辑(1939年8月~1941年11月)

第三辑(1942年2月~1944年9月)

第四辑(1945年11月、12月)

第五辑(1946年5月~1947年5月)

第六辑(1948年9月~1949年1月)

编后絮语

徐铸成生平简表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徐铸成新闻评论集/徐铸成作品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徐铸成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108037268
开本 32开
页数 31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3
出版时间 2011-09-01
首版时间 2011-09-01
印刷时间 2011-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0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3
丛书名
印张 9.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9
144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5: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