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第14卷第1期)
内容
编辑推荐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由王杰主编,宗旨是繁荣马克思主义美学,促进对马克思主义美学基本理论的建设性探讨,并密切关注当代现实,包括当代艺术实践和审美经验提出的各种重大问题的探讨,使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尽可能充分地包容与反映各种不同观点。

目录

卷首语

创意产业与当代美学问题

贾斯汀·奥康诺:

  艺术、产业和现代化(下)(张良丛、王斌译)

Wang Jie,Song Chunyan:

 Face the Reality and Develop Marxist Aesthetics—An Interview with Professor Justin O'Connor

安迪·C.布拉特:

  创意城市: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问的冲突——英国经验

  解读(武成译)

罗萨琳德·吉尔:

  “生活就是自我推销”——谈新媒体业的自我管理(周晓凤译)

朱立元、路程:

  试论创意产业的审美向度

陆扬:

  文化研究的连接范式

  曾 军:

  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文化生产问题——对贾斯汀·奥康诺

  《艺术、产业和现代化》的回应

学术访谈

Wang Jie,Xu Fangfu:

  Aesthetics,Society,Politics—An:Interview with Fony ennett

 特里·伊格尔顿、马修·博蒙特:

  批评家的任务——特里·伊格尔顿对话录-第四章

  政治/美学(贾沽译)

多维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大卫·奥尔德森:

  人道主义、反人道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刘向军译)

 陆贵山:

  异化与审美

 阎国忠:

  谁在接着朱光潜讲?——“主客观统一”说的逻辑展开

 肖 琼:

  神义论:伊格尔顿悲剧理论的逻辑立场

 谢冬冰:

  “民族一人民的”与“文化霸权的”——也谈葛兰西的文化思想

 周海玲:

  尚未完成的决裂——利维斯主义与早期

  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研究

文学、文化与政治

 施立峻:

  文学与政治关系的对话性

 李胜清:

  文艺意识形态实践的心理机制分析

 胡友峰:

  “自然与自由观念”在德国古典美学中的逻辑演进

 刘中望:

  资源批判与语义转移——瞿秋白的“五四”观

 丁文霞:

  禁锢与自由——评话剧《在看见以前》兼及其他

审美人类学与艺术人类学

 阿尔弗雷德·吉尔:

  定义问题:艺术人类学的需要(尹庆红译)

 罗内尔·罗沙:

  后历史语境下素材的前行——论如何拯救

  批评艺术的今天与未来(孙明丽译)

 强东红:

  略论民歌缓解现代性焦虑的文化功能——以陕北民歌为例

 王杰、尹庆红、汪誉等:

  躲避崇高?——《赵氏孤儿》观后谈

书评

 王洪琛:

  穿越理论主义的美学写作——评段吉方《意识形态与审美话语》

约稿启事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投稿须知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投稿格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第14卷第1期)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709721
开本 16开
页数 41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16
出版时间 2011-07-01
首版时间 2011-07-01
印刷时间 2011-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美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63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3
丛书名
印张 26.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3
171
2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