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华侨华人研究(第3辑)》(作者刘泽彭)收录了《唐番通婚与民族关系——以吧城华人公馆婚姻档案资料为基础》、《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的仰光华侨社会》、《法属越南殖民政府之华人政策(1945—1954)》、《从陈嘉庚与胡文虎的华文报纸论战看当时南洋华人的政治分裂》、《南洋客属总会十周年纪念活动的胡文虎元素》、《试论刘士木及其著述》、《美国学者关于华人历史的研究及其对华人正面历史形象的重塑——以重要的华人历史著作为基础》等文章。
图书 | 世界华侨华人研究(第3辑)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世界华侨华人研究(第3辑)》(作者刘泽彭)收录了《唐番通婚与民族关系——以吧城华人公馆婚姻档案资料为基础》、《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的仰光华侨社会》、《法属越南殖民政府之华人政策(1945—1954)》、《从陈嘉庚与胡文虎的华文报纸论战看当时南洋华人的政治分裂》、《南洋客属总会十周年纪念活动的胡文虎元素》、《试论刘士木及其著述》、《美国学者关于华人历史的研究及其对华人正面历史形象的重塑——以重要的华人历史著作为基础》等文章。 目录 海外华人研究 唐番通婚与民族关系——以吧城华人公馆婚姻档案资料为基础 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的仰光华侨社会 法属越南殖民政府之华人政策(1945—1954) 从陈嘉庚与胡文虎的华文报纸论战看当时南洋华人的政治分裂 南洋客属总会十周年纪念活动的胡文虎元素 试论刘士木及其著述 美国学者关于华人历史的研究及其对华人正面历史形象的重塑——以重要的华人历史著作为基础 当代美国华人的多元认同 新移民研究 新西兰的中国老人:在花园中重新构建自我 名古屋华侨社会的历史变迁及新型社区的形成 法国华人移民社群的形成与变迁 海外华文文学研究 还乡冲动与流浪意识——论张翎小说《金山》中的华人离散情结 创伤中的精神政治交涉:以黄锦树的文本为例 侨务与侨乡研究 抗战胜利后广州市侨产纠纷问题研究 总路线的提出与广东侨批业管理政策之调整及影响(1953—1955) 试论华侨回国定居权的限制 老侨乡的移民动因分析——台山市浮石村调查(1978年至今) 千里亲缘一“信”牵——解读客家华侨华人书信中的文化认同表达 书评 跨太平洋的梦:旧金山华人的早期奋斗史——评陈勇《华人的旧金山:一个跨太平洋的族群的故事,1850—1943》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读梁英明《东南亚华人研究》 华人基督徒身份建构的诠释——评杨凤岗《皈信、同化、叠合身份认同——北美华人基督徒研究》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世界华侨华人研究(第3辑)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刘泽彭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950727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1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00 |
出版时间 | 2010-12-01 |
首版时间 | 2010-12-01 |
印刷时间 | 2010-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7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634.3-53 |
丛书名 | |
印张 | 20.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广西 |
长 | 259 |
宽 | 185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