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在“原文、注释、翻译”的基础上,深入解读和分析每段兵法和每条计策,有助于读者理解;而军事案例的再现则帮助读者进一步体会军事韬略的妙用;生活事例的引入则是通过有趣的小故事把深奥难懂的兵法谋略转化为全新的思维方法,迁移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古为今用,侧重解读传世经典对现代人生活的指导意义。希望通过这一系列的深度挖掘、全新视角的解读,能帮助读者提升思维能力,更好地化解读者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难题,收获智慧人生。
图书 |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青少年品读国学经典 |
内容 | 编辑推荐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在“原文、注释、翻译”的基础上,深入解读和分析每段兵法和每条计策,有助于读者理解;而军事案例的再现则帮助读者进一步体会军事韬略的妙用;生活事例的引入则是通过有趣的小故事把深奥难懂的兵法谋略转化为全新的思维方法,迁移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古为今用,侧重解读传世经典对现代人生活的指导意义。希望通过这一系列的深度挖掘、全新视角的解读,能帮助读者提升思维能力,更好地化解读者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难题,收获智慧人生。 目录 孙子兵法 兵者,诡道也(计篇) 多算胜,少算不胜(计篇) 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作战篇) 取用于国,因粮于敌(作战篇) 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谋攻篇) 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谋攻篇) 胜兵先胜而后求战(形篇) 胜败之政(形篇) 择人而任势(势篇) 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虚实篇)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虚实篇) 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军争篇) 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军争篇) 君命有所不受(九变篇) 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九变篇) 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行军篇) 视卒如爱子(地形篇) 投之亡地然后存(九地篇) 主不可以怒而兴师(火攻篇) 用间有五(用间篇) 三十六计 瞒天过海(胜战计) 围魏救赵(胜战计) 以逸待劳(胜战计) 暗度陈仓(敌战计) 李代桃僵(敌战计) 顺手牵羊(敌战计) 欲擒故纵(攻战计) 抛砖引玉(攻战计) 擒贼擒王(攻战计) 浑水摸鱼(混战计) 金蝉脱壳(混战计) 指桑骂槐(并战计) 反客为主(并战计) 空城计(败战计) 走为上(败战计)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青少年品读国学经典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尹曾花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吉林教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836708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2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10 |
出版时间 | 2011-08-01 |
首版时间 | 2011-08-01 |
印刷时间 | 2011-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19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E892.2 |
丛书名 | |
印张 | 8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吉林 |
长 | 230 |
宽 | 170 |
高 | 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0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