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孟子通解/语文新课标互动阅读
内容
编辑推荐

孟子(约前372-约前289),名柯,字子舆。战国时期邹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学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有作品《孟子》流传后世。

由党英明组编的这本《孟子通解》就是对《孟子》一书的注释。有原文,有参考译文,有要点注释。适合广大青少年读者阅读。

内容推荐

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没落为“士”;他,曾受学于孔子之门;他,曾经为了抱负而游说诸侯;他,不贪恋名位,罢官而去,著书立说,教授门徒,把自己的理想寄托于将来,著成了属于他自己的学说,他就是孟子,这部著作就是流传至今的《孟子》七篇。《孟子》七篇中有孟子诸多的政治主张、哲学理论、教育纲领等,对后世有巨大的启迪意义。

本书《孟子通解》是《孟子》七篇的注释本,有原文,有参考译文,有要点注释。适合广大青少年读者阅读。

《孟子通解》由党英明组编。

目录

第一篇(上) 粱惠王上

第一篇(下) 梁惠王下

第一篇(上) 公孙丑上

第二篇(下) 公孙丑下(节选)

第三篇(上) 膝文公上

第三篇(下) 滕文公下

第四篇(上) 离娄h(节选)

第四篇(下) 离娄下(节选)

第五篇(上) 万章卜

第五篇(下) 万章下

第六篇(上) 告子上

第六篇(下) 告子下

第七篇(上) 尽心上(节选)

第七篇(下) 尽心下(节选)

试读章节

齐宣王问道:“齐桓公、晋文公称霸诸侯的事情,可以讲给我听听吗?”

孟子回答道:“孔子的门徒没有谈论齐桓公、晋文公事情的,因此没有流传到后代,我也就没有听说过。一定要我讲的话,那就谈谈用仁德统一天下的道理好吗?”

宣王问:“仁德怎样就可以统一天下呢?”

孟子回答道:“保护百姓而统一天下,就没有谁能阻挡得住他。”

宣王问:“像我这样的国君可以做到保护百姓吗?”

孟子说:“可以。”

宣王问:“从哪里知道我可以呢?”

孟子说:“我在胡龅那里听讲过这样一件事:有一次大王坐在堂上,有个人牵着牛从堂下经过,大王见了,问:‘把牛牵到哪里去?’那人回答说:‘要用它祭钟。’大王说:‘放了它!我不忍心看它惊惧哆嗦的样子,像这么毫无罪过就被拉去杀掉。’那人问:‘那么,要废除祭钟的仪式吗?’大王说:‘怎么可以废除呢?用羊替代它!’不知是否有这件事?”

宣王说:“有这回事。”

孟子说:“凭这样的心肠就足以统一天下啦!用羊代牛祭钟百姓都以为大王是出于吝啬,我本来就知道大王是不忍心啊。”

宣王说:“是这样,确实有这样议论的百姓。齐国虽然狭小,我怎么吝惜一条牛呢?就是因为不忍心看到它惊惧哆嗦的样子,毫无罪过就被拉去杀掉,所以才用羊去替代它的。”

孟子说:“大王不要责怪百姓以为您吝啬。用小羊换下大牛,他们哪能理解您的做法?因为大王如果可怜牲畜无辜被杀,那么牛和羊有什么区别呢?

宣王笑着说:“这倒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呢?我并非吝惜钱财而以羊换牛啊。也难怪百姓要说我吝啬了。”

孟子说:“没什么关系,这正是仁德的表现方式呢,因为当时您只看到了牛而没有看到羊啊。君子对于禽兽,看到它们活蹦欢跳的,就不忍心看见它们死去;听到它们哀叫悲鸣,就不忍心再吃它们的肉。正因为这样,君子都远离厨房的。”

宣王高兴地说:“《诗》中说:‘别人想什么,我能猜得出。’说的正是老先生啊。我做了这件事,反过来推求为什么这么做,自己心里也不明白。先生这番话,使我心里有点开窍了。这样的心理之所以符合王道,又是为什么呢?”

孟子说:“假如有个人向大王禀告说:‘我的力气足以举起三千斤的东西,却举不起一片羽毛;我的视力足以看清秋天野兽毫毛的尖端,却看不见一车子的柴禾。’大王会相信这话吗?”

宣王说:“不会。”

“如今大王的恩惠足以施行到禽兽身上了,而功德却体现不到百姓身上,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显然,一片羽毛举不起来,是因为不肯用力气;一车的柴禾看不见,是因为不肯用目力;百姓不能受到保护,是因为不肯施恩德啊。所以大王未能做到用仁德统一天下,是不去做,而不是不能做啊。”

宣王问:“不去做和不能做的情形,有什么不同?”

孟子说:“用胳膊挟着泰山跳越北海,对人说:‘我不能办到。’这是真的不能。给年长的人弯腰行礼,对人说:‘我不能办到。’这就是不去做,而不是不能做。所以,大王没有做到用仁德统一天下,不属于挟着泰山跳越北海一类;大王没有做到用仁德统一天下,这是属于为长者弯腰行礼一类。”  “敬爱自己的长辈,进而也敬爱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孩子,进而也爱护别人的孩子。这样天下就可以在掌心中随意转动,要统一它就很容易了。《诗经》上说:‘先给妻子做榜样,再给兄弟好影响。凭这治家和安邦。’是说要把这样的用心推广到各个方面罢了。所以,如果广施恩德就足以安抚天下,不施恩德。连妻子儿女也安稳不住。古代的贤明君主之所以远远超过一般人,没有别的原因,只是善于将他们所做的推广开去罢了。现在大王的恩德已施行了禽兽身上,而功德却体现不到百姓身上,到底是什么原因呢?称一称,然后才知道轻重;量一量,然后才知道长短。万物都是这样,人心更是如此。大王请认真地考虑考虑吧!难道大王要兴师动众,使将士们身陷危险,同别的国家结下怨仇,然后心里才痛快吗?”

宣王说:“不,对此我有什么痛快的呢?我想借此来实现我最大的心愿。”

孟子问:“大王的最大心愿可以说给我听听吗?”

宣王笑而不答。

孟子问:“是因为肥美甘甜的食物不够口腹享受吗?轻软温暖的衣服不够身体穿着吗?艳丽的色彩不够眼睛观赏吗?美妙的音乐不够耳朵聆听吗?左右的侍从不够使唤吗?这些,大王的臣下都足以供给。大王难道是为了这些吗?”

宣王说:“不,我不为这些。”

孟子说:“那么,大王的最大心愿可以知道了,就是想扩张疆土,使秦国楚国来朝拜,君临中原、安抚四周的民族。不过,凭您的做法去追求实现您的心愿,真好比是爬上树去捉鱼一样。”

宣王说:“像这么严重吗?”

孟子说:“只怕比这还严重呢!上树捉鱼,虽然捉不到鱼,不会有后患。按您的做法去实现您的心愿,费尽心力去做了,到头来必定有灾祸。”

宣王问:“道理能说给我听听吗?”

孟子说:“邹国跟楚国打仗,大王认为谁会获胜?”

宣王说:“楚国胜。”

孟子说:“是这样,小的一方本来敌不过大的,人少的本来敌不过多的,势力弱的本来敌不过势力强的。天下千里见方的地方有九块,齐国的土地截长补短凑集在一起,占有其中的一块。靠这一块地方去征服其他八块地方,这同邹国跟楚国打仗有什么两样呢?大王何不回到行仁政这根本上来呢?如果现在大王发布政令、施行仁政,使得天下做官的人都想到大王的朝廷里任职,农夫都想到大王的田野里耕作,商人都想到大王的市场上做买卖,旅客都想从大王的道路上来往,各国痛恨他们国君的人都想跑来向您诉说。果真做到这样,谁能阻挡大王统一天下?”

宣王说:“我脑子昏乱,不能进到这一步了。希望先生辅佐我实现大志,明白地教给我方法。我虽然迟钝,请让我试一试。”

孟子说:“没有固定的产业,却有稳定不变的思想,只有士人能做到。至于百姓,没有固定的产业,随之就没有稳定的思想。如果没有稳定的思想,就会胡作非为,坏事没有不干的了。等到犯了罪,然后就用刑法处置他们,这就像是安下罗网坑害百姓。哪有仁君在位却做出陷害百姓的事呢?所以贤明的君主所规定的百姓的产业,一定要使他对上足够奉养父母,对下足够养活妻儿,好年成就终年能吃饱,坏年成也能免于饿死。这样之后督促他们一心向善,百姓也就乐于听从了。

“而现在规定的百姓的产业,上不够奉养父母,下不够养活妻儿,好年成也还是一年到头受苦,坏年成还避免不了饿死。这就使百姓连维持生命都怕来不及,哪有空闲去讲求礼义呢?

“大王想行仁政,那么何不返回到根本上来呢?五亩的宅地,房前屋后栽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能穿上丝棉袄了。鸡、狗、猪等禽畜,不要错过它们的繁殖时机,七十岁的人就能吃上肉了。一百亩的田,不要占夺农时,八口之家可以不挨饿了。搞好学校教育,反复说明孝顺父母、敬重兄长的道理,上了年纪的人就不会肩扛头顶着东西赶路了。老年人穿上丝棉吃上肉,一般百姓不挨饿受冻,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的,是从来不曾有的。”

P11-15

序言

在祖国日益繁荣昌盛的今天,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正齐头猛进,人们在追求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在渴求精神生活的丰富多彩。文学名著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传承起着不可低估的桥梁作用。尤其对于当代的中小学生,广泛阅读中外经典文学名著既可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和知识储备,还可增进对世界各国不同民族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的了解,进而增长智慧、提升素养、陶冶性情。

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也是要培养新一代公民,使他们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拥有创新精神、合作精神和开阔的视野,提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并对中学生语文课外阅读做了相当明确的规定,并指定和推荐了具体的课外阅读书目。

在对这些图书进行了市场 综合考察以及对家长和教师进行调研之后,我们发现,只有将阅读和写作以及语文知识的积累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达到既能应付学生的考试需要,同时又能提高学生整体语文素养的目的。为了有效实现以上目标:我们特别邀请了国内教育界权威专家和众多中小学语文特级教师,严格遵循“新课标”精神编写了本套《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奉献给广大中小学生读者。本套丛书体例设置科学实用,既有“走近作者”、“背景搜索”、“内容梗概”、“阅读导航”、“特色人物”等提纲挈领、高屋建瓴式的阅读指南,又有针对名著内容含英咀华、条分缕析式的评点批注,还有对作品思想内容、谋篇布局、艺术特色的综合鉴赏、深度分析,更有从应试的角度专门设置的考试真题和最新模拟试题供学生练习。以达到巩固阅读效果的目的。

总而言之,本套《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所选篇目经典,版本权威,体例科学,栏目精彩,我们有理由相信,它一定能够成为中小学生朋友的良师益友,成为中小学生家庭的必备藏书。

编者

书评(媒体评论)

孟子此章,空灵幻动,约指四法,虽一字亦彻通篇,譬如牵一毛为之动,不得以一章一句言也。

——徐退山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孟子通解/语文新课标互动阅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党英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46354361
开本 32开
页数 21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8
出版时间 2011-05-01
首版时间 2011-05-01
印刷时间 2011-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0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222.5-49
丛书名
印张 7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09
144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5:4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