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萧红氛围小说(新文艺中国现代文学大师读本)
内容
编辑推荐

由锡庆编著的《萧红氛围小说》从萧红三十多篇短篇小说中选编了十一篇具有代表性的佳作。以萧红的氛围小说这一题材的作品为角度进行编选,选入萧红最优秀的作品。作品以短篇小说为主,适当也选收一点中篇小说。

内容推荐

锡庆编著的《萧红氛围小说》是萧红的小说选集,列为“新文艺中国现代文学大师读本”之一。萧红的一生太短暂,只活了三十岁多一点,短得就像是“短篇小说”一般。

《萧红氛围小说》中收录了十几篇小说,例如:《王阿嫂的死》、《哑老人》、《朦胧的期待》、《黄河》、《后花园》、《小城三月》等等。

目录

1 王阿嫂的死

2 夜风

3 哑老人

4 手

5 牛车上

6 朦胧的期待

7 逃难

8 黄河

9 后花园

10 北中国

11 小城三月

试读章节

哑老人

孙女——小岚大概是回来了吧,门响了下。秋晨的风洁静得有些空凉,老人没有在意,他的烟管燃着,可是烟纹不再作环形了,他知道这又是风刮开了门。他面向外转,从门口看到了荒凉的街道。

他睡在地板的草帘上,也许麻袋就是他的被褥吧,堆在他的左近,他是前月才患着半身肢体不能运动的病,他更可怜了。满窗碎纸都在呜叫,老人好像睡在坟墓里似的,任凭野甸上是春光也好,秋光也好,但他并不在意,抽着他的烟管。

秋凉毁灭着一切,老人的烟管转走出来的烟纹也被秋凉毁灭着。

这就是小岚吧,她沿着破落的街走,一边扭着她的肩头,走到门口,她想为什么门开着——可是她进来了,没有惊疑。

老人的烟管没烟纹走出,也像老人一样的睡了。小岚站在老人的背后,沉思了一刻,好像是在打主意——唤醒祖父呢——还是让他睡着。

地上两张草帘是别的两个老丐的铺位,可是空闲着。小岚在空虚的地板上绕走,她想着工厂的事吧。

非常沉重的老人的鼾声停住了,他衰老的灵魂震动了一下。那是门声,门又被风刮开了,老人真的以为是孙女回来给他送饭。他歪起头来望一望,孙女跟着他的眼睛走过来了。

小岚看着爷爷震颤的胡须,她美丽、凄凉的眼笑了,说:“好了些吧?右半身活动得更自由了些吗?”

这话是用眼睛问的,并没有声音。只有她的祖父,别人不会明白或懂得这无声的话,因为哑老人的耳朵也随着他的喉咙有些哑了,小岚把手递过去,抬动老人的右臂。

老人哑着——咔……咔……哇……

老人的右臂仍是不大自由,有些痛,他开始寻望小岚的周身。小岚自愧地火热般的心跳了,她只为思索工厂要裁她的事,从街上带回来的包子被忘弃着,冰凉了。

包子交给爷爷:“爷爷,饿了吧?”

其实,她的心一看到包子早已惭愧着,恼恨着,可是不会意想到的,老人就拿着这冰冷的包子已经在笑了。

可爱的包子倒惹他生气,老人关于他自己吃包子,感觉十分有些不必需。他开始做手势:扁扁的,长圆的,大树叶样的;他头摇着,他的手不意的、困难而费力的在比作。

小岚在习惯上她是明白,这是一定要她给买大饼子(玉米饼)。小岚也做手势,她的手向着天,比作月亮大小的圆环,又把手指张开作一个西瓜形,送到嘴边去假吃。她说:

“爷爷,今天是过八月节啦,所以爷爷要吃包子的。”

这时老人的胡须荡动着,包子已经是吞掉了两个。

也许是为着过节,小岚要到街上去倒壶开水来。她知道自家是没有水壶,老人有病,罐子也摆在窗沿,好像是休息,小岚提着罐子去倒水。

窗纸在自然地呜叫,老人点起他的烟管了。

这是十分难能的事,五个包子却留下一个。小岚把水罐放在老人的身边,老人用烟管点给她……咔……哇……

小岚看着白白的小小的包子,用她凄怆的眼睛,快乐地笑了,又惘然地哭了,她为这个包子伟大的爱,唤起了她内心脆弱得差不多彻底的悲哀。  小岚的哭惊慌地停止。这时老人哑着的嗓子更哑了,头伏在枕上摇摇,或者他的眼泪没有流下来,胡须震荡着,窗纸呜得更响了。

“岚姐,我来找你。”

一个女孩子,小岚工厂的同伴,进门来,她接着说:

“你不知道工厂要裁你吗?我抢着跑来找你。”

小岚回转头向门口做手势,怕祖父听了这话,平常她知道祖父是听不清的,可是现在她神经质了,她过于神经质了。

可是那个女孩子还在说:

“岚姐,女工头说你夜工做得不好,并且每天要回家两次。女工头说小岚不是没有父母吗?她到工厂来,不说她是个孤儿么?所以才留下了她——也许不会裁了你!你快走吧。”

老人的眼睛看着什么似的那样自揣着,他只当又是邻家姑娘来同小岚上工去。

使老人生疑的是小岚临行时对他的摇手,为什么她今天不作手势,也不说一句话呢?老人又在自解,也许是工厂太忙。

P28-31

序言

萧红(1911—1942)的一生太短暂了!只活了三十岁多一点,短得就像是“短篇小说”一般。

但萧红无疑是一个天才!就在她这短暂的一生里,就在她这短暂的有效“创作期”(1933年4月《弃儿》是其“处女作”,1942年1月《红玻璃的故事》是其“遗述”)里,她不仅完成了三部中、长篇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马伯乐》;三十多篇短篇小说:《黄河》、《北中国》、《小城三月》等;两部戏剧:《民族魂鲁迅》、《突击》;几十首诗:《可纪念的枫叶》、《苦杯》、《春曲》等;还发表了数量众多的散文名作:《回忆鲁迅先生》、《商市街》等,这上百万字的各体创作带着她疲惫、多病、伤痕累累的坚韧与勤奋,映着她曲折、坎坷、顽强自立的纯真与赤诚,不仅证明了她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天才女作家,而且也证明了文化革命主将鲁迅的非凡“眼力”——鲁迅从《生死场》中看出了萧红在创作上的巨大潜力,意识到这是继冰心、丁玲之后将会崛然升起的一颗女性希望之星!当然,萧红毕竟去世得过快、过早了,她如果不是这样像夏夜的流星一样仅以璀璨的一闪划过黑沉的夜幕,留下回味不尽的灼目光华的话,她的成就、地位实在是难以估量的!

对于萧红的研究显然还比较薄弱。

不错,《生死场》这个中篇由于鲁迅先生《序言》的首肯已被论者普遍接受,它的确奠定了萧红在创作上的坚实地位;但《呼兰河传》呢,这篇不“像”小说的小说实在是开创了一种地方“风情、文化”小说的新写法——它不是人物“自传”(只是带有一些“自传性”罢了),而是为“呼兰河”这个独特又典型的“地域”文化生态、民风民情作“传”,这在当时的小说“文坛”上是一个带有“先锋性”的新颖独创!《马伯乐》这个长篇尽管没有最后完篇,但在萧红的全部创作中是一个偏离了“常规”写法的“例外”,也可以说是一次创作的“冒险”——萧红大约自己也深知她既少老舍的“幽默”也更乏鲁迅的“深刻”,但她为什么不问后果、不计成败地要去甘冒这个“风险”呢?没有别的原因:她要师法鲁迅,像《阿Q正传》“画出国民的魂灵”那样,她也要以自己的笔墨画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里半“中”半“洋”、奴性十足的“现代国民的魂灵”!小说不能算是多么成功,但在这里,萧红表现出了多么非凡的真正艺术家的巨大勇气!至于短篇小说的研究就显得更为薄弱了。其实,由于思想、生活、艺术表现力的种种制约——对于一个年仅二三十岁的年轻女作家,这中间还两次怀孕、分娩,除了婚姻不幸外还经常处在“饥饿”之中,一直体弱多病——我个人认为:驾驭中、长篇小说,萧红的确功力有所不逮(特别是在艺术结构上她魄力、组织力都显不足:辗转流徙的动荡生活自然也加重了她这个缺欠),但她的短篇小说创作是操纵自如、游刃有余的!从艺术上看,萧红的短篇小说实在是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很多篇什构思精巧,技法娴熟,堪称“杰作”,特别是到了后期简直是达到了随心所欲、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

这里,从萧红三十多篇短篇小说中依我的“眼光”选编了十一篇具有代表性的佳作。我想先逐篇地加以介绍,然后再总括地谈谈她短篇创作的特点等。

……

萧红的小说创作还有一个较大的弱点是她组织、结构作品的魄力、腕力略嫌不足。这在中、长篇小说创作上暴露得较为明显(对此胡风曾做过较明确批评),短篇她驾驭得还是较为圆熟的:圆熟固然圆熟,但这里不过是“藏拙”有术而已,“组织力”的薄弱还是“潜在”着的,有的时候、有些篇什它还是不自觉地流露、外现出来。比如《后花园》这篇“散文化”小说,就有拖杳、散漫的毛病。《旷野的呼喊》和《桥》(本书皆未选),也有冗长、不够集中的瑕疵。

另外,读萧红的作品,在语言表述上今天读起来已有一些隔膜。造成这“隔膜”的原因较为复杂:时代、生活的变异怕是主要的;同时,也有推敲、打磨不够,表述不够圆熟、流畅之处(胡风在《生死场·读后记》中对这种“修辞的锤炼不够”也有批评);还有,就是她为着表现“新鲜的意境”(胡风语)有意采用了“特别”的语法句法,从而造成了语言“陌生化”的效果——对这一点,我想应当把它看成是萧红的一个创造性的艺术追求去加以肯定。

萧红是这篇短文“说不尽”的。就此打住,还是让读者尽快地进入她所营造的“艺术世界”里面尽情地徜徉、鉴赏吧!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萧红氛围小说(新文艺中国现代文学大师读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锡庆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143528
开本 32开
页数 20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18
出版时间 2012-04-01
首版时间 2012-04-01
印刷时间 2012-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2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6
丛书名
印张 7.1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190
135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0: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