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长春编著的《琵琶行(同是天涯沦落人)》书法与文学双重经典完美结合,印刷精美,大方雅致。第一辑被新闻出版总署选为“向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之一。阅读的享受之外,通过本系列,书法爱好者特别是书法专业学生可弥补自身在书法史、美术学、文史知识方面的不足;文学爱好者则得到不一样的阅读体验;普通读者也能因此丰富学识,提高品味,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图书 | 琵琶行(同是天涯沦落人) |
内容 | 编辑推荐 胡长春编著的《琵琶行(同是天涯沦落人)》书法与文学双重经典完美结合,印刷精美,大方雅致。第一辑被新闻出版总署选为“向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之一。阅读的享受之外,通过本系列,书法爱好者特别是书法专业学生可弥补自身在书法史、美术学、文史知识方面的不足;文学爱好者则得到不一样的阅读体验;普通读者也能因此丰富学识,提高品味,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内容推荐 胡长春编著的《琵琶行(同是天涯沦落人)》内容简介:每一位书法名家都有其代表作品,这些代表作也都是中国古代的经典美文。市面上将之作为字帖出版的多,从文史价值与书法史角度赏析的却近乎于零。故作为文学爱好者,只能从铅字里欣赏文章的精彩;作为书法爱好者,又往往只看到图片中书家的风范,忽略了文章本身。 《千古绝唱》系列则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阅读方式,以作品图版代替死板的铅字,配以精心写就的解析与背景资料,采用舒心悦目的版式,将书法与文章的魅力同时呈现给读者。 本册为《千古绝唱》之《琵琶行(同是天涯沦落人)》。图版精致、行文生动。 目录 白居易的生平 少年得意 批评现实 贬官外放 终老香山 《琵琶行》 唐·白居易 诗 明·文徵明 书 赏读 意境美 音乐美 悲剧美 附:《琵琶行》辑评 《琵琶行》书法经典赏析 文徵明行书《琵琶行》 董其昌行书《琵琶行》 毛泽东行书《琵琶行》 附录 《长恨歌》 试读章节 白居易是中国文学史上盛名远播且影响深远的诗人,是继李白、杜甫之后唐代诗坛的又一重镇。在唐代诗坛,白居易与元稹齐名,并称“元白”。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其祖籍为山西太原,后迁居陕西渭南。公元800年,29岁的自居易考中了进士,开始了他的仕宦生涯,后历任左拾遗、东宫赞善大夫、江州司马、忠州刺史、杭州刺史、苏州刺史等职,晚年官太子少傅,谥号“文”,故又称白傅、白文公。 白居易为自己取字“乐天”, “乐天”来源于《易经》中的一句话:“乐天知命故不忧”。意思是顺应天命就没有忧虑,这似乎是诗人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的流露。 自居易是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立身行事,以儒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为指导思想。当他受皇帝信任的时候,在政治上直言极谏,为补察时政服务,诗歌创作也积极反映民生疾苦;当他受排挤而失去信任时,便请求放外任或做分司闲官,远嫌避祸,以诗、酒、禅自娱。 白居易本色是诗人,他的立身处世和喜怒哀乐都通过诗篇来表达,从他的经历和诗篇来看,他的一生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 白居易出生于河南郑州的新郑,他自幼聪慧,五岁学作诗,九岁熟悉声韵。十一岁时,因战乱由荥阳逃难到安徽符离集,不久又南下到越中。在这几年的颠沛流离生活中,他接触到民间疾苦,并受到当时任苏州、杭州刺史的两位诗人韦应物、房孺复的影响,写下不少传世的诗篇。其中以《赋得古原草送别》最为脍炙人口。此诗作于787年,白居易当时未满16岁。这是应考诗,按科考规矩,凡指定、限定的诗题,题目前必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诗相类似。关于此诗,还有一段美丽的佳话:白居易从江南来到长安,带着诗文谒见当时的大名士顾况,想求他引荐,当顾况看到“居易”这个名字时,就开玩笑说:“长安米贵,居不易啊”,但等他读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一联时,顾况大为惊奇,连声赞赏说:“有才如此,居亦何难!” 白居易在元和年问任左拾遗期间,和元稹等倡导了一场诗歌革新运动,写了大量讽喻诗,代表作是《新乐府》五十首和《秦中吟》十首。 “新乐府”是相对汉乐府而言,名称是白居易提出的,其含义就是以自创的新的乐府题目咏写时事,故又名“新乐府运动”。这类诗的特点是:自创新题,咏写时事,体现汉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这些诗使权贵切齿、扼腕、变色,也导致了白居易遭权贵排挤打击以至被贬。 公元815年,44岁的白居易被贬到江州,来江州的第二年,他写下了传诵千古的《琵琶行》。诗中通过一个擅奏琵琶的长安名伎沦落江湖的不幸身世,寄托了自己政治上失意的苦闷。在这之前,他已经看到朝廷的种种黑暗,萌生过及早抽身的念头,但他并没有辞官归隐,而是选择了一条“吏隐”的道路,一边挂着闲职,一边在庐山盖起草堂,与僧朋道侣交游。 公元818年,白居易改任忠州刺史,其后又任杭州刺史,还做过苏州刺史。 在杭州期时,白居易修筑湖堤,蓄水灌田千余顷;并疏浚城中六口井,以利饮用。“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钱塘湖春行》)。他心里放不下西湖的“白沙堤”,诗人多情,人民亦有情,老百姓将西湖边通往孤山寺的那道堤坝径呼为“白堤”。如今白堤上的“断桥残雪”是西湖冬季的一处独特景观。 白居易晚年长期居住在洛阳香山,故号“香山居士”。他在洛阳过着饮酒、弹琴、赋诗、游山玩水和“栖心释氏”的生活。时常与名诗人刘禹锡唱和,提倡歌诗发挥美刺讽喻作用,时称“刘白”。 公元846年,白居易去世于洛阳,享年75岁,葬于龙门香山琵琶峰,洛阳市郊现建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和白园(白居易墓)。诗人李商隐为其撰墓志。白居易去世后,唐宣宗李忱写诗悼念: 白居易是一个影响深远的诗人,他的诗歌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作品有《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钱塘湖春行》、《暮江吟》、《忆江南》、《大林寺桃花》、《新丰折臂翁》、《缚戎人》、《卖炭翁》、《宿紫阁山北村》以及《江南遇天宝乐叟》、《霓裳羽衣歌》等等。 白居易的诗歌对后世影响巨大,晚唐皮日休、宋代陆游及清代吴伟业、黄遵宪等,都深受白诗的启示。 白居易又是一个关心下层人民、同情人民疾苦的诗人,当时他的名字就家喻户晓,他的许多诗篇妇孺皆能吟唱。 白居易是日本人民最喜爱的诗人,他的诗歌在日本的影响最大,在他们的心目中,白居易才是中国唐代诗坛的主将。P2-5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琵琶行(同是天涯沦落人)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胡长春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重庆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2903585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8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60 |
出版时间 | 2012-03-01 |
首版时间 | 2012-03-01 |
印刷时间 | 2012-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书法篆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2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292.11 |
丛书名 | |
印张 | 5.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重庆 |
长 | 236 |
宽 | 166 |
高 | 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5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