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伊朗与美国(从朋友到仇敌)
内容
编辑推荐

《伊朗与美国(从朋友到仇敌)》(作者范鸿达)是关于研究美国和伊朗国际关系的专著,全书分为伊美友好关系的建立;伊朗与美国的蜜月期;伊美友好关系的终结;“美国人质危机”;两伊战争中的伊朗和美国;伊朗美国关系纵论等数章内容。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内容推荐

《伊朗与美国(从朋友到仇敌)》内容介绍:自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成功以来,伊美关系一直处于风雨飘摇之中。1979年11月德黑兰学生占领美国驻伊大使馆并扣押人质,爆发“美国人质危机”;在两伊战争中,美国伊朗在波斯湾爆发海战;在伊朗核问题曝光特别是“核危机”形成后,伊美关系更是隔空怒视、剑拔弩张。三十多年来,没有任何国家比伊朗受到的美国制裁更严重;在伊朗每周五礼拜演讲时也没有任何国家比美国受到的抨击更猛烈。

伊朗与美国关系是如何走到今天的?

难道美国和伊朗根本就是不能相容的两个国家?

“伊朗核危机”又将如何发展?

《伊朗与美国(从朋友到仇敌)》的作者是范鸿达。

目录

致谢

前言

第一章 伊美友好关系的建立

 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伊美交往

 二 美国涉入伊朗

 三 伊美友好关系的建立

第二章 伊朗与美国的蜜月期

 一 艾森豪威尔主义与美国对伊朗的援助

 二 肯尼迪政府与伊朗的改革

 三 美国与伊朗的军事建设

第三章 伊美友好关系的终结

 一 巴列维国王的统治危机

 二 “人权外交”对伊朗的影响

 三 卡特政府初期的伊美交往

 四 伊朗伊斯兰革命爆发和美国的初始反应

 五 卡特政府抛弃巴列维国王

 六 “谁丢掉了伊朗”

第四章 “美国人质危机”

 一 美国人质危机爆发

 二 美国对人质危机的初期应对

 三 人质危机的最终解决

 四 伊美交恶

第五章 两伊战争中的伊朗和美国

 一 两伊战争的爆发

 二 两伊战争爆发后的美国立场

 三 “伊朗门事件”

 四 美国与伊朗的军事冲突

第六章 伊美关系的僵持

 一 拉夫桑贾尼时期的伊美关系

 二 哈塔米、克林顿改善伊美关系的尝试

第七章 反恐视野下的美国伊朗关系

 一 美国的反恐战争和伊朗的反应

 二 “伊朗核危机”的爆发

 三 以色列推动美国攻打伊朗

 四 伊朗核发展的动力及其对核危机的看法

 五 奥巴马的伊朗政策

 六 伊朗会是美国下一个战争目标吗?

第八章 伊朗美国关系纵论

 一 冷战是塑造伊美友好关系的关键因素

 二 伊美对双边关系的认知不同

 三 伊朗上层和普通民众对美国的态度不一

 四 在“反恐”问题上美国与伊朗等穆斯林国家分歧严重

 五 伊美关系剧变的启示

 六 伊朗美国关系走向何方?

第九章 中国、伊朗和美国

 一 中国和伊朗(波斯)关系简史

 二 美国对中伊关系发展的影响

 三 目前中国希望与伊朗合作的主要动力

 四 影响中国对伊朗政策的潜在因素

 五 伊朗核危机下的中国对伊政策选择

参考文献

附录1:巴列维国王时期伊美首脑互访简表

附录2:巴列维国王时期美国国务卿访问伊朗简表

附录3:美国任命驻伊朗的最高使节及其任期(1883-1980)

附录4:美国制裁伊朗的行政命令简表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伊朗与美国(从朋友到仇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范鸿达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1199358
开本 16开
页数 23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3
出版时间 2012-05-01
首版时间 2012-05-01
印刷时间 2012-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国际关系
图书小类
重量 0.38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871.22
丛书名
印张 15.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1
171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