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东关名人/东关文丛
内容
编辑推荐

东关名人辈出。韦明铧编著《东关名人》收录了南宋双忠、大明贵妃、盐商黄志筠、安岐、壶园主人何莲舫,将军李长乐、辛亥烈士熊成基、画魂潘良玉、联圣方地山等十多位名人。韦明铧说,这次仅仅选取了东关历史文化街区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还有一些名人未做详细介绍。

内容推荐

韦明铧编著《东关名人》东关街是一条扬州历史文化长廊。在这条老街上,具有扬州个性和特色的文化符号比比皆是,名闻遐迩的名人故里,古朴完整的民居旧宅,古色古香的老街小巷,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无不闪耀着扬州历史文化珍珠般的光芒。

《东关名人》有很强的文学性、趣味性和可读性。东关街打造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为契机,精选东关历史文化街区的众多文化元素编写而成,内容翔实丰富,古今相映,将成为外地游客了解东关街的文学读本。

目录

南宋双忠

大明贵妃

百尺梧桐阁主人汪懋麟

安家巷里说安岐

扬州二马

青溪旧屋是刘家

豪绅黄个园

流寓何莲舫

异才包世臣

悍将李长乐

祁家大院旧事

冬荣园走来的美人

辛亥烈士熊成基

联圣方地山

画魂张玉良

百年王板哉 

百花丛中一茉莉 

后记

试读章节

南宋双忠

扬州有孤忠史可法,还有双忠李庭芝与姜才。

双忠祠现已不存,只留下一个大照壁,在东圈门三祝庵附近。

少年时代就听说过李庭芝的名字,但是事迹不详。有两部戏,一部叫做《碧血扬州》,一部叫做《烈火扬州》,一直弄不清哪一部是写史可法,哪一部是写李庭芝的。李庭芝与史可法,一个生在南宋,一个生在南明,一个死于元兵,一个死于清兵,时代虽然不同,遭遇何其相似。

李庭芝,湖北随州人。据说李庭芝出生时,李家屋梁上忽然生出一朵灵芝,乡人聚观,以为是吉兆,于是

给他起名庭芝。李庭芝在少年时表现出了超常的天分,

日诵数千言。在他青年时,随州贪官跋扈专制,百姓痛恨至极,他预料必有大乱,建议全家到德州避难。李家离开不到十日,随州果然发生动乱,百姓死伤无数。

嘉熙末年,蒙古军队大举南下,南宋长江沿线防务十分紧急。李庭芝虽然已中乡举,但面对危局,无法安心读书。他毅然放弃仕途,到荆州投奔名帅孟珙帐下。孟珙善于识人,见李庭芝相貌魁伟,谈吐不凡,知道他是个难得的人才当即留下了他,并说:“以后他的名位肯定会超过我。”

由于李庭芝才干出众,朝廷命他移镇两淮。两淮是南宋防御前线,李庭芝为加强防务,在清河五河口设置栅栏,在淮南增设烽火台百余处。接着,李庭芝出任毫州知州,在荆山筑城以保卫淮南。开庆初年,贾似道任京湖宣抚使,留李庭芝管理扬州。不久,蒙古军队进攻四川,李庭芝上奏朝廷请求但任峡州(今湖北宜昌)知州,以扼守蜀东江口。后因母亲去世,李庭芝回家守孝。朝廷重选扬州官员时,理宗说:“无人能比李庭芝。”于是命李庭芝停止守丧,赶赴两淮。

李庭芝初到扬州时,扬州刚遭兵燹,烽火连天,哀鸿遍地。扬州以盐业出名,由于战争不断,盐商逃到城外,市面逐渐萧条。为了恢复经济,李庭芝下令免除百姓所欠赋税,同时借钱给百姓重建家园。一年之后,扬州百姓都能安居乐业。不久,李庭芝又下令开凿河道,沟通盐场,便利运输,扬州城重现生机。

李庭芝在扬州时,重视人才,招徕志士。当听说盐城进士陆秀夫很有才华,就把他招为幕僚,主管机要文件。陆秀夫性情沉静,不易接近,李庭芝依然器重他。当时人甚至说,得士最多者,数淮南第一,犹如小朝廷。

扬州城外的平山堂,地势高峻,可以俯瞰全城,一览无余。如果被蒙古军队占领,会构筑炮楼,架设车弩,威胁城中。为克服此弊,李庭芝派人筑城守护平山堂,同时招募两万流民守卫扬州城,号为“武锐军”。

李庭芝守卫扬州时,每遇水旱之灾,就发放官粟,不足部分拿自己的积蓄赈民。扬州百姓感激至极,交口称赞。他还大兴学校,倡导诗礼,祭祀圣哲,与士子一道学习射猎之礼。

咸淳年间,战争形势发生变化。在宋廷叛臣的建议下,忽必烈大举进攻襄阳和樊城。宋军骄奢轻敌,派李庭芝增援襄阳。李庭芝尽力而为,在襄阳西北清泥河修寨造船,并出重赏招募勇士,结果有三干人投奔而来。不久,又募得智勇双全的张顺和张贵两位大将,深得士兵佩服。可惜后来因宋军内部配合不当,致使襄樊失陷,李庭芝被罢官。

蒙古军队攻破襄阳后,乘胜追击,势如破竹,大举进攻两淮和四川。蒙军包围扬州,恰逢两淮安抚制置使暴死,朝廷立即起用李庭芝制置两淮。李庭芝为集中力量应付淮东局势,请求让夏贵负责淮西。此时蒙古军队步步逼进,南宋军队节节败退,而李庭芝所辖将领多能坚守城垣。然而蒙军势不可挡,扬州形势日紧。蒙军派人持榜劝降,被李庭芝杀死。又有降将持招降书来,李庭芝焚其书,将来人在街头斩首示众。同时,李庭芝调派苗再成率部战于城南,许文德率部战于城北,姜才、施忠则率部转战于城中。为了激励士气,李庭芝时常发放金帛牛酒犒赏将士,因而人人愿意奋死拼杀。朝廷也送来钱款慰劳,并加封李庭芝为参知政事。朝廷欲以知枢密院事之职调李庭芝进京,让夏贵镇守扬州,但夏贵不来,只好作罢。

这时,蒙军将帅阿术为扼制淮南宋军,率部驻扎镇江。蒙军在扬州城外筑起长围,以迫使扬州城粮尽援绝,不攻自破。不久,扬州城中粮食已尽,死者满道。到德祜二年(1276)二月,情况更糟,人们无粮可食,只得竞相去食人肉。不久,南宋谢太后以恭帝名义投降元朝,临安沦陷,南宋名存实亡。谢太后送来诏谕,劝李庭芝投降,李庭芝大义凛然地对来使说:“从来只有奉诏守城,没听说过有诏谕投降的!”拒绝降元。

当谢太后与恭帝被押往大都行至瓜洲时,又诏令李庭芝投降,说:“现在太后与皇帝都已臣服了,卿尚为谁守之?”李庭芝仍然不予理睬,下令发弩箭射击来使。李庭芝与姜才召集将士,发誓夺回谢太后和恭帝。姜才出兵与元军激战,未能成功,退回扬州,继续坚守。P1-P6

序言

扬州东关街因为街道起始于东关古渡,故名东关街,全长约一公里,位于古城东北角。

千百年来,东关街不仅是扬州水陆交通的要冲,而且是扬州商业、作坊、宗教、工艺的核心街区。 

可以说,东关街是扬州的历史缩影:

——古运河从东关渡头流过,波光云影让人联想到发轫于春秋的邗沟;

——汉代后土祠演变成了今天的琼花观,寄寓着扬州人对土地的敬畏;

——唐代东门遗址公园的城墙上,影印着十里珠帘与二分明月的绮丽;

——宋代爱国将领李庭芝、姜才的雄风,永远镌刻在双忠祠大照壁上;

——元代来华的大旅行家马可·波罗,他的纪念馆就坐落在东关街头;

——明代的山陕会馆和武当行宫,见证了扬州的商业文化与宗教文化;

——清代的个园、壶园等,宛如展示扬州盐商生活方式的精致博物馆;

——近代革命志士熊成基、曹起潘的故居,是记载革命史的生动课堂;

——因高丽商人安岐得名的安家巷,和因旅法画家张玉良故居出名的广储门街,则是扬州连接世界的血肉纽带。

扬州古城是历史馈赠给我们的珍贵礼物,东关街是这份礼物中最璀璨的明珠。在扬州,如果说瘦西湖让你看到十里图画新阆苑,那么东关街会使你领略到二分明月旧扬州。

东关街是你的记忆,是我的家园。东关街是旅行家的梦乡,是艺术家的天堂。任何人在东关街都能够找到他喜欢的东西:

扬州园林甲天下,许多完整而美丽的古典园林如个园、汪氏小苑等,至今保留在东关街。

扬州盐商在古代商帮中独领风骚,其代表人物的家园如壶园、街南书屋等,就坐落在东关街。

扬州老字号名满天下,而百年老店如四美酱园、谢馥春香粉店等,至今仍在东关街生意兴隆。

扬州工艺蜚声海内外,漆器、玉器、剪纸、古琴、古筝等传统文化产品,如今在东关街比比皆是。

扬州美食闻名四海,以淮扬菜系为主角、以各种口味为搭配的美食广场出现在东关街。

扬州古玩业在全国收藏界赫赫有名,以准提寺为龙头的古玩交易市场,也在东关街形成气候。

可以说,东关街是扬州文化的大观园。她正以传统的风貌,现代的服务,热情欢迎五湖四海的朋友们!

复活老扬州的记忆,续写新市井的传奇;

尽显东关街的魅力,再现汉唐清的丰姿。

由韦明铧先生和汪清香女士共同主编的这套《东关文丛》,从名人、名园、名胜、名店等各方面全面介绍东关街,是一个富有意义的创举。她不仅为东关街立传,而且为游客提供了一分融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为一体的旅游指南。

因此,邀我为之作序,我欣然接受,并希望这套文丛继续编写下去。

后记

我在扬州东关街安家巷居住大约十年之久,可以说对东关街感情备深。直到这一次编《东关文丛》,写《东关名人》,才知道对东关街依然了解不深。就东关名人而言,还有许多应该列入的没有列入,一方面固然为篇幅所限,一方面也是孤陋寡闻所致。这些遗憾,只有等将来有机会再弥补了。

写完这本小书后,照例应该写篇后记。检索旧稿,居然发现三篇关于东关街的短文,却凝聚着我对东关街的万千情思。于是便偷懒,作为后记附录于下。

一扬州古城文化录引言

东关,可以说是扬州古城浓墨重彩而又精雕细刻的历史缩影。

以古邗沟为起点的大运河,紧傍着东关街东侧静静地流过,是邗城发端于春秋时代的诗意象征;由后土祠逐步演变而来的琼花观,是汉代广陵城的珍贵遗迹;值得游人访古探幽的东门遗址公园,是唐代扬州罗城繁华市肆的东方大门;东圈门里纪念爱国将领李庭芝、姜才的双忠祠旧址,是宋代扬州城英勇抗敌的悲壮见证;祭祀真武大帝、祈祷百姓平安的武当行宫,是明代扬州民间宗教文化的艺术结晶;星罗棋布的个园、壶园、汪氏小苑等私家园林,是展示清代扬州盐商生活方式的精致博物馆;而藏在深巷之中的熊成基故居、曹起潘故居,是近现代扬州革命史的生动课堂;还有因高丽商人安岐得名的安家巷,以及旅法画家张玉良故居所在的广储门街,则是扬州连接世界的瑰丽纽带。

东关虽然只是扬州古城的一个局部,但是包含着太多的文化信息。

东关留下了扬州城走过的一串足迹,同时更在启迪我们走向未来。

二致双东建设者

在扬州的东关街和东圈门,已经很久没有聚集过这么多外乡人的身影。打开尘封的史册,我们依稀看到,还是在大约一千多年前的盛唐,扬州罗城有过成千上万金发碧眼的胡商在此摩肩接踵,买卖珠宝,批发药材,他们用阿拉伯腔调说着生硬的扬州话。在大约两百年多前的大清,又有几批远方的商人,先后联袂而至,经营盐业,迎送天子,并在东关街上大建山陕会馆与徽歙园林,他们分别操着秦语、晋语和徽语。从那以后,东关街和东圈门冷寂了整整一个世纪。

但是,近几个月来,东关街和东圈门几乎重现了当年的盛况,大街小巷充耳可闻安徽、山东、浙江等地的异乡口音。他们的脸庞因经受风雨而变得黢黑,他们的手掌因砖石磨砺而变得粗糙。他们并不是商人,是一批来自四方的建设者。这些建设者,并不完全与东关街和东圈门的历史毫无干系。他们聚集于此,正是为了恢复东关街和东圈门的历史旧观,重现昔日盐商宅第、钱庄旧铺、将军府邸、太守故家的风采,让残缺或湮没已久的磨砖门、青石板、七架梁、四合院、雕花窗、马头墙、假石山、金鱼池拂去埃尘,重见天日。

因为这些建设者,我们重新体味了盐商宅第的舒适。花厅的四面复现了四季山石,不让个园的春夏秋冬四座假山专关于前。金鱼池的碧波又在月光下粼粼闪耀,教人想象华氏盐商当年的富足和安逸。一进进的深宅大院,向世人诉说着经商的艰辛和享乐的欢愉。而这一切,是因为建设者们的一双手。

因为这些建设者,我们亲身感受了钱庄旧铺的整饬。隐蔽的密室与幽深的火巷,这_切曾经埋没在无情的岁月里,被乡人遗忘得一干二净。如今凭借一双双巧手,竟然让老胡家的钱庄重现旧貌,光耀门楣。钱庄里的金银早已不知去向,但老房子却成了我们真正的无价之宝。而这_切,是因为建设者们的一双手。

因为这些建设者,我们初次领教了将军府邸的威严。在高大的围墙后面,森严壁垒的厅堂和寒光四射的兵器俨然再现。厅堂的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尽量按旧制铺设;兵器架上的每一杆枪、每一枝戟,都设法照原样制造。当年李将军解甲归田后休憩的花园,如今又是一片草木葱茏。将军闲来舞弄的刀枪,又整整齐齐地插在架上。而这一切,是因为建设者们的一双手。

因为这些建设者,我们再次看到了太守故家的风雅。昔日的门第仍然高峻,院落依旧宽宏,当年主人何氏的坎坷阅历从曾国藩那副著名的楹联上一览无遗。而这些,都是精心复制的。有了宽敞的客厅,有了安静的书斋,那位因为丢失城池而致仕从商的何太守也就重新找到了他的精神家园。而这一切,是因为建设者们的一双手。

因为这些建设者,东关街和东圈门终于结束了蓬头垢面的时代,完成了她第一次大规模的整容和梳妆。所以,当扬州人迎面遇到双手沾满水泥的安徽瓦工时,当扬州人无意邂逅提着斧头锯子的山东木匠时,当扬州人偶尔相逢遍身色彩斑驳的浙江油漆师傅时,让我们对他们道一声:“你们辛苦了!双东的美丽永远铭记你们的灵气和汗水!”

三开发双东旅游资源的建议

第一,把双东打造成扬州城两千五百年历史的缩影。

双东虽然只是扬州古城的一个局部,但是包含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扬州城两千五百年的发展史在这一街区留下了系统的痕迹。例如,以邗沟为标志的古运河傍东关街东侧流过,是邗城发端于春秋时代的象征;由后土祠演变而来的琼花观,是汉代广陵城的文化遗迹;东门遗址公园,是唐代扬州罗城繁华的东大门;纪念李庭芝、姜才的双忠祠旧址,是宋代扬州城英勇抗金的英雄主义见证;祭祀真武、祈祷平安的武当行宫,是明代扬州宗教文化的结晶;个园、壶园、汪氏小苑等园林,是清代扬州盐商精致生活方式的博物馆;而熊成基故居、曹起晋故居是近现代扬州革命史的写照,安家巷与张玉良故居则是扬州与世界交往的桥梁。

第二,优先开发双东地带具有里程碑价值的人文景观。

双东地区人文景点密集,开发初期要防止全面开花,平均用力,应该慎重选择突破口。突破口是指那些具有特殊历史意义和独特文化价值的古建筑。例如:琼花观、双忠祠、三祝庵,分别是汉代、宋代、清代的扬州文化地标,应考虑充实、复建和扩大其规模。另外,个园对面的街南书屋,是清代中叶儒商活动的著名场所,当时全国第一流的文人如袁枚、郑燮等人都曾来此雅集并留下诗联,举国没有第二处;东关街东头的冬荣园,是当代张氏四姐妹张元和、张允和等之母陆英的故家,也是以描写湘西风情闻名于世的大家沈从文的岳母家,其潜在的旅游号召力极大;逸圃对面的方尔谦故居,是民国时代被尊为联圣的方尔谦的老家,方尔谦担任过袁世凯西席,在近代历史和华人世界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立独行的名士;广储门街32号的张玉良故居,是张玉良家开毡货店的遗址,张玉良从这里走向世界艺术殿堂——法国卢浮宫,成为罕见的中国女画家。这些地方,具有各自不同而有世界意义的人文色彩,应予以优先修复,率先开发。

第三,慎重命名新开发的景点名称。

对于古建筑开发的意义,大家没有什么疑问。但是对于古建筑的命名问题,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不同古建筑的内涵是有差别的,有的以建筑胜,有的以园林胜,有的以人物胜,在命名古建筑时要注意名至实归。以双东新开发的几处景点而言,有得有失。逸圃、武当行宫、李长乐故居的命名是适当的,但是“胡仲涵故居”的命名未免失当。因为“故居”的意义,是纪念某一个名人的场所,而胡仲涵并非名人,修复这座老宅只是因为建筑价值,而不是纪念建筑的原主人。按照目前的名称,游人至此首先是想了解胡仲涵是什么人,而不会去关心建筑。当游人了解到胡仲涵不过是一个普通的钱庄老板时,会对扬州花费重金纪念一个普通钱庄老板感到诧异与困惑。对于这座建筑的正确命名,我认为应该是“民国胡氏旧宅”,突出其时代价值和建筑价值,而非纪念价值。试想,如果把个园和逸圃称为“黄志筠故居”、“李鹤生故居”是多么荒唐可笑。李长乐故居之所以可行,是因为李长乐其人青史留名。同时,“华氏园”、“汪氏小苑”的命名也不妥,这是后人强加给它们的名字,应该引何园之例,称作华园、汪园。对于景点而言,木已成舟,再改就难了。

              韦明铧

           2012年3月23日于海德庄园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东关名人/东关文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韦明铧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5107153
开本 32开
页数 11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75
出版时间 2012-04-01
首版时间 2012-04-01
印刷时间 2012-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16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0.853.3
丛书名
印张 4.2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03
130
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6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4:3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