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东关名店/东关文丛
内容
试读章节

谢馥春香粉铺

地址:东关街237号。

马监巷朝东关街转弯处有一段弧形长廊,经过尽头的圆门向西便是一栋古色古香的二层小楼。二楼檐口悬“中华首妆”黑漆金字匾,一楼正中是红底金字大招牌:谢馥春。长廊与楼后是块空地,听谢馥春的王书记介绍,这里下一步将建成休闲、熏香、瑜伽的场地,空地南边有排高高的雪松作为与生产厂区的分界。大院正门头上的“谢馥春”匾为红学家冯其庸所题,寓意这一方宝地与《红楼梦》的渊源可深着呢,值得你去仔细寻幽探访一番。

扬州香粉发端于明。清孙兆溎所撰《片玉山房花笺录》云:“戴春林香铺相传开自前明,其来已久,货亦极佳。”乾隆年间李斗的《扬州画舫录》载:“天下香料,莫如扬州。戴春林为上,张元书次之。迁地遂不能为良,水土所宜,人力莫能强也。”到了清朝康熙年间,各地来往贸易的商贩渐多,将扬州香粉带入京都,传进皇宫,为宫内妃子宫娥所喜。这个消息传入扬州地方官吏、两淮盐运衙门后,他们便将精制的香粉装入五彩花式的小纸盒子,作为贡品进贡皇宫,这样一来扬州香粉便冠称为“宫粉”,身价百倍。清末民初,民间盛传“苏州胭脂扬州粉”、“天下香粉莫如扬州”,足见扬州香粉业的繁荣。扬州谢馥春化妆品有限公司,其历史可追溯到清朝道光十年(1830)创立的谢馥春香粉铺,乃中国第一家化妆品企业。传统产品鸭蛋粉、冰麝油及香件(誉称东方固体香水)统称谢馥春“三绝”,1915年与“茅台酒”同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大奖,成为当时中国化妆品第一品牌。

谢馥春香粉铺原址在扬州城南下铺街上,店铺是租的,门面也小,由谢宏业所创。店主之所以取“谢馥春”为名,具有一定的道理:“谢”为姓氏,而“谢”在汉语中有凋零衰退之意,这本商家之大忌,故后加“馥春”二字——“馥”字本义为香气,馥郁芬芳,切合香铺特性;又“馥”与“复”同音,与“春”字相连,既寓回春之意,更含有春光永驻、如花似锦的愿望。咸丰时,谢馥春因兵火歇业,谢宏业之妻戴氏率其幼子谢怀避居江都仙女庙镇娘家,谢宏业本人留守老店,死于乱兵之中。同治三年(1864)太平军退出扬州,谢怀回到扬州复业。此时,扬州的商业中心已迁至辕门桥一带,戴氏、谢怀母子当机立断,在辕门桥大街上购楼上下共十余间,作为谢馥春新店址(今国庆路门市部)。此时,戴春林、薛天锡已相继歇业,谢家便将戴、薛两家有经验的师傅招进店来,厉兵秣马,希冀独占鳌头。后人称扬州香粉业的这段历史为“三家归谢”。戴氏与谢怀经营三年,积累了大量资金,又购瓦匠营巷住宅(今谢家巷,即厂址)及市房数处。就在谢馥春蒸蒸日上之时,二十三岁的谢怀因病去世,其子谢松甫仅两岁,故仍由戴氏主持店务及作坊生产。谢馥春从谢宏业创始,历经谢怀、谢松甫、谢箴斋,以至谢崇德、谢崇光弟兄二人,五世绵延,福祚不绝。1952年春,谢箴斋去世,谢馥春就由其子谢崇德、谢崇光兄弟俩负责打理。当时正值抗美援朝,谢家向中国人民志愿军捐赠了半架飞机,至今仍传为美谈。

在谢馥春的发展史上,有三件大事值得一提:一为商标案,二是巴拿马博览会银质奖章,三是与《红楼梦》的渊源。

一场轰动全国的冒用名牌的商标案发生在民国二年(1913),案由是谢馥春的“五桶”商标被大江南北十三家化妆品冒用,而地方司法部门无能为力,只好由北洋政府大理院受理此案。为了维护谢馥春的正当权益,店主人向县政府呈请并获得批示,以黑漆木牌,以红漆画出“五桶”标识,并以金字告白如下:“本店城里仅此一家,此外并无分铺,请认明辕门桥谢馥春老铺五桶商标为记,庶不致误。本号主人谨白。”后经大理院终审,责令十三家商铺具结悔过,这场风波才得以平息。据研究商标发展史的人称,此案以中国第一件商标纠纷案而载入史册。谢馥春胜诉的消息不胫而走,成了扬州市民街头巷议的热门话题,也使谢馥春的声名鹊起。

第二件是1915年2月20日至12月4日万国巴拿马博览会在美国旧金山召开,谢馥春送展的香件类“文雅佩玩”,赢得与会者的青睐,获得博览会的银质奖。奖章的正面是博览会的会徽浮雕,反面则是裸体的亚当与夏娃,造型精美。这次奖章的获得,不仅使谢馥春走出国门,飘香异域,为扬州人民争了光,也成为当时中国香粉业的最高荣誉,奠定了谢馥春在同行业中的领军位置。

第三件是谢馥春与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的不解之缘。20世纪80年代,著名红学家冯其庸联合中国艺术研究院及红楼梦研究所,在谢馥春挂牌成立“红楼梦化妆品研究室”。关于扬州香粉,《红楼梦》第四十四回“喜出望外平儿理妆”中写道:“平儿倒在掌上看时,果见轻、白、红、香四样俱美,拍在面上也容易匀净,且能润泽,不像另的粉涩滞。”第二十八回“蒋玉菡情赠茜香罗”写道:“女儿悲,丈夫一去不回归;女儿愁,无钱去打桂花油……”此外,书中也多次提到达官贵人配戴的文雅佩玩,如北静王手腕上的鹘鹆香念珠、宝钗玉膊上的红麝香串、袭人荷包香袋里的两个梅花香饼儿,这些官场与闺中爱宠,都是指扬州的香粉和香件。从《红楼梦》中描绘出来的大家闺秀对美的追求,影响着今日数以亿计的华人女姓,这也成为谢馥春在当今美妆领域独领风骚的底蕴所在。P1-P5

后记

唐开元十四年(726),二十六岁的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开始了一次朝气蓬勃兼试求功名的漫游。他浮洞庭、历襄汉、上庐山、过金陵,以扬州为此行的目的地。他“春往扬州,秋病扬州,冬离扬州”([日]笕久美子语),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此时的扬州又是怎么样呢?“江淮之间,广陵大镇,富甲天下”(((旧唐书》)。城池已从蜀冈上的子城(又称衙城)向冈下平地扩展。新城区内河道纵横,主要有东西向的浊河和邗沟,南北向的由子城东城濠向南达南门的官河(包括今玉带河和汶河),以及沿着这两条河岸形成交错的“十里长街”,成为当时扬州繁华的地段。特别是沿邗沟从东门、东水门逶迤向西到驿桥的东关街,成为“夹河树郁郁,华馆千里连”的繁华第一街。

李白在扬州诗酒留连的日子里,是东关街上的常客。那日,他将马系在路边的垂杨树下,随便找了个吃食摊子坐下,与准备返乡的好友话别。李白吟道:‘‘玉瓶沽美酒,数里送君还。系马垂杨下,衔杯大道间。”路边,清澈的邗沟河水向东流,他的思绪也随着这潋滟碧波飞向远方,再远便可以到大海,还会看到海上影影绰绰的青峰。想到这儿,他有点怅然,今日送友归,我的归程又在何日?李白是个性情豁达的人,酒过几巡,到了微醺也就劝对方说,只要各自尽兴,也就可以分手了,何苦喝得面红耳赤呢?这就是李白首次到扬州留下的那首《广陵赠别》。

天宝年间,“扬州郭里见潮生”,能够见到潮汛的也只有南门和东门,其中又以邗沟水势最大。东关街上桥又多,“郭登桥出郭船”、“水郭帆樯近斗牛”,都是说的这一带情景。扬州是国际性大都市,海上、陆地丝绸之路的交汇处。东关的码头上停泊着许多波斯、大食、日本、韩国的商船,街面上走着不同肤色、语言的外国人,神情自若。东关街邸店林立,绮罗如云。有绸缎店、珠宝店、茶叶店、家具店,最多的是铜镜店,拐角的尚有一家锤声叮当、火花四溅的铁匠店。酒楼食肆更多,还有卖“胡饼”的外餐馆。杜牧的诗句“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描述的就包括东关街。

东关街与官河交叉的十字路口,是最热闹的市中心,扬州驿站便设在桥畔。驿站掌邮传公文迎送官宦之事。自从唐至德元年(756)始置淮南节度使后,驿站就更加忙碌了。杜牧有一篇《淮南监军使院厅壁记》,这样说道:“淮南军西蔽蔡壁、寿春,有团练使,北蔽齐壁、山阳,有团练使、节度使,为军三万五千人,居中统制二处一千里,三十八城,护天下饷道,为诸道府军事最重。”落款也满好:“某再谢不才,不足记序,内侍日:‘掌书记为监军使壁记,宜也。’某惭愧而书。 时大和八年十月二十一日记。”对这位写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街垂千步柳,霞映两重城”、“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等一大串脍炙人口的诗句的作者,世世代代的扬州人是心存感激的。至于他“供职之外,惟以宴游为事”的那点风流,说不定也就在东关街上,因为这儿早已是“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欢迎这位风流才子的光顾。

南宋年间,扬州处于抗金的前沿阵地。建炎年间由江东制置使吕颐浩、知州郭棣改筑的宋大城,也是按军事要塞的格局行事。宋大城寓于唐城的东南角,面积也只有唐城的一半。城里的十字干道全是花岗岩的条石铺就,马儿跑在上面,的的笃笃的马蹄声更加清脆。从东关到开明桥的这段宋代东关街,主街上横着一个“状元坊”,是民居的坊区还是立的牌坊,还令人费解。不过,除了熙和、众乐、崇德、仁丰、延庆等坊之外,已经有了盐务巷、马监巷、新街、文选巷等地名,也有了庆丰楼、明月楼、东酒库、都酒务这些酒肆茶楼。在东酒库里有一个壶春园,壶春园里有一个佳丽楼,江南诸山拱揖在目。宗观有诗:“胜景空寻佳丽楼,江风淅淅野棠秋。登桥不少名园醉,一带朱栏倚碧楼。”又,扬州富民赵氏在东关街上开了一家明月楼,一时题咏皆不称意,赵孟兆即席题云:“春风阆苑三千客,明月扬州第一楼。”主人大悦,置酒为谢。

元至正十七年(1357),佥院张德林建的扬州旧城以及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知府吴桂芳、石茂华建的扬州新城,—直成为今日扬州古城区的基础,现已被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的范畴。乾隆年间出版的《扬州画舫录》载:“新城东关至大东门大街,三里,近东关(利津)者谓之东关大街,近大东门者谓之彩衣街。”这大概是记录明清东关街的最早文字。经过千年的积淀,街内留下了丰厚的历史遗存和人文古迹,堪称中国大运河沿线城市中保存最为完好的商业古街。

清末民初,东关街成为众多商业老字号的发祥地。进入新世纪,东关街再次成为传统色彩浓厚的手工艺、特色小吃和商业老字号一条街。据统计,扬州现存时间最为久远的老字号前五名,除冶春茶社外,其余的四美酱园、谢馥春香粉铺、富春(花园)茶社、大麒麟阁茶食店四家,都有本店或分店在东关历史文化旅游区内。全街共有个体工商户232家,其中手工业72家,餐饮业24家,旅游商品经营户136家。一位旅游者在网上发帖说:“东关街,就是小吃一条街。对于我们来扬州就是吃吃吃的来说,这哪有不去的道理?所以,第一站就是东关街。这边有人力三轮车,挺有古时候那种味道的。街的两旁也都是吃的,品种繁多,看着就眼花啊!四美酱园的虾籽酱油、扬州酱菜;聚香斋超级好吃的豆腐脑和黄桥烧饼(居然有肉松味的);粗茶淡饭的桂花藕粉圆,贼大的一碗,藕粉圆子里还有桂花,老香哦;还有靳氏的烧饼、扬八怪姜糖、共和春的虾籽饺面、谢馥春的鸭蛋粉、红星的黄桥烧饼等等等。当然咯,还有扬州炒饭,宝应长鱼面,琳琅满目,数不胜数啊!要是整条街这么吃下来一遍,估计是要个几天的,哈哈!”

东关街2011年接待游客达到330万之多,已经形成到扬州必逛东关街的品牌效应。到了东关街,你可以各取所需、有求必应:“扬州繁华以盐胜”,你想了解盐业兴衰的可到两淮盐运使司、疏理道、盛世岩关;你对儒家文化有兴趣的,可以去瞻仰董公祠、正谊巷;对琼花和道教有研究的可以到琼花观、武当行宫;对盐商豪宅花园有兴趣,可以参观个园(盐商黄至筠所建)、壶园(盐商何廉舫所建)、华氏园(盐商华友梅所建)、汪氏小苑、冬荣园等众多的盐商遗迹;对扬州八怪想多了解的可以到罗聘故居、街南书屋、三祝庵。还有,如果爱好近现代革命史的同志可以到熊成基故居、曹起晋故居、江上青故居;欢喜老字号的可以捎上几盒谢馥春鸭蛋粉或者几瓶三和四美的酱菜。你还可以到剪纸馆看轻盈灵动的表演,肚子饿了’临街的小吃部,老少咸宜,丰俭由人。徜徉于古韵盎然的东关街,挽着情侣,信步由缰,和风会送给你温馨与芬芳。累了,可以在长乐客栈下榻,尽情享受—下淮扬美食的真谛,以及“晚上水包皮”的惬意。总之,东关街给每一个造访者提供了解扬州文化底蕴的厚重与小家碧玉般精致的机缘,为扬州赢得了青睐与荣誉。如今,它已是扬州一颗熠熠生辉的掌上明珠。

明月朗照,东关古渡前古运河水默默地向南流,喧嚣了一天的东关街静悄悄的,远处偶尔传来一两声狗吠。微风过后,只有长乐客栈马头墙上的爬山虎发出一阵骚动,然后又静了下来。人们都入睡了,睡得那么稳,那么香甜……

           (本书照片系由作者与梁庆椿共同拍摄)

目录

谢馥春香粉铺

四美酱园

富春花园茶社

绿杨村茶叶店

大麒麟阁茶食店

清真鸿兴民族饭店 

扬州漆器店

扬州玉器店

广陵古籍刻印社门市部

扬州湖笔厂门市部

张秀芳剪纸馆

吴晓平刺绣馆

长乐客栈

七夕客栈 

半度雨棚咖啡馆

龙飞休闲中心

园兴园养生煲汤馆 

民族风情布艺坊

绿叶牛皮糖店

扬八怪姜糖店

皮包水饭庄

聚香斋

后记

序言

扬州东关街因为街道起始于东关古渡,故名东关街,全长约一公里,位于古城东北角。

千百年来,东关街不仅是扬州水陆交通的要冲,而且是扬州商业、作坊、宗教、工艺的核心街区。 

可以说,东关街是扬州的历史缩影:

——古运河从东关渡头流过,波光云影让人联想到发轫于春秋的邗沟;

——汉代后土祠演变成了今天的琼花观,寄寓着扬州人对土地的敬畏;

——唐代东门遗址公园的城墙上,影印着十里珠帘与二分明月的绮丽;

——宋代爱国将领李庭芝、姜才的雄风,永远镌刻在双忠祠大照壁上;

——元代来华的大旅行家马可·波罗,他的纪念馆就坐落在东关街头;

——明代的山陕会馆和武当行宫,见证了扬州的商业文化与宗教文化;

——清代的个园、壶园等,宛如展示扬州盐商生活方式的精致博物馆;

——近代革命志士熊成基、曹起潘的故居,是记载革命史的生动课堂;

——因高丽商人安岐得名的安家巷,和因旅法画家张玉良故居出名的广储门街,则是扬州连接世界的血肉纽带。

扬州古城是历史馈赠给我们的珍贵礼物,东关街是这份礼物中最璀璨的明珠。在扬州,如果说瘦西湖让你看到十里图画新阆苑,那么东关街会使你领略到二分明月旧扬州。

东关街是你的记忆,是我的家园。东关街是旅行家的梦乡,是艺术家的天堂。任何人在东关街都能够找到他喜欢的东西:

扬州园林甲天下,许多完整而美丽的古典园林如个园、汪氏小苑等,至今保留在东关街。

扬州盐商在古代商帮中独领风骚,其代表人物的家园如壶园、街南书屋等,就坐落在东关街。

扬州老字号名满天下,而百年老店如四美酱园、谢馥春香粉店等,至今仍在东关街生意兴隆。

扬州工艺蜚声海内外,漆器、玉器、剪纸、古琴、古筝等传统文化产品,如今在东关街比比皆是。

扬州美食闻名四海,以淮扬菜系为主角、以各种口味为搭配的美食广场出现在东关街。

扬州古玩业在全国收藏界赫赫有名,以准提寺为龙头的古玩交易市场,也在东关街形成气候。

可以说,东关街是扬州文化的大观园。她正以传统的风貌,现代的服务,热情欢迎五湖四海的朋友们!

复活老扬州的记忆,续写新市井的传奇;

尽显东关街的魅力,再现汉唐清的丰姿。

由韦明铧先生和汪清香女士共同主编的这套《东关文丛》,从名人、名园、名胜、名店等各方面全面介绍东关街,是一个富有意义的创举。她不仅为东关街立传,而且为游客提供了一分融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为一体的旅游指南。

因此,邀我为之作序,我欣然接受,并希望这套文丛继续编写下去。

内容推荐

余志群编著的《东关名店》东关街是一条扬州历史文化长廊。在这条老街上,具有扬州个性和特色的文化符号比比皆是,名闻遐迩的名人故里,古朴完整的民居旧宅,古色古香的老街小巷,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无不闪耀着扬州历史文化珍珠般的光芒。

《东关名店》有很强的文学性、趣味性和可读性。东关街打造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为契机,精选东关历史文化街区的众多文化元素编写而成,内容翔实丰富,古今相映,将成为外地游客了解东关街的文学读本。

编辑推荐

余志群编著的《东关名店》书中收录了东关街区许多名店,如谢馥春、四美酱园、富春花园茶社、绿杨村茶叶店、大麒麟阁、扬八怪姜糖店、绿叶牛皮糖店等。这些名店既有传统老字号,也有在东关街上新开的店铺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东关名店/东关文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余志群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5107160
开本 32开
页数 10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4
出版时间 2012-04-01
首版时间 2012-04-01
印刷时间 2012-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贸易
图书小类
重量 0.14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727.533
丛书名
印张 3.62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03
130
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6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9:5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