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西部地理/收获人文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作家笔下的私家地理,雄浑悲悯的西部长歌。本书汇集贾平凹、张贤亮、马原、于坚、红柯、杨志军等十余位著名作家,以“大散文”形式完美展现中国西部质朴、刚劲而充满诗意的独特风情。字里行间皆流露出对自然原生态和人类原始激情的缅怀与向往,其中对于消逝的自然环境与人文风情的追忆尤为沉郁感人,令人动容。“草原的声音引领我们悲悯”,西部的人文重塑我们健康刚健的灵魂。

内容推荐

让草原的声音引领我们悲悯、让西部的人文重塑我们刚健的灵魂。本书汇集贾平凹、张贤亮、马原、于坚、红柯、杨志军等十余位著名作家,以“大散文”形式完美展现中国西部质朴、刚劲而充满诗意的独特风情。具体内容包括《昨日的猎手》《拉萨地图》《科克盟科克》《灵魂依偎的雪山草原》《宁夏有个镇北堡》等。

目录

昨日的猎手

凉州与凉州人

拉萨地图

奎屯这个地方

拴马桩

科克盟科克

温泉

灵魂依偎的雪山草原

怒江的方式

宁夏有个镇北堡

白层古渡

路上的祖先

试读章节

埋在雪中的猎手

他的名字叫西班,姓索勒果诺,在大兴安岭北坡使用驯鹿的鄂温克游猎部落中,算得上最有名的猎手。西班个头儿很高,有两条长腿,人有点瘦。他的头发总是乱蓬蓬的,一双眼睛不大,见了人常常眯缝着,可到了林子里特别的管用。在我的记忆中,他脸上总是带着一副笑模样,特别是在他喝过酒之后,笑就粘在了他的脸上,那神态显得天真,憨厚。在那些性格暴躁、最易冲动的猎手中,他是最没脾气的一位。

我同西班结识是在一九六八年之后的一些日子。那一年,我在海拉尔市读初中,因为“文化大革命”断了求学之路,又够不上上山下乡的“政审资格”,在走投无路之时,大兴安岭北坡使用驯鹿的鄂温克部落收留了我,给了我这小镇里长大的鄂温克孩子一条谋生之路。这样,大兴安岭,还有森林里静静地流淌的那条被鄂温克猎人命名为敖鲁古雅的小河,成了我的第二故乡。这就使我离童年时嬉戏的那条大河——嫩江,更远了,我把它藏在心底。

一九六九年秋,我跟随狩猎小组来到角道木猎场,那时这个地方没有人烟,野兽很多。西班也参加了这个狩猎小组,那年他不到四十岁,正值中年,而我刚满十七岁,还是个没摸过枪杆的毛孩子。当时,派给我的是些杂活儿,打草呀、喂马呀、跑跑运输什么的,还没有跟随猎手出猎的资格。我记得很清楚,十月一日那天突然降了一场大雪,大家都很兴奋,因为枯干的、霜冻的荒野,藏匿了野兽的痕迹,飘洒的大雪改变了这一切,飞禽和走兽都要在雪地上留下印迹了。这场初雪来得早,河水还没封冻,雪花落在草甸子上、山坡上并未融化,而是软绵绵、湿漉漉的。就在这一天,西班对我说,他打伤了一头野兽,希望我跟他一起去撵,这正是我睡梦中都在盼的事情,真使我兴奋,几乎一夜未阖眼,在河边的简易帐篷里翻来覆去盼着夭亮。第二天天还没亮,我在腰间挎了一把猎刀,空着两手跟随西班出发了。西班竞没骑马,徒步走向空旷的河谷,这使我很吃惊,不敢多问,一声不吭地跟在他身后。走了不远,他撇开小路,迈开大步横穿一片开阔的塔头洼地,在满是塔头的洼地快步如飞。我愣在那儿,瞧一眼脚下穿的胶鞋,咬着牙跟了上去。雪和冰茬在脚下发出脆响,散乱的塔头在雪中露出半截脑袋,踩下去软塌塌的,不小心脚就陷在满是冰茬的水洼里。我跟在西班的身后一路小跑,小跑也跟不上他的脚步,一会儿浑身全湿了,不止一次跌倒在水洼中,雪水和冰凌冻在身上,双腿早已冰得发麻。这更促使我不停步地跑,不然人就要冻僵。西班穿得比我还要单薄,这是为了走路的便利。他并不怕冷。西班只顾朝前赶路,我敢说不管是穿林子还是过塔头甸子,他行走的速度比一匹马还要快,那次我真领教了。当我深一脚、浅一脚的,弄出啪啦啦的响声,他总要瞥我一眼,眼神中只有责怪。钻进林中逢到转弯时,他要砍个树标或折断树枝,为我提示方向。有时看我真的跟不上了,就坐在倒木上等我。那天我们赶了很远的路,才撵上那头受伤的驼鹿,它在桦树林瘸着一条腿狂奔时被西班的猎枪打倒。当年西班机敏的动作、枪手特有的出击姿态,如今早已在我的记忆中变得模糊。我清楚地记得的画面是:整整一个漫长的白天我都跟在他的身后,在湿乎乎的雪地上不停地跑呀跑。当时,心中只有一个愿望:跟在他的身后。

那时,我觉得西班身上具有不同常人的气质,那东西到底是什么我一时想不清楚。这种感觉并不仅因为西班是敖鲁古雅河畔鄂温克狩猎部落最出色的代表,每年猎取的野兽要多出其他猎手几成之上,也并不仅仅因为他享有“一等猎手”的称号。当然,他称得上我在狩猎这个古老行当中的“启蒙老师”之一,除此之外,他还有很多东西使我终生难忘。

西班的一个大嗜好我应该谈到,那就是他对酒类饮品发自内心的喜好。不久,我发现每当猎闲之时,一连数日他要把自己浸泡在酒精的作用之下,趔趄着身子在村头晃来晃去。这时见到你时他问的第一句话是:有酒吗?他一旦喝足了酒,从宿醉中醒来,还能打起精神,扛起枪默默地进山,进了山他又成为硬邦邦的猎手了。

西班的性格也从他交朋友的本事上显示出来。每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他几乎能用最快的速度找到自己的朋友,这些人大都是林场的管理人员、工人,还有汽车司机。他有个习惯,每次出猎归来之后,都要在身上藏几条鹿鞭或者鹿心血之类的珍贵猎产品,然后骑马去找那些新结识的朋友。这时,只有等到深夜,等到从远处传来马蹄声,伴着不连贯的小曲,我就猜出是他回来了,腰里一定插着换回来的两瓶白酒。这样谈论西班,并不是说他的智力有什么缺陷,也不是说他不懂得货币的价值。他懂,可他还是保持自己的做事习惯。记得有一次,他穿一身崭新的犴皮鞣制的漂亮猎装出去了,回来的时候换了一身开花的黑茬棉袄。真没办法,他还咧嘴笑呢。

西班出事的时候是一九七九年,那一段时间我正巧外出,回来之后听说了事情的大致过程。

那年的四月,西班的妻子健莎找到村里的乡政府,说西班上山之后在狩猎点失踪了。最初听到这个消息的人没有一个不晃脑袋,谁要说猎手西班在林子里迷路、出事,那真是开天大的玩笑。这样,健莎的话没有一个人肯相信,也没有谁在意。等健莎喝了一点酒,抹着眼泪到乡政府吵闹的时候,有些人开始烦了。十几天过去后,山上的狩猎点传回信息说,西班出猎那天没带干粮,他说当天要赶回来,可至今没见他的影儿,这时事情才得到重视。乡政府组织人力山上山下地寻找西班,可哪一条河边,哪一片林子也没找到他的影儿。几天之后,人们疲倦了,失望了,认定西班出事了,猜想他被什么人劫持了,为此还通知了远处的边防部队。那时,人们喜欢用阶级斗争的观点想问题。另一种猜测,当然就是不知什么原因他倒在什么地方了。

西班失踪半个月后的一个早晨,他的妻子听到什么响动推开门,发现西班浑身血乎乎地趴在门口,已经气息奄奄。村里的人又惊又喜,如同看见死去的人又活了过来。西班变得很吓人,瘦得脱了相,简直成了皮包骨,他的手臂、大腿已经磨光了肉,露出了白骨,胸部和腹部也少了很多东西。村里的医生闻讯赶来。西班神志还算清醒,喝过几口水之后,断断续续道出事情的原委。

原来,他在山上的狩猎点出猎后,突然之间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在耳边响起,眼前晃动着人的影子,张牙舞爪朝他逼来,嚷着要抓他,喊着要杀他。这把他吓坏了,没命地在林子里跑起来……等他醒过来,发现自己被雪埋了半截,他看见离他几米远的地方满是狼的印迹,两条狼已经围着他转了好些圈,也许是他的气息不绝,使那两条饿狼犹豫不决。西班不知自己昏迷了多久,他很快辨认出了自己所在的方位,可他站立不起来了,两条腿冻得僵直,两只手也不听使唤,他尝试着往回爬,一点一点地朝前挪动。这样,他爬了一天又一天,饿极了就从雪地里扒出枯干的蘑菇吃,找不到蘑菇,找残留的浆果、草根,还有松鼠吃剩的松树籽。好在那时冰冻的河流还未解冻,不然渡河会成为一个大问题。他爬过好几座山岭,一道道山谷,等他爬上高高的运材公路,已经熬去了十几天。一个运材的司机在公路边发现了他,让他捎了脚。那司机见他膝盖和前胸都蹭开了花,人也不成样子,想不明白他到底摊了什么事,但还是把他送到通往村子的岔路口,交代说,他的车身太长,拉着十几米长的原条,汽车转弯掉头不方便,嘱咐他等着村里的人来,到了家门口不要急。从那岔路口到村子里只有一千多米的沙石路,西班实在等不及了,朝村里爬去。这一段沙石路可不得了,他爬了整整一夜。

西班的身体出现败血症的症状之前,他还对那些看望他的村里人笑,过了一天之后,他再也笑不出来了。

从西班失踪,到他从很远的林子里爬回村子,整整过去了十九天。十九天在一个人的生命中算不了什么,但我觉得这十九天真是个了不得的大数。

西班的死使我感到震惊。按照医生的说法,他在山上突然失去自我控制的原因,是深度酒精中毒后出现了幻觉和幻听。我相信医生的推断,但还是有想不通的地方,要说西班欠了谁的什么,我说他欠了那些倒在他枪口下野兽们的一笔还不清的债,别的他什么也没有÷当他失去自我控制,脑袋里出了毛病的时候,最怕的该是一群一群的野兽来向他讨命呀!可他怕的不是野兽,而是人,是一些使他连模样也辨认不清的人,人的喊叫声竟让他吓破了胆儿,而且是在自己土生土长的林子里。他一直是我见过的最棒的猎手。这到底是幻觉和幻听的缘故,还是他脑袋里塞了什么让人猜不透的东西?这不是一件让人费寻思的事吗?

西班的死使我想明白了一点:西班身上不同常人的品性,应该说是一种极富忍耐性的求生意志。可我久久地感到迷惑,那样坚韧不拔的求生意志,为什么会同摆脱不掉的自我麻痹、一种慢性自杀的倾向糅合在一起?

想起西班的死,使我多次联想到那篇有名的小说《热爱生命》,还想到后来读到的马尔克斯描写一名遇难的海员在海上漂流十天的故事,那本书叫《一个遇难者的故事》。

我至今觉得欠西班一些什么。

P1-7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西部地理/收获人文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贾平凹//于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139293
开本 32开
页数 22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8
出版时间 2010-08-01
首版时间 2010-08-01
印刷时间 2010-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8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7.1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0
148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22:2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