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曹禺经典戏剧选集(纪念曹禺先生诞辰百年)/新华现当代文学佳作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戏剧是文学体裁中最精美、高贵的艺术形式。而中国现代戏剧的辉煌离不开曹禺,他是天才的戏剧大师。他是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莎士比亚一点不算过分。他的戏剧才华只有写出了《茶馆》的老舍,可与之比肩。他有《雷雨》、《日出》传世,就已经不朽了。这些智者的身影和流传已久的词条,净化了我们的心灵,震撼了我们的灵魂,使我们懂得了什么是和可以错过但不会被磨灭的,什么是瞬间即逝又是最宝贵的。

内容推荐

曹禺23岁,《雷雨》惊世而出。创作《日出》时,他是一个热情如火的少年。之后是野性的《原野》和诗意的《北京人》。他是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莎士比亚,有《雷雨》、《日出》传世,就足已不朽了!

在曹禺的戏剧中,充满的是命运的残酷、性格的残酷、生的残酷、死的残酷、爱的残酷、恨的惨酷、场面的残酷、情节的残酷,正是在这样的一系列的残酷中而蕴蓄它的诗意,它的哲学,它的审美的现代性。

目录

伟大的人文主义戏剧家——曹禺(代序)

雷雨

日出

原野

北京人

《雷雨》序

《日出》第三幕附记

《日出》跋

《原野》附记

曹禺谈《北京人》

试读章节

雷雨

序幕

景——一间宽大的客厅。冬天,下午三点钟,在某教堂附设医院内。

屋中间是两扇棕色的门,通外面;门身很笨重,上面雕着半西洋化的旧花纹,门前垂着满是斑点,褪色的厚帷慢,深紫色的;织成的图案已经脱了线,中间有一块已经破了一个洞。右边——左右以台上演员为准——有一扇门,通着现在的病房。门面的漆已蚀了去。金黄的铜门钮放着暗涩的光,配起那高而宽,有黄花纹的灰门框:和门上凹凸不平,古式的西洋木饰,令人猜想这屋子的前主多半是中国的老留学生,回国后又富贵过一时的。这门前也挂着一条半旧,深紫的绒慢,半拉开,破成碎条的幔角拖在地上。左边也开一道门,两扇的,通着外间饭厅,由那里可以直通楼上,或者从饭厅走出外面,这两扇门较中问的还华丽,颜色更深老;偶尔有人穿过,它好沉重地在门轨上转动,会发着一种久磨擦的滑声,像一个经过多少事故,很沉默,很温和的老人。这前面,没有帷幔,门上脱落,残蚀的轮廓同漆饰都很明显。靠中间门的右面,墙凹进去如一个神像的壁龛,凹进去的空隙是棱角形的,划着半圆。壁龛的上大半满嵌着细狭而高长的法国窗户,每棱角一扇长窗,很玲珑的;下面只是一块较地板略起的半圆平面,可以放着东西,可以坐;这前面整个地遮上一面有折纹的厚绒垂幔,拉拢了,壁龛可以完全掩盖上,看不见窗户问阳光,屋子里阴沉沉的,有些气闷。开幕时,这帷幕是关上的。

墙的颜色是深褐,年久失修,暗得褪了色。屋内所有的陈设都很富丽,但现在都呈现着衰败的景色。——右墙近前是一个壁炉,沿炉嵌着长方的大理石,正前面镶着星形彩色的石块;壁炉上面没有一件陈设,空空地,只悬着一个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现在壁炉里燃着煤火,火焰熊熊地,照着炉前的一张旧圈椅,映出一片红光,这样,一丝丝的温暖,使这古老的房屋还有一些生气。壁炉旁边搁放一个粗制的煤斗同木柴。右边门左侧,挂一张画轴;再左,近后方,墙角抹成三四尺的平面,倚的那里,斜放着一个半人高的旧式紫檀小衣柜,柜门的角上都包着铜片。柜上放着一个暖水壶,两只白饭碗,都搁在旧黄铜盘上。柜前铺一张长方的小地-毯;在上面,和柜平行的,放一条很矮的紫檀长几,以前大概是用来摆设瓷器、古董一类的精巧的小东西,现在堆着一叠叠的雪白桌布,白床单等物,刚洗好,还没有放进衣柜去。在正面,柜与壁龛中间立一只圆凳。壁龛之左(中门的右面),是一只长方的红木菜桌。上面放着两个旧烛台。墙上是张大而旧的古油画,中门左面立一只有玻璃的精巧的紫檀柜。里面原为放古董,但现在是空空的,这柜前有一条狭长的矮凳。离左墙角不远,与角成九十度,斜放着一个宽大深色的沙发,沙发后是只长桌,前面是一条短几,都没有放着东西。沙发左面立一个黄色的站灯,左墙靠墙略凹进,与左后墙成一直角。凹进处有一只茶几,墙上低悬一张小油画。茶几旁,再略向前才是左边通饭厅的门。屋子中间有一张地毯。上面对放着,但是略斜地,两张大沙发;中间是个圆桌,铺着白桌布。

[开幕时,外面远处有钟声。教堂内合唱颂主歌同大风琴声,最好是

Bach:High Mass in B Minor Benedictus qui venait Domini Nomini——屋内寂静无人。

[移时,中间门沉重地缓缓推开,姑奶奶甲(寺院尼姑)进来,她的服饰如在天主教堂里常见的尼姑一样,头束着雪白布巾,蓬起来像荷兰乡姑,穿一套深蓝的粗布制袍,衣袍几乎拖在地面。她胸前悬着一个十字架,腰间悬一串钥匙,走起路来铿铿地响着。她安静地走进来,脸上很平和的。她转过身子向着门外。

姑甲 (和蔼地)请进来吧。

[一位苍白的老年人走进来,穿着很考究的旧皮大衣。进门脱下帽子,头发斑白,眼睛沉静而忧郁,他的下颏有苍白的短须,脸上满是皱纹。他戴着一副金边眼镜,进门后,也取下来,放在眼镜盒内,手有些颤。他搓弄一下子,衰弱地咳嗽两声。外面乐声止。

姑甲 (微笑)外面冷得很!

老人 (点头)嗯——(关心地)她现在还好么?

姑甲 (同情地)好。

老人 (沉默一时,指着头)她这儿呢?

姑甲 (怜悯地)那——还是那样。(低低地叹一口气)

老人 (沉静地)我想也是不容易治的。

姑甲 (矜怜地)您先坐一坐,暖和一下,再看她吧。

老人 (摇头)不。(走向右边病房)

姑甲 (走向前)您走错了,这屋子是鲁奶奶的病房。您的太太在楼上呢。

老人 (停住,失神地)我——我知道,(指着右边病房)我现在可以看看她么?

姑甲 (和气地)我不知道。鲁奶奶的病房是另一位姑奶奶管,我看您先到楼上看看,回头再来看这位老太太好不好?

老人 (迷惘地)嗯,也好。

姑甲 您跟我上楼吧。

[姑甲领着老人进左面的饭厅下。

[屋内静一时。外面有脚步声。姑乙领两个小孩进。姑乙除了年轻些,比较活泼些,一切都与姑甲相同。进来的小孩是姊弟,都穿着冬天的新衣服,脸色都红得像个苹果,整个是胖圆圆的。姊姊有十五岁,梳两个小辫,在背后摆着;弟弟戴上一顶红绒帽。两个都高兴地走进来,二人在一起,姊姊是较沉着些。走进来的时节姊姊在前面。

姑乙 (和悦地)进来,弟弟。(弟弟进来望着姊姊,两个人只呵手)外头冷,是吧。姐姐,你跟弟弟在这儿坐一坐好不好?

姊姊 (微笑)嗯。

弟弟 (拉着姊姊的手,窃语)姐姐,妈呢?

姑乙 你妈看完病就来,弟弟坐在这儿暖和一下,好吧?

[弟弟的眼望姊姊。

姊姊 (很懂事地)弟弟,这儿我来过,就坐这儿吧,我给你讲笑话。

[弟弟好奇地四面看。

姑乙 (有兴趣地望着他们)对了,叫姐姐给你讲笑话,(指着火)坐在火旁边讲,两个人一块儿。

弟弟 不,我要坐这个小凳子!(指中门左柜前的小矮凳)

姑乙 (和气地)也好,你们就坐这儿。可是(小声地)弟弟,你得乖乖地坐着,不要闹!楼上有病人——(指右边病房)这旁边也有病人。

姊姊 弟弟 (很乖地点头)嗯。

弟弟 (忽然,向姑乙)我妈就回来吧?

姑乙 对了,就来。你们坐下,(姊弟二人共坐矮凳上,望着姑乙)不要动!(望着他们)我先进去,就来。

[姊弟点头,姑乙进右边病房,下。

[弟弟忽然站起来。

弟弟 (向姊)她是谁?为什么穿这样衣服?

姊姊 (很世故地)尼姑,在医院看护病人的。弟弟,你坐下。

弟弟 (不理她)姐姐,你看,你看!(自傲地)你看妈给我买的新手套。

姊姊 (瞧不起地)看见了,你坐坐吧。(拉弟弟坐下,二人又很规矩地坐着)  P4-6

序言

伟大的人文主义戏剧家——曹禺

——为纪念曹禺百年诞辰而作

(代序)

田本相

在中国近百年的文学艺术历史上,像曹禺这样始终对于人、人类的命运给予深切的关怀;对于人性给予如此执著的探索和深究;对于人性的美有独到发现的作家,是罕见的。随着历史的演进,曹禺剧作中深刻的人文内涵,不断被发现,并因此散发着耀眼的人文主义光辉,而这些,在当下的世界愈发展现出它的现代意义。

我曾经模仿“说不完的莎士比亚”的说法,以“说不完的曹禺”为题写过文章。事实证明,曹禺果然是说不完的。

当我惊讶地发现他的作品中人文主义的丰富而深刻的内涵时,似乎又发现了曹禺的“新大陆”。在我面前展开的是一个艺术的哲学境界,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哲学家。这个哲学家所展现的哲学,不是那种充满理性的逻辑的思考的哲学,而是在他展开的艺术世界中所蕴涵、所感知的人文主义哲学。

在他看来,宇宙间充满的是“残忍”和“冷酷”,这个感知,或者说论断,起码在中国的现代的哲学家和文学家中,还是独具的——这就是曹禺的宇宙观和世界观。

在曹禺这样的一个世界观中,蕴涵他对现实世界的哲学沉思,尤其是对于现代资本世界的沉思,使之具有现代性;同时,也蕴涵着中国哲人以及世界文学大师的人文思想的元素。

曹禹作品所写的世界就是一个残酷的世界,尤其是他的前期剧作,所演绎的是一系列的残酷。

首先是命运残酷,在《雷雨》中命运的巧合恰恰体现着命运的残酷。四凤在重蹈着侍萍三十年前的覆辙,无论是对于年轻的四凤,还是对于侍萍来说,她们的命运是太残酷了。在《日出》中,陈白露、翠喜、小东西、黄省三,他们的命运同样是残酷的。

人物的性格内核——他们的精神和灵魂也是残酷的,他说蘩漪“她的生命交织着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而仇虎的精神和灵魂,始终处于精神的炼狱之中;而陈白露从一个纯洁的少女,演变成为一个交际花的过程,就是一个在精神上被侮辱被虐杀的残酷历程。

总之,在曹禺的戏剧中,充满的是命运的残酷、性格的残酷、生的残酷、死的残酷、爱的残酷、恨的惨酷、场面的残酷、情节的残酷,正是在这样的一系列的残酷中而蕴蓄它的诗意,它的哲学,它的审美的现代性。

基于此,他把人类看成是可怜的动物,由此而产生曹禺的大悲悯。“我念起人类是怎样可怜的动物,带着踌躇满志的心情,仿佛自己来主宰自己的命运,而时常不能自己来主宰着。”“我用一种悲悯的心情,来写人物的争执。我诚恳地祈望着看戏的人们,也以一种悲悯的眼光来俯视这群地上的人们。”

最初,东京的留学生演出《雷雨》时,编导将序幕和尾声删去,曹禺不但为之辩解,甚至有些愤怒了。他声言,他写的是一首诗,而不是一出社会问题剧。的确,一旦删去序幕和尾声,就把一部有着深刻人文主义的哲学内涵的戏剧,变成一部对中国的家庭和社会进行抨击的社会剧了。直到今天,人们对《雷雨》的诠释还大半停留在社会剧的层面上。

在序幕和尾声中,在原来的周公馆改造成的医院里,蘩漪疯了,侍萍痴呆了;鲁大海不知去向,只剩下周朴园,在承受着这大悲剧,显然,在曹禺看来,周朴园也是可怜的。在某种意义上说,命运对他也是残酷的。

在曹禺的作品中,所渗透的哲学,是他的那种独到的对世界和宇宙的感觉,尤其是那种神秘的感觉。他曾说:“那种莫名其妙的神秘,终于使一个无辜的少女做了牺牲,这种原始的心理有时不也有些激动一个文明人的心魂吗?”这里,说的是四凤,在第三幕,那个雷雨的夜晚,真是鬼使神差,魅影重重,曹禺把他的神秘感融入其中,可谓惊心动魄。

究其根源,这种神秘感来自对于人的生命,人的命运的紧张的探索和感知。

直到晚年,萦绕于心的还是这样一种难以逃脱的命运感和宇宙感,他很想写一出孙悟空的悲剧,孙猴子取经归来,无论怎样地变,怎样地跑,都逃不出如来佛的手心。

一个敢于直面生死,执著叩问人生的作家,就有了一种超越世俗、超越存在的大境界。这就是曹禺的剧作具有伟大生命力的原因。

曹禺作为一个伟大的人文主义作家,最令人敬佩的是,他的戏剧成为探索人性秘密的试验室,他是人性复杂性的揭秘者和考察者,也是人性的深度和广度的探测者。

可以说,凡是伟大的作家,必然是一个伟大的人文主义者,他们把写入放到首位,把塑造人的形象、典型作为他们创作的重心。在莎士比亚戏剧里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的世界;在奥尼尔的笔下也是一个人的灵魂的缤纷世界。曹禺生长在中国的大地上,在人性的开掘上和人的灵魂的揭示上都有着他的杰出之处。

他熟谙戏剧的奥秘,善于把人置于复杂而多变的人物关系、人物矛盾中,聚焦于人物的灵魂深处,从多方来透视人性的秘密。蘩漪、陈白露、愫方,这些形象都被置放在聚焦点上。

陈白露只有在方达生的面前,才展现出她有过的少女的纯真心灵,也才会有她那种充满痛苦的辩解,自然也揭示了深陷牢笼而不能自拔的悲哀;张乔治的出现,让人看到她实际上被入玩弄的地位;更不用说潘月亭了。但是,潘月亭更折射出她既出卖自己又不得不出卖的痛苦和无奈;小东西最能照出她未曾泯灭的清醒的抗争的灵魂。即使翠喜未曾与陈白露有过直面的交往,却再清楚不过地展现出他们貌似不同,而实际上同样处于被侮辱被损害的地位上。为作家精心安排的人物关系,也最深刻地看出‘作家是在怎样地设法打入人物的灵魂深处,又怎样从多个孔道管窥人物的人性隐秘。陈白露的复杂的人性,被曹禺天才地揭示出来。我敢说,就对其人性的揭示来说,它较之小仲马笔下的茶花女,甚至较之托尔斯泰笔下的马斯洛娃也有着曹禺的独到之处。

曹禺对于人性的复杂性有着十分深刻的把握,他以为人性的复杂性甚至是难以破解的。而人性的丰富性,也是他所重视的;因此,在他的剧中所展现出来的人物,他们的人性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在中国剧作家中是首屈一指的。像周朴园、繁漪、陈白露、仇虎、金子、愫方、曾浩、文清等,这样的中国人性的画廊,是曹禺所发现所创造的,是我们前所未见的。

在仇虎几乎不可理喻的复仇的心理和行动中,在他精神的底层积淀着古老的集体无意识“父仇子报”的幽魂。曹禺,并不只是写仇虎的报复行动,而是深入到他每一次企图报复行为背后的精神磨难,那种煎熬,那种挣扎,哪种疯狂,仇虎人性的疯癫性狂躁性被他天才地刻画出来。如果说,奥尼尔的《琼斯皇》在琼斯逃入黑森林中在于展示他以及他的前辈所遭受的不公;则仇虎进入大森林,展示的是他在杀害大星后的觉醒,正如曹禺所说,此刻的仇虎才是一个“真人”,一个恢复了他的本性的人,一个摆脱鬼魂缠绕的人。人性在这里得到升华。在幽暗中,在挣扎中,揭示出入性的光芒。

人性是秘密的。人性的悖论性是曹禺对于人性秘密的发现。陈白露的悲剧,一直被人们解释为社会悲剧,似乎潘月亭的破产而导致她的自杀。而在陈白露的灵魂深处有着一个不可解脱的矛盾,她深深厌恶着大饭店的生活,她对那里一切人都厌恶;可是她却摆脱不开它,陷于一种两难的境地——一个习惯的桎梏。恩格斯曾说,卖淫制度“使妇女中间不幸成为受害者的人堕落”。卖淫的生活不但使她们受到迫害,同时也受到毒害,正如鸦片烟一样。就陈白露的本真来说,她是喜欢太阳欢迎太阳出来的,但是,明明知道太阳升起来了,她却要睡了。这是多么深刻的悖论!这样的悲剧,是精神的悲剧,而正是这里,曹禺发现了美,人性在行将毁灭之时,却升起美的光华。

人们常常惊异,曹禺为什么在二十三岁,就写出如此深刻的作品,写出如此复杂而深刻的人性。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探究的创作秘密。我在历久的思索中,得出一个结论,这个秘密只有在作家自己身上才能找到。

有人说,剧作家笔下的人物,几乎都有自己的身影。这里说的只是通常的创作经验。而在曹禺那里,也可以说在一切伟大的剧作家那里,在他们的剧作中展现了他的全部精神和灵魂的矛盾性、复杂性和丰富性。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说,在曹禺的作品中,他几乎没有隐藏任何的精神的秘密。正是基于这样一个推论,他才成功地特异地发现人性的秘密。他首先发现了自己,然后才发现了他人。

在他的人物的苦闷中,宣泄着自己的苦闷;在他的人物的精神困境中,熔铸着自己的精神困境。曹禺的天才之处,在于他在自己的人物的命运中讲述着自己的命运,在人物心灵的焦灼、苦闷和搏斗中,可以听到曹禺发自灵魂深处的颤音。

在蘩漪的痛苦挣扎中,在陈白露的复杂的心灵中,在仇虎的精神搏斗中,都有着曹禺的深深的心灵印记。或可能是由于发现了自己的心灵秘密而发现了人物的心底秘密,而从他人的心灵秘密中发现了自己。

曹禺的作品就是这样给我们打开了一个新的灵魂的世界,他令人进入一个具有精神深度的世界里。这在中国现代戏剧中是罕见的。

任何伟大的作家,都是美的发现者,美的创造者。曹禺的杰出之处,在于在污秽中发现美的心灵。

在曹禺生活的年代,一方面是几千年封建社会的遗留,一方面是西方的全面入侵带来的民族灾难;尤其是畸形崛起的现代都市,如曹禺说的在那个“光怪陆离”的社会,到处是“可怖的人事”。美,在曹禺那里就是在这样的污浊、罪恶、血污中被发现的。

于是我们看到,一个令世人厌恶甚至讨伐的乱伦的女人,却深深地打动曹禺的同情,发现她有着一颗“美丽的灵魂”;这就是蘩漪的形象。至于陈白露,尽管这类交际花,在三十年代的大饭店里还是为人追逐的对象,但是其卖淫的地位,仍为人所不齿;而曹禺却在她屈辱的灵魂里,发现一个不屈于耻辱命运,即使看到太阳即将升起,也不苟活于那个黑暗的世界。最让我们惊骇的是,曹禺竟然在那个三等妓院里,发现了翠喜,发现她有“一颗金子般的心”。单是这点就足以展现曹禺的眼睛,是那么具有独特的穿透力,又是那么具有深刻的洞察力;拨开一切的世俗偏见,扫除一切掩盖在她们身上的污秽,把美展现在人们面前。

在恐怖中发现美,在残酷中发现美,在罪恶中发现美。这点,颇像法国诗人,也是伟大的美学家波特莱尔。他说一个伟大的诗人,就要“深入渊底,地狱天堂又有何妨,到未知世界的底层发现新奇。”曹禺就是这样一个冒着危险而深入地狱的作家,他终于在人间最污浊的地方,发现新奇,发现美。

曹禺把崇高的道德追求同对美的发现和创造紧密联系起来。他说:“不断看见,觉察出来,那些崇高的灵魂在文字间怎样闪光的,你必须有一个高尚的灵魂!卑污的灵魂是写不出真正的人会称赞的东西的。”

这就是曹禺发现美创造美的秘密。

曹禺作为一个伟大的人文主义作家,他给我们留下的精神遗产是极为宝贵的、丰富的。尤其在晚年,不断地提示人们,要关心人,研究人;不断地发出肺腑之言,抒发对于人、对于人类命运的关怀;他在他的母校南开中学对着那些中学生说:“我一生都有这样的感觉,人这个东西是非常复杂的,人又是非常宝贵的。人啊,还是极应该搞清楚的。无论做学问,做什么事情,如果把人搞不清楚,也看不明白,这终究是一个很大的遗憾。”他以高度人文主义情怀对当今中国剧作家提出的殷切期望,可以说是他生前最重要的嘱托。

让我们承继着曹禺的伟大的人文主义精神,将我们的创作引向更高的境界!

2010年8月1日于京郊罗马嘉园

书评(媒体评论)

在中国近百年的文学艺术历史上,像曹禺这样始终对于人、人类的命运给予深切的关怀;对于人性给予如此执着的探索和深究;对于人性的美有独到发现的作家,是罕见的。曹禺剧作中有丰富而深刻的人文主义内涵。他的戏剧成为探索人性秘密的试验室,他是人性复杂性的揭秘者和考察者,也是人性深度和广度的探测者。曹禺作为一个伟大的人文主义作家,他给我们留下的精神遗产是极为宝贵的。

——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 田本相

《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不愧是世界现代戏剧创作的高峰之作,直到今天仍有鲜活的生命力。剧本通过清晰的性格,尖锐的戏剧冲突,深刻揭示了社会生活的黑暗与不公,及其对美好事物的扼杀,和给善良人们带来的苦难,从而激发人们更深入地懂得生活,珍惜生活中美好的一切。

——北京大学现代文学与比较文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乐黛云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曹禺经典戏剧选集(纪念曹禺先生诞辰百年)/新华现当代文学佳作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曹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1193912
开本 16开
页数 52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00
出版时间 2010-10-01
首版时间 2010-10-01
印刷时间 2010-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8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34
丛书名
印张 33.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0
3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6: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