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往事》是一部长篇叙事诗,一首古歌、长调,它表面写实,其实写意,虽然没有虚张声势的渲染、夸张、呻吟,但有内在的动人抒情,表达了草原民族英雄无坚不摧,忍辱负重,忍受千难万苦,征服世界的气概。它尽可能地脱掉汉语阐述的重负,在对历史风尘和韵味的追忆中,开辟了另一种文学空间。
图书 | 蒙古往事 |
内容 | 编辑推荐 《蒙古往事》是一部长篇叙事诗,一首古歌、长调,它表面写实,其实写意,虽然没有虚张声势的渲染、夸张、呻吟,但有内在的动人抒情,表达了草原民族英雄无坚不摧,忍辱负重,忍受千难万苦,征服世界的气概。它尽可能地脱掉汉语阐述的重负,在对历史风尘和韵味的追忆中,开辟了另一种文学空间。 内容推荐 2008年入围第七届茅盾文学奖,2009年荣获内蒙古第九届索龙嘎文学奖,美国著名电影公司正在洽购电影改编权,《蒙古往事》一部赋予草原雄鹰成吉思汗以形状和气味的文学杰作。 “自日出之地,到日落之地”,这种广阔无边的空间中,瞬间在每一个小小的物体或表情上闪耀着,跳跃着,繁殖着,甚至游牧着。它们洋溢着诗意,与战争的大时间相比,生动得多,可爱得多。虽然小说的大体内容是我熟知的,但那些活灵活现的细节,唤起了我无限的幻想,使无数个历史的瞬间变得伸手可及。它们新鲜,温暖,富有磁性,它们不是般意义上的细节,而是升华到了诗意的意象。 试读章节 他躺着听,在草地上,张着鼻孔,眯着眼,别人还以为他睡着了,其实没有,要是察拉合唱错一句,他能立刻听出来。但察拉合没唱错,不可能,老察拉合能唱出祖上十九代的故事,从没错过。是这些故事把他唱老了。年轻时候的察拉合长什么样子,没人见过,也速该也没见过。察拉合比他大二十岁、四十岁,或者一百岁,谁知道呢。也速该还年轻,他每次出征前必听老察拉合唱歌,他是蒙古乞颜部的首领,他就是听他的歌长大的。这个老察拉合没有眼睛,靠鼻子分辨早晨和傍晚,男人和女人,不用看。 他听他唱,顺便想着心事。耳朵听歌不妨碍心里想事,可以分开,也可以合在一起,怎么都行,像平地走马,走到哪儿算哪儿。太阳累了,躺下了,扑通一声。风停了,浮尘还在空中飘,一层黄,一层蓝,一层红,渐渐重叠,沉落,在颤动的马耳朵上,狗尾巴上,又被抖落到草地上。帐篷里飘出肉香,和浮尘们掺在一起,带着土腥气,黄昏的气味。秋天的黄昏就是这个味儿。察拉合接着唱他的,不管有人听还是没人听,从来都是这样:他想唱的时候谁也拦不住,不想唱的时候打死也不会开口。当他唱到伟大的阿阑母亲与天光相合的故事时,也速该的眼前浮现出诃额伦的脸。诃额伦不是阿阑神母,诃额伦是也速该的妻子,纯正的翁吉刺女人,高个子,鹿眼,弯眉毛,皮肤细腻光滑。 去年,他和兄弟们打猎,在山窝后面的雪地里看到一对女人的靴印,两只靴印中间有个窟窿,拳头样大小,这是一窝新鲜的尿迹,深不见底,如同冒着热气的泉眼,穿透了冻硬的积雪。他一看,心立刻抽紧了。他还发现,不远处有一条车辙,也是新鲜的。就是那辆来自翁吉剌的婚车,被一群蔑尔乞人护着。于是,他对他的兄弟们说,这个女人是长生天送给我的,她能为我生一被窝的儿子! 打散了蔑尔乞人,他把她带回了蒙古乞颜部,为她换上新娘的衣服,他问她叫什么,她说她的名字叫做诃额伦。 这个诃额伦跟别的女人不一样,身上有种说不出来的什么,平时翘着下巴颏,看人的眼神不躲闪。当他喝醉了酒,冲她举起拳头的时候,她不怕他,不哭不叫,就拿那种眼神看着他,说,可怜的。真是奇怪,她可怜他!她的声音不高,语气平静。更奇怪的是,她那么一说,他的拳头便松开了,自动的。再以后,乞颜部的人都传开了,也速该成了不打女人的男人。别的女人们说,凭什么呀?让醉酒的丈夫把拳头藏进袖筒,像猫一样去睡觉?她们说,男人有火气不让他发出来,存在心里要憋死人的。 别的女人怎么说,他不在乎。与诃额伦在一起,他的心情舒畅。 春天,诃额伦的肚子鼓了,兀孙萨满从她脚下的影子里看出,上天给也速该巴特送来了一个儿子。诃额伦就对他说,也速该我的亲丈夫,你不要为我担心,听我的,你再去娶一个女人吧,在我们的儿子降生之前。 P4-6 书评(媒体评论) 细节就是生命,是想象的极限。 ——冉平 起初,我曾暗藏着写一部诗史的野心,把这段历史从头到尾铺排下来,写出一个叱咤风云的世界征服者。后来发现我错了,那样的事情不在我的能力之内,并且与文学关系不大。我想,我的任务只是赋予它形状和气味,为读者开辟一点想像的空间,如此而已。细节就是生命,是想象的极限。 ——冉平 推荐一本寂寞的书。 ——李敬泽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蒙古往事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冉平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新星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3300605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5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00 |
出版时间 | 2010-10-01 |
首版时间 | 2010-10-01 |
印刷时间 | 2010-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0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47.5 |
丛书名 | |
印张 | 11.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8 |
宽 | 145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