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他们为什么自杀
内容
编辑推荐

第一时间!冲破重重审查阻力,国内首家出版的有关“富士康员工坠楼事件”题材的重磅作品,具有市场独占性!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嘉宾、南方周末资深记者刘志毅卧底富士康深入探访,独家爆料第一手内幕资料。著名作家刘心武拨开重重迷雾,对此事件进行了深刻剖析,观点犀利,见解独到!《他们为什么自杀》是一本揭露时代之痛和社会病态的良心之作,是代表新一代用生命发出的呐喊。

内容推荐

解咒富士康——他们为什么自杀!富士康身背“血汗工厂”之恶名久矣!今年年初,其深圳厂区又接连发生十余起员工坠楼事件,造成九死二重伤的惨剧,宛如中邪遭咒一般。一时间,舆论哗然。富士康和郭台铭乃至整个“代工模式”“中国模式”成为国内外注目的焦点,并引起中共中央的密切关注。其中真相到底如何?对此事件我们能在何种程度上得以反思教训?这无疑是每一位读者所关心的重要问题。

本书延请名家、记者,费尽周折,力图为读者提供一个公正、客观、深入的“说法”。出版方突破利益集团设置的层层阻挠和迷雾,以人性化的国际视野,科学、全面、真实地解读富士康频繁跳楼事件背后的秘密和其隐藏的“符号意义”,深入解剖了富士康事件所揭示的时代之痛和社会病态。同时出版方特精选了数十幅震撼人心的新闻照片,使本书内容更加可信、易读。让我们一起解咒富士康、解读我们所处的迷茫错乱的时代!

目录

序 也说话语权

第一篇 魔咒:举世瞠目“富士康事件”

 无法破解的“N连跳”的魔咒 

 是天堂还是地狱? 

 员工眼里的“军事战场” 

 加班与不加班,痛苦中的无奈 

 追忆凋零的生命 

 理想与现实的剪刀差 

 自杀原因,疑云重重 

 “N连跳”,员工背后的平静

第二篇 各路媒体镜头齐聚焦 

 国内媒体的热议 

 境外媒体的鼓噪 

 网络越传越倒霉 

 卧底记者零距离直击 

第三篇 仁者的追问 

 军事化管理:异化下的“泰罗制 

 “血汗工厂”:高悬的达摩利斯之剑 

 人道:无从躲闪的良知拷问 

 不能忘却的企业社会责任 

 政府可以有更多作为 

 再多一点心灵关注 

第四篇 智者思痛 

 转型期中国的必经之痛 

 中国特色的转型 

 失落的一代工人 

 “贫二代”与“富二代”,缘何如此不同? 

 畸形的快餐文化 

 应向传统文化寻找归宿? 

 富士康管理模式已经不合时宜? 

 被“异化”了的执行力 

第五篇 解咒:“世界工厂”的未来 

 本田佛山厂工人行动的启示 

 富士康无法逃避的企业责任 

 廉价劳动力工厂如何持续? 

 反思经济发展与分配模式 

 援手经济转型期的草根阶层 

 让“富士康现象”警醒新生代 

 警惕“血汗工厂”的精神矿难 

 总理的承诺:让人民生活更有尊严 

 “世界工厂”还得继续运作 

 从“世界工厂”到“世界企业” 

后记一 中国自杀于西方接轨

后记二 他们是另类烈士 

鸣谢 

试读章节

第一篇 魔咒:举世瞠目“富士康事件”

无法破解的“N连跳”的魔咒

短短4个月的时问,在一个企业内,12名员工用相同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12起接连跳楼自杀案震惊了世界,国内外各界人士的目光都聚焦在深圳一块大约3平方  魔咒:举世瞠目“富士康事件”

近一段时间以来,富士康员工的若干“连跳”,将“自杀”这一沉重的话题,无可回避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一个个风华正茂的生命由此戛然而止,更是令人扼腕痛惜。

逝者长已,但他们逝去的方式足令生者深思。接二连三的跳楼事件已超越了简单的心理问题和经济压力问题范畴。富士康自杀魔咒何时才能解开?

无法破解的“N连跳”的魔咒

短短4个月的时间,在一个企业内,12名员工用相同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12起接连跳楼自杀案震惊了世界,国内外各界人士的目光都聚焦在深圳一块大约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12连跳”也让台湾地区首富郭台铭经营的富士康公司一下子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2010年6月初之后,有关富士康的消息似乎消失了,在正规传媒上逐步淡出公众的视野。网上小道消息和境外媒体继续传来未经证实的“13、14跳”的消息。

到底是什么让这些正值青春的员工放弃自己鲜活的生命?有什么代价比生命还大?

那些悲痛的记忆

第1到第13,人们勾起了富士康的噩梦。

第1跳

2010年1月23日,19岁的员工马向前在富士康华南培训处的宿舍死亡,最初的认定是“猝死”。但是经过家属猛追不舍及媒体持续曝光,第2次的尸检结论被定为“高坠致死”。由此,拉开了富士康员工自杀的“第1跳”……

第2跳

2010年3月11日晚9时30分,富士康龙华基地一名20多岁的李姓男工在生活区C2宿舍楼5楼坠亡,原因疑为过年加班费被盗,一时想不开而轻生。对员工自杀的原因,富士康公司仍未表态。

第3跳

2010年3月17日上午8时,富士康龙华园区一名田姓女子从宿舍楼跳下摔伤,其本人表示跳楼原因为“活着太累”。

第4跳

2010年3月29日凌晨3时,富士康龙华园区一名从湘潭大学毕业的23岁湖南籍男工,被发现死在宿舍楼J1楼1楼过道,后被警方认定为“生前高坠死亡”。

第5跳

2010年4月6日下午3时许,富士康观澜工厂C8栋宿舍一名未满18岁的江西籍饶姓女工从宿舍楼7楼坠楼。该员工进厂才28天,是公司的一线作业员。跳楼后在空中被树枝挡了一下,当时保住了性命,跳楼原因初步怀疑系感情纠纷。

第6跳

2010年4月7日下午5时30分许,富士康观澜工厂一名18岁云南籍宁姓女工从厂外宿舍楼坠亡,后厂方报警并通知家属。同时当天,和父母一起租住在观澜樟阁村的一位富士康男员工被发现时已不省人事。

第7跳

2010年5月6日凌晨4时30分,富士康再现跳楼悲剧。年仅24岁,入职不到一年的男性员工卢新从富士康龙华总部招待所6楼房间阳台纵身跳下,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第8跳

2010年5月11日晚上6点36分,在深圳宝安区龙华街道水斗富豪新村11巷某栋住宅楼,一名租住在该楼的女子突然爬到8楼的楼顶,然后一声不吭地就往下跳,摔到地上一动不动。后经赶来的120急救人员现场确认,该女子已经死亡。

第9跳

2010年5月14日晚间,在深圳富士康龙华厂区北大门附近的福华宿舍,富士康一名梁姓员工坠楼身亡,安徽籍,21岁。现场发现一把带血匕首,死者身上有四处刀伤。警方介入调查。

第10跳

2010年5月21日4时50分,富士康发生“第10跳”,死者为21岁男性。

第11跳

2010年5月25日凌晨,富士康科技集团观澜园区华南培训中心一名员工坠楼死亡。

第12跳

2010年5月26日晚11点,富士康深圳龙华厂区大润发商场前发生第12起员工跳楼事件,死者是C2宿舍一位男性。随后,富士康媒体办向记者证实,富士康当晚确有一名员工坠楼身亡。这是今年以来第12宗,共造成10死2重伤。

第13(割脉)

2010年5月27日4时10分许,深圳市公安局110接报警称:龙华富士康宿舍E栋有一男子割脉。接警后,油松派出所民警迅速赶到现场调查。割脉男子陈某,汉族,25岁,湖南省桃江县人,住富士康宿舍C栋,于2010年3月15日进入富士康工作。该男子经医院抢救已经脱离生命危险,割脉原因正在调查中。

……

廊坊告急!

和深圳富士康“13连跳”备受关注不同,仅有3万员工的廊坊富士康,不但有坠亡还有童工猝死,在相近时段内接连发生死亡和跳楼事件,至今无人提起。

2010年1月8日,19岁的荣波从廊坊富士康A06员工宿舍坠楼身亡。

序言

大多数人总是喜欢追求事情光鲜的一面,而黑暗总是以乞求的姿态出现。只有当黑暗在沉默中凝聚成春夜惊雷时,人们才在沉醉中猛然一醒,若有所悟。

这样的情况,批判人性的弱点总有一些似是而非。在一个被宣称各种声音都有自己话语权的社会,话语权应该得到更加广泛的探讨。

iPod是光鲜的。炫酷的设计、多样的功能、标榜身份和品味的价格,让多数人的眼球为之一震;同时,在跳楼事件没有曝光之前的富士康(Foxconn)也是光鲜的。

这个成立于1974年、以代工工厂起家的公司,自从1988年在深圳地区建厂以来,迅速发展壮大,现已拥有80余万员工及全球顶尖IT客户群,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业专业制造商。2008年富士康依然保持强劲发展、逆势成长,出口总额达556亿美元,占中国大陆出口总额的3.9%,连续7年雄居大陆出口200强榜首;2009年跃居《财富》全球企业500强第109位。富士康是当之无愧的“代工之王”,无数的头衔和荣誉让整个帝国看起来雄伟而光鲜。

作为它的拥有者,台湾地区首富郭台铭更是拥有令人羡慕的光环。祖籍大陆的他有着创建企业的光辉历史和成就,为人们所仰视。他的名字频繁出现在富豪榜上,慈善晚会上,娱乐周刊上,企业成功案例的分析课堂里……人们乐此不疲地追逐着他的每条信息,每个举动。

无论是追逐iPod热卖的信息,还是追逐郭台铭在娱乐杂志上的曝光率,这些都是人们自发的行为,并没有带任何的意图。

然而,人们却似乎从来就不知道,iPod的每一个零件是用什么样的双手组件安装的,显赫的富士康大楼是什么样的人在支撑着?富士康80多万大军到底是来自哪里,它又是一个什么样的队伍?他们,在公众眼中,是个谜。他们是沉默的大多数,有时候甚至是被忽略的。

他们的声音呢?有的,南来北往的口音都聚集在这里。他们真有自己的声音吗?没有,他们的话语权被剥夺了——他们就是媒体眼中的弱势群体。他们喉咙里自然的天籁之声遇到了话语权的真空,只给我们留下一个沉默的背景。

内心中,他们跟许多的公众一样,追逐光鲜。只不过,他们的光鲜在喧噪的物质世界显得有些卑微。或许是过年的时候能孝敬给父母一点的红包,或许是一个长途的火车票,把这头的思念和那头的妻儿联系起来,又或许仅仅是一个充足的睡眠、一顿可口的饭菜。

他们也争取话语权,申请、报告、投诉,甚至是暴力,然而,他们争取来的或许是更多的羞辱和沉默,更多的负面形象。

他们无疑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出身弱势,学历弱势,甚至能力也可能不适应城市的高速扩张和发展。他们耕种土地的能力正在受到机械的蚕食,甚至他们中许多人正在失去土地。

正如媒介定义的他们——“80后”“90后”,他们在各方面已经和父辈截然不同,然而,社会对他们的要求和给予似乎却没有改变。在得到和付出严重失去平衡的时候,悲剧发生了。

他们做出了最后的反抗——放弃!

放弃似乎是懦弱的——如果再对放弃进行隐瞒和遮掩,那么这样的放弃可能没有任何意义,诚如我们永远都无法知道究竟有多少矿难冤魂被无声掩埋。

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没有选择权,可以用脚投票;没有话语权,也难掩汹涌的民意。

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什么比放弃生命所展示出来的抗议更有力量!

后记

他们是另类烈士

当富士康自杀员工上演跳楼接力赛的时候,正是欧洲闹折腾的时候,也是中国富豪“史上最多”的时候。把这三件事放在一起,也许才能明白今天的中国遇到了什么样的困境。

欧洲的折腾,肯定让很多中国人不解,活得如此惬意,还要搞街头运动,曾几何时,希腊人有些慵懒的生活,曾被视为生存模式的楷模,以至台湾地区作家龙应台,竞会在自己的书写里,蹦出一句这样的名言:“今天的阳光很希腊”。同样成为国人偶像的,还有中国的富豪,不仅喜欢富豪的财富,更是喜欢富豪的阔气。有一份资料显示,而在日本、澳大利亚等成熟市场,一般是5%的家庭才控制国家50%~60%的财富。

一将成名万骨枯,将军的丰功伟绩,本就是血肉铸成。而一个富豪的成功呢?其资本是不是同样沾满血腥?

世界发展的逻辑,说白了就是财富的发展和分配的变革。30年来,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财富的增长是无疑的,但分配的逻辑却总是让人存疑。一方面,有如希腊一样的欧美国民,他们可以天天游走在阳光下的海摊,既无近忧,也无远虑,一方面,有拿着世界最低落资的中国农民,在劳作在辛勤,别说双休日,有时单休日都无法保证。遥远的中国,改革开放激发了无数梦想发财致富的能人,他们领着一群只需喂饱便能加班卖命干活的农民,在为阳光沙滩下的希腊人,夜以继日地生产出价廉物美的商品。

能人为了成为富豪,农民为了肚子,双方“一拍即合”共同为欧美人奉献出自己的智商与体力,这种奇特阶级组合,竟然让世界的经济不断地朝前发展,不仅让中国的富豪快速增长,也让欧美国民生活惬意,只有生活在最低端的农民和“农二代”,他们被盘剥至骨,能够分配的果实便是喂饱,喂得比较饱,喂得更饱。生活的尊严,从来就没有在这群贡献最大,付出最多的群体上体现。

于是,便产生了一个非常奇特的结果,一方面是财富越来越多,富豪也越来越多,但拥有灰暗心理的人,也越来越多。鼓励这些人“仇富”、“仇官”,固然不对,但是身分贫民,当社会不公明显出现且令人愤懑时,他们的宣泄除此外还能“仇”什么呢?

他们或许不仇什么,他们“仇”的是自己,他们或许只是心智脆弱的一群,无法适应存强淘弱的生存规则。当他们如此决然地离开时,那些在法律上或许没有责任的富豪们,是不是会在内心里滋生出一丝愧疚?

至少我们知道,当富士康的自杀剧不断上演时,郭台铭的心里肯定是不爽的,相信他也没有逼死员工的愿意,但他的员工不断地从他的办公楼里跳下求死时,我想他是无法快乐的。因为,当一个人以死向你示弱时,你便成了一个无法挽回失败的成功者。还有那些欧美国民,当他们在享受来自中国的面包时,若发现这便宜又甜美的面包里沾满血泪,他的胃,会不会有罪感?

可喜或者更可悲的是,当富士康十几位跳楼士结束生命后,唤起了富士康本应有的某种良知,加薪百分三十甚至百分之六十。虽然这结果来得晚了一点,但却让几十万未死者的生存得到改善,并且启动了中国制造业的一波“加薪潮”,让这些辛勤的中国农民工,不仅有温饱,并且有尊严,如今不仅成为政府的政策,也成为社会的共识。因此,从这样一个角度来看,他们的死亡,俨然如战场牺牲的烈士,用生命的代价为他人的生存,换来了更好的环境和福祉。与烈士不同的是,他们永远不会获得褒奖,因为他们的悲剧,他们如此的付出方式,社会不希望复制,时代不希望弘扬。只是在客观事实上,你不得不承认,他们的死为他人甚至为国家,做出了贡献。他们是一个时代的标志,也是终结一个时代的勇士,历史上他们可能永远默默无名,但忘却他们,便会让我们忘却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一段历史。

悲痛一页总要翻过去,“中国制造”还得和生活步伐一同继续。

台湾地区歌手郑智化成名歌曲《水手》唱出了我们的心声:

苦涩的沙吹痛脸庞的感觉

像父亲的责骂母亲的哭泣

永远难忘记

……

总是以为勇敢的水手是真正的男儿

总是一副弱不禁风孬种的样子

在受人欺负的时候总是听见水手说

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

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

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

擦干泪不要问为什么

……

书评(媒体评论)

一味地低工资拼竞争地时代正在慢慢过去,无论富士康事件还是赵作海事情,或许也都在提醒我们,不仅企业,也包括社会的运转,要为人们的健康、幸福和尊严增加成本的时代,其实已经到来。

——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 白岩松

在资源瓜分完毕的社会格局中,维持生存的底线是一条血线。血线之下,各种物资都获得了命资的意义,一碗饭可以延续一天的性命,一杯水也可以等于一条人命。突破血线必定导致流血,要么自己失血折命,要么……

——《血酬定律》作者 吴思

这本书值得所有有良心的政府官员、企业家、管理人员、学者、公民关注和阅读,也值得所有关心自己未来的亿万普通上班族、打工者阅读和体会。

——《鸟人》作者 刘心武

工作无法让他们获得快乐,业余生活又被挤占到接近极点。恋爱、交友,成了一种奢侈……精明的富士康,用每个月一两千元的极低成本,就买断了这么多人本应五彩斑谰的青春。

——中国《新华每日电讯》

这一代人对事业和幸福的追求,有着更高的目标。企业必须把员工真正当成活生生的人来对待和尊重,而不是当成生产线上的一个零件。

——中国《环球时报》

本书对富士康事件的深度解读和全面剖析,是理解当下中国的一面镜子,是苦闷中的“穷二代”抬头见到一丝微光,是他们苦难心灵的一剂良药。

——《赵无眠辣说历史》作者 赵无眠

富士康悲剧是中国现阶段经济模式的悲剧缩影,虽然这一经济模式有其合理性,但其后果是对劳动力权利和保证的漠视,把劳动力物化为机器和追求企业效率的工具。

——美国《华尔街日报》

对于“富士康事件”,媒体报道时应保持负责任的克制。我们不奢望沉默的关注能够引发更多的思考与行动,至少希望在目前阶段,别让如潮而又无结果的议论,不断激起富士康员工更大的委屈与不满,以至于发生更多的悲剧。

——《中国青年报》

以人为本、人性化管理的大潮流正在中国出现,劳动者大军对于心灵、情感、社会化沟通、尊严的需要,和以前更偏向于机械工作的劳工者相比,出现了许多新特征。从这一大背景审视,只有真诚地以感恩心态对待员工、善待员工,才是企业应有的态度。

——《第一财经日报》

“十一跳”绝不仅仅是富士康的悲剧,它需要的是中国制造业的共同反思,也值得中国社会认真思考。如何增加社会成员的幸福感,如何把对幸福感的追求与发展的追求结合起来,而不是让它们对立,人类对这方面的经验很少,中国只能自己摸索。

——《环球时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他们为什么自杀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心武//刘志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6060692
开本 16开
页数 23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10-09-01
首版时间 2010-09-01
印刷时间 2010-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5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15.2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40
172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6: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