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风月草民
内容
编辑推荐

京城男女的食色日记,写三教九流故事,谱平头草民传奇。

在这物欲横流的喧嚣生活中,静下心来,与您共同品鉴一段兄弟情深,儿女情长的百姓故事,约您一览这座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现代都市中已经绝迹的市井民俗风物。

看家长里短的热闹,

阅尔虞我诈的商道,

品金石书画的门道——读听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内容推荐

这是一个外行人可以看得到热闹,内行人读得出门道的段子。

作者将一个有着深厚家学、深谙书画曲艺之道的满清皇室后裔的奋斗史穿插进一段段活色生香的凄美爱情经历,用娓娓道来的口吻勾勒出一幅庞大恢弘却又为市井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故事。洋洋洒洒数十万字,描绘出一个出生于六十年代的草根有关风花雪月和商海浮沉的半世传奇,同时又将老北京深厚的文化底蕴——那些你所不知的丹青皮黄、金石书画、珍馐美味、市井民情悉数包罗其中,可谓:

朗朗乾坤,写尽皇城民俗风物;

风花雪月,道出半世冷暖人情。

故事中包含了大量的中国渊源悠久的传统文化和新旧京城的市井民风,内容丰富,语言诙谐,谈古论今,极具可读性。

试读章节

自打满洲入关到现在,金兆枫的家族已经在北京定居三百六十二年了。他是正黄旗满州人氏的后代,在他的骨子里,残存着先祖遗留下来的聪慧和自尊,保留着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痴迷。现如今,像他这样看重礼仪敦仁仗义的人实在太少了。

金兆枫小的时候听老祖讲过,家里在雍正年间曾有一座大大的府邸,连带爵位都是当初皇上爷的恩封。过去的建制是很严的,只有王公的宅院才能叫做府,王公以外的人家儿只能叫做宅或第,哪怕你是当朝一品的红顶子大官儿;朱漆大门能建在当中间儿的只有禁城和皇家建筑、王公府邸、大庙等这几类。金家在早的时候便有这么一座大红门面南居中的家——多罗郡王府。老祖可没赶上住王府的辉煌岁月,光绪八年出生时,他早归入了闲散宗室一类。他的阿玛在后海置下了一座三进的四合院儿,与自己的一正一侧两个夫人生养了七儿两女,过着“天棚鱼缸石榴树、懒猫肥狗胖丫头”的小康生活。老祖说,阿玛曾带他到老王府请过安,里边的人都是同一脉的亲戚。

老祖在兄弟里行七,阿玛管他叫小七子,把他看成是自己的眼珠子一样——春天带他去放风筝,秋初带他到有局的宅门儿去斗蛐蛐儿,过年的时候揣着蝈蝈带他逛厂甸,京城有名的大饭庄把他们爷们儿看成最懂美味吃食的爷。但宠着归宠着,在功课上的管教是极严的。当时的旗人不单懂得休闲娱乐,还特重视文化学习。老祖的阿玛把自己全身的文武技艺悉数教给了儿子,而老祖也自幼就打拳摔跤俱精,只是不能像阿玛那样静下心来弹好古琴。

老祖十七岁的时候,迎娶了小名叫作幼喜的马佳氏——二等子爵家里的四姑奶奶。男欢女爱的好日子刚过了六年,漂亮贤慧的幼喜就在第三次生产时因难产而驾鹤西行去了,给金家留下了一对千金。一年以后的第二次婚姻把老祖救出了痛苦的海——另一个叫如画的马佳氏小女子被娶进了家门。在第一个孩子夭折以后,他们又有了第二个孩子,这就是金兆枫的爷爷。

清末了,汉人们在被满洲人长期统治之后决意要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了。赶到了民国,废了皇帝,革命党们遍地挥舞着刀剪要剪断人们头上的辫子,把满洲人视为异类和世仇。于是乎,大清门改叫了中华门,爱新觉罗姓改成了金姓和赵姓,许多旗人还自去了满籍。

旗人丢了铁杆庄稼,没了俸银禄米,就像初生的婴儿断了奶水。后海的三进院子换成了西四的两进院子,辞掉了好几个下人,瓷器字画让琉璃厂的铺子趁火打劫般地弄走了不少,倒是请来了一位前清的下岗御厨。

老祖的阿玛民国十七年殁了,临终的时候还喊着让老祖将来买回后海的老宅子。当时家里并不富裕,但为了祖上的荣誉和自身的体面,发送的时候还是请了京城有名的杠房,用了全套的执事烧活。次年,当家大爷做主,卖房子卖地分了家。

因为哥哥们照顾两位高寿的母亲,老祖分得的钱并不很多。他用自己的一小部分家产在宣武门内买了一座带九间房的坎宅巽门的小院子——坐北朝南,正房三间,东西厢房各两间,倒座房两间;金柱大门稳坐东南角,没了祖辈的奢侈和排场,勤勤俭俭小门小户地一住就是半个多世纪。

老祖一辈子不变的爱好就是丹青皮黄外加美食,向晚辈传授业术成了他一美差。他年轻的时候就爱喝酒,岁数一大,酒量也出溜下来了,晚年的时候常常在酒后痛哭流涕地带着京韵念叨着祖上无德自己也无德之类的话。

金兆枫小学和中学各跳了一级,他中学期间写的散文经常被登上作文报,尤其古汉语更是胜人一筹。老师和长辈们的夸奖时常让他飘飘然地认为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也不过如此。他坚定地认为自己是要写大作品的人,能在比曹禺写《雷雨》更年轻的时候就写出超越前人的大作品。他1980年十六岁就上了中国人民大学。

1981年初寒假的一天晚上,老祖让人把正在与同学聚会的金兆枫叫回家,与曾孙啰啰唆唆地叙了好久好久,前言不搭后语的。最后,老祖把自己玩了一辈子的京胡放到了金兆枫的手里:“这玩意儿打小就跟着我,真是亲呦,还是名家做的哪。当年哪,杨宝森上咱家里头唱堂会就是我用这把胡琴儿给伴的。得了,给你吧,别弄坏喽。对了,那个,后海的房子也不知道什么样了,我是在那儿落的地呀。没事儿劳您驾,替我去瞅瞅吧。天儿挺晚的了,安了吧!”

第二天,残灯火灭,老祖在睡梦中告别了久已若即若离的生命,踏上西方正路,驾返瑶池了——享年九十九岁。老祖信佛,他曾对孙媳和曾孙娘儿俩说过:“咱们家里的人真亲哪,从来没有过分心离德的事。咱们下辈子一准儿还能投生在一个大家里,要真那样,我给你们当小的。”老祖后来被安葬在昌平的公墓,与他家祖上的圆寝仅距数里。

老祖殁了以后,家里现在只有住在正房东屋的爷爷、正房西屋的老妈和两间西厢房里的姐姐了。金兆枫住在两间已经打通的东厢房里,里间是卧室,外间是书房。爷爷辈儿的亲戚已经基本没有人在了,偶尔还有叔伯辈儿的男女们来家里串门子。

爷爷是在老祖买下这所房子的次年结的婚,当时是1930年。苦命的奶奶在解放不久就撒手人寰了,没能实现亲手抚养金家第三代男丁的夙愿。他有五个孩子,二男三女。大伯是老大,金兆枫的爸爸行三。大伯结婚以后就分出去过了,三个姑姑嫁人后也都随了婆家。随着孩子们一个个地娶妻嫁汉,最后,老祖留下的院子里只剩下了爷爷和自己的小儿子一家人。“文革”时期,刚直的小儿子没有了,这让老人痛苦了整个后半生。老人也效仿先人教育后代的方法,把毕生的能耐全部传授给了金兆枫——金家第三代传人里唯一的男人。爷爷和老祖一样,身体高高的,不健壮但却很健康,是个长寿的命。但到了2000年,心灵脑快的的爷爷却奇怪地患上了老年痴呆症,无忧无虑地熬过五年之后,神态平和地闭着眼找自己的先人去了。

现而今,老妈也是七十的人了,辛勤了一辈子,孝顺了一辈子,也贤慧了一辈子,她继承了满族女人所有的美德,含蓄温良有教养,也继承了老贵族后代特有的姣好肌肤。在金家的这小五十年里,守寡倒有将近四十年。每天都是笑脸向人,任是多苦多难多受罪,也没在明里暗里的抱怨过。青春如花的时节,她深深地爱着自己聪明英俊勤快坦诚的男人,男人也深深地爱着她。“文革”一开始,家里就受到了特别大的冲击,在大学教书的男人因为言论与当时的政治形势极不合拍而被说成是反对社会主义,被打成了现行反革命。比轮番批斗饱尝军用皮带更难忍受的是那些没有一丝人味儿的恶意侮辱和谩骂——男人的精神崩溃了,天生恐水的他抱着城砖,在月亮冷漠的注视下义无反顾地跳下了护城河。人们清晨发现了男人的尸体。他的眼睛还平静地睁着。她抱着他,像野兽一样悲壮地哭着嚎着——她骂男人太狠心,自己图清静却害她守上了不该守的没有尽头的青春寡;她哭这社会不公道,好人冤死了可坏人还活得好好的;她哭这社会没好人,怎么都跟疯狗乌眼儿鸡一样红着眼睛黑着心地去害人!结果,罪加一等,她被勒令每天定时去革委会报到,并拥有了一个新的称呼:畏罪自杀反革命分子的家属。她不止一次地想到死,可她一死,老人孩子就难为大了——狠狠心,她活下来了。后来家里总算是太平安定了,她守着老人和儿女,快乐祥和地生活着。

姐姐比金兆枫大三岁,是那种让人看一眼就能记一辈子的漂亮人儿,她自小就和弟弟一起跟爷爷学写字学画画,帮寡妇妈料理家务。该恋爱的岁月里,她挑过军官挑过医生也挑过干部,没有一个满意的不说,还把自己的眼睛给挑花了,于是,她索性不再挑了。她采取了守株待兔的战法。终于,一只傻兔子径自猛撞过来——1985年五一节,同单位的一个司机与她喜结连理,并当了上门女婿。温顺的丈夫对她和她的家人都很好,但却在结婚一年多以后死于一场重大的交通事故。痛上加痛的是,腹中尚未成形的胎儿也变成了一滩看得见的血水——她失去了丈夫,随之又失去了做母亲的机会。她十分清楚地记得,丈夫特别留恋她的身体,总爱在没有旁人的时候用尽一切办法挑逗她。在她的记忆里,初婚短暂的生活简直就是美丽的幸福,一想起那难忘的风月销魂就会由心灵到身体产生强烈的痉挛和颤动——心灵的痛苦和肉体的渴求使她再不能缺少一个人疼她爱她满足她属于她的男人——她决定迅速再婚。上天悯人。1987年正月,有个北京的小作家想写一部关于满族生活和京城民风的作品,希望能和她见见面。她同意了。晚上,两个人在西单东南角的海马歌厅见了面,谈的问的都不错。小作家长得挺高挺瘦,挺幽默挺文雅也挺会揣摩人的心理,就是烟抽得太凶,大重九一支接着一支,怪呛人的。于是乎,就有了随之而来的多次会面,多次的狂抽和猛呛。后来,小作家跟姐姐说:“每次分手以后,我都盼着马上就能再见到你。小时候和我最亲的人是我妈,现在和我最亲的人是你。”姐姐听完以后就哭了,她随小作家来到他的宿舍,用自己的身体接纳了他。还是五一节结的婚,住的还是初婚的那两间西厢房。于是,姐姐有了一个比自己小两岁的老公,金兆枫有了一个叫许传尧的姐夫。姐姐重又找回了往日的温暖和快乐,发自内心的笑声又回来了,美丽的日子又开始延续了。

P2-5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风月草民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仁杰居士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2067851
开本 16开
页数 36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63
出版时间 2010-10-01
首版时间 2010-10-01
印刷时间 2010-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8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23
印次 1
出版地 云南
240
171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3:1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