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快乐求职就这么简单
内容
编辑推荐

求职其实就是“推销”你自己。说服别人总要有技巧。

本书通过真实的案例,告诉你成功“推销”自已的诀窍。

众多求职者的“制胜秘籍”以及专业人士的指点告诫,将为你指点一条逆风向前的求职捷径。

内容推荐

求职就好比又一次高考。高考决定了你进入校园的姿态,求职则决定了你离开校园的风采,其重要程度自然不亚于前者。

就业形势愈益严峻,在紧迫的求职气氛中如何做到“逆风飞扬”,是每个求职者梦寐以求的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前人经验,吸取既有精华,是求职捷径的不二之选。本书立意正在于此。笔者尽一己之力,荟萃众多求职赢家的“制胜秘籍”,总结不幸落败者的疏漏舛误,结合专业人士的指点和名师名家的告诫,以期为求职路上的迷途者点出“快乐求职”的法门。

目录

第一章 求职首先是一场心理素质的较量

就业艰难,我们需要“申申不息”

我成功,是因为我自信

市场倒流年代,要自己主动找用人单位“协商”

困难时期,要学会右手温暖左手

人生的第一份工作,与成功没有直接关系

找工作就是你现在最主要的工作,带着恒心和耐心

附:测试你的性格与心理

第二章 职业规划从认清自我开始

我为什么工作——明确自己的价值观

我的坐标——时间维度+空间维度

如果你是兔子,就不要浪费时间去学游泳

不要临近毕业才开始慌慌忙忙地找工作”

看看诸葛亮是如何求职的

不要让名校光环麻痹了自己

求职最终还是要靠实力

附:著名企业HR对求职者的忠告

第三章 玩游戏之前,你得学会求职的游戏规则

应届生,天真而迷惘

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

天赋与兴趣你选哪个

选水深鱼大的还是水宽鱼多的

没有人会真的找不到工作

莫把经历当经验——市场不需要“半成品”

用人单位是否用你,你的态度很重要

附:世界知名企业最喜欢的求职者

第四章 择业须知——职场新人扫盲

选平台不如做自己——大公司还是小公司

外企、国企、民企,你进哪重门

三百六十行,你选哪一行

天黑路滑——年轻人创业快乐与风险并存

听从心灵的召唤,择业当立足现实放眼未来

职业咨询让你少走弯路

三个月的迅速充电:他从找不到工作到月薪六千

附:你属于哪一种类型的人才

第五章 求职的道路在哪里

以营销的理念来求职

校园招聘——不可错过的求职好机会

招聘会——机遇来自交流

网络求职是最方便快捷的求职方式

熟人推荐的方式很靠谱

报纸求职——还没有过时

附:就业信息渠道大全

第六章 简历是你从千万人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简历就是你的“封面”

名企HR这样选简历

“非凡简历”十大法则

简历写作“十戒”

写好得体的求职信

英文简历写作的形式和技巧

如何提高投递简历的命中率

附:招聘单位欣赏什么样的简历

第七章 面试——求职者之大事

妙算多者胜——面试前的准备

攻心为上——面试心理素质

有备无患——面试必考题及分析

兵来将挡——PK面试官

决胜面试——赢得30分钟的独家秘籍

奇正之变——面试遭遇“意外”

让他“死”在HSBC汇丰最终面试前的问题!要是你,怎么回答?

一位到34家单位面试过的求职者不得不说的话

附:名企面试真题解析

第八章 细节是如何让你失去机会的

输赢只在一个点

合理着装塑造完美形象

面试礼仪最模范套路

“泛面试”——前前后后

耳聪目明——谨防陷阱

要机灵,要聪明,但不要浮躁

附:你想不到的求职细节

第九章 挫折篇——不一定是你的错

谁炒谁的鱿鱼

十拿九稳却输了

故事有可能是这样的

失败不是句号,而是问号

有青蛙的地方总会找到水

失败转向成功

求职心切,传销陷阱离我们并不遥远

附:抗挫折小测试

第十章 离开校园。你的心也要毕业

破茧化蝶,突破你的“学校圈子”

新来的一打杂的?职场新人的困惑

梦想是O,行动是1,未来就在脚下

“人名’’成就“名人”,人脉资源助你打造个人品牌

毕业这几年的积淀是为了升华

比薪水重要的东西有很多

在办公室里别太自作聪明

附:测测你的职业成熟度

附录:名人们给毕业生的建议

比尔·盖茨给毕业生的建议

马云给毕业生的四个建议

童大焕《给毕业生十条建议》(节选)

李开复给一名本科毕业生的求职建议

俞敏洪与大学生对话:“先就业再职业再事业”

戴志康给应届毕业生的八条建议

试读章节

近些年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是天之骄子”的说法已经成为历史。迫于就业形势严峻,大部分求职者都已经接受了“养活自己是最低标准”、“骑驴找马”、“先就业再择业”的现实。再加上2008年下半年开始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中国也受到不小影响。总体来讲,就业环境愈加恶化。而每个求职者脸上,也多了几丝忧愁和无奈。

发出去的简历似雪片一样,却只得到寥寥无几的回音。笔试的时候自我感觉良好,却始终等不到面试的通知。有的时候明明面试非常顺利,最后却收不到录用通知。眼睁睁看着同班同学,寝室好友,一个个被录用,自己却依然毫无着落。

求职的艰辛,也许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有体会。108份简历,20次面试换来的成功,你经历过吗?一位网友在他的日志里是这样写的:

2009年3月5日

今天,我终于收到了期盼已久的邮件:“张卫卫同学:您已通过我行考核,请于3月10日前的每天上午10:00或下午2:00到我行人力资源部签约…一中国招商银行”。虽然这不是我收到的第一个offer,但这肯定是我的最后一个offer。回想这几个月应聘的历程,切身感受到了求职路上的坎坷和艰辛。

我是在外地读书的北京学生,读的是保险专业。从去年8月就开始网申,但凡符合应聘条件,就狂中不已。本校的宣讲会几乎一个都不落下,有时还跑到外校去听,笔试、面试一个都不少。每家公司都是各显神通,出尽千奇百怪的招数来考验我们。几个月来,一共投出简历108份,参加笔试32次,面试20次。

由于我很希望到北京工作,所以找工作期间要经常奔波于成都与北京之间。有一次,为了参加某公司的面试,早晨4点半起床,飞回北京,拖着疲惫的身体赶到面试现场,脑子一片空白,面对面试官的提问,难免晕头转向。刚一面试完就知道肯定没戏了。第二天又赶紧飞回成都。像这样的“南征北战”也绝非仅此一次,其中不乏在笔试面试前一两天才通知我的例子,结果往往赶不及。其中的痛苦,只是个中人方能知晓。

还记得当时我天天网中,可谓是“申申不息”,生怕过了招聘单位的截止日期。虽然也拿到了几个offer,但都是自己非常不满意的,而自己喜欢的公司没有一个给自己伸橄榄枝的,所以只好继续征战。

招商银行北京分行是又一个我心仪的单位。他们的第一次面试安排在今年1月12日,我顺利通过了。之后参加笔试,也没有多大问题。2月11日,收到第二次面试通知。第二天下午,我又加入“群殴战场”:半分钟的自我介绍,随后是小组讨论和自由辩论。似乎上天注定我与招行有缘,从报名、第一次面试、笔试、第二次面试、入职体检,直至签订协议,都是一帆风顺的。

在应聘过程中,“招商银行,因您而变”的企业文化深深感染了我,我相信这份工作能够让我收获精彩的人生。

从结果来看,这位朋友的求职路是成功的,他最终得到了自己心仪的职位。但是我们不要忘记,在他拿到招行的offer之前,或许他也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的求职者。“申申不息”,是很多求职者都会经历的阶段。在这个时候,有些人开始自暴自弃、放任自流或者浮躁上火、暴躁易怒,这些都是不健康的心态。其实不管你再怎么抱怨、窝火,都不会有工作送上门来。消极的心态反而会影响你求职的成功率。在投递简历、笔试、面试等诸多环节中,你的心态都会不自觉地表现出来,从而被敏锐的HR觉察到。我们要像上文中的网友一样,随时调节自己的心态,积极面对下一次挑战。要相信,成功就在不远的前方。

“笑到最后,笑得最好”,求职像人生中的很多事情一样,在没有最终结果之前,谁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成功还是失败。

当然,每个人都会因为暂时没能找到理想工作而浮躁或者抑郁,这都是很正常的,关键要看你怎么化解。这些消极情绪。千万不要闭门造车,拒绝和外界沟通。

当你感觉“求职难,难于上青天”,未来的道路一片茫然时,你可以向你的家人或者朋友求助。让他们帮忙分析你的问题,提出一些改进方案,如果能找到一些工作经验丰富的过来人帮助,就更好了。你也不妨找一些励志的书籍或电影来看,让他人的故事激发自己的斗志。

P2-4

序言

求职就好比又一次高考。高考决定了你进人校园的姿态,求职则决定了你离开校园的风采,其重要程度自然不亚于前者。

高考之前,我们会看一堆堆的辅导书,做一遍遍的练习题,乃至一次次地进行“实战演习”(高考模拟)。然而求职路上,却鲜有一套系统而条理的训练。几乎所有的人都在摸索中前进。有些人快毕业了仍对职业方向一头雾水,有些人临到招聘会才匆匆“赶制,,自己的简历,有些人到面试前夜还对将要遇到的挑战一无所知……我们固然可以“以战养战”,在求职过程中逐渐成长,但是,也许好机会在你“摸索”的时候就溜走了。我们不禁自问,为何不事先做好准备呢?

就业形势愈益严峻,在紧迫的求职气氛中如何做到“逆风飞扬”,是每个求职者梦寐以求的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前人经验,吸取既有精华,是求职捷径的不二之选。本书立意正在于此。笔者尽一己之力,荟萃众多求职赢家的“制胜秘籍”,总结不幸落败者的疏漏舛误,结合专业人士的指点和名师名家的告诫,以期为求职路上的迷途者点出“快乐求职”的法门。

前些天网上流传着一篇帖子《求职故事看多了的结果》。

还没有毕业的时候,我就听说现在的招聘单位在对求职者进行面试时,往往奇法迭出,怪招频用,求职者一不小心就会“中招”。于是,在正式找工作前,我特意找来一堆指导求职的书籍仔细阅读以防“不测”。

不看不知道,一看还真吓一跳,那些招聘单位出的怪题可真是匪夷所思啊。我暗自庆幸自己有先见之明,早做了准备。

开始找工作了。在一家公司面试的时候,我在一个楼梯口看见一个拖把横在电梯口没人管,我的大脑立刻飞速运转:这一定是公司招聘人员特意设的“局”,因为我在书上看到过,这时候谁要是对拖把熟视无睹,一定还没进门就被淘汰了。

主意已定,我刚想去捡那个拖把,忽然后面冲过来好几个人,都去抢那个拖把,反而把我挤到了一边。看来大家都看了“求职秘籍”,我懊恼地想。正当那几个人抓着拖把不松手的时候,一个清洁工打扮的阿姨奇怪地问:“你们这些年轻人这是咋了?抢我的破拖把干吗?”

那几个人都尴尬地松了手,原来是大家搞错了。

在一个会议室面试完以后,我和另外几个人在会议室外等着下一步消息。这时,一个年轻人推门出来,、对我们说:“大家都先回去吧,今天的招聘会结束了,回家等通知就行了。”

我一想,有点不对头,这个人很可能也是来应聘的。我在书上看过类似的案例,里面的那个人就是用这招把其他人都打发走了的,结果只留下他自已,而招聘单位还很欣赏他随机应变的能力。.我正思索着该怎么办呢,坐我旁边的一个人对那个年轻人说:“伙计,这招很老了,我早就听说了。你是不是想把我们都打发走,留下你一个人啊?”

那个年轻人一脸惊讶,说:“你们……你们……有没有搞错啊?我是公司人力资源部的呀。”我们几个面面相觑:原来又搞错了。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公司说我们一个个怪兮兮的,不知都在琢磨什么。

唉,都是求职故事看多了。

当下一些求职书籍仿佛陷入了一种误区,把求职讲得像“脑筋急转弯”一样。书中的应聘者不是倒了大霉,就是撞了大运,而成败完全取决于那“神奇”的一点。然而现实情况并非如此,固然有些用人单位会精心设计一些“难题”,考察应聘者在特定方面的素质,但多数的求职现场还都是平淡无奇的,无非是“发简历一面试通知一面试一结果通知”。然而越是平淡无奇,其中的玄机越是难以识破。

当然,再好的书籍,疏漏也在所难免。但相信这些书籍的内容涵盖范围已经够广,一定能为求职者提供切实可行的帮助。本书不打算讲太多“传奇”的故事,而将在真实可信的场景和语境下,讲述求职游戏的规则和禁忌,解答读者心中的谜团。全书共分“心理素质”、“职业规划”、“求职规则”、“择业须知”、“求职渠道”、“简历”、“面试”、“细节”、“挫折”、“校园一职场”和“名人建议”十一个部分,最后一部分以附录形式呈现。章节设计的出发点是,尽量覆盖求职的方方面面。

游戏之前,首先要懂规则,求职也不例外。若想洞悉其中的窍门,为自己插上一双飞翔的翅膀,不妨从阅读本书开始。愿求职者都能逆风飞扬,为自己创造精彩的未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快乐求职就这么简单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程仕才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3924677
开本 16开
页数 25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5
出版时间 2010-10-01
首版时间 2010-10-01
印刷时间 2010-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1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C913.2
丛书名
印张 16.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18:3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