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做作时光(90后青春日记)
内容
编辑推荐

比郭敬明更忧伤,比安妮宝贝更空灵,比安意如更唯美。一部90后青春日记。诠释命运和无常、爱情和离别、流浪和死亡。我们的青春鲜活、美好,有小伤痛、小暧昧、小伤感、小做作,但依然活得无悔!风格清雅、细腻、唯美,笔调清新、感性、抒情,激荡心灵,富于美感和力度。

《做作时光》为90后作者禾木的青春日记。这不是一部小说,不是文学创作,而只是你我共有的一段鲜活青春。

内容推荐

《做作时光》是90后作者禾木的代表作品,反映90后一代人的情感和内心,以及他们对于爱、信仰和未来的追寻与探索。如果你也会偶尔胡思乱想;如果你也交到一群许诺“直到死亡将我们分开”的挚友;如果你也在星星失踪的夜晚,不自觉地沮丧起来,找不到宣泄的出口;如果你也有一个会在你半梦半醒的时候将嘴唇贴到你耳边轻唤你的乳名的母亲;如果你也有一个骑着破破烂烂的单车带你穿梭于大街小巷、教你吹口哨的父亲;如果你也暗恋过一个人,看那个人穿梭于一段又一段人事变迁,仿佛也跟着亲历了一场时起时落的爱情;如果你正值青春。

如果你曾经青春,男孩要将《做作时光》这本书送给你,也送给他自己,因为这就是那段最真挚的做作时光。年轻的、美好的、忧伤的、治愈的、矫情的、做作的,真挚才是最终落脚点。

目录

自序:做作时光

你是个妙人,是个少年狂

 痴人

 再见,微安

 十月 花葬

 爱如少年

 笙歌

 喵喵

 千面城

 致您,老外公

 须臾不朽

 漂亮妈妈的业余职业病

 路过心上的园丁

 行云流水在路上

 木木的瞳孔世界

 少年的最后旅行

 二十岁的眼泪

天花总会乱坠

 某

 末日

 当夜深

 飞鸟和鱼

 十五秒凝望

 我有一个梦想

 读线装书的狐狸精

聪明的孩子,提着易碎的灯笼

 树眉

 小丑

 兔子先生

 白夜花火

 带我去看雪

 幸福洋果子店

 我想握住你的手

后记:盛开在遗忘之后

试读章节

飞鸟和鱼

鱼承认,那个黄昏与众不同。

鱼捕捉了一只飞鸟的影:飞鸟飞翔的方式,矫健的身姿,洁白的翅翼。

鱼邂逅了一滴轻盈的泪,迅速轻易地,改变鱼跳跃的姿态记忆的方式。

飞,倾尽了一季晶莹落雪,迎向月光,皓白翱翔。

鸟,吟诵了整片苍茫牧野,凤凰花开,春逝头白。

和,和着晴空白日乾坤朗朗,和着天地四季晨钟暮鼓,见证相爱的极限。

鱼,缘木求鱼,木知木觉,静候纵身跃龙门的机会,只求飞鸟匆匆一瞥。

“海鸟和鱼相爱只是一场意外。”

最后一只飞鸟离开的时节是秋末。

天气渐寒,步入隆冬之前除了大规模迁徙去南方外没有更好的过冬方法。

深北湖泽,视野内全部的翅膀一齐扇动,轰轰隆隆,遮天蔽日,飞往冬日里暖阳万丈的南方。

飞鸟眼里露出无限的欣悦向往,南方冬天,持续展露迷幻色泽。

就像在春天——

树是全年苍翠的颜色,树脂香气浓烈,阴影和光在树干的断层缺口交接。

风如扑朔迷离的木偶人,由全然隐匿的细线操纵,时不时给人温柔一刀。

——南方冬天,无数温暖美好的意象拼出泥暖草生的幸福图景,让飞鸟误以为那是春天。

飞鸟们齐齐振翅,全力以赴,只为尽早到达那花朵燃烧、凤蝶艳艳的国度。

倦鸟余花,他是落单的飞鸟,唯一的例外。

他太留恋北国齐天的白桦潮湿的芦苇,顾不得低温,于如画风光之中飞旋翱翔。

他又如此大意粗心,以至于忘记飞往南方的路线,兜兜转转,始终徘徊在原地。

温度低常,他使劲拍打翅膀抵御寒风,羽毛摩擦冷空气,犹如患自虐症的病人。

天空为了呼应,也犹似一张久病不愈的死人脸。

时间推移,他甚至不清楚当初究竟痴迷北方什么,值得作这般无谓牺牲。

飞鸟记得一个在黄昏里哭泣的孩子。夕阳拉长身影,男孩半蹲,伸手用力揉眼。

同伴散开,男孩想辩解什么,却只一个劲咬牙忍住泪,假装被大颗沙粒迷了眼。

他看到男孩像看到自己,没伙伴听他辩白。曾经骄傲的飞鸟落下苦涩的泪。

飞鸟的眼泪滴落在鱼的眼眶。

“有人说鱼的记忆只有七秒,七秒之后它就不记得过去的事情了,周围的一切又都变成新的。

“所以在小小的鱼缸里,它永远不觉得无聊。

“因为七秒一过,它游过的每个地方又都变成了新天地。”

长久以来,她都是快乐自在的鱼。

碧幽幽的深海中,珊瑚缓慢移动,贝壳繁多铺满甬道,海星蜂拥直上。

茂密缠绕的海藻丛,水草肆意浮动,与幼年水蛇细长的躯干相互纠缠。  流沙飞速滑落,伴随沉闷的地核回声,岩浆溢漏,海底火山应激喷发。

不是鱼缸,鱼在海洋,在深水目无生死枯荣的彼世。

鱼永远不懂寂寞,健忘而盲目地畅游,七秒过后,游过的每个地方又变成了新天地。

鱼承认,那个黄昏与众不同。

鱼捕捉了一只飞鸟的影:飞鸟飞翔的方式,矫健的身姿,洁白的翅翼。

鱼邂逅了一滴轻盈的泪,迅速轻易地,改变鱼跳跃的姿态记忆的方式。

临水照花的倒影深刻而真实地刺激了鱼长久以来习惯隔岸观火的神经。

“你给我一滴眼泪,我就看见了你心中全部的海洋。”

飞鸟飞到哪儿,鱼就跟着游到哪儿。

直到某天,风雨大作,乌云密布,闪电劈开苍穹,万灵躲闪。

惟天上水中两只腾飞翻跃的身体被暴戾强烈的光线照得煞白。

飞鸟发现鱼,俯身,仔细端详这海底不谙世事的生物。

鱼第一次近距离窥探观察飞鸟,羽翼纯白,翅翼丰满。

七秒的记忆无限延续,归属在彼此节奏默契的呼吸间得到确认。

合欢生枝,鸳鸯争渡。爱情的产生从来都是这样莫名其妙。

“飞鸟以为把鱼举在空中是善举。”

鱼想更接近飞鸟些,想方设法把身体更多曝露于海面之上。

鱼尽可能多地探出躯体,大脑常因供氧不足出现短暂空白。

鱼感觉晕乎乎的,使不上力,好像被海草拉住尾巴,平添她贴近飞鸟的距离。

鱼因此更加极端地逃离水面,昂头迎向飞鸟,伴随痉挛、疼痛,鳍痛苦抽搐。

鱼此时看到的飞鸟已渐渐缩成一块灰白色的暗影。

飞鸟想更接近鱼些,一直紧贴海平面飞行,冰凉的海水打湿羽毛,寒冷加剧。

飞鸟从来不知道海水居然这么咸涩,咸涩到竟足够穿透肌体侵袭血液,刺骨森森。

飞鸟努力拍动双翅向前飞,因为一旦停下来就有血管僵硬、死亡坠海的危险。

飞鸟视线范围内是鱼迎头相对的虔诚,他脉脉迎接她直指天空的目光。

飞鸟以为鱼期待翱翔,于是用尽全力将鱼托举在空中,鱼气息奄奄,脑海浮现华丽幻觉。

鱼的幻觉里,她和他身处冬日如春的南方,花树璀璨,飞鸟和鱼微笑着接吻。

海风扬起,鱼从飞鸟的翅膀顺势滚落,跌进深海好几分钟,呼吸才慢慢恢复,清醒。

飞鸟和鱼的旅程似乎永远没有尽头,就像南方温暖美好的意象,永远遥隔千里。

“你勇敢,我宿命,你是一只可以四处栖息的鸟,我是一尾早已没了体温的鱼。

“蓝的天,蓝的海,难为了,难为我和你。”

冬天无可避免地到来。海面结起厚冰,温度骤降。

飞鸟和鱼再不能像先前那般亲密无间,殊途同行。

鱼欲图用力挣脱厚重冰层的束缚,于是拼尽全力拿身体向上顶撞。

飞鸟想阻止鱼的奋不顾身,于是羽翼紧贴冰面,用体温融化冰雪。

终是徒劳。

死亡的时候,飞鸟张开丰满雪白的双翅,鱼炽烈鲜红的血浸透冰层,染红飞鸟的羽毛。

那样子,像一颗心的形状。  于是,泰戈尔写出了极负盛名的《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据说灵感胎生于飞鸟和鱼的故事。

于是,一个叫GiGi的短发女生唱:有爱就难不倒,我要对你好。

P172-177

序言

做作时光

青春是比写作本身更让人上瘾的事。

我想,自己正是受了青春的蛊惑才开始写字的。

不幸的是,青春总有完结的一天,而写作是一条不归路。

尚在初中,一个愣头愣脑的男孩以期末考试成绩优异为由,从父母手里换来了二十块奖金。他兴高采烈地跑出门,到附近一家超市的图书专柜买了一本当时红极一时的魔幻小说。超市说是在附近,却也绝非咫尺之遥,得穿过两条长巷,转一个拐角再横穿马路,方才映入眼帘。只不过对于那个年纪的男孩而言,仿佛世界都可用脚步丈量,浑身充满用之不竭的精力。这样的距离与周折充其量只是一次普通外出而远非一次货真价实的冒险。走出超市的时候,下雪了。男孩没带伞,冻得发红发紫的双手紧紧地将刚买的图书捂在胸口,嘴里呵着白气。

男孩一路小跑——身前长路蜿蜒,陌生的面孔与来往的车辆令他迷惑,分不清哪条才是回家的路;身后落雪纷纷,凛冽的寒风与湿滑的路面让他一点也不愿意回头,觅一个暂时落脚的避风港。

矮矮的男孩在人群里瞎逛了好久,一条短短十五分钟能够走完的归途被他足足走了六十分钟。将近一个小时之后,他踮起脚尖,一只手抱紧书一只手敲响家里的铁门。此时,手指完全失去知觉,既感受不到铁门的彻骨冰凉也感受不到冻疮的瘙痒难耐。前来开门的人是父亲,他拍拍男孩的头回厨房继续刷碗。男孩脱下湿湿的鞋子,往旧沙发上一坐,把脚伸进用木头支起来的烤火架。热烘烘的炭火烘得男孩脚上的袜子直冒烟。体温渐渐回升。男孩发现小说封面有些脏,于是从笔筒里倒出一个橡皮擦,来回小心翼翼地擦了好几遍。母亲推门进来的时候,男孩正津津有味地读书。她一看到男孩手里的新书,瞬间恍然大悟,接着开始指责他乱花钱,云淡风清的语气难掩抱怨的实质。男孩对此充耳不闻,心里想的是:我也要写一本这样的书。

而故事的结局是:男孩今年二十出头,仍然没写出一部有模有样的长篇小说,为数不多的短篇小说亦多以想象支撑全篇。对于写小说,男孩一直有障碍——他不懂得如何恣意编造情节,不懂得如何用一场车祸推波助澜,不懂得如何以一场失忆添加曲折,不懂得青春何以残酷得头破血流,不懂得为何纯纯爱恋总是与亲情缺失等种种成人世界的不美好骨肉相连。和大多数读着或残酷或夸张的小说、过着平凡生活的同龄人一样,男孩的生活平淡而充实,没有飞来横祸也没有天降现金,连起伏也寂静无波,深处翻涌的波涛只有他一个人看得见。如果非要说男孩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那一定是他的细腻、敏感与不合时宜的偏执,他贪婪而自私地记下迄今为止生命中留下的深深浅浅的印记,为了纪念同时为了遗忘。

男孩成了一个单纯的记录者,写字,拍照,镜头里瞬息万变的云朵总令他忍不住回忆。文字的力量他至今不得而知,只记得那个跟他说如果不是看到他对文字的执着几乎快要放弃写作的女生,现在名字频频出现于各文艺刊物;那个曾默默收藏他文字的少年,现在已成为他所编辑的青春杂志的作者;那些和他一起努力制作电子杂志的孩子,有的正经历高三,有的去了国外,不变的是大家仍笔耕不辍,文字始终是彼此唯一的辨识。原来散落各处的“豆腐块”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一些人,向来羞于面对笔下拙作的男孩有了勇气回头看一看。

这一看可不得了,那些闪着光的青葱岁月又全部淘气地跑了回来。

初二,男孩的懵懂春心蠢蠢欲动,他杜撰了《树眉》、杜撰了《飞鸟和鱼》,让一棵树爱上一个女孩,让一只飞鸟眷恋一条鱼,以杜撰不合常理的爱情为乐。因为虚构因为青涩,所以纯粹所以真诚。

初三,男孩坐在教室后排写下《再见,微安》。时间之于梦想的意义对于那时的他太艰深,他不愿意思考甚至不知该如何选择今后的去路,无处倾诉的叛逆心情只好对虚构的微安全盘托出。  高一,盲女格子闯入男孩梦境,他因此写下《我想握住你的手》,好让梦得以延续,好让花朵永远盛开,好让格子和母亲能于云朵之上相守相依。而《带我去看雪》是目前男孩所有文章中最为特别的一篇,不晦涩,不故作高明,只单纯地书写女孩之间又微妙又透明的友谊,以及真实可感的点滴成长。

高二,来到全新的班级,男孩写了《痴人》,向并不熟悉的同学介绍烂熟于心的自己。当日常琐碎被一笔一划地落成文字,竟具备了钻石的质地,熠熠生辉,照亮那几乎被题海淹没的漫漫长夜。

高三,男孩写下《爱如少年》,与路灯为伴的回家之路并不好走;男孩写下《十五秒凝望》,奇诡的叙述只为表达跟老师请假绝非易事;男孩写下《白夜花火》,女生苏凉携手男生朗轩上演一出非爱即死的悲剧,灵感来源于朋友随口而出的一句话,朋友说:有个恐怖小说里的女主角将男友的心脏雕刻成了一只苹果。离别将近,男孩又写下《行云流水在路上》,铭记生命中不可遗失的过往。

对于出生至今未离开半步的故乡,男孩写了《千面城》,倾尽对城市的爱与恨;对于暗恋多年的女生,男孩写了《喵喵》,那只名唤“欢”的猫样女子不在他怀里却在他心上;对于相伴成长的老师,男孩写了《路过心上的园丁》,纪念身边那些活色生香的生命;《须臾不朽》写给父亲,《漂亮妈妈的业余职业病》写给母亲,《致您,老外公》写给素未谋面的老外公,长久以来男孩最为眷顾亲情。

这些文章以及其他更多篇目,你可能有缘读过可能无心错过,而男孩亦从不晓得自己的读者有一张怎样的脸孔、正途经一段怎样的风景,只有那些温暖的留言与信件他如数家珍。眼下,男孩又害怕又兴奋——并不十分饱满的人物形象、稍显稚嫩的语言表达、抒情与描写多过情节的叙述方式……太多太多的硬伤可以将这些文字贬得一文不值;可正因为青春,矫情也好、文艺也罢瞬间都变成值得原谅的事,哪怕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语段,哪怕是故作姿态的口吻,都因为少不更事而显得单纯可爱。

如果你也会偶尔胡思乱想;

如果你也交到一群许诺“直到死亡将我们分开”的挚友;

如果你也在星星失踪的夜晚,不自觉地沮丧起来,找不到宣泄的出口;

如果你也有一个会在你半梦半醒的时候将嘴唇贴到你耳边轻唤你的乳名的母亲;

如果你也有一个骑着破破烂烂的单车带你穿梭于大街小巷、教你吹口哨的父亲;

如果你也暗恋过一个人,看那个人穿梭于一段又一段人事变迁,仿佛也跟着亲历了一场时起时落的爱情;

如果……

如果你正值青春。

如果你曾经青春。

男孩要将这本书送给你,也送给他自己,因为这就是那段最真挚的做作时光。

年轻的、美好的、忧伤的、治愈的、矫情的、做作的,真挚才是最终落脚点。

你们知道,这不是一部小说,不是文学创作,而只是你我共有的一段鲜活青春。

当下,我还年轻,但已不再青春。白衬衫、木吉他的中学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

我逐渐思考写作的意义,考虑更现实的将来。每当几乎快要放弃写作的时候,那个风雪之中徘徊于繁华街头、不确定归路的男孩就会浮现在脑海——他一直将手里的书抱得紧紧的,仿佛那会给他指引。  他最后凭借直觉找到了回家的路。我也会的。

祝你们幸福。

后记

盛开在遗忘之后

你说,我们单薄的青春究竟能够承受多么磅礴的爱?

彼时,在读的书是周嘉宁《往南方岁月去》。

“我”和忡忡是形影不离的挚友,对南方的憧憬足已填满整颗心——南方巨大的阔叶植物,南方孩子夸张骇人的绿色头发,南方四季怎么荒废都不过分的时光——手拉手奔跑在南方学生宿舍的超长下坡,空气无比清新,背景是直冲云霄的茂密树林,还有激荡在风里的南方岁月。夜里洗过澡窝在被子里听收音机,“我”迷恋电波中欲说还休的爱恋——DJ朗读某个南方作家的小说,小说里的女子敢爱敢恨,跑到世界尽头依旧无怨无悔——像极了现实中勇敢的忡忡:钟情歇斯底里的摇滚,可以为心爱的男子身无分文、彻夜不归。

此外,艾莲、小夕都是叛逆无畏但不得不接受命运安排的女孩;至于遥隔天涯的男生小五,我们甚至不用知道他在哪儿,只要他还活着我们的爱就会有所依托。

青春期的孩子或多或少地都想逃离既定的生活轨道,而“我”和忡忡不约而同地选择南方,轰轰烈烈地向南奔逃,仿佛正投靠一个因眉目模糊而益发迷人的情人,代价是丧失爱的能力一一物质世界的匮乏,精神世界的苍白,未来渺茫叵测,你明白,我们或许都已经残废。

“有的时候你认识一个人,可是到你磺时候,你都不会意识到他改变你的一生”——“我”和忡忡何其幸运,在茫茫人海相遇,又怀揣同样梦想;“有的时候你经过一个傍晚,但是到你死的那天,你都不会意识到你早就经过了自己的生命”——“我”和忡忡何其不幸,在茫茫人海失散,从此以后再也找不到一个人可以掏心挖肺地相信,再也没有一整个夏天可以用来并肩遥想南方,再也不能在无家可归的夜晚用一个电话叫醒对方。从此以后要真正尝试一个人生活,冷暖自知。

我会永远记得在往南方去的岁月,有个女孩叫忡忡,可惜我失去她了。

彼时,在读的书是七堇年《大地之灯》。

封面上那朵巨大的莲花静默着,是佛含义不明的笑,惊世破颜。

“我们的肉体永远都只不过是一朵莲花,它会毁灭。但是我们的灵魂是永存的。卡桑,你一定要有善美的灵魂。这样,你的灵魂才能在佛的抚度之下,获得永生。”

某个黄昏,牛羊归圈,天边的褐色鸟群仓促南飞,酥油茶热气腾腾。眨着一尘不染的眼睛,小女孩凝神谛听爷爷的教诲。死在天葬台的秃鹫,大雪迟迟不肯掩埋;气息奄奄的藏马,等主人归来,热泪盈眶;体格强健的藏獒晋美与雪豹殊死搏斗,元气大伤,它朝远方走去,为雪域神山献出灵魂……这些神圣的生灵以及光在藏北湛蓝无杂的天幕下构成纯白意象,所有不幸终将被承受被度过。

而在你所不知道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有一具深藏衣橱的骷髅,见光死。

少年时代的夏天,云低得可以压到鼻尖,扬起棱角有致的脸,坚持某些已记不清初衷的信念。楼下玉兰已经开花,你说哪些才是被时光模糊了真相的秘密。还a-童贞的过往,无意撞见母亲和陌生男人纠缠的身体、赤裸的发肤,感到一阵如芒在背的耻辱。奔跑在坠满星光的空旷街道,绕大半个城见年轻的美术老师,印上她嘴唇的短暂亲吻仿佛罂粟盛放时的病态。生活于书中人不过是一片望不到尽头的雪原,唯善良的孩子告诉同行旅伴——在一片无路可走的雪原上,盲目,是比死亡更为恐怖的事情。

这是她八岁就懂得的道理。

彼时,在听的CD是林一峰的《思生活》。

这个才华横溢的香港男子身上总是带着风尘仆仆的气息,又保持着一尘不染的干净。

他从香港出发,到达纽约到达德国一一在曼克顿最后的夜晚点燃一根烟,神情慵懒地躺在温水满溢的浴缸,仰头享受烟圈和肥皂泡交替制造的甜美幻觉;在小镇酒馆与陌生人喝酒,由于天亮之后彼此今生再难有相见的机会,所以可以尽情倾诉;留下脚印带走回忆,写成一首想念的歌。他的歌,底色是普罗旺斯染上浅浅熏衣草色的天蓝,骨子里却时刻透露着香港人对于日常生活的细腻关照。他保持独立音乐人选择吉他伴奏的习惯,清澈纯净的弦乐搭配或简单或睿智的歌词,再冠以童稚世俗的名称如《厨房》、《晚睡》、《两支牙刷》,折射出自己对待未知生活的欢天喜地和直白思考。

最记得那首《与你共枕》:“其实有些关系你终究不得不负责任/尤其是当青春亮起红灯/你明白我总不能终此一生坚守独身/围观着那没结果的坚贞。”听似云淡风轻的口吻背后,欲言又止的是对爱情惴惴不安的担心。繁华如斯的城市,多少人的爱与梦流离失所,多少人因为清晨找不到昨夜枕边人温暖缱绻的手指而由衷感到害怕?现代人对于归属感的不确定在愈发繁荣的环境下体现得愈发淋漓尽致。而到了《燃》中,他唱:“我总以为很清楚自己的方向/知道自己要什么/日子一天一天又一天地过/生活正在过着我。”这样的感慨是一个男子独自待在房间,面对窗外抬头就看得见的斯须改变如苍狗的浮云,提起笔准备在桌边刚刚铺展开来的信纸上写下一句亲昵问候,因突然席卷过来的空虚而不得不作罢时略带沮丧的感叹。是谁说过:时光仍在,是我们飞逝。于停顿静止的时空里,唯嘴里缓缓吐出的烟圈和弹落空中的香烟余烬具有与思想相同的形状和质地,副歌部分萦绕交叠的和声为这忧悒莫名的情绪作了最完美的诠释。

一个好的独立音乐人身上应该保留某些诗人的特质,想来,林一峰就是如此。

他带着吉他和爱出发,做一个城市旅人,行走在沉浸于黄昏中微醺微醉的街道,不时驻足凝望飞转的流云,心底潜藏的颓废如同被洗皱的格子手绢,写满柔软的韵句。他用双脚丈量从物质到精神的距离,歌有诗情词有诗意,将对人生的疑问和洞悉浓缩在薄薄不到两毫米的CD里,唱给每一个内心柔软敏感的归人听。

彼时,阅读很多80后作者的书,怀着又爱又恨的心情让它们滴水不漏地渗透进自己的文字。

彼时,几乎花了整个成长的过程在记叙和倾诉。

我写字的速度非常慢,一篇散文也要写上好些天。曾经在一篇老师布置的作文里写:我不负责任的赘述就像封建老太太的裹脚布,又长又臭。而今再度翻开作文本,愈发觉得回不去的东西才最珍贵。裹脚布有什么不好?安详和蔼的老太太静坐在夕阳之中,轻轻剥开脚掌上包裹的棉布,重见天光的双脚畸形地保持着三寸金莲的优雅。短窄布料书写着她的生命历程,陪她走过艰难险阻,一直走到爱人怀里娇羞地低下头,最后再释然地走进棺材,我守护着老人干瘪脱水的尸身,向每个路人讲述血肉淋漓的人生,没人来就讲给自己听。

这样子虚度光阴亦未尝不好。

默默抄过一首海子的诗给我:

秋天来了,神的家中鹰在集合/神的故乡鹰在言语

秋天深了,王在写诗/在这个世界上秋天深了/得到的尚未得到,该丧失的早已丧失

她在诗下面写:我们丧失了许多,而到头来依旧两手空空,除开繁重的学业,抬起头来,忽然发现,梦想依旧那么遥远。热爱写作,这是我目前唯一确定的事。TK君描述我的文字是从视觉神经直接传递到笔尖而不经大脑,他见识过我太多的景物描写,以致得出如此结论;小蒋总是第一个阅读我的新作,提了许多修改意见;欢写信告诉我她读懂了我费尽心机掩藏的感情……亲爱的朋友们,于不可逆的生物进化中,让我对你们说声谢谢,在我尚未变成一个冷酷麻木的成人之前谢谢你们陪伴我走过情绪的起落相处的亲疏,入不敷出地支持我浪漫而不切实际的梦想。

陪表弟看电影,傍晚走出影院,在地下通道邂逅流浪歌手。

我不清楚他的音乐为多少人尊重,只是放慢脚步,听他唱《当时的月亮》。那投入的神情不同于我之前见过的任何徘徊于地下通道,弹唱口水歌博取路人共鸣的天涯沦落人。我甚至在他柔软细腻的歌声里找到自己。

你看,包容的城市里,多少人努力经营着流离失所的爱与梦。

追忆似水年华,曾经花开不败的誓言,曾经双手紧握错失的森林。

干净的脸依旧是孩子的模样,岁月翻越过那么多座山,至今怀念的依旧是些旧人。有关初遇情景相交过程,统统在光阴沙漏的细水长流里遗失了本原。摊开双掌,掌纹清晰无比,生命线、爱情线、事业线——形似“川”字的错开诠释着少年梦想的早天——不记得当初听谁误人子弟般地滔滔不绝。但庆幸终究在脉络分离的掌心沟壑里,结识你们,陪我一起青春一起歌唱。荒草爬过山坡,月亮筛洒下清影,到了桑榆岁晚的年纪,我回忆起少年时代唱过的歌,纯澈悠扬的木吉他伴奏声中,有TK君轻缓好听的低唱,有乖宝宝子夜谨慎的和鸣,有欢被大雨淋湿的伤心,歌词是小蒋填的,咿唔诗章般和谐的韵脚朗朗上口。

那是无法再重唱的歌,“因为那年的我们,都是不顾一切的孩子。”

我停在原地默默守望你们行远的背廓,满怀甜美回忆,好像遇见你们就不需再遇见他人,错过再多别样景致也无所谓。因为,你们遗忘的爱一直在我身后盛开。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做作时光(90后青春日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禾木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方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1727811
开本 32开
页数 29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2-03-01
首版时间 2012-03-01
印刷时间 2012-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17.2
丛书名
印张 9.5
印次 1
出版地 黑龙江
209
146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5:3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