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道静集·沈括研究 科技史论》收录了胡道静关于沈括及其《梦溪笔谈》研究的大部分论文,以及关于中国古代科技史的其他研究。胡道静先生是沈括研究的权威学者,其关于沈括的研究涵盖了沈括著作、科学成就、军事思想、自然观、政治思想等各个方面,系统而立体地展示了沈括这位我国古代的重要科学家。“科技史论”部分,有关于毕昇卒年及籍贯、赵州桥、水排和风箱、印刷术、黄道婆、壁画、科学思想史、李约瑟等各个方面的研究,显示了胡道静先生作为一位科技史家的博学广涉的一面。
图书 | 沈括研究科技史论(精)/胡道静文集 |
内容 | 编辑推荐 《胡道静集·沈括研究 科技史论》收录了胡道静关于沈括及其《梦溪笔谈》研究的大部分论文,以及关于中国古代科技史的其他研究。胡道静先生是沈括研究的权威学者,其关于沈括的研究涵盖了沈括著作、科学成就、军事思想、自然观、政治思想等各个方面,系统而立体地展示了沈括这位我国古代的重要科学家。“科技史论”部分,有关于毕昇卒年及籍贯、赵州桥、水排和风箱、印刷术、黄道婆、壁画、科学思想史、李约瑟等各个方面的研究,显示了胡道静先生作为一位科技史家的博学广涉的一面。 目录 沈括研究 沈括的科学成就的历史环境及其政治倾向 祖国古典科学的重要着作——《梦溪笔谈》 沈括的农学着作《梦溪忘怀录》 沈括在农业科学上的成就和贡献 《梦溪笔谈》补证(重写稿的一部分) 沈括文物二三事(《梦溪笔谈补证》重写稿的一部分) 《梦溪笔谈》在国外 第二○二七号小行星“沈括” 沈括军事思想探源——论沈括与其舅父许洞的师承关系 《苏沈内翰良方》楚蜀判——分析本书每个方、论所属的作者 “沈方”抑为“苏方” 沈括的自然观和政治思想 科技百科《梦溪笔谈》和它的作者沈括 沈括的摩崖题名及法帖翰墨考 [附]镇江“梦溪”刻石为梦溪桥桥栏辨 关於《沈括评传》 朱子对沈括科学学说的钻研与发展 文理相通的隘道——我读《梦溪笔谈》 弥足珍贵的《梦溪笔谈》——写在沈括逝世九百周年 沈存中佚着鈎沉 奉元历(复算) 灵苑方鈎沉 《梦溪忘怀录》鈎沉——沈存中佚着钧沉之 沈括诗词辑存 科技史论 活字板发明者毕昇卒年及地点试探 朴素的运筹学思想 赵州桥传说的解释和记录 水排和风箱对於往复式蒸汽机的启发 古代地图测绘技术上的“七法”问题 《天工开物》及其作者宋应星 加强和推广对物质文化史的研究 “宋学”的发现、发展和前途 钜鹿北宋雕板是淹城遣址的出土物 附:雕板印刷的重要文物:宋雕板 黄道婆的时代和遭遇探索 印刷术“反馈”与西方科学第二期东传的头一个据点——上海墨海书馆 敦煌壁画中的上海佛教史迹画——西北“圣傅”竺惠达的 “沪渎缘” 中国科学思想史研究的曙光 科技危机与人文世界 第三文化的双向交流与三向交流 还是需要“赛先生”——从“科学救国”到“科学兴国” 李约瑟和《中国科学技术史》 李约瑟赠中国少年科学家的话 李约瑟博士的三个中国道号——《中国科技史探索》外纪 李约瑟改变了西方人对东方的观念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沈括研究科技史论(精)/胡道静文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胡道静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0810346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25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360 |
出版时间 | 2011-12-01 |
首版时间 | 2011-12-01 |
印刷时间 | 2011-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71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Z427 |
丛书名 | |
印张 | 2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47 |
宽 | 176 |
高 | 2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