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在路上低语
内容
试读章节

陪母亲逛街

父亲去世后,母亲就一个人过。虽然小弟与她在一个城市里,但小弟也有自己的家,自己的孩子,关键是小弟得了一种很难治愈的病——股骨坏死。电视里经常播这种病的恐怖镜头广告,一看到那些大腿扭曲的病痛者,我就会想到小弟。小弟其实连自己都照顾不了,更别说照顾母亲了。

于是七十四岁的老母亲就成了我的心病。我时常会琢磨怎么孝敬清寂的母亲。说起来我与母亲相距三千多公里,要真想孝敬她老人家,却只是一句虚伪的空话。我什么忙也帮不上。我这个五十岁的儿子,从小到大就没有真正帮过家里什么忙。从七岁开始住校,一直到高中毕业,下农场接受再教育,被招工,我一直远离着父母,颇像一只离巢的小鸟,自由而散漫。帮父母尽一个长子的义务,对我来说就是天方夜谭。这也是我几十年来自责内疚的根源。

我在西部邈远的准噶尔盆地沙漠地带,而母亲在华北平原的老家。我觉得母亲就像一个踽踽的孤行者,蹒跚而落寞。

前段时间,我得到一个去内地出差的机会,而且就在母亲家附近。我打算把母亲接到我身边尽一个儿子的义务。然而,母亲说什么也不肯跟我走。她说,我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太太,还到处跑啥哩。你能回来陪我两天,我就十分满足了。小弟和弟媳也说,母亲只要说定的事,谁说也没有用,她可有主意了。

争执的结果是,我妥协。当然母亲也很给我面子,她让我陪她逛一趟街。

也好,五十岁了,我居然没有真正与母亲逛过一次街,至少成人以后是这样。街坊邻居看到我与母亲一起走,就觉得蹊跷,表情狐疑着有点怪。母亲就说,这是我大儿子,从新疆回来看我啦。母亲边说边快步走着,声音很大,神情很自豪。别人于是就投来羡慕的眼光。

说是逛街,其实就是在县城(已撤县改市)的街上走走。母亲其实天天都在街上游走,或买菜,或锻炼,几十年如一日,她逛什么呢?说是我陪母亲逛,其实就是母亲陪我逛街。中国县城的街道,大体都一样。小商铺,小门面房,一个挨一个,既显得很繁茂,又显得杂乱无章。我其实也没有心思闲逛的。

我想,还是给母亲买件衣服,几十年了,我居然没有真正给母亲买过衣服,总是妻子操心这事,她甚至知道母亲穿衣的尺码。这次出差,妻子还专门交代,要我给母亲买衣服。  走了几家服装店,几乎是清一色的年轻人服装。那种露胳膊掏洞的奇异服饰,再配上咚咚作响的疯狂音乐,让人心烦。老母亲便拽我出来,说,这里嘛也没有,我什么也不缺,不买!

于是,就走到了新华书店。我对全国统一标识的新华书店有一种特殊感情。几十年来,只要看到它,我就会毫不犹豫地走进去。于是,我不由自主地走了进去,待进门刚走了两步,蓦地想起了什么,就不好意思地退了出来。我知道,母亲是文盲,不识字,没有上过学。,战争时期的农村女孩,不可能上学。虽然解放后,母亲在村里担任过妇女主任,但很快她就嫁给了在新疆当兵的父亲,并跟随父亲在天山北麓的野战部队一待就是二十多年,并生下我们兄弟三人。她是没有机会念书识字的。

我退出的举动被母亲制止了,并用手把我推进了门。母亲说,进去进去,你从小就爱买书,我今天陪你看看书。

如今的县城书店还真不小,几层高的大楼,各类书籍应有尽有。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走进书店,我就再也没有时间概念了。我将老母亲抛到了脑后。

书店书挺多,尤其是十几年前的老书还能偶尔见到,而且那时的书价格便宜。我就翻找阅读起来。老兄长周政保的论著《非虚构叙述形态》,一直没有买到,自从他调入北京,就再也没见过。但他那犀利文笔依旧让我警醒和受益。早几年出版的纳博科夫的《洛丽塔》,一直想买,却总也碰不上,如今也有幸被收入怀抱了。

正集中精力地阅读张承志的新书《聋子的耳朵》,却忽然有人夺我夹在腋下的书籍。回头一看,竟是母亲。母亲说,我给你拿书,你慢慢看。

我不好意思了。母亲居然一直跟着我,她一个不识字的老太太,就这么一言不发地在儿子背后默默地看他翻书,在偌大的大厅里显得奇怪而滑稽。我感动了,说:妈,你先出去转一转,我一会儿就完。

母亲说,不碍事……你买书我来拿。说着,就拿去了我挑中的书,而且在离开我数米远的地方站下。

拗不过母亲,我只好随她。

从小母亲就支持我读书。记得“文革”期间,书籍很少,我常常会从母亲给我的生活费中挤出一点经费,购买喜爱的书。诸如《海岛女民兵》、《虹南作战史》、《雁鸣湖畔》等等,都给我留下深刻记忆。有一套橘红色的《十万个为什么》还是母亲陪我买的。当时一套数十本,比较贵,我因挤不出钱来,就只有求助于母亲了。母亲很宽厚地说,走,我帮你去买。其实那时家里只有父亲一人挣工资,一家五口,我常年在外上学,吃喝拉撒睡,支出最大,父母还要时常给老家爷爷奶奶姥姥们寄钱,费用很紧张的。

一晃四十年过去了,我的两鬓已夹杂有不少稀疏的白发,而母亲已彻底蜕变为白发苍苍的老太太了。可我们一起逛书店的举止,宛如从前。

我不再顾及母亲。母亲是我的母亲,虽然她不识字,虽然她年纪大,但她乐意在书店里陪我。即便这样想,我心里还是有一股淡淡的酸涩。

我似乎没法再静谧地选书了。读一会儿书,我就会斜着目光看一眼母亲。我发现,母亲站在书架的另一头,双手抱着我选的书籍满头银发显得孤独无援,也显得异常清瘦苍老,脸上的皱褶浓密而清晰,神情里有一种凄楚的倦怠。

我的眼眶湿润了,浑浊的液体瞬间模糊了视线。

母亲看到我在观察她,就诚惶诚恐地走过来,又要帮我拿书。我于是又交给她两本。难道还有什么比母亲陪自己逛书店更幸福的事吗?!

然而,令我惊讶令我激动的一幕发生了。

母亲竟然给我选了一本《王蒙——我的人生笔记》。母亲说,我看你买过这个人的书,总说写得好,对不对呀?!

它果然是王蒙的一本新书,时代文艺出版社的最新版本。

我愕然地望着母亲,说:妈,你认识这书上的字吗?

母亲回答:“王”字知道,其他就看照片,这个人照片在你过去买的书里见过,上次回家你就买过他的书。

P2-4

目录

第一辑 回家

 陪母亲逛街

 敦煌

 享受回家

 岳父侧影

 昨天,在记忆中的精河

 春伤

 伊犁将军:惠远古城之累

 古尔图:那个熄灭的驿站

第二辑 思绪

 黑油山旧片

 回望木井架

 永远的第一

 太鲁阁峡谷

 野柳不野

 飘忽的马克思之魂

 拐弯:去斯图加特看奔驰

 波茨坦的意味

 咀嚼竞技场

 潇洒大浴场

第三辑 上路

 沉浸爱河

 垦丁的气息

 梅子梦

 知本一夜

 飞机上的对饮

 口红粉饼与教堂

 走过慕尼黑

 永久的错觉

 征服者的废墟

 台阶上云集的思想

 在教堂读米开朗基罗

 有一个响亮的名字

 遇到高人安东尼奥

 马可·波罗的小船

 水漫广场

内容推荐

赵钧海所著的《在路上,低语》由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新疆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在路上,有阳光,有欢乐和浅唱,也有风雨和惶惑。《在路上,低语》分为 “回家”、“思绪”、“上路”三辑,似乎也增添了一些新意味。《享受回家》、《野柳不野》、《拐弯:去斯图加特看奔驰》、《潇洒大浴场》等,或从成长中隐现谜底;或远行,边走边聊,文字已不再是对生活的还原和描摹。

编辑推荐

散文集《在路上,低语》是赵钧海的散文新著。该书分为“回家”、“思绪”、“上路”三辑,都浸透着“在路上”的深层意味。赵钧海的散文透出质朴、本真、简约、风趣,意味深长的风格特点。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在路上低语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赵钧海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6921884
开本 16开
页数 16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6
出版时间 2012-03-01
首版时间 2012-03-01
印刷时间 2012-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7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10.5
印次 1
出版地 新疆
241
171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8: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