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红潮滚滚(红蓝黄三部曲)
内容
编辑推荐

《红潮滚滚(红蓝黄三部曲)》编著者马以鑫。

上海文艺出版社曾先后出版了马以鑫所著长篇小说《蓝天浮云》和《黄花堆积》。该两书为长篇小说“红蓝黄三部曲”之二和之三。三部曲以当时为十七岁的中学生李大林从1965年底、迄止1976年10月的经历为中心内容,勾画了这十年的历史风云。《红潮滚滚》是三部曲之一,讲述了1966年底上海乐群中学高二学生李大林,在读了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一文以后,写下《也说〈海瑞罢官〉》,并投寄到《学术阵地》报社,在革命浪潮风起云涌的进程中,因为这篇文章,他遭遇到了一系列坎坷。在毕业分配中,李大林很早就被打入另册,即一个所谓运动后期要处理的右派学生,为了“带头”,也为了减少闲言碎语,父母都希望李大林离开上海,李大林只能无可奈何前往黑龙江江山农场,从此开始了别样的人生道路。小说塑造了多名学生以及中学老师和学校领导,描绘了亲朋、邻居以及周围,同时也展现了当时上海的自然风貌和人文环境,折射出一段不应忘记的历史。

内容推荐

《红潮滚滚(红蓝黄三部曲)》编著者马以鑫。

《红潮滚滚(红蓝黄三部曲)》内容提要:上海文艺出版社曾先后出版了马以鑫所著长篇小说《蓝天浮云》和《黄花堆积》。该两书为长篇小说“红蓝黄三部曲”之二和之三。三部曲以当时为十七岁的中学生李大林从1965年底、迄止1976年10月的经历为中心内容,勾画了这十年的历史风云。《红潮滚滚》是三部曲之一,讲述了1966年底上海乐群中学高二学生李大林,在读了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一文以后,写下《也说〈海瑞罢官〉》,并投寄到《学术阵地》报社,在革命浪潮风起云涌的进程中,因为这篇文章,他遭遇到了一系列坎坷。在毕业分配中,李大林很早就被打入另册,即一个所谓运动后期要处理的右派学生,为了“带头”,也为了减少闲言碎语,父母都希望李大林离开上海,李大林只能无可奈何前往黑龙江江山农场,从此开始了别样的人生道路。小说塑造了多名学生以及中学老师和学校领导,描绘了亲朋、邻居以及周围,同时也展现了当时上海的自然风貌和人文环境,折射出一段不应忘记的历史。

试读章节

李大林好像还没有反应过来,匆匆从邱德珍手里拿过写有电话号码的纸条,也来不及细看,急急忙忙把课桌上的书本往书包里一塞,就走出了教室。不知道是自己脑子里的突然爆炸,还是教室里的猛然喧闹,一声“轰——”,他在走廊里打了个趔趄。李大林——他回过身来,只见王茵焦急而又不安地叫住了他。王茵自己倒是先愣了一愣,然后深情地注视着他,你还是要坚持自己的观点啊!李大林只觉得眼眶一热,什么话也没说,只是朝着楼梯直奔而下。

五层楼的楼梯,李大林好像是一口气冲下的。走出乐群中学的校门,外面正是中小学生放学的时候,蓬莱市场周围热闹非凡,吃的、玩的、看的,各种小摊边上挤满了大大小小的红领巾,人头攒动,纷至沓来。要在平时,李大林一定会和几个同学盘桓多时,绕一个大圈子才回到家里。可是,今天的李大林哪还有这样的心思呢?不知怎么,李大林开始有点后悔。

两个星期前,李大林在《文汇报》上看到姚文元的一篇长文《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自从进了高中,李大林对语文的兴趣越来越浓厚。这样的兴趣还不仅仅是对语文课,另外还对文学刊物,例如《萌芽》,就一期一期买,还要仔细揣摩其中的第一篇,或许是小说,或许是散文。当然,对报纸的评论也有了兴趣,尤其是《文汇报》、《学术阵地》,长的短的文章他都要看、都要想。李大林似乎有了一个宏愿,将来要做一个作家。其实,催发出这样的理想,有一个同学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他就是蒋秉文。蒋秉文与李大林是进了高中才认识的,虽然两个人都是乐群中学的初中生,可不是一个班,巧的是一同进了高一(三)班,两个人还成了同桌。蒋秉文早已认定自己将来要搞文字工作,他最大的意愿就是考上上海戏剧学院的戏剧文学专业。一谈起文坛轶事,一谈起某某作家,蒋秉文总是眉飞色舞,如数家珍,李大林只能是点头钦佩。渐渐地,两个人几乎是无所不谈、志同道合。李大林的志向与爱好,就这么定了下来。

读罢姚文元的文章,李大林渐渐糊涂起来。从小时候看连环画起,李大林就知道海瑞是个出了名的清官。海瑞背纤、海瑞骂皇帝、海瑞抬棺、海瑞为母做寿的故事,李大林一直耳熟能详。在李大林的心目中,海瑞是和包公、岳飞、杨家将一样的大好人。可是,姚文元在文章中把海瑞骂得一无是处,甚至把海瑞和那些贪官污吏相提并论,李大林觉得实在没法接受。李大林更觉得奇怪的是,姚文元说《海瑞罢官》中有退田、平冤狱等的表现,就是国内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地、富、反、坏、右的反动叫嚣。李大林实在是想不通了。他从接受历史教育开始就知道,了解历史、知道历史并不是要求今人照搬,关键是学习古人的精神。姚文元的观点就是“照搬”,这岂不是十分荒谬?

对姚文元,李大林早已耳闻,也读过他的书和文章。蒋秉文与李大林在一起的时候,也议论过姚文元,两人的认识和感觉就是姚文元一直在骂人。这次,《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骂吴晗更是厉害。李大林似乎有点打抱不平了:你姚文元骂人骂得也太过分了!其实,李大林一开始倒也没想起去写什么文章,可是,一天早上醒来,突然觉得姚文兀的观点实在不经一驳,甚至,他觉得有点好笑——也许,姚文元这次真是犯了错——那么,我出来写文章不就显示出正确了么!不过,要是我倒是错的呢?——管它呢,文章真的能登出来那可多妙!反正我是中学生,错了就说是学习、学习。

几天后的一个星期天下午,李大林来到南京西路、人民公园边上的上海图书馆二楼阅览室。他在书目卡片箱里找到几本有关历史剧的书,填写了借书单。不一会,他翻翻书,在笔记本上摘抄了起来。走出上海图书馆,已经是天黑时分。回到家,匆匆吃下几口饭,他就在方桌边,拿出几张上课记笔记用的绿线条四眼活页纸,开始写起了文章。用什么题目呢?李大林在路上已经想好了,那就是《也说(海瑞罢官)》。要署上自己的名字,他有点犹豫了。一是他一直觉得自己的名字土气、不雅,二是他想万一自己的观点错了,用一个笔名也许别人就不知道了。关于笔名,李大林早就有了一个,只是从来也没用过,那就是“李俊”。对了,这回可以派用场了。

李大林坐在方桌边埋头写着,一只二十五支光灯泡悬在头顶。母亲先是走过,问了一句,写什么?他头也不抬,只是嘀咕,没什么。大概已经很晚了,睡在阁楼上的外婆发出一连串咳嗽声,弟弟妹妹有着轻微的鼾声。父亲轻轻走了过来,也问了一句,写什么?李大林不耐烦的声音有些大,没什么。父亲有点不高兴,嘟哝着,好了,别影响别人了。李大林看看五斗橱上的台钟,已经是十一点多了,真快,三个小时过去了。他急急忙忙写下最后几行结语,写下最后一个句号。

文章写好了。照以前的习惯,总是要先给蒋秉文看看,听听他的意见。可是,蒋秉文得了肝炎,已经有一个多月没来上课了,先是在医院治疗,后来在家里休养。三天以后,李大林想来想去还是寄给《学术阵地》报,因为他注意到《学术阵地》转载姚文元文章时,有一个“编者按”,明确表示姚文元的观点只是一家之言,欢迎有不同意见的发表。不过,李大林总有点忐忑,就在寄出文章前的一刹那,他小心翼翼地把信封拆开,放进一封没多少字,但坦露自己身份的信。他表示,如果自己的观点错了,愿意接受批评,就当它是一次学习的机会。

不料,稿子和信寄出才四天,就有了这样一个电话。

2

《学术阵地》报社就在离外滩不远的一幢古旧大楼里,大楼说起来大概也有一百年的沧桑历史了。那整齐而又坚实的大块花岗石,组成了大楼外墙面,给人以厚重牢固的感觉。楼道里显得阴沉沉,有了年纪的电梯,上上下下总是伴随着阵阵“咣——咣——”响声。七楼的总编辑室里一片沉寂,只是写字桌上的绿色灯罩台灯射出幽幽的光来。已近耳顺之年的总编辑贝重浩坐在写字桌前,右手食指与中指夹着一支前门烟,长长的灰白的烟灰眼看就要跌落,但他好像一点没有察觉,只是深深地陷入了沉思。说起来,贝重浩与文字几乎打了一辈子交道。青年时期就参加了苏北新四军,在文工团写剧本、歌词,或者是数来宝、杨柳青。解放后,贝重浩一直留在新闻战线,社长、台长、总编;总编、台长、社长,就在上海几家报社、电台转来转去。十几年的报纸和广播生涯,好几次弄得他差点栽大跟斗,最险的是一九五七年,一场“阳谋”几乎让他成为“右派”——要不是在北京的老上级打招呼,赶紧刹车“转调”,他怎么还会坐在今天这把椅子上?说起这把椅子,贝重浩又感慨起来。两年前,主管意识形态的市委副书记把他找去,就在康平路市委大院的一幢小楼里,和他谈了几乎一个下午。副书记从中央《人民日报》《红旗》杂志“五评”、“六评”苏共中央公开信文章谈起,说起当前反修防修的紧迫性。P2-P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红潮滚滚(红蓝黄三部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马以鑫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143825
开本 32开
页数 44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00
出版时间 2012-05-01
首版时间 2012-05-01
印刷时间 2012-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5
147
2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8:5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