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古斯丁把上帝创造世界的宗教观念和柏拉图的理念论结合起来建立其伦理学说。他把道德的善恶归结为人对上帝的关系,从而改变了古希腊传统的伦理学研究方向,成为中世纪基督教道德的主要思想来源之一。奥古斯丁认为,尘世和天国是绝对对立的,人由于亚当的原罪而远离了上帝,因而具有自私和趋向邪恶的倾向,人只有信仰、热爱和顺从上帝,才能从原罪中拯救自己。
《忏悔录》影响了西方社会的整体价值观。
图书 | 忏悔录/西方经典悦读 |
内容 | 编辑推荐 奥古斯丁把上帝创造世界的宗教观念和柏拉图的理念论结合起来建立其伦理学说。他把道德的善恶归结为人对上帝的关系,从而改变了古希腊传统的伦理学研究方向,成为中世纪基督教道德的主要思想来源之一。奥古斯丁认为,尘世和天国是绝对对立的,人由于亚当的原罪而远离了上帝,因而具有自私和趋向邪恶的倾向,人只有信仰、热爱和顺从上帝,才能从原罪中拯救自己。 《忏悔录》影响了西方社会的整体价值观。 内容推荐 奥古斯丁,基督教的神学大师。 《忏悔录》影响了西方社会的整体价值观。 《忏悔录》是“西方经典悦读”系列之一。 目录 编者的话 导读一条通向和谐的道路 第一部分 第一卷 最早的15年 第一节 对主的祷告和思考 第二节 孩提时期 第三节 学习阶段 第四节 感激主的原因 第二卷 16岁的时候 第一节 青春期 第二节 偷盗 第三卷 16岁到18岁 第一节 初到迦太基 第二节 西赛罗与《圣经》 第三节 信奉摩尼教 第四节 母亲的担忧 第四卷 18岁到27岁 第一节 寻找解脱 第二节 失去挚友 第三节 被造物的短暂 第四节 写了一本书 第五节 亚里士多德的《十范畴论》 第五卷 28岁的时候 第一节 祷告 第二节 福斯图斯的到来及对摩尼教的失望 第三节 来到罗马 第四节 来到米兰 第六卷 29岁的时候 第一节 母亲来到米兰 第二节 继续探究 第三节 失望与迷茫 第四节 好友阿利比乌斯和内部利提乌斯 第五节 关于节制 第七卷 30岁的时候 第一节 明白神是不朽的 第二节 罪恶的根源 第三节 错误的物质化思想 第四节 祈求基督的帮助 第八卷 31岁的时候。 第一节 维克托利努斯的转变 第二节 我自己的转变 第九卷 32岁的时候 第一节 被教会接纳 第二节 母亲的去世 第二部分 第十卷 完成忏悔 第一节 写书的初衷 第二节 天主是什么 第三节 分析记忆 第四节 祈祷 第五节 我的现状 第六节 真正的中保 第十一卷 起初,神创造天地……(《创世纪》第一章) 第一节 著书的原因 第二节 《创世纪》的含义是什么 第三节 关于天主的道 第四节 关于时间 第十二卷 天与地(《创世纪》第一章第1—2节) 第一节 天地是什么 第二节 对“天地”的不同理解 第十三卷 创造日(《创世纪》第一章2—31节) 第一节 创造光以及“神的灵运行在水上” 第二节 圣言的教导 第三节 什么是真理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忏悔录/西方经典悦读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古罗马)奥古斯丁 |
译者 | 张晖//谢敬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0009294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6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52 |
出版时间 | 2012-05-01 |
首版时间 | 2012-05-01 |
印刷时间 | 2012-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503.1 |
丛书名 | |
印张 | 11.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