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达尔文/大科学家的小故事
内容
编辑推荐

“大科学家的小故事”是一套引人入胜、让读者受益无穷的丛书,在轻松的故事叙述中阐释深刻的哲理,引导青少年步入科学殿堂。丛书不仅介绍了科学家的人格、所处的社会和时代、思想历程,还阐述了科学家的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的基本知识及其意义,引导青少年认识科学研究的过程、方法和基本原则。同时,考虑到丛书面向的是青少年读者群,编写者有意跳过那些深奥难懂的技术细节,在对这些大科学家别样人生的讲述中,注重诠释科学精神,展现大家风采,激励读者登攀。

本书为《达尔文》,由张启伟编著。

内容推荐

科学是严谨的、深奥的,科学家是寂寞的,和科学家们打交道最多的也是实验室以及实验数据。他们性格不同,背景迥异,却无不具备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坚韧不拔的毅力,无比深邃的科学思想,可歌可泣的奉献精神。他们就像神探福尔摩斯一样,在大自然的蛛丝马迹中探寻人类未知的宇宙间的秘密。他们发明和发现的道路如同原始森林中的崎岖小径,一波三折,跌宕起伏,丰富多彩。“大科学家的小故事”系列中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为我们破解了一位位科学巨人成功的奥秘。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家的生活又是迷人的。

本书为其中一册《达尔文》,由张启伟编著。

《达尔文》讲述了:

达尔文的大半生都是清贫的,提取镭的艰苦过程是在简陋的条件下完成的。居里夫妇拒绝为他们的任何发现申请专利,为的是让每个人都能自由地利用他们的发现。

目录

◆1童年生活

高尚慈爱的父母2

舅舅乔赛亚8

多姿多彩的野外生活13

强烈多样的兴趣19

◆2校园生活

在布勒特寄宿学校24

放弃学医28

自己的生活33

甲虫趣事37

◆3考察初探

亨斯洛的散步同伴42

第一次地质考察46

远航的实现52

◆4环球航行

贝格尔舰上的航海生活58

不平静的航程62

火地岛65

“天堂里的山谷”69

◆5航海中的危险际遇

火山爆发和地震74

龟鳖群岛77

塔希提岛82

别了,澳大利亚84

◆6学术与生活

返回故乡并处理“宝物”92

达尔文的朋友:胡克和赫胥黎98

要理性还是要信仰102

终生伴侣107

◆7物种起源

思想困扰116

生命的搏斗122

《物种起源》出版128

◆8论战

攻击者136

捍卫者141

胜利144

◆9晚年生活

不倦的研究者150

应得的荣誉152

揭开人类起源之谜159

不断耸起的丰碑165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173

试读章节

高尚慈爱的父母

在距离伦敦大约220公里、距离西海岸约100公里的地方,有一座英国的古城施鲁斯伯里,它被蜿蜒回转的塞文河环抱着。在小城西北郊塞文河岸的悬崖峭壁上,有一座三层的红砖楼房,从这里能看到塞文河最美丽的风景。1809年2月12日,一声嘹亮的男婴的哭声从这座优雅别致的楼房里传了出来,这个男婴就是查理?达尔文。

达尔文在家里的六个孩子中排行第五,也是他父母的第二个儿子。在他的一生中,他从一个学术失败者转而成为一位享誉全球的世界上最伟大的生物学家之一。

小达尔文的父亲罗伯特?达尔文是一名医生。他是一个身材魁梧的人,身高1.88米,很胖,体重约有160公斤。罗伯特?达尔文作为一名医生享有很高的声望。他对病人的关心,他那博得人们信任的本领和他那高度敏锐的观察力(这使他总是能够预先准确地说出病的发展经过)——这一切对他的成功都起了推动作用。他在21岁以前就开始行医了,在施鲁斯伯里刚行医半年就诊治了四五十个病人。这样,他刚开始行医就能够完全靠自己的收入为生,而不需要他父亲的资助。他很能博得人们的信任,所以许多病人往往不只是向他诉说自己的健康状况,而且还把自己的忧虑和不幸讲给他听。查理?达尔文说他父亲是“人们当中最聪明的人”,他对父亲无限信赖。达尔文在回忆父亲时,常常列举几件描述这位医生具有敏锐的洞察力的趣事。

例如,查理听父亲说过,城里曾经有位小工厂主向他借一万英镑以缓解其工厂和家庭的经济问题。一万英镑,对于当时还不富裕的罗伯特医生来说,并不是个小数目。而且这位小工厂主还不能提供任何具有法律效力的抵押品,充其量只能留下一张写着“日后归还”的字据。即使是这样,罗伯特医生还是尽自己所能,给这位小工厂主凑齐了一万英镑,缓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罗伯特?达尔文医生看病医德为先。他看病不仅为病人着想,更为那些病人家属着想。他曾教育小达尔文说,做一名医生最重要的是所作所为要对病人有利,要使病人以及病人的家属能鼓起希望和勇气。曾有一位施鲁斯伯里城里地位显赫的老绅士生了病,请罗伯特医生去参加会诊。这位老绅士家里本来还有位家庭医生,这位医生断定病人已无救治的必要了,但罗伯特医生对老绅士的夫人说病情还有回转的余地。不久以后,老绅士病重去世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乡绅夫人不仅没有对罗伯特医生的诊断有微词,反而把那位家庭医生辞退了,并把罗伯特医生请来为自己的家人看病。原来,那位家庭医生的一句话给病人和家属带来了绝望和悲痛,而罗伯特医生的一句话却给他们带来了希望与安慰。

罗伯特?达尔文医生为人正直。在他的一生中,他曾救治了无数的患者,在生活中,他也帮助好多人解除了困惑和痛苦。不管是生活琐事,还是家庭纠纷,人们只要遇到问题,总会去寻求他的帮助。罗伯特医生成了一位德高望重的人,人们甚至会把他的行为准则尊为他们生存处世的道德标尺。一次,施鲁斯伯里城里的一个银行大股东偷偷自杀了。这个消息一旦被人所知,银行的业务势必会受到冲击。罗伯特医生当时被请去鉴定尸体,当他想到这些,便马上去通知了银行。第二天,银行大股东自杀的消息还是被传播了开来。有人说看到了罗伯特医生从银行取走了自己的存款。储户们听到平时非常敬重的罗伯特医生都已经取走了自己的存款,也纷纷跑到银行去取钱。在众人的压力下,银行不得不公开了罗伯特医生的账户,结果众人发现罗伯特医生的账户分文未动。于是,人们对正直的罗伯特医生更加敬重了。

成长于这样的环境中,达尔文无疑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父亲希望达尔文能继承自己的医术,所以总是严格要求达尔文。由于达尔文的天性使然,达尔文并没有从父亲那里获得许多理性知识,但罗伯特医生却一直是达尔文的道德榜样,这种影响一直伴随了达尔文的一生。  父亲总是严厉的教师,母亲才是关爱的天使。在达尔文眼里,母亲苏珊娜就是这样。

苏珊娜是英国著名陶瓷技师乔赛亚?韦奇伍德的大女儿,她在思想上非常传统,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

罗伯特医生的父亲和苏珊娜的父亲是好朋友,在一次罗伯特随父亲拜访苏珊娜的父亲时,他们双双坠入了爱河。由于两家家庭宗教信仰不同,苏珊娜的父亲不同意这门亲事。然而两人的恋情之火并没有因为宗教信仰的不同而止息,相反却愈演愈烈。这段长久的马拉松式爱情直到苏珊娜的父亲去世后的第二年才有了结果:他们终于结婚了。

苏珊娜是个有教养、有见识的妇女,她懂得怎样爱护儿童的好奇心,对孩子们提出的稀奇古怪的问题,她从来都不会简单地说一句“傻孩子,问这些干什么”了事,而总是耐心地进行解答。

达尔文小的时候,有一次跟妈妈到花园里为小树培土。妈妈说:“泥土是个宝,小树有了泥土才能生长。别小看这泥土,是它长出了青草,喂肥了牛羊,我们才有奶喝,才有肉吃;是它长出了小麦和棉花,我们才有饭吃,才有衣穿。泥土太宝贵了。”

达尔文问:“妈妈,那泥土能不能长出小狗来?”

“不能呀!”妈妈笑着说,“小狗是狗妈妈生的,不是泥土里长出来的。”

达尔文又问:“我是妈妈生的,妈妈是姥姥生的,对吗?”

“对呀!所有的人都是他妈妈生的。”

“那最早的妈妈又是谁生的?”

“是上帝!”

“那上帝是谁生的呢?”

妈妈答不上来了。她对达尔文说:“孩子,世界上有好多事情对我们来说都是个谜,你像小树一样快快长大吧!这些谜等待你去解开呢!”

达尔文自幼喜欢花草树木、鸟雀虫鱼。上学以后,他仍然保持着对大自然的浓厚兴趣。他经常骑马、打猎、钓鱼、采集矿石、捕捉昆虫、钻进树林观察鸟类的习性。对达尔文来说,整个世界就是一个大问号,要探索、思考的事情实在太多了。

达尔文的童年的早期似乎是平静而幸福的,但在他还不到八岁半的时候,他的母亲去世了。于是他的姐姐玛丽安娜、卡罗琳、苏珊代替妈妈来照顾他。她们非常爱她们的小弟弟,并与他一起分享从他们的母亲那里继承来的宗教信仰。这样,尽管他早早地失去了母爱,但他在一种温暖舒适的家庭环境——爱意浓浓的安全港湾里长大。他接触的是既有激进的学术性又有传统的价值观点的讨论。这种错综复杂的影响对他来说非常重要,贯穿了他的一生,这从他的世界观和个性中都可以找到印记。

有人说达尔文对大自然的爱好是与生俱来的。其实,实际情况是良好的早期家庭教育才使达尔文的思想得以启蒙。P2-7

序言

勒格罗在法布尔的传记《敬畏生命》中写道:“每一个时代总是会有那么一些具有特殊才能的人们,以他们不朽的贡献在人类进步的过程中留下值得纪念的一笔。特别是那些在某些领域里开拓出新的境界的人们,更加值得我们怀念。对于他们这样的人杰,单单只是抱着一种敬仰的态度显然是不够的。如果能够将人们对他们的怀念虔诚地搜集起来,无疑可以对后世起到一种教育和楷模的作用。”

他们生活在不同的年代,奋斗在不同的科研领域,经历过成功的喜悦,也遭受过失败的痛苦,最终,他们的研究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赢得了历史的认可。因此,在后人的眼中,那些著名科学家往往是传奇般的英雄。他们总是废寝忘食地工作在远离人间烟火的实验室里,做事也是一板一眼,仿佛与风趣幽默沾不上边。

确实,科学是严谨的、深奥的,科学家是寂寞的,和科学家们打交道最多的也是实验室以及实验数据。他们性格不同,背景迥异,却无不具备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坚韧不拔的毅力,无比深邃的科学思想,可歌可泣的奉献精神。他们就像神探福尔摩斯一样,在大自然的蛛丝马迹中探寻人类未知的宇宙间的秘密。他们发明和发现的道路如同原始森林中的崎岖小径,一波三折,跌宕起伏,丰富多彩。丛书中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为我们破解了一位位科学巨人成功的奥秘。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家的生活又是迷人的。

牛顿非常勤奋,他一生中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实验室里度过的,他常通宵达旦地做实验,有时一连六个星期都在实验室工作,不分昼夜,直到把实验做完为止。

达尔文从小就喜欢花草树木、鸟雀虫鱼。上学以后, 他仍然保持着对大自然的浓厚兴趣。他骑马、打猎、钓鱼、采集矿石、捕捉昆虫、钻进树林观察鸟类的习性。对达尔文来说,整个世界就是一个大问号, 要探索、思考的事情实在太多了。

爱迪生从小就对很多事物感到好奇,喜欢亲自去试验,直到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为止。长大以后,他就根据自己这方面的兴趣,一心一意从事研究和发明。他在新泽西州建立了一个实验室,一生的发明共计两千余种。

居里夫人的大半生都是清贫的,提取镭的艰苦过程是在简陋的条件下完成的。居里夫妇拒绝为他们的任何发现申请专利,为的是让每个人都能自由地利用他们的发现。

一个爱说废话却不用功的青年,整天缠着爱因斯坦,要他公开成功的秘诀。 爱因斯坦写了一个公式给他:

A=x+y+z

爱因斯坦解释道:“A代表成功,x代表艰苦的劳动,y代表正确的方法……” “z代表什么?”青年迫不及待地问。“代表少说废话。”爱因斯坦说。

这是一套引人入胜、让读者受益无穷的丛书,在轻松的故事叙述中阐释深刻的哲理,引导青少年步入科学殿堂。丛书不仅介绍了科学家的人格、所处的社会和时代、思想历程,还阐述了科学家的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的基本知识及其意义,引导青少年认识科学研究的过程、方法和基本原则。同时,考虑到丛书面向的是青少年读者群,编写者有意跳过那些深奥难懂的技术细节,在对这些大科学家别样人生的讲述中,注重诠释科学精神,展现大家风采,激励读者登攀。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达尔文/大科学家的小故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启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苏州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7200968
开本 32开
页数 17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3
出版时间 2012-06-01
首版时间 2012-06-01
印刷时间 2012-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17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35.616.15-49
丛书名
印张 5.7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02
140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8:0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