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影响世界的10位经济学大师
内容
编辑推荐

他们都是经济学历史卜里程碑式的人物,他们的思想至今仍然深割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影响世界的10位经济学大师》由陈金伟、宁仁梅编著:探讨经济学思想的智慧之源,聆听经济学大师的精妙见解;展现经济学思想的深邃内涵,通向经济学殿堂的良师益友。

内容推荐

《影响世界的10位经济学大师》由陈金伟、宁仁梅编著,以细腻的笔触,从专业角度介绍了经济学史上公认的10位经济学大师的生平与时代背景、主要经济学思想及其影响,为读者了解经济学的发展脉络和主要思想提供了有益的帮助,也有助于读者理解当下的各种经济政策与现象。

《影响世界的10位经济学大师》既适合各类职场人士阅读,也非常适合在校大学生阅读。

目录

第一章 看不见的手:亚当·斯密

 一、个人生平

从独特少年到思想巨人

身为苏格兰人的斯密教授

认真而简朴的一代宗师

 二、学术之路

经济人假设与看不见的手

放任主义与自由竞争

经典巨著《国富论》

 三、影响与评价

对《国富论》的评价

是否是自由主义者的争论

亚当·斯密的管理学贡献

第二章 不明智的干预:大卫·李嘉图

 一、个人生平

不同凡响的童年

爱神战胜了财神

年轻的百万富翁

自学成才的一代经济学大家

活跃的议员

 二、学术之路

深厚的学术友情

艰难的学术之路

独特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三、影响与评价

李嘉图理论的回归

卓越醒目的天才

经典理论的致命缺陷

第三章 从哲学开始的经济学大师:约翰·斯图亚特·穆勒

 一、个人生平

从未进过学堂的自学式教育

立志改变世界的少年

思想变化的转折点:精神危机

 二、学术之路

对李嘉图的继承与超越

政府干预与自由放任的折中

市场经济的经济公平原则

 三、影响与评价

功利主义伦理学的集大成者

英国自由主义理论大师

不朽的著作《政治经济学原理》

第四章 需要与欲望的满足: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一、个人生平

福音圣歌中长大的孩子

涉猎广泛的青年

孜孜不倦的老人

 二、学术之路

回归剑桥的岁月

《经济学原理》的出版

价格均衡论:需求与欲望的满足

 三、影响与评价

承上启下的历史意义

不断进取、博采众长的严谨学者

大师的遗憾

第五章 创新———增长的动力:约瑟夫·熊彼特

 一、个人生平

动荡的童年

早熟的天才

一波三折的晚年

 二、学术之路

理论体系的构建

独特的研究方法

经济增长与创新

 三、影响与评价

创新鼻祖熊彼特

孤独的贵族

对经济学史的贡献

第六章 政府的经济学作为: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一、个人生平

出身优越的聪颖少年

辉煌的职业生涯

依旧繁忙的晚年

 二、学术之路

才华乍显,一回剑桥

成熟睿智,再回剑桥

经济思想的转变

 三、影响与评价

凯恩斯的政策主张

凯恩斯主义的辉煌

凯恩斯主义的衰落

第七章 新制度经济学鼻祖:罗纳德·哈里·科斯

 一、个人生平

色彩缤纷的青少年时代

实地考察的独立思考

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二、学术之路

交易成本的发现

独创的产权制度理论

不畏权威,据理力争

 三、影响与评价

科斯定理的多角度意义

科斯定理的评价

其他方面的突出贡献

第八章 一个忠实的自由主义者:米尔顿·弗里德曼

 一、个人生平

贫寒的犹太后裔

初入经济学的精彩世界

终身奋斗的学者

 二、学术之路

新自由主义政治经济观

自由主义思想的不懈倡导者

其他领域的重要贡献

 三、影响与评价

令人钦佩的学术战士

一个坚定的自由主义者

颇具争议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第九章 经济学最后一个通才:保罗·萨缪尔森

 一、个人生平

寻找哈佛的常青藤的天真少年

偏爱数学的经济学家

写就经济学巨著的白宫高参

 二、学术之路

成果斐然的年轻学者

拯救了凯恩斯的后来者

最后一个通才

 三、影响与评价

一生的三大成就

萨缪尔森的三个永恒

自称出生了三次的经济学家

第十章 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约瑟夫·尤金·斯蒂格利茨

 一、个人生平

学业一帆风顺的勤奋少年

桃李满天下的明星教授

美国总统的经济顾问

 二、学术之路

主要理论

主要著作简介

主要及观点

 三、影响与评价

学术贡献

与诺贝尔奖结缘的非对称信息理论

理论意义及启示

试读章节

作为经济学的创始人,亚当·斯密被公认为经济学鼻祖、经济学之父,在经济学界有着近乎神一样的地位。其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以下称为《国富论》)被喻为市场经济的圣经,是整个西方经济学学术思想的主要来源,也被认为是经济学中最重要的著作。斯密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他在经济研究领域所作的贡献是无人可及的,随后的经济学家们所做的工作,基本都是在沿着他所树立的路标不断前行。

一、个人生平

从独特少年到思想巨人

亚当·斯密于1723年6月5日出生在英国苏格兰法夫郡一个约有1500人的小镇——科卡尔迪(Kirkcaldy)。斯密的父亲是一位海关官吏,在他出生前几个月就去世了,所以斯密和母亲相依为命。

斯密小时候瘦弱多病,很少和同龄伙伴一起玩耍,而且经常会独自发呆,这个习惯伴随了斯密一生。幸运的是,斯密遇到了一位出色的老师——大卫·米勒先生,此人享有很高的声誉,培养了很多优秀的人物。由于斯密酷爱读书,记忆力超常,所以很快引起了老师的注意。

14岁那年,斯密便进入了格拉斯哥大学。他修完所有大学生必修的逻辑课后,便转人道德哲学班,从而选定了人文学科的方向。同时他还学习了数学和天文学,并且成绩优异。在格拉斯哥大学学习期间,著名哲学教授弗兰西斯·哈奇逊的自由主义精神给予斯密很大的启发,斯密对这位老师的教导一直念念不忘。到17岁时,斯密在同学中间已经拥有“学者”和“小怪人”的名气。例如,他有时会在同学们的喧哗吵闹声中突然忘记周围还有人而兀自陷入深思,或者开始自言自语。据说,曾有人见过他独自一人一边自言自语一边怡然自得的样子;也有人看到他在路上行走时过于专心地跟朋友谈话而不慎跌人丹宁槽(当时路边的一种染料容器——编者)的情形,等等。亚当·斯密一生都保持着这些小小的怪癖。1740年,斯密圆满完成了格拉斯哥大学的学业,并获得了斯内尔奖学金(每年40英镑),从而得以去牛津大学深造。

斯密在牛津大学学习期间,正处于学校教育的黑暗时期,教授和学监们严密监视着学生,不许阅读传授自由思想的书籍。这使得斯密很苦恼,甚至于一想起自己的这个第二大学,就有厌恶之感。他对此耿耿于怀,经常生病,因此书籍再次成了他唯一的朋友。在这期间,斯密不再学习曾经喜欢的数学,而是广泛地阅读了希腊文和拉丁文的古典著作及法文文学作品,但是当时的他对经济科学还没有表现出任何特殊的兴趣。

由于某些政治事件的原因,斯密不得不于1746年夏天回到了老家科卡尔迪,他在那里度过了两年时光,继续进行自学。有一次,他去爱丁堡,一位名叫亨利·霍姆(就是后来的凯姆斯勋爵)的法律界的头面人物非常看好他,并建议他作英国文学的系统讲演。这个建议是非常正确的,斯密的讲演获得极大成功。而后他改变了他的讲演题目,基本内容为自然法。自然法这一概念在18世纪不仅包括法学,还包括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斯密也是在这一时期对政治经济学初次表现出特殊的兴趣。

18世纪50年代,斯密就已提出了经济自由主义的基本思想。他在1755年写的文章中曾作过一个特殊说明,指出这些思想源于他在爱丁堡时的讲演:“人通常被国务活动家和空头设计家(即政治家)看作政治机器的某种材料。空头设计家破坏人类事业的自然进程,应该让人的天性本身自然发展,并在其追求自己的目的和实施其本月计划的过程中给予它充分的自由……要把国家最低级的野蛮阶段提高到最高级的富裕繁荣阶段,只需要和平、减轻赋税和管理中的宽容;其余一切则留待事物的自然进程来完成。凡是采用暴力迫使事件走不同的道路或者企图阻止社会发展的政府,都是反自然的。为了维护权力,他们不得不实行压迫和暴政。”  这是18世纪进步资产阶级的宣言,是进步资产阶级对还远没有抛掉自身封建外衣的国家所持的严厉态度。我们从这段话中也可感觉到斯密所特有的英勇、刚毅的作风。正是具有这样刚烈的性格,斯密在《国富论》一书中以愤怒、辛辣的笔法,抨击“那些阴险狡诈的家伙,即世俗所谓的国务活动家或政客,他们的一切决定,都取决于暂时的变化无常的因素”。这里不仅仅反映出资产阶级思想家对当时国家所持的否定态度,而且反映出了民主派知识分子对官僚和政客深恶痛绝的感情。

1751年,斯密到格拉斯哥大学任教,刚开始讲授逻辑学,后来讲授道德哲学,即社会科学。斯密在格拉斯哥大学度过了长达13年的教学生涯,但每年他总会到爱丁堡去生活两三个月。他在垂暮之年写到,这是他一生最幸福的时光。他生活在他所熟悉的亲切的环境中,受到教授、学生和市民的尊敬。他能够畅通无阻地进行工作,人们也期待他在科学上做出更多的成绩。1759年,斯密发表了他的第一部科学巨著——《道德情操论》。这部著作标志着斯密哲学和经济思想的形成。

反封建的平等思想在斯密的学说中占有显著地位。依照传统观点,人生下来本就是与别人平等的,因此道德原则应同样地适用于每一个人。然而,斯密的出发点是人们行为的绝对、“自然”的规律。他模糊地感觉到,伦理学的基础应该由该社会的社会经济制度所决定。因此,他否定了宗教道德和“天赋道德情操”,代之以另一个抽象原则——“同情心”。他想根据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们的地位,并以自己的想象力,来解释人们的感情和行为。可惜的是,无论这一思想加工得多么精细,甚至非常巧妙,都不能成为唯物主义伦理学的基础。

实际上,在《道德情操论》的创作进程中,斯密的科学兴趣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他渐渐沉湎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而且越来越深入。促使他改变方向的不单是内在的兴趣,还有时代的需要。在格拉斯哥这个工商业城市中,经济问题日益广泛而有力地侵入了生活。当时成立的政治经济学俱乐部,创意独特,主要讨论贸易相关税、工资和银行业务、租赁土地的条件和殖民地等问题,斯密很快成了这个俱乐部中最活跃的成员之一。在此期间他结识了休谟,休谟对他的影响也是促使他更加爱好政治经济学这门学科的原因之一。

20世纪未,英国经济学家布坎南发现并发表了一批阐明斯密思想发展的重要材料。这是格拉斯哥大学一个学生所记录的斯密讲演笔记,后来这些笔记被略加校订,又重新抄写出来。从内容来看,这些讲演稿发表于1762—1763年,是斯密向学生讲授的道德哲学课程,其实到那时已经变成了社会学和政治经济学课程。斯密提出了一系列著名理论,如“没有财产私有制,就不可能有国家。国家的使命就在于保护私有财产”,如此等等。在讲演稿的经济学部分中,可以很容易看出一些在《国富论》中得到发展的思想萌芽。

P2-4

序言

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自诞生以来,历经了200多年的发展。在这段发展历程中,产生了许多影响卓著的经济学家,他们的经济学思想不仅奠定了经济学的发展基础,更持续地影响着经济学的发展方向,并对现实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样的经济学家数不胜数,在此,为了便于普通读者的阅读,我们按照这些经济学家对经济学以及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从中选取了10位经济学家分别进行介绍。这其中,不仅有被称为“经济学鼻祖”的亚当·斯密、“政治经济学的集大成者”大卫-李嘉图、继承又超越李嘉图的约翰·斯图亚特·穆勒,而且有“微观经济学的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宏观经济学之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还有“创新经济学的创始人”约瑟夫·熊彼特、“新制度经济学创始人”罗纳德·哈里·科斯,更有“现代货币主义理论创始人”米尔顿·弗里德曼、“现代经济学集大成者”保罗·萨缪尔森,以及在当代影响力广泛的“信息经济学”提出者约瑟夫·尤金·斯蒂格利茨。

本书将选取的这10位经济学大师按照时间顺序逐一进行介绍。这其中也暗含了经济学内涵的扩大与对社会发展影响的扩大过程。经济资源总是短缺的,如何合理地配置和充分利用稀缺的经济资源来满足人们的多种需求,也就是“怎样才最有效率”?是政府全面干预经济最有效率还是任由经济自由发展最有效率?利率在什么水平是最有利于投资、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管制利率好还是浮动利率好?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因素到底是什么?这其中制度又扮演了何种角色?曾经未被人们发现的信息不对称给社会造成了哪些损失与伤害?对这些经济学问题,不同时期的经济学家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所以阅读完本书,读者便能够对这些经济学大师关于这些经济学基本问题的答案有一个清晰的脉络。

书中以轻松的语言、幽默的手法为读者进行介绍,希望打破一般人心中经济学“高深莫测”的门槛,使不同背景的读者都能从中得到有用的信息和有益的启迪。书中对每位经济学大师分别从个人生平、学术之路及影响与评价三个部分来具体展开。其中,个人生平部分主要介绍大师的童年生活、学习经历和研究情况,以及他们是如何走向经济学殿堂的;学术之路部分主要围绕大师的核心思想进行阐述,首先介绍了他们的主要研究成果,继而通过研究成果提炼出他们的主要理论与思想;影响与评价部分则介绍了大师的理论与思想对经济学和其他社会科学所做出的贡献及产生的影响,尤其是对现实世界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本书中10位经济学大师的思想已经成为人类思想的宝贵财富,相信在今后的历史发展中,他们的思想将会给予人们更多的启迪。

在本书编写的过程中,我们参考了大量的研究著作,包括《“看不见的手”经济魔杖——50位大经济学家如何看待和改变世界历史》(欧文等著)、《三十个世界大经济学家》(现代经济学研究会著)、《诠释诺贝尔经济学大师的智慧》(宏泰顾问著)、《走进诺贝尔经济学大师》(孙健著)、《点击世界顶级经济学家》(陈琳编著)、《荣获诺贝尔奖经济学家》(世界经济编辑部)、《从马克思到凯恩斯十大经济学家》(熊彼特著)、《李嘉图》(黄进著)、《穆勒》(李志平著)、《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及其政治经济学原理》(季陶达著)、《经济学的骑士:阿尔弗雷德·马歇尔》(汤碧著)、《卓尔不群的创新者:熊彼特》(殷凤著)、《熊彼特经济学》(金指基著)、《凯恩斯》(潘丽娟,廖小玲编著)、《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奠基人:梅纳德·凯恩斯》(郭熙保,肖利华著)、《国家干预的艺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沿革》(漆光瑛等著)、《自由经济的坚强斗士:米尔顿-弗里德曼》(宋德勇,莫晓芳,胡宝珠编著)、《斯蒂格利茨与转轨经济学》(毛增余著),在此向这些著作的作者表示感谢。

由于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有错误和疏漏之处,在此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陈金伟宁仁梅

2012年6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影响世界的10位经济学大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金伟//宁仁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5289193
开本 16开
页数 23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2-08-01
首版时间 2012-08-01
印刷时间 2012-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图书小类
重量 0.37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091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6
168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0:5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