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不仅是一种人造之物,能够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情况下被人使用;摄影还是特定情境中的一系列实践活动。葳尔丝编著的《摄影批判导论(第4版)》为读者介绍了摄影学的概念性议题,并对摄影的思考方式进行了总体的阐述。《摄影批判导论(第4版)》的基本宗旨是介绍摄影领域中的关键性学术论辩,以及为读者提供相关的信息与资料,从而使读者能够进行相关的调查研究。所以,从本质上来讲,这本书主要为读者提供了关于如何阅读摄影图像的知识,提高读者对影像艺术的解读能力。
图书 | 摄影批判导论(第4版) |
内容 | 编辑推荐 摄影不仅是一种人造之物,能够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情况下被人使用;摄影还是特定情境中的一系列实践活动。葳尔丝编著的《摄影批判导论(第4版)》为读者介绍了摄影学的概念性议题,并对摄影的思考方式进行了总体的阐述。《摄影批判导论(第4版)》的基本宗旨是介绍摄影领域中的关键性学术论辩,以及为读者提供相关的信息与资料,从而使读者能够进行相关的调查研究。所以,从本质上来讲,这本书主要为读者提供了关于如何阅读摄影图像的知识,提高读者对影像艺术的解读能力。 目录 第1章 关于摄影的思考 今昔辩论 关于摄影的思考 引言 美学与技术 当代论辩 案例研究:影像分析——以《流离失所的母亲》为例 摄影史 摄影与社会史 第2章 调查者及其所调查的事物 关于摄影及摄影以外的事 调查者及其所调查的事物 引言 纪实与新闻摄影:相关议题与概念 调查与社会事实 纪实摄影的建构 案例讨论:《鼓》 纪实摄影:新文化、新空间 第3章 “如此贴心地细看着……” 个人照片与大众摄影 “如此贴心地细看着……” 引言 家庭小圈子的内与外 邪恶之途与无名功业 第4章 作为客体的主体 摄影与人体 作为客体的主体 引言 欲望与厌恶的客体 案例研究:《奇乔琳娜》(LaCicciolina) 科技之身 第5章 景观与幻象 摄影与商品文化 景观与幻象 引言:景观社会 广告的语法 案例研究:人际关系与体验的商品化——Telenor移动电视广告《随时随地》,巴基斯坦,年秋季 摄影再现中的霸权 案例研究:旅游、时尚与“他者” 图片的语境 案例研究:贝纳通、托斯卡尼与广告的限制 第6章 超越白墙 摄影作为艺术 超越白墙 引言 早期的摄影论辩与实践 现代时期 案例研究:艺术、设计、政治:苏维埃建构主义 案例研究:艺术运动与思潮:超现实主义 世纪晚期的观点 女性摄影 身份认同的问题 案例研究:风景作为一种摄影类型 第7章 电子影像时代的摄影 电子影像时代的摄影 引言 人文主义的反应 进一步的批判观点 虚拟化、杂交化、网络化 全球部分摄影档案馆简介 英国主要的公共档案馆(电话:+44) 其他档案馆 美国的档案馆(电话+1) 其他的档案馆(以英语系国家为主) 英国重要的杂志与期刊 北美重要的杂志与期刊 其他杂志与期刊(以英语发行或英语翻译出版为主) 网站 索引 参考文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摄影批判导论(第4版)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英)葳尔丝 |
译者 | 傅琨//左洁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1524018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2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576 |
出版时间 | 2012-08-01 |
首版时间 | 2012-08-01 |
印刷时间 | 2012-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摄影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1.04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405 |
丛书名 | |
印张 | 24.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60 |
宽 | 185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1-2009-5692号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