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守护生命/新中国60年广东文学精选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60年,百花齐放,风景这边独好。经由两千年深厚底蕴的岭南文化滋养,岭南文学立足广东,面向全国,紧贴时代变迁、社会发展、民族进步,以大量优秀的作品生动展示新中国奋斗历程和宝贵经验,热情讴歌党和人民伟大实践的丰功伟绩,充分反映南粤人民精神面貌发生的可喜变化。在隆重、热烈、喜庆的浓厚氛围中,广东省作家协会组织编辑出版《新中国60年广东文学精选丛书》一套31部作品,给人民共和国奉献上一束小花,以表达广大文学工作者拳拳爱国之心。廖红球编著的《守护生命》便是此丛书中的一本。

内容推荐

《守护生命》分为报告文学卷和诗歌卷。“报告文学卷”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总策划,广东省卫生厅、广东省教育厅协助策划,广东省作家协会组织30多位作家深入广东抗击“非典”第一线采写而成,作品引人入胜,催人泪下,励人奋进。“诗歌卷”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总策划,广东省新闻出版局、广东省卫生厅协助策划,广东省作家协会组织200多位诗人,讴歌广东“抗非”医务人员临危不惧,舍生忘死、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的精神,共同谱写一曲惊天动地的天使之歌。

《守护生命》由廖红球编著。

目录

报告文学卷

我们守护生命

——记广东抗击"非典"历程/杨黎光

巍峨的脊梁

——钟南山启示录/吕雷

好人邓练贤/金敬迈

英雄在黎明前倒下/嘉嘉

她化作了一缕阳光/沈仁康

平凡的感动/高小莉

死神不敢读的日记/洪三泰

历经"非典",我们将更健康/蔚江

有这么一种人/王晓娜

涌动的生命激情/王俊康

白色方队/伊始 郭小东

困境中的坚韧持守/郭玉山

仁者无畏/邹月照

走过春天/沈仁康

挺立在生命的危岩/柬言

拓航在风浪中/廖华强

我们面对什么/黄天源

军医的骄傲/赵江

小天使的天使们/戴胜德

英雄横空唱大风/嘉嘉

天职/高小莉姚中才何锹

第一次接触/赵洪

奋战在铁军出征的地方/覃志端

白衣战士真心英雄/管琼

深情有多深/郭洪义

历史的见证——广东省卫生厅在抗击"非典"的日子里/温远辉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广东作家奔赴抗击"非典"前线的故事/李深明

诗歌卷

人间大爱——诗纪广东抗击"非典"/郭玉山

老刀黄礼孩世宾黄金明

天职——写在中国抗击"非典"的日子里/陈小奇

天使颂——谨以此诗献给在抗击"非典"中以身殉职的邓练贤等烈士及广大奋战在第一线的医护人员/顾偕

女神(外一首)/沈仁康

中国力量/张智猛

中国精神(外一首)/郑宏彪

天使传真/邓慕尧

抗"非典"交响乐/巫国明

一曲猝然临之而不惊的凯歌/郭光豹

这是一场不流血的世界大战

——写在世界卫生组织解除广东旅行警告的时刻/野曼

2003·春天/左夫

特殊的战争催生我们新的长城

——献给中国抗击“非典”斗争的歌/苏玉光

考验

——献给2003中国的春天/姚成友

崇高的殉职者——邓练贤/方舟

护士长日记/卢卫平

献给护士长/洪三泰

好人范信德(外四首)/苏一刀

在宁静中通向永远/姚中才

2003,早春的那朵红木棉

——献给叶欣/秦进

天使,她叫叶欣(组诗)/西 篱

芬芳的37℃

——念叶欣/黄咏梅

生命史诗

——读《护士长日记》/郑木胜

一座山

——致钟南山/刘 虹

钟南山,好大的一棵树/莫拉夫

白衣大侠陈洪光/航一苇

老范,您没走!/薛广明

兄长,一路走好

——献给牺牲在抗击“非典”一线的民警冯志杰 陈仁凯

花城的阳光没有被浪费/郑玲

疫情通报/范若丁

春天的呼吸(组诗)/温远辉

58朵落英(外二首)/欧阳露

为圣洁而歌(组诗)/赵绪奎

这个春天,我住在平静的广州(组诗)/肖 宁

“非典”时期的爱情/何超群

他们与一千只口罩/刘大程

无题

——为在SARS疫症中牺牲的医护人员而写/江涛

我们的歌献给春天的战场/吕 岛

对你无法不仰视

——写给一名抗非前线的白衣战士/野夫

噩梦以及对“非典”的思考(外—首)/远洋

献诗(组诗)/胡的清

眼睛

——献给心中的白衣天使/谢湘南

总理从我身边走过(外一首)/黄新桥

“非典”前线(组诗)

——写给广医一院呼研所重症监护中心护士李健

颜/江城

背着妈妈的照片去上学(组诗)/温志峰

她的爱情飞过SARS的天空/陈曦若

隔离区,一道白色的风景/张慧谋

春天,病毒·白衣战士/吴作歆

没有嫁妆的新娘/江冠宇

拒绝“非典”

——写给一个从未发生“非典”病例的城市/黄昏

非典型英雄

——致佛山一医周俏华及千万白衣战士/郑启谦

零距离(外一首)/蔡宗周

2l世纪初,一个叫SARS的暗杀旅行/朱子庆 马莉

困惑的春天/野童玟安

春天之痛(组诗)/浪子

以生命的名义/丘树宏

不要停顿,记下你的真实(外一首)/梦雨轩

这个春天有一股消毒水的味道/林创洲

穿越“非典”生死线(组诗)/熊国华

SA:RS来了之后/李明月

生命走廊/阿樱

离立夏还有一天/张守刚

生命、死神与镜子

——遭遇SARS的思考/唐尔东

“非典”,你这大魔王/严诗喆

写给五四

——并致为抗“非典”而献出生命的烈士及正在奋斗的人们/许春波

防风林/郑培亮

对一盏灯的感恩/马同成

颜色/梁仕文

两地书·母子情/孙广平

Ib4,)L的请求/杨洋/

我歌唱春天里盛开的白花/赵婧

玉兰花

——献给叶欣们/颜烈

生命的春天/张怀存/

白菊盛开

——向所有抗击“非典”的白衣天使致敬/张楠

今夜紧紧相连

——写于“非典”时期/彭争武

太阳下的事情/狂子

又唱《义勇军进行曲》

——写在这个特殊的季节/凌迪

2003,最后的微笑属于你/贺益明

白衣天使的泪/陈利华

民族魂赞/陈春泉

黑白战争/粥样

试读章节

2002年12月15广东省河源市

广东省河源市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新丰江穿城而过。当我走进这座城市时,令我惊讶——城里的江水竟是那样的清澈。可就是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最早报告遭“非典”侵袭。

2002年12月15日,一位黄姓患者在家人的陪同下走进了河源市人民医院。他是一位厨师,35岁,在深圳的一家酒楼工作。5天前开始发热,这两天热度越来越高,并且伴有剧烈的咳嗽。因此,来到了河源市人民医院。

医生将其收进了内一病区住院,负责黄姓患者的是呼吸科医生叶钧强。患者住院后,继续高烧,咳嗽,后发展为呼吸困难。正常人每分钟呼吸约16次,可他竟然达到了近40次,像刚刚一口气爬上了10层楼般地喘气。

第二天一早,叶钧强医生走进病房查房,只见黄姓患者头上、胳膊、大腿、股沟处都放着冰袋。由于各种退烧药都无效,夜班医生只好用冰袋给他物理降温。尽管如此,患者仍然高烧近40℃。拍片检查,发现两肺都有阴影,表现出较重的肺部感染。

经过两天的治疗,患者病情却进一步恶化,呼吸已经非常困难。医院决定将他转到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呼吸科治疗。

当天下午5时30分,救护车将黄姓患者送往广州,叶钧强医生随车护送。由于患者高烧,一路上叶钧强几次让救护车停下,给患者买冰水喝,以此降温。

第二天,连夜从广州赶回来的叶钧强准时上班,发现又来了一位郭姓患者,也是男性,40岁,个体出租车司机,是河源市区人。症状和昨天送走的黄姓患者差不多,但两人互不相识,也没有接触史。

郭姓患者住院后病情也发展很快。当天晚上,先畏寒后高烧,咳嗽严重导致不能说话,病情迅速恶化。经与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简称广州呼研所)联系,决定将这位患者送到广州呼研所治疗。该所所长就是如今闻名全国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

作为主治医生,叶钧强第二次送患者去广州。

从广州回来后,作为呼吸科的医生,叶钧强每天忙进忙出。

12月24日晚上,忙了一天的叶钧强刚回到家,电话铃就响了,是医院神经外科的一位医生打来的,他的妻子是叶钧强科里的护士,怀了4个多月的身孕,现在突然发热,来电请教叶钧强对孕妇如何用药。叶钧强谈了自己的意见。由于当时正是感冒流行季节,他以为这位护士也是感冒了。

下半夜的时候,叶钧强梦见自己单衣薄衫地走进了漆黑的原野,寒风吹得他浑身直打战,后来竟从睡梦中冷醒。叶钧强也病了,先畏寒后发热。叶钧强的妻子是护士,立即陪着他到医院去检查。验血:白血球不高;拍片:两肺没有改变。以为也是感冒。回到家里,他还抱着2岁的儿子玩了很长时间。

第二天,叶钧强开始咳嗽,只是干咳,没有痰,再去拍片检查,发现肺部有阴影。作为呼吸科的医生,他知道自己患的是肺炎。经过科里的专家谢教授的检查,决定立即住院。

当天下午5时多,叶钧强住进了自己担任住院医生的呼吸科。住院后,症状发展很快,咳嗽、气促,呼吸每分钟已经到了30多次。最让人心焦的是,肺部炎症发展很快,两肺都有了阴影。

这时候,有一种现象让医院上下都紧张起来。曾经参与对那两位转院患者治疗护理的医务人员先后有8人都病倒了。症状全部一样,发热,咳嗽,呼吸困难,肺部有阴影。医院领导当晚召开了紧急会议,立即在呼吸科设立专门病区,让患病的医务人员,无论症状轻重,全部收进住院。同时将情况向广东省卫生厅领导汇报,请求派专家来河源市会诊调查。

这时是2003年元旦深夜。

2003年1月2日广东省卫生厅

2003年1月2日上午,新年第一天上班,广东省卫生厅便收到河源市卫生局的报告。当时省卫生厅领导正在召开办公会议,副厅长王智琼立即向厅长黄庆道汇报,黄庆道马上召集分管副厅长和相关处室负责人开会研究,决定立即派专家组到河源。当天下午专家组就出发了。

省卫生厅派出的专家组由临床专家和流行病学调查组组成。临床专家有广州呼研所的副所长肖正伦、广州总医院呼吸内科主任黄文杰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简称中山三院)传染科副教授邓子德。流行病学调查组由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广东省CDC)流行病学防治研究所所长罗会明、副所长彭国文及微生物检验所的钟豪杰组成。

专家组到达河源时已经是傍晚了。临床专家立即进入病房会诊,流行病学调查组马上进行调查采样。

忙完这些已经是晚上10时多。专家组的同志们汇集在河源市人民医院会议室讨论,大家对照国家《传染病防治法》中的35种传染病一一作了分析,认为不符合其中的任何一种。但专家们一致认为,这种病有传染性。会议一直开到凌晨零时。第二天早上7时多,专家们又到肖正伦的房间继续讨论,对治疗和防疫提出了指导意见,并形成初步调查报告向省卫生厅汇报。

河源市人民医院是中国医务界最早为抗击“非典”付出代价的医院。叶钧强医生成为中国第一位被“非典”患者感染的医生,后来因病危也送到了广州总医院,和他亲自送来的黄姓患者同在一个病区接受抢救。其他被传染的几位护士,其中有两位是孕妇,一位不幸流产,一位为了保住肚子里的孩子,很多药都不敢吃,靠着自己年轻健康的身体硬挺了过来。我到河源采访时,她还没有l临盆,我默默为她能顺产祈祷。还有两位护士,新闻媒体上找不到她们的名字,没有人知道,她们不仅是中国最早受到感染的护士,而且还是作为最早的“非典”康复者献出自己的血清救被感染上“非典”的北京老军医姜素椿的人。她们一个叫肖冬梅,一个叫黄晓琴,两人都很年轻。我在河源市人民医院见到她们时,问:“感染上‘非典’后有什么感想?”她们说:“感谢领导措施及时,保住了我们的命,康复后我们又回到科室参加救治别的‘非典’患者。”

叶钧强医生经过九死一生后,向领导提出一个请求,让他到抢救他的广州总医院呼吸内科进修,他要提高自己的医术,继续为抗击“非典”而奋斗。

行为和语言都很朴素,朴素的美拨动着我的心弦。P4-6

序言

新中国迎来60华诞

60年,波澜壮阔,江山如此多娇。在党的领导下,华夏儿女谱写了最壮丽的甲子华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展现广阔前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地处南疆的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和实验田,这片热土翻天覆地的辉煌成就,恰是我们的国家沧桑巨变的一个精彩缩影。在经济发展、政治昌明、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的新形势下,南粤人民正以科学发展的新业绩向共和国生日献礼。

60年,百花齐放,风景这边独好。经由两千年深厚底蕴的岭南文化滋养,岭南文学立足广东,面向全国,紧贴时代变迁、社会发展、民族进步,以大量优秀的作品生动展示新中国奋斗历程和宝贵经验,热情讴歌党和人民伟大实践的丰功伟绩,充分反映南粤人民精神面貌发生的可喜变化,为现代化建设事业勾勒出生动的发展图景,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文化财富。岭南文学的繁荣壮大,丰富了中国当代文学的煌煌宝库。

在隆重、热烈、喜庆的浓厚氛围中,广东省作家协会组织编辑出版《新中国60年广东文学精选丛书》一套31部作品,给人民共和国奉献上一束小花,以表达广大文学工作者拳拳爱国之心。

这是岭南文学成果的一次展示。丛书收入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较具影响力或代表性的作品,当中有《三家巷》、《花城》、《香飘四季》、《月夜》、《风雨太平洋》(第一部)、《山乡风云录》、《风雨年华》、《虾球传》等脍炙人口的名家名作,有《大风起兮》、《天堂众生录》、《围龙》、《商界》、《苍天厚土》、《大江沉重》、《终结于2005》、《中国式燃烧》、《秋露危城》(《白门柳》第二部)、《依然是你》等备受好评的精品佳作,有《南中国碣石玄武山》、《瞬间与永恒》、《落草集》、《高原苦旅》、《成长1984》、《血脉的回想》等散文、诗歌,有《庄世平传》、《中山路——追寻近代中国现代化脚印》、《守护生命》等纪实文学、报告文学,也有《中西比较文艺学》、《想象中的时间》、《心灵的见证》、《文学的路标》——1985年后中国小说的一种说法等文学理论、文学评论。这些作品或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洞悉社会万象的本质,或以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树立思想道德的楷模,或以民族的优良传统指引价值的取向和行为的准则,积极传递高尚的情感境界、健康的人生追求、美好的艺术情趣,真正体现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拓展了岭南文化的内涵。

这也是岭南文学队伍的一次检阅。入选丛书的作家,既有自新中国成立初期到20世纪70年代末享誉国内文坛的名家大家,也有在改革开放31年间取得不凡成绩的优秀作家。他们始终坚持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心,主动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积极适应人民群众审美情趣、欣赏习惯的深刻变化,大力推进文学内容和形式的不断创新,实现题材体裁、风格手法的极大丰富,展现出了务实、开放、兼容、进取的作家风貌。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抗击“非典”疫魔期间,33名作家奔赴医务第一线采写作品,充分表现出了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血肉情深。多年来文学创作体制的改革和完善,也激发了岭南文学创作的生机和活力,创作主体的构成形成了层次多、覆盖面广的局面,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致的文学作品源源涌现。

60年,激扬文字,春华秋实。《新中国60年广东文学精选丛书》的推出,恰逢其时。在作品征集、推荐筛选、审阅整理等环节程序上,省作协尽力做到科学周密、严谨细致,尽可能把读者公认、反响良好、最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推选出来。丛书的编辑出版,获得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的重视,得到全省广大作家以及部分已故作家的亲属之大力支持。广东人民出版社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积极宣传岭南文学,如期顺利出版丛书,可喜可贺!正所谓“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芒”,31部代表性作品,基本上能够反映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岭南文学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各个时期取得的可喜成就。

60年,弹指一挥,岁月如歌。继往开来,壮丽的事业呼唤优秀的作品,伟大的时代造就杰出的作家。改革的时代,变革的社会,发达的科技,火热的生活,仍将为文学创作提供广阔舞台和丰厚土壤。东方风来满眼春,期望我们的作家继续当好人民心声的代言人和时代进步的记录者,阔步迈往欣欣向荣的文学前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守护生命/新中国60年广东文学精选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廖红球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8065847
开本 16开
页数 60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775
出版时间 2009-12-01
首版时间 2009-12-01
印刷时间 2009-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84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17.1
丛书名
印张 38.7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55
177
2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8:5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