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论语讲义/儒学系列讲义
内容
编辑推荐

钱逊的《“论语”讲义》共十一讲,包括“读《论语》前要思考的几个问题”、“《论语》和孔子”、“孔子论教与学”、“君子(一)”、“君子(二)”、“修身”、“知命”、“中庸、和”、“关于若干问题的讨论”、“《论语》中的孔子”,从儒学是什么、怎样对待传统文化、读《论语》的方法、《论语》其书、孔子气人、孔子对时势的态度、孔子的治国理念、孔子的治国路线、孔子的为政目标、孔子的教育理念、孔子的教育内容、孔子的君子的追求、孔子的君子的形象、孔子的修养的原则、孔子的修养的要求、孔子的知命的意义、孔子的中庸思想、孔子的“和”思想以及学术界仍存在争议的一些问题等维度对《论语》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通俗流畅,且深富时代气息,给人以诸多启迪。从中可见,作者深厚的学术底蕴,和举重若轻的学术气度,非常适合大学生、研究生阅读,也可作为国学爱好者的入门参考书。

内容推荐

《论语》作为儒学最重要的经典,是我们了解孔子思想乃至儒家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基本的著作。《“论语”讲义》从读《论语》前要思考的几个问题、《论语》和孔子、孔子论为政、孔子论教与学、君子、修身、知命、中庸与和、关于若干问题的讨论、《论语》中的孔子十个专题,展开对《论语》的思想义理介绍和梳理,既比较全面地介绍和诠释了《论语》的主要内容,又讨论了儒学是什么、怎样认识和对待传统文化、怎样认识和处理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关系,以及如何读《论语》及《论语》中若干争议较多的问题。全书语言流畅,轻松活泼,非常适合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阅读。

《“论语”讲义》由钱逊编写。

目录

第一章 读《论语》前要思考的几个问题/1

 一、儒学是什么/1

 二、怎样认识和对待传统文化/6

 三、怎样认识和处理马克思主义和儒学的关系/13

 四、关于读《论语》及读书方法/22

第二章 《论语》和孔子/27

 一、《论语》其书/27

 二、孔子其人/33

第三章 孔子论为政/40

 一、孔子对时势的态度/41

 二、“政者正也”的治国理念/42

 三、“为政以德”的治国路线/44

 四、“庶、富、教”的为政目标/46

 五、举贤才/51

 六、以道事君/52

第四章 孔子论教与学/56

 一、关于教/56

 二、关于学/67

第五章 君子(一)/72

 一、修己安人、安百姓——君子的追求/73

 二、疾没世而名不称——对个人价值的理解/76

 三、从日常生活中做起/78

 四、三个问题/87

第六章 君子(二)/93

 一、文质彬彬——君子的形象/93

 二、仁/95

 三、礼/103

 四、游于艺/111

第七章 修身/114

 一、为己、由己、求诸己——修身三原则/115

 二、好学、自省、改过、力行、克己、守死善道——修身的要求/123

第八章 知命/131

 一、西周以下“天”“命”思想的发展/132

 二、《论语》中关于天命的记述/134

 三、知命的意义/136

 四、尽人事知天命/137

第九章 中庸、和/144

 一、中庸/144

 二、和/147

第十章 关于若干问题的讨论/160

 一、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160

 二、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165

 三、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167

 四、关于对管仲的评价/169

 五、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也/170

第十一章 《论语》中的孔子/172

 一、孔子和弟子/172

 二、孔子和时人/175

 三、孔子自处/177

 四、孔子自述/179

主要参考书目/18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论语讲义/儒学系列讲义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钱逊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10109466
开本 16开
页数 18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0
出版时间 2012-07-01
首版时间 2012-07-01
印刷时间 2012-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0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222.25
丛书名
印张 12.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66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7:2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