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我是你儿子
内容
编辑推荐

《我是你儿子》是孙睿笔下最具生活化、人情味和时代感的作品,语言诙谐幽默、朴实精练,通过一对父子磕磕绊绊的生活体现了父爱的深沉与伟大,也讲述了儿子对父亲由叛逆、反感到理解、尊重的转变过程。此书不仅是80后“儿子们”回忆成长的真实写照,也是“爸爸们”为父之道的指导手册。

内容推荐

《草样年华》作者孙睿家庭三部曲《我是你儿子》系列之第一部《我是你儿子》。

《我是你儿子》是孙睿笔下最具生活化、人情味和时代感的作品,语言诙谐幽默、朴实精练,通过一对父子磕磕绊绊的生活体现了父爱的深沉与伟大,也讲述了儿子对父亲由叛逆、反感到理解、尊重的转变过程。

从儿子挣钱的那一刻起,父亲在这个世界上作为父亲的价值便消失了。杨树林和薛彩云婚后九个月有了儿子杨帆,三个月后两人离婚,杨帆判给了父亲。虽然街坊邻居怀疑杨帆不是杨树林的亲生儿子,但杨树林依然对其百般呵护。到中学后父子两人的代沟逐渐显现,叛逆期的杨帆对话多又好面子的父亲越来越反感,继而展开反击使矛盾不断升级。上大学后杨帆离家住校,不甘寂寞的杨树林试图“拉拢”儿子修复关系,但收效甚微。

杨帆毕业后找到了工作,杨树林却因工厂倒闭失了业,不久又身患重病,在生死攸关之际父子两人能否冰释前嫌?非亲生子的谣言到底是真是假?

目录

序言

不用东张西望,就在眼巴前儿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试读章节

杨树林认识薛彩云的时候,他三十,她二十一。那是一个正大力提倡晚婚晚育和只生一胎的年代,虽然不够晚婚,但并没有为此受到处罚,晚婚晚育靠的是自觉,是夫妻双方觉悟高低的体现,所以,直到离婚,五好家庭和星级文明户的标牌也没在他家的门框上出现过。

薛彩云生杨帆的时候,居委会主任特意倒了两趟公共汽车跑到医院慰问,目的只为问薛彩云一句话:带环儿了吗?带了,主任就放心了,没带,就做薛彩云的工作,让她带。计划生育贯彻得好坏,关系到整条街道精神文明的建设,那个年代人们把荣誉看得重于泰山,不像现在,务实,一心致力于物质文明的建设。

主任五十多了,平时杨树林和薛彩云都管她叫大妈。她管理这条街道有些年头了,七大姑八大姨小媳妇老姑爷,没她不认识的,整天在这几条胡同转悠,谁家有点儿什么事儿她都知道,那时候也不兴对组织保守秘密,即便思想有了什么风吹草动,也要找组织交心。

主任做了多年思想教育工作,经验丰富,知道带没带环儿这种事情不能开门见山地讲出来,要搞清真相,抓准时机,如果薛彩云分娩没有成功,强制带环就是让人家断子绝孙,这种破坏群众生产的路线是行不通的,人口的泱泱大国也得让人民有接班人,况且作为居委会主任,更得讲人权。

主任到底是主任,循序渐进:小薛,听说孩子生得不太顺利。薛彩云点点头,主任说,我代表街道特意来慰问你,薛彩云说谢谢大妈,主任又问,不是双胞胎吧,薛彩云摇摇头,主任继续问,也不是三胞胎吧,薛彩云说,我怀孕的时候您也看见了,肚子不大,主任如释重负说,那就好,还是只生一个好呀,哎呀,忘了问了,男孩女孩,薛彩云说男孩,主任说,男孩好呀,在这个提倡男女平等但并没有落实到人民群众中的年代,你的肚子替你娘家争了一口气,薛彩云笑了,主任说,一个男孩够了,再生怕养不起,可是真有了你又舍不得拿掉,不如不让他有,薛彩云若有所思地问,您的意思是……这时主任抖开包袱:带环儿呀!

薛彩云说已经带了,主任面露喜悦,握着她的手说,小薛,感谢你对组织工作的支持,你是一个纯粹的人,是一个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是一个和低级趣味挥手告别的人。然后迫不及待掏出牛皮本工作手册,翻到其中一页,在上面的两个半正字后面又添了一笔,自豪地说,自计划生育实施以来,我街道已有十九名妇女相继带环儿,向组织表了决心,你是其中之一,希望你今后好好带环儿,定期检查,以防万一,为我街道乃至全中国甚至所有还生活在第三世界国家的妇女树立榜样。

主任一口一个妇女地叫着,让薛彩云很不适应,她暗自纳闷,头几年我还过儿童节呢,怎么现在就成妇女了,这么说以后要过妇女节了。

主任问孩子叫什么,薛彩云摇摇头,说还没想好,不想取太俗的名字。主任说,取名字的学问可大了,一定要响亮,还要有时代特征,我看就叫杨帆吧,让他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春风下扬帆起航,乘风破浪,永不停息,为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在下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而努力奋斗。薛彩云说好,我听组织的。

于是杨帆有了名字。后来他上了中学才知道,身边叫杨帆的人太多了,光他们学校就有仨,经常听见有人骂别的杨帆:杨帆我操你妈!这时候他深感中国人想象力匮乏,取名字缺乏创造力。

主任还说,婚后你的思想觉悟有了很大进步,这和组织的教育是分不开的,当然也有你自身的努力,经组织开会决定,今年你的家庭被评为五好家庭,等元旦一过,就挂牌。

薛彩云六月底生的杨帆,十一刚过就和杨树林离了婚,没能等到元旦。主任说真遗憾,虽然在带环儿问题上薛彩云同志起到表率作用,但在夫妻恩爱上她需要学习的地方太多了。  都说孩子是娘身上掉下的一块肉,谁的孩子谁疼,可是薛彩云就不一样。她没有做好生孩子的准备,或者说是作为母亲的准备,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上,不下奶就是生理上的证明。她甚至对这个孩子感到厌恶,认为是他耽误了自己的宝贵青春和美好前程。她离婚的时候只有二十二岁。

早生早育并非薛彩云的主观意愿,这么做是为了她快死的父亲。

薛彩云的父亲四十九岁的时候有了她。她上面有仨哥俩姐,她的出生本在爹妈计划之外,只因她爸一时兴起,便无心插柳成了荫。她爸后来回忆起此事的时候说,老了老了,还整出个丫头,晚节不保。她妈说,知道啥叫晚节不保吗你就瞎说,我这才叫晚节不保,都奔五十的人了,还能枯树逢春,谁信呀,要不是生她的时候我下面疼,我都不信。

十年后,薛彩云的母亲过世了。

又过了十一年,薛彩云已亭亭玉立,兄姐们都相继完婚,只有她还只身一人,同父亲、三哥、三嫂、小侄女住在一起。此时父亲重病缠身,卧床不起,余日所剩无几,仅有一个愿望,就是希望能看着她成了家,否则死不瞑目。医生说老头撑死还有一个月的时间。

父亲辛苦了一辈子,为了能让他安然离去,在兄姐们的劝说下,薛彩云同意早日找个郎君托付终身,于是托亲戚找关系,半个月内见了仨男的,无一看中。

第一个是大姐介绍的,家庭背景尚可,父母都是国家干部,二十五岁,身体健康,头发茂密,无性功能障碍,可智商仅相当于四岁儿童。说不清为什么许多干部子女都大抵如此,可能是太忙于革命工作了,疏于播种,没播好革命的种子。见面后,薛彩云出于礼貌伸出手,但对方不懂握手,傻笑了一声,张开双臂说:阿姨,抱抱。薛彩云无奈地拍拍他的脑袋,苦笑着离开。

第二个是三嫂的妹妹的男朋友的小学同学,退伍军人,国家二等功获得者,在自卫反击战中负伤,右臂被越军弹片炸伤,成了英雄,享受国家津贴。见面特意被安排在正午时分,他带着金灿灿的军功章,在太阳照耀下一闪一闪,光芒四射,但是看到他空荡荡的衣袖,薛彩云的心彻底凉了,想握手都没的可握。P3-5

序言

不用东张西望,就在眼巴前儿

家庭,每个人都必须活在里面的一种社会关系。

在这种关系中,子女和父母的关系是最基础的。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利,但没有选择父母的权利。一个人可能会没有伴侣,没有子女,但一定会有父母——对这句话不必较真儿,即便一个人生下来就没见过自己的父母,也需要有人承担起父母的责任,他才有可能长大。也就是说,没有人是“只靠自己”就能长大的。然而很多人,包括曾经的我,真的以为“只靠自己”可以长大。

后来发现,你以为是靠自己长大的,比如自己考上学、自己找到工作、自己解决了婚姻、自己取得点儿成绩、自己有一圈跟父母无关的朋友——其实父母的作用潜移默化,看不见而已。举个简单的例子,孩子高考的时候,父母也都很着急,这种着急,就是成长道路上的助力,推着你往前走。这种看不见的东西,经过时间的发酵,有一天会突然让人恍然大悟,意识到自己和父母之间的关系。这种觉醒,可能是因为父母老了,他们的一个背影、一道皱纹、一次疾病,改变了你对他们的态度,跟少不更事时不一样了。特别是有一天,角色开始置换,当你做了父母,面对那个你所制造出来的生命的时候,就更知道当初父母在背后给予而被你忽视的那些东西的存在了。两代人的关系,就这样在生命的进程中变化着,不断有新的东西生起。

这种关系,是文艺作品可以描绘的。

李安拍了“家庭三部曲”,奠定了世界级导演的地位,然后才有《卧虎藏龙》《断背山》和《色戒》,在影视院校的盗版盘店里,“家庭三部曲”比后面这些盘卖得好。另一个电影大师,小津安二郎,一生拍了五十多部电影,其中多数的片子只有一个主题:家庭。

家庭,可说的事儿,太多。

所以我也打算写个“家庭三部甚至更多部曲”。不是非跟李安和小津较劲,因为生活本身就像一条波澜壮阔的大河,注定要有很多“经过”。一个人,虽然能在局部把握命运的方向,但是在这条河面前,只能不停地跟随着它的节奏。它流经的地方,留下痕迹,永远抹不去。

在家庭里,可以没有政治态度,没有信仰冲突,只是人(角色)与人(角色)天然的关系,这种关系,简单、朴素、直接、生动、有力量。这其中,父与子,两代人,很像抗战时国共两党的关系——既联合又对抗,有写不完的故事。

有一种写作,是写“大时代”“大事件”。我一直有个疑问,何谓“大”?不那样就“小”了吗?即使“小”,对于文艺作品,只有“大”才好吗?我知道,房子大了,就显空。再说当今这个时代的“大”是什么?我不知道。所以我只能选择能触摸到的,而不是隔着老远,只能看个大概、听不到声儿、闻不到味儿,甚至要去猜想和臆造的东西,作为写作对象。这种东西,说白了,就是过日子。

谁也别觉得过日子低级,有本事别过。不管它到底是“大”还是“小”,反正是老百姓要面对的,不天方夜谭,不虚无缥缈,就吃喝拉撒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这点事儿,谁敢说自己比老百姓高级?

之所以认为这样的写作重要,是因为至少对于我,这样的东西变成文字有意义,因直接参与或感同身受,真实而温暖,有生命在里面。‘

但在这上面,我知道的有限,经历的更有限,所以,后面可写的,还很多。对此,我敬畏而期待。

孙睿

2012年元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我是你儿子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孙睿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950136
开本 16开
页数 28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12-02-01
首版时间 2012-02-01
印刷时间 2012-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8.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34
165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2:15:08